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肿瘤标志物(TM)是指由肿瘤组织产生的存在于肿瘤组织本身或分泌至血液以及其他体液,或因肿瘤组织刺激、由宿主细胞产生而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类物质.目前发现与妇科恶性肿瘤有关的标志物多达数十种,但多数并非妇科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常用的妇科恶性TM有如下几类.  相似文献   

2.
肿瘤标志物是癌细胞产生和释放的某种物质,根据其生化或免疫特性可以筛查或诊断肿瘤。本文主要对肝细胞癌常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及异常凝血酶原的特点及各自在肝细胞癌筛查、诊断、预后和复发判断方面所起的作用及优缺点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所谓肿瘤标志物系指在癌变过程中由癌细胞产生、分泌或释放的细胞组成成份,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肝癌标志物大致可分:1.蛋白(包括癌胚抗原及肿瘤相关抗原)类;2.酶(包括同功酶)类;3.激素;4.代谢产物,包括多胺  相似文献   

4.
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肿瘤标志物 (tumormarker)是指肿瘤细胞所具有的或受肿瘤细胞刺激后宿主细胞所产生的一类物质。这些物质有的不存在于正常人体而只见于胚胎中 ,有的在肿瘤病人体内含量超过正常人体内含量。通过测定其存在或含量 ,可辅助肿瘤诊断、分析病程、指导治疗、监测复发或转移及判断预后。在分子水平发现的基因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及具有一定生物功能的基因产物的非正常表达 ,均与肿瘤发生或存在状况有关 ,所以 ,可测定的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产物也是肿瘤标志物。1 肿瘤标志物的来源[1]1.1 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 细胞内的糖酵解产物、组…  相似文献   

5.
肿瘤标志物 (TM)是指由肿瘤组织产生的存在于肿瘤组织本身或分泌至血液以及其他体液 ,或因肿瘤组织刺激、由宿主细胞产生而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 ,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类物质。目前发现与妇科恶性肿瘤有关的标志物多达数十种 ,但多数并非妇科肿瘤特异性标志物 ,常用的妇科恶性 TM有如下几类。1 胚胎、胎盘性 TM此类 TM由胚胎、胎盘产生。在正常成人体液及组织中含量低 ,但在组织癌变后又重新表达 ,包括甲种胎儿球蛋白(AFP)、癌胚抗原 (CE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妊娠性糖蛋白 (SPI)、碱性胎儿蛋白 (BFP)等。在…  相似文献   

6.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一种复杂的转化过程,在癌细胞的侵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癌细胞形态变化伴随多种细胞改变过程,如细胞间黏附改变、细胞基质、降解、上皮标志物、间充质标志物改变等。黏蛋白(MUC)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器官的上皮细胞中,在EMT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MUC还可介导信号转导和细胞黏附、参与肿瘤的浸润、转移等。本文就EMT和MUC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王克强  史继学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4,4(2):156-156,F003,F004
肿瘤标志物指肿瘤组织和细胞由于癌基因及产物的异常表达所产生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可用于指示肿瘤的存在。近几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以胃癌相关的标志物不断发现,根据属性分为蛋白质多肽、酶、激素及其受体、癌基因等,现将胃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东明  赵达  何积银 《内科》2007,2(2):175-176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心钠素、分泌型IgA、铁蛋白、DNA聚合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9例肺癌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心钠素、分泌型IgA、铁蛋白、DNA聚合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5种肿瘤标志物含量。结果 5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组织中的含量均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肺癌细胞具有产生物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肺癌肿瘤标志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标志物(TM)是细胞在癌变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过程中分泌产生的活性物质,存在于组织及宿主体液中。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及生物化学等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TM检测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及对疗效、复发、预后的判断。本专题将肺癌、肝癌、乳腺癌、胰腺癌及卵巢癌常用的TM及其临床应用介绍如下。1肿瘤胚胎性抗原标志物癌胚抗原(CEA)是肺腺癌(Ad)的标志物。研究发现Ad细胞能直接产生CEA,故其阳性率较高;在小细胞肺癌(SCLC)及肺鳞癌(Sq)中亦有升高。故CEA是目前肺癌诊治中最常用的标志物,其升高程度与癌细胞数量直接…  相似文献   

10.
抗癌新靶点:端粒及端粒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端粒酶在绝大多数恶性肿瘤中特异性表达,这使得人们对肿瘤的抗端粒酶疗法产生了特别的关注.设想以端粒、端粒酶为靶点,通过抑制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或直接抑制端粒延长、稳定,而使细胞无法连续增殖,继而进入衰老途径,直至死亡.同时端粒、端粒酶在肿瘤细胞与正常体组织...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通过对细菌癌变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等过程的研究,癌细胞能分泌产生一些活性物质.它们存在于癌肿组织及宿主的体液中,这些与肿瘤关系密切的活性物质称为肿瘤标志物。目前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CEA、CA系列、NSE、AFP、CYFRA21—1TSGF等。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成明显上升的趋势。放疗、化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约60%-70%的肿瘤患者在病程的不同时期因不同目的而接受放疗或化疗。但放疗、化疗在破坏或消灭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的正常组织的细胞也会产生毒害作用,如高剂量电离辐射极易诱导血液系统及胃肠道系统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肿瘤标志物指肿瘤组织和细胞由于癌基因及产物的异常表达所产生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可用于指示肿瘤的存在。近几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以胃癌相关的标志物不断涌现,根据属性分为蛋白质多肽、糖类抗原、酶与同工酶、激素及其受体、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及产物。  相似文献   

14.
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胃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从发现AFP,CEA等肿瘤标志物以后,肿瘤标记物的研究便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在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血清,渗出液或排泄物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因为取材方便,痛苦少,便于观察对照。近来由于免疫检测技术的进步及DNA杂交、PCR技术的广泛应用,又发现许多有意义的标志物。 1 常用肿瘤标志物 1.1 癌胚抗原(CEA) 1965年由Gold et al首先自人结肠组织中发现,是胚胎性致癌抗原,正常CEA分泌入胃肠道而失去极性的癌细胞分泌CEA则进入血液和淋巴。CEA是M_r  相似文献   

15.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增殖潜能的原始细胞,根据干细胞的来源及分化潜能,可将干细胞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肿瘤细胞无限增殖特性与干细胞相似,肿瘤可能通常起源于正常干细胞的转化,相似的信号通路可能既调节干细胞也调节癌细胞的自我更新,且肿瘤细胞中可能包含有“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它们是一些极少的具有自我更新不定潜能的驱使肿瘤形成的细胞。正是这群特异性细胞促使肿瘤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原发性胰腺癌ABH物质的含量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26例原发性胰腺癌的分型与分类用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切片,HE染色后光镜观察.肿瘤细胞及邻近的正常胰腺组织的ABH物质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进行半定量观察.结果26例原发性胰腺分类如下:腺泡型2例,腺管型22例,腺鳞癌1例,单纯癌1例.1例腺泡癌,1例腺鳞癌和6例腺管癌为高分化;1例腺泡癌和12例腺管癌为中分化;4例腺管癌和1例单纯癌分低分化.结果显示:癌旁正常组织的腺泡和导管ABH物质较肿瘤腺泡细胞和肿瘤导管细胞丰富;22例腺管型的高分化和中分化的癌细胞含ABH物质较低分化细胞多.11例浸润癌原发灶细胞ABH含量较浸润灶癌细胞含量高.26例中20例为A、B或AB型,大多数癌细胞能将H物质转化为A物质或B物质,仅有3例低分化癌H物质不能转化为A物质或B物质.另外,癌细胞分泌ABH物质比正常胰腺分泌少.结论原发性胰腺癌的ABH物质含量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另外,癌细胞将H物质转化为A物质或B物质以及分泌ABH至管腔均出现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同质性宫颈鳞癌细胞与正常宫颈细胞蛋白质的表达差异,以期获取宫颈鳞癌的分子标志物。方法利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技术分离获取宫颈鳞癌和正常宫颈组织细胞,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法检测两者表达的差异蛋白。结果双向凝胶电泳得到20个差异蛋白点,质谱鉴定显示,其中ETS1、HSP60、Bcl-2、C-myc、TIF1-β等5种蛋白在宫颈鳞癌细胞中表达明显增高(P均〈0.01)。结论应用LCM技术可以成功获取同质宫颈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宫颈鳞癌和正常宫颈细胞的2-DE蛋白质图谱具有明显的差异表达,该表达差异蛋白可望作为宫颈鳞癌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1 从肿瘤基因标志物的研究看人类征服癌症的历程[1,2]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本身存在或分泌的特异性物质,早在1846年,Bence jones就在多发性肿瘤患者的尿液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这就是临床医生所熟知的本-周氏蛋白,由此,肿瘤早期诊断的意识开始产生.在随后100 a来,随着技术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肿瘤标志物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在征服肿瘤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肿瘤标志物一般按产生的方式分为两大类,即肿瘤组织产生及肿瘤与宿主相互作用而产生.  相似文献   

19.
肿瘤起源于干细胞的假说正在各种人类肿瘤中得到证实,肿瘤不单是一种基因病,而且是一种干细胞病.基因突变作用于干细胞,干细胞突变成为肿瘤干细胞,这是肿瘤发生、再生、转移和复发的关键.最新研究表明,肝细胞型肝癌可能是由肝干细胞未分化或分化不全引起的.对于肝癌细胞的研究我们知道肝细胞型肝癌中的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如永生性,可移植性以及对治疗手段的抵抗性.但至今为止,确切的肝癌干细胞的标志物没有找到,而且没有分离出肝癌干细胞.  相似文献   

20.
梁荣祥  颜廷秀 《山东医药》2001,41(11):58-59
癌细胞的永生化是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 ,也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 ,端粒 (Telomere)、端粒酶 (Telom erase)与肿瘤的关系近年来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目前 ,普遍认为端粒酶是一种新的、很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不仅可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 ,且对肿瘤的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端粒、端粒酶与肿瘤之间的密切关系提示攻克肿瘤的可能性 ,现已成为恶性肿瘤基因研究中又一新的热点。1 端粒与端粒酶的结构及功能1.1 端粒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 ,由一段串联富 G(鸟嘌呤碱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