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最有效的措施是早期恢复冠脉血流。目前,主要依靠外科冠脉“搭桥”手术和应用血栓溶解剂,后者较易推广使用,本文仅就链激酶(SK)在AMI中的作用及临床疗效作一简要介绍。 一、梗塞区的血液再灌流与缺血心肌功能的恢复 尽早恢复梗塞冠脉的血流,可以缩小AMI心肌坏死的范围,Jennings在犬冠脉左旋支高位结扎实验中发现,随梗塞  相似文献   

2.
心肌梗塞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缺氧。此病发病突然,病情凶险而恢复较慢,受到不良刺激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再梗塞危及生命。我们对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开展了系统的康复护理,使病人从身体上、精神上及社会活动适应能力上得到恢复,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急性心肌梗塞(AMI)时的溶栓治疗,可使冠状动脉内栓子溶解,阻塞的冠状动脉重新恢复供血,称冠状动脉再通.这种治疗方法一方面可缩小梗塞面积、减轻左室功能紊乱、增加心肌的电稳定性.提高心肌梗塞患者的存活率;但另一方面.心肌的再灌注可使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有人认为在溶栓治疗开始后的3h内,出现的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再通引起的心肌再灌注有关,但3h以后发生的则可能与梗塞范围的大小有关.再灌注所致的心律失常可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两大  相似文献   

4.
院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AMI)目前已逐渐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并发症严重且病死率较高。早期溶栓,及时开通梗塞血管,对恢复冠脉再灌流、缩小梗死面积、挽救濒死心肌、保存心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作者对患者进行院前早期溶栓治疗AMI,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肌红蛋白(SMB)在急性心肌梗塞时的动态变化特征,做为早期诊断,再通判定指标及与肌酸磷酸激酶(CPK)对此其优越性:在判定再梗塞,梗塞延展和梗塞面积的实用价值。方法:①动物实验:兔36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再通再梗塞组,动脉结扎6h 后放开,16h 后重新结扎;梗塞延展组,将结扎部位提高2mm;梗塞面积组,测梗塞不同时间坏死心肌重量。②临床实验:AMI 患者52例,男34例,女18例,平均年龄52.5±10.7岁,设正常人组69例,对照组21例。按设计方案在相应时间内采血检测心肌酶学、SMB、心电图改变,计算心肌坏死重量及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结扎2h 后 SMB 明显升高,4h 阳性率达100%,出现时间早,达峰值快,再通时迅速下降,再梗塞及梗塞延展时出现再次升高,形成第二峰值,SMB 浓度越高,心肌坏死越重,面积越大。结论:SMB 适用于早期诊断 AMI,估价梗塞面积大小,判定再通,再梗塞及梗塞延展,优于 CPK,是一种敏感而特异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刘喜林  陈军 《上海医药》1999,20(1):18-20
目的:研究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早期心肌再梗塞和心肌梗塞延展的临床疗效。方法:13例早期心肌再梗塞和心肌梗塞延展的患者在诊断确定后,2小时内静滴尿激酶。溶栓前及溶栓后2小时内,每30分钟记录一次心电图,6~24小时内,每2小时测定一次CPK-MB、LDH、SGOT。结果:13例中再通11例,再通率为84.61%,1例轻度出血,1例溶栓6小时后出现低血压。结论:对心肌早期再梗塞和心肌梗塞延展患者,及早、足量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胸痛是多数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最早出现而且最突出的症状,胸痛愈剧烈梗塞范围愈广泛,病情愈严重,而溶栓治疗后胸痛缓解程度与冠脉再通,缩小梗塞范围呈正相关。因此,密切观察ANI病人的胸痛对了解病情及病情的演变帮助很大。同时,胸痛也明显影响病人的情绪,心肌耗氧量,病程经过和预后。所以,做好胸痛的护理对缓解病人不良情绪,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ANI病人预后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8.
尿激酶能直接激活体内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纤溶酶具有强烈的水解纤维蛋白的机能,从而溶解血栓.使冠状动脉血管再通,有效地改善梗塞心肌的血液灌注,挽救缺血的心肌,限制心肌梗塞范围,改善预后。我院从1988年开始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梗26例,其中16例再通,8例改  相似文献   

9.
四氢小檗碱对大鼠缺血及再灌注心肌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军  宣波 《中国药理学报》1993,14(2):130-133
四氢小檗碱(THB)及其同类物左旋四氢巴马汀,左旋千金藤立定能明显缩小麻醉大鼠心脏冠脉结扎4h后的梗塞范围,在Langendorff心脏,THB与维拉帕米能显著降低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延长其潜伏期,并降低再灌注心肌中丙二醛含量及黄嘌呤氧休酶活力,提示THB具有保护缺血及再灌注心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珍  乔建洪 《淮海医药》1996,14(4):12-12
观察36例尿激酶静脉容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其中根据冠脉再通的间接指标.再通17例,未通19例。对再通组与未通组溶栓时间,梗塞范围进行对比。并于发病后2~4用作M超声心动图,24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检查,结果表明溶栓治疗愈早愈好。它能有效地缩小梗塞范围.改善左室功能,增加心电稳定性,提高运动耐量.显降低急性心肌埂塞近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近几年来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对闭塞的冠状动脉实施再通,以达到对梗塞的心肌重新再灌注的目的,是行之有效的新手段。PCI的传统经路为股动脉,在医疗实践过程中,经股动脉穿刺有许多弊端,而经桡动脉行PCI术则具有止血方便、外周血管并发症少、患者活动不受限制、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广为重视的技术。本研究旨在比较利用这两种穿刺方法发生的并发症和相应护理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以往认为连续多次的短暂心肌缺血发作应对心肌造成累积的效果,心肌坏死范围不应减小而是加大[1]。8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了心肌缺血预适应的新概念,是指预先给心肌制造一至数次短暂的心肌缺血,每次随之再灌注,可使心脏对随后的长时间缺血损伤增强抗力[2]。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均已证实缺血预适应可以延迟缺血心肌的致命性细胞损伤,表现为缩小梗塞范围,减轻梗塞后心功能不全等作用[2.3].为此,我们对照分析对例有心肌缺血预适应与22例无心肌缺血预适应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老年AMI患者近期…  相似文献   

13.
ACEI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功能的影响濮家伉,贺广远(南京铁道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南京210009)中国图书分类号R97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抑制剂(ACEI)可缩小梗塞范围,增加缺血心肌冠脉流量,减轻缺血再没心律失常,但对缺血再灌心功能的保护作用以及...  相似文献   

14.
链激酶、蚓激酶和阿斯匹林合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4例观察黄新平*田丹*金志泽*邹川南*陈芳徐家相**张泽文**宋江萍**崔绍祥**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可使梗塞冠脉再通,心肌再灌注而降低病死率;而溶栓辅助药物则有助于防止冠脉的再闭塞,增强溶栓...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早期康复训练已经成为急性心肌梗塞(AMI)康复的重要手段,AMI患者早期进行良好的康复护理,可以促进其体内和运动能力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再梗塞和冠心病意外的发生,加速患者恢复原来的生活方式和参加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6.
溶栓治疗是80年代以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一个重大突破。国内外大量临床经验已经证明,AMI后进行溶栓治疗可使心肌梗塞的相关闭塞冠脉再通、恢复血流再灌注、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塞面积,不但可改善急性期预后,也可改善长期预后。随着溶栓治疗的普及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老年人AMI、延迟溶栓及联合用药等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关注,本文就溶栓治疗AMI中的这些特殊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治疗重点是尽早恢复梗塞血管再通,以减少坏死心肌范围[1].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再通率高,疗效确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是AMI早期再灌注治疗重要手段[1,2],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大医院开展.我院于1999年~2001年间进行了直接PTCA 102 例,院内死亡9人,其中术中死亡4人,总死亡率低于一般报道.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根据Christian等提出的急性心肌梗塞时左室射血分数与梗塞面积关系的回归方程,对54例住院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心室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中18例(333%)存在有左室射血分数和梗塞面积不匹配现象。进一步观察发现,这18例病人中14例(778%)梗塞6周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改善。提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住院期左室射血分数与梗塞面积不匹配现象,可以预测顿抑心肌的存在,阳性预测值达778%。  相似文献   

19.
血栓溶解冠状再灌注和/或经皮冠状介入(PCI)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的早期再灌注减少了梗塞面积、心脏死亡率和病人住院率.药理学治疗与再灌注治疗结合也可以减轻AMI伴随的心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钙通道阻滞剂(简称CCB)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简称AMI),以期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研究表明,使用CCB 能恢复冠脉血流,减轻血管痉挛,中止梗塞的发展。CCB 能减少心肌的收缩性、心率和外周阻力,因此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它们还能增加侧枝循环,减少血小板的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