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22例行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患者的护理体会,重点提出了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后血管危象的预防、观察与护理。包括了围手术期中注重家属及患者的术前宣教和心理支持,使患者及家属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加强营养的摄入,保证充足睡眠,增加机体抵抗力;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安置在安静、舒适的病房,室温维持在25℃;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5cm~10cm,以利于静脉回流;局部保暖,持续用烤灯照射患手,密切观察血液循环变化,早期发现血管危象,准确判断血管危象的种类,采取积极的预防手段。认为上述护理措施有效地防止了血管危象的发生,保证了再造手指的成活,再造手指不仅外观完整,而且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后康复护理的最佳方法。方法:对40例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术后根据再造拇指的血管、神经、肌腱、骨折断端愈合时间不同,采取心理护理、物理治疗,运动疗法、技能训练、感觉训练等康复护理措施,以达到恢复手功能的目的。结果:根据Michon等拇指再造功能评定:优30个,良7个,差3个。结论: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后,早期进行功能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手功能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拇指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7例外伤性拇指缺损患者行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拇指手术,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再植拇指血运,认真做好术后指导、夜间护理、疼痛护理,避免血管危象的发生,进行系统的功能康复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仅1例发生血管危象,经及时处理,再造拇指成活率达100%,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精心细致的术后护理、系统的功能康复护理是提高再造拇指成活率、恢复拇指功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2002年1月以来,我们对32例实施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8例,女4例,18—56岁,平均33.5岁。机器挤伤15例,纹车绞伤12例,车祸伤5例。单纯拇指缺失21例,合并其它手指外伤或缺损8例,合并前臂骨折3例。本组所有病例均应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无再造失败或再造后无功能现象。3例术后出现动脉危象,经及时肌内注射罂栗碱、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0ml+2%利多卡因10ml等治疗,  相似文献   

5.
血管危象是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后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一般发生于术后1~3d,若发现不及时,游离趾由于错过抢救时机,出现不可逆的坏死。为了提高再造拇指的成活率,我们对14例择期行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患进行预见性监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显微外科护理中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总结了118例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的护理经验,认为术前的身心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血管危象是保证再造拇指成活的关键护理措施,恢复期的功能锻炼指导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玲玲  张霞等 《现代护理》2002,8(6):450-450
为了探讨显微外科护理中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总结了118例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的护理经验,认为术前的身心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血管危象是保证再造拇指成活的关键护理措施,恢复期的功能锻炼指导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术后的血液循环观察与护理方法,以提高拇指再造的成功率。方法将2006年7月~2013年7月我科急诊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采用改革后护理。比较两组拇指再造后功能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拇指功能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后给予改革后护理,加强护理观察、康复及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拇指功能,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术后的血液循环观察与护理方法,以提高拇指再造的成功率。方法将2006年7月~2013年7月我科急诊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采用改革后护理。比较两组拇指再造后功能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拇指功能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后给予改革后护理,加强护理观察、康复及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拇指功能,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98年 1月至 2 0 0 3年 8月我院经显微外科手术为拇指缺损伤患者行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 30例、 32指。术后通过精心细致周到的护理 ,恢复了正常功能。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 32指 ,男 18例、2 0指 ,女 12例、 12指 ,16~ 37岁 ,平均 2 7岁 ,急诊手术 10例 ,亚急诊手术 3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拇指再造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3例患者实施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拇指再造术,并给予精心护理配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再造拇指成活率为100%,患者手足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手术配合和积极的术后观察护理是再造手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随着手外科医学的不断发展,游离足趾移植已成为再造拇指的最佳手术方法[1],术后进行合理系统的康复护理非常重要.1996~2002年,我们对26例再造拇指的患者进行了全过程系统化的功能锻炼,功能恢复比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采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后功能重建不仅决定于园满的手术,术后功能锻炼至关重要。现将这方面的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18例,男性11例,女7例,年龄18~24岁,其中8例为急症手术,其余为择期手术。术后第1周再造拇指制动,可对伤肢其余各指用健侧手指协助做轻柔被动伸屈运动。术后第2周,患肢各健指可做主动伸屈活动,以再造拇指进行按摩、揉捏,注意动作要轻,每次5min,3次/d。术后第3周,除按摩外,可进行主被动活动。具体方法是:自指端向近侧按摩、揉捏,把手泡在温水中被动活动,未予固定的各关节,达到最大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2001-04~2005-06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4例拇指缺失患者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经术后随访,患者对再造拇指的外形和功能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后的系统化康复护理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手外科医学的不断发展,游离足趾移植已成为再造拇指的最佳手术方法,术后进行合理系统的康复护理非常重要。1996—2002年,我们对26例再造拇指的患者进行了全过程系统化的功能锻炼,功能恢复比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足趾游离移植拇指再造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采用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右手拇指。结果手术获得成功,移植的拇指外形、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吻合血管的显微拇指再造外形、感觉运动功能是拇指缺损患者修复再造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拇指缺失严重影响手的功能和外观,缺失拇指再造是手外科的主要课题,提高再造拇指的成功率、最大限度恢复手的功能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本院自1990年6月~2001年6月应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术45例,由于注重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14~57岁,平均年龄31.5岁。拇指缺失原因多为外伤所致。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拇指V°缺损患者行游离足趾再造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8例拇指V°缺损患者术前重视患者心理辅导,术后密切观察再造指血运,注意观察引起血管痉挛的因素并及时解决。结果:本组患者再造指无血管危象发生,再造指均存活。结论:积极的围术期护理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1994年以来应用急诊游离第二足趾或拇甲瓣移植再造拇指52例,配合医生,加强护理,再造指全部成活,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38例,女14例,年龄10~50(平均26)岁。其中冲压伤30例,机器绞伤16例,炮炸伤6例。右手拇指20例,左手拇指32例。  相似文献   

20.
拇趾甲皮瓣、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琴 《当代护士》2001,(5):30-31
通过对17例足拇趾甲皮瓣,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的护理,认为做好术前准备,重视术前、后心理护理,术后制订有效的观察和护理措施,积极预防感染,密切观察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血管痉挛,加强再造拇指的功能锻炼,能高效地提高拇趾甲皮瓣,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