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以探索适合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对153例住院患者以问卷调查方式,在患者充分理解后自行填写。结果:所有患者都需要了解病房的环境、作息时间、规章制度。希望了解主管医生和护士的职称、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占70%以上。结论:健康教育可以增加患者对医疗、护理队伍的信任,使患者对自己疾病有清楚的认识,提高患者治疗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苏冬彩  陈琳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5):523-523,525
首次住院的精神病患者,与复入院患者比较,药物疗效明显,住院时间较短,家属对患者康复期望大。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促进疗效,缩短治疗周期,降低疾病复发率有重要作用。女精神病患者较之男精神病患者,家属对其有更大的期望值,我院设有专门的女精神病区,针对首次住院的女性精神病患者,进行个体的健康教育,现回顾在女病区开展健康教育情况,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防跌倒健康教育对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对8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制定干预措施,住院全过程不断进行健康教育与指导,使患者掌握预防跌倒的方法。结果:精神病患者对预防跌倒知识了解程度明显提高,减少了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发生。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首次住院与复发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知情同意的需求与对策,改善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首次住院与复发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126例进行调查.结果: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希望了解精神病知识占98.2%,希望尽快控制病情占95.1%,关注药物副作用占83.5%,关注疾病预后占83.3%.复发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希望了解疾病复发先兆占97.6%,希望医务人员指导占92.2%,关注坚持用药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占90.2%.结论:首次住院与复发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关注的问题不同,针对这种差异,做好医患沟通及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家属的需求,为精神病患者康复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首次住院的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2009年4月-2010年10月对我院146例首次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实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分为入院、住院和出院三个阶段分别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措施。结果:随访结果和数据显示系统性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结论:对首次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自我保健、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马英  李冬杰  杨丽莉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6):122-122,F0004
目的:探讨为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提高精神病患者住院依从性,对住院精神病患者陪住人员实施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系统确定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反馈教育结果,完善教育措施。结果:护患纠纷减少,精神病患者住院依从性和满意度提高。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陪住人员实施健康教育能减少护患纠纷,倡导科学就医行为,提高精神病患者的住院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李聪慧  华洁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2729-2730
目的:探讨首次住院与复发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知情同意的需求与对策,改善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首次住院与复发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126例进行调查。结果: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希望了解精神病知识占98.2%,希望尽快控制病情占95.1%,关注药物副作用占83.5%,关注疾病预后占83.3%。复发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希望了解疾病复发先兆占97.6%,希望医务人员指导占92.2%,关注坚持用药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占90.2%。结论:首次住院与复发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关注的问题不同,针对这种差异,做好医患沟通及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家属的需求,为精神病患者康复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首次住院治疗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首次住院治疗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对56例ITP首次住院患者采用口头语言教育和形象化教育的方法,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56例患者均能配合治疗护理,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对ITP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和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首次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探讨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方向。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符合CCMD-Ⅲ诊断标准的首次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首次住院患者男女平均住院年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病种以精神分裂症为主,情感性精神病次之,其余所占比例较少,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病均为男性;抗精神病药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主。结论: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精神卫生知识水平,早发现、早治疗;精神卫生工作人员要加大科研水平,提高诊疗技术,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潘康平  周晓明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743-1744
目的:探讨精神病院开展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归纳精神病院开展健康教育的特点,回顾总结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常用方法和形式、实施步骤.结果: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积极实施健康教育和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疾病的康复和保持相对的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健康教育是精神科护理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康复.精神病院开展健康教育要结合专科特点、区分不同阶段、掌握科学方法、增强护理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入组的方式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为单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进行一般性的指导,健康教育组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进行多种方式的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评定.结果 健康教育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非健康教育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孟俊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699-2700
目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庭成员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其对药物的依从性。方法:利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1]、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2]评价对入选的34例病人治疗依从性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精神病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改进健康教育模式,对住院患者家属实施分病种、分阶段、有计划、全疗程的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改进组患者家属能够掌握教育内容的比例明显提高。结论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严格落实护士编制,保证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才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夏忠虎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101-310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50例,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进行护理干预: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规范服药流程,积极的心理护理,开展健康教育,加强药物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积极进行家庭干预。6周后,评定效果。结果治疗6周后干预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巩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并肺结核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4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并肺结核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不加干预。研究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的健康行为明显改善,且治愈率高。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肺结核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6.
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方法改进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精神病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改进健康教育模式,对住院患者家属实施分病种、分阶段、有计划、全疗程的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改进组患者家属能够掌握教育内容的比例明显提高。结论: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严格落实护士编制,保证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才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谢月娟 《吉林医学》2012,33(19):4218-421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预防便秘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长期住院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在进行一般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针对便秘的预防的健康教育,对照组30例仅进行一般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便秘的发生率为30.0%,对照组便秘的发生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在该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评估,对其中高风险跌倒人群进行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结果:在所有与精神病患者跌倒相关的因素中药物因素所占比例最大,占30.77%;其次是疾病因素,占26.92%。在护理干预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0.61%)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1.6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5)。结论: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后,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19.
高燕 《大家健康》2016,(3):268-26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在该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评估,对其中高风险跌倒人群进行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结果:在所有与精神病患者跌倒相关的因素中药物因素所占比例最大,占30.77%;其次是疾病因素,占26.92%.在护理干预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0.61%)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1.6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67,P <0.05).结论: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后,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20.
健康教育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60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分析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认知及依从性的改善程度。结果与健康教育前相比,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住院的配合程度、治疗的依从性、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地改善;对所患疾病的自知力显著恢复;对一般精神科知识的了解程度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促进社会功能的提高,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