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6例患者分为研究和对照两组,分别采用COPD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比较其健康教育效果、平均住院天数和出院半年时肺功能状况。结果研究与对照组患者的健康宣教效果、平均住院天数及出院半年时FEV。%、FEV。/FVC%结果分别为:3.70分、10.70天、74.30%、66.50%和2.60分、14.30天、62.10%、59.40%。经统计学分析,所有研究因素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即研究组患者健康宣教效果、平均住院天数和出院半年时FEV,%、FEV。/FVC%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提高护理质量,对疾病康复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培 《现代养生》2014,(14):267-267
目的:对健康教育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知晓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81.08%;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38%,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路径护理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小宁 《现代保健》2011,(17):92-93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60例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从人院到出院连续性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时调查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埘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教育掌握程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可提高子宫切除术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满意度,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刘静 《药物与人》2014,(12):235-236
目的:优质化护理服务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化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优质化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集体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536例,随机分为两组.集体组350例采取集体健康教育,传统组采取一对一随机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宣教.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及对住院次数的影响;结果集体组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P<0.01),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集体组优于传统组(P<0.01),重复住院次数集体组少于传统组;结论对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采取集体健康教育优于传统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探讨临床路径在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均在全麻下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头宣教为主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上采用标准化的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出院时均发放调查问卷,比较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平均住院天数、人均费用、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平均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疾病护理能够提高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进一步促进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来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为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疾病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发现,实验组患者对冠心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67%,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了解疾病的防治,能够促进患者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对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路径在口腔癌联合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口腔癌切除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路径有利于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杨清清 《现代养生》2014,(24):178-178
目的:探究分析给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其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提高护理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缓和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实施效果。方法是选择该院收治的93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健康教育组成员针对性的,合理的健康教育知识,对照组在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同时未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讲,一段时间后,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COPD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的预防,自我保健等知识的掌握状况,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评价健康教育在此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结果经比较,健康教育干预组成员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在老年慢阻肺疾病中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程度,促进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83例住l雍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从入院到出院持续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宣教方式。患者出院时以问卷方式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及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使护理工作深入细致化、规范化,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使患者自觉采取健康行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胆道疾病患者及家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10例胆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随时健康教育方式. 结果实验组在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相关技能掌握率、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为整体护理提供了更有效的指导,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了护士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危险因素认识,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认知水平和自我护理保健能力,使病人自愿采取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将75例COPD的患者编入试验组(A组),另外75例COPD的患者随机编入对照组(B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掌握COPD有关知识程度及对服务后的满意率比较都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病人每年重复住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可以促进病人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而且可以稳定患者病情,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如何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随机健康宣教.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降低住院费用,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院》2016,(5):707-710
目的探讨以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应用于异位妊娠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具体教育时间、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效果评价(对宣教的内容掌握程度)],并术后第一天配合使用暖宫贴贴中极穴(脐下三指)。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即无时间限制、无目标、随意进行教育,效果评价(对宣教的内容掌握程度)]。对比2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护患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护患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异位妊娠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并术后使用暖宫贴中极穴,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配合治疗护理,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护患满意度,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单在PICC置管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行PICC置管的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未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验组采用专科护理单组成的临床护理路径。结果实验组健康宣教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病、陪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对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专科护理单作为护理路径的内容能增加对护士整个操作的指引性,规范了护士的操作行为,同时提高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调查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共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16例、实验组1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显示为(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于AECOPD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不良心理,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54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为(17.34±5.51)分,从轻度降为无明显负担水平,对照组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为(22.48±6.45)分,仍处于轻度负担水平,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实验组面对、寻求支持、乐观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干预前自身与对照组,自我依赖、情感化、保守、逃避及听天由命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干预前自身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总分[(9.54±1.65)分vs(10.18±1.36)分]、抑郁心理状态评分[(2.06±0.86)分vs(2.59±0.73)分]、焦虑心理状态评分[(2.01±0.53)分vs(2.59±0.81)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促进患者采取健康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靖江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GQOLI-74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住院时两组患者的GQOLI-74量表中躯体、心理、社会、物质功能评分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各领域得分及总分提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各领域得分及总分提高不明显(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