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发热是体温较正常升高的一种临床表现,也是类风湿关节炎常见症状之一。在很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程中都有以高热或持续发热,或长期低热或不规则间歇热等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的出现。发热的出现常提示类风湿关节炎处于活动期、急性期或发展期。控制发热可稳定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减轻患者痛苦,是治疗发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首要环节,也是判定该病疗效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医常见症状鉴别诊断(1)——发热朱文锋黄惠勇湖南中医学院(长沙410007)关键词发热辨病思路辨证分型发热是指体温升高,或自觉发热为主的症状。发热为临床极常见症状,外感六淫、疫毒之邪,或因情志、劳倦所伤等所致诸种疾病,尤其是各种传染病、时行病,疮疡...  相似文献   

3.
小柴胡汤治疗肺癌发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柴胡汤治疗肺癌发热辛发枝河南中医学院(450003)发热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常见症状之一,约30.9%的该病患者以发热为第一症状。肿瘤压迫或阻塞支气管,致支气管分泌物堆积或继发感染,是构成肺癌发热的原因之一;由于肿瘤组织变性坏死或吸收中毒则是肺爆发热...  相似文献   

4.
江明全 《四川中医》2002,20(4):25-25
用青蒿治疗发热,或单味,或配伍,均有较好的退热作用,提示中药治疗发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癌性发热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培丰 《四川中医》1999,17(12):13-14
发热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有报道恶性肿瘤患者约2/3者病程中伴有发热,而直接与肿瘤有关的发热(即癌性发热)约占恶性肿瘤发热的40%[1,2]。因目前国内外尚缺乏针对性较强、副作用小的药物治疗,且患者病情多发展到中、晚期,大多数患者不能耐受放化疗,故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笔者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癌性发热取得一定疗效,观介绍如下。1辨证论治1.1阴应发热型症见午后或夜间期热,或手足心发热,颧红,心烦盗汗,失眠消瘦,口干咽癌,大便干结,尿少包黄,舌红而干,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致。本…  相似文献   

6.
郭维  曹书立  秦志丰 《新中医》2011,(10):160-161
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发热,其病因可分为感染和非感染两类。感染性发热主要由于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加之肿瘤破溃、糜烂或肿瘤生长压迫某些管腔而导致引流不畅并发感染;非感染性发热则由肿瘤坏死组织或肿瘤代谢产物的自身吸收引起,又称为肿瘤热。前者热度较高,热势急骤;后者热度较低,往往呈持续性低热状态,偶见高热,发热多数是有规律地在午后或者傍晚开始发热,次日凌晨发热自动缓解.  相似文献   

7.
青蒿鳖甲汤治疗阴虚发热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阴虚发热属内伤发热,常表现为低热,或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不升高,亦有表现为高热者。笔者运用青蒿鳖甲汤治疗不同疾病的阴虚发热,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观察1.1 体温 对发热病人应定时或随时测量体温,密切观察热型、热势的变化。1.2 脉搏 发热病人体温每升高1C,脉搏提高10次,脉搏和发热成正比。应及时测量脉搏,如体温高、脉搏太快或反而慢,则应提高警惕。1.3 出汗 观察出汗的有无、多少,有助于对发热  相似文献   

9.
张怀亮 《中医研究》1998,11(4):35-36
发热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多由某种疾病或其它部位感染引起,常伴随疾病和感染而治愈。但是也有另一类型的发热,热势可高可低,检查无异常,诊断不明确,临床治疗效果不好,迁延数月或数年,为患者带来精神负担和身体痛苦。因此,在临床中应从发热的特点上着眼,从发热的...  相似文献   

10.
癌性发热是指恶性肿瘤患者在排除感染等因素而引起的发热,其机理主要是肿瘤细胞迅速生长导致缺血、坏死、液化或经有效治疗后肿瘤组织迅速破坏、溶解,释放出大量炎症介质或毒性产物等引起。西医对此无特殊治法,多采用解热镇痛剂或物理降温,疗效不稳定且有胃肠道反应或发汗过多,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探寻中医药途径治疗癌性发热十分必要,自2003年以来,我们应用中药新药痰热清注射液(药品注册批件号:2003S01014)治疗癌性发热3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热、咳嗽、咳痰、气急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但也有少数患儿无咳嗽、咳痰症状,仅表现为发热或发热腹泻,而其他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引起漏诊或误诊。笔者2000年1月-2007年3月诊治无咳嗽症状患儿4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流感发热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感,临床症状多为恶寒,发热或高热,头痛,肌肉酸痛,或呕吐,恶心等。在诸多症状中发热表现最为突出,并为患者所苦,常易引起一系列变证。中医药治疗流感发热有其独特的诊疗优势且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临床研究报道较多,治法常用发汗退热、清热解毒为主。提高中医学对流感的认识,加强中药复方防治流感研究,系统研究中医药治疗流感发热的文献,积极拓展研究思路,具有急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补”三大法则。而临床医生大多一见伤科疾病则多用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法,对伤科疾病的发热治疗往往容易忽视。伤科疾病的发热,大致可概括为瘀血发热,阴虚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感染发热,暑湿发热等。然瘀血、阴虚、气虚、血虚发热则一般多表现为低热,体温在38℃以下;而感染、暑湿发热则多表现为高热,体温在38.5℃以上。1瘀血发热常见于跌仆劳损或术后,由于瘀血内阻,郁而发热。症见午后发热,口渴心烦,大便秘结,舌质紫暗等。治当清热凉血,佐以祛瘀通便,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2气虚发热常见于年老体弱者,跌仆损伤,气…  相似文献   

14.
产后发热,是指产褥期间出现发热,或寒战高热,或低热持续不退,伴有小腹疼痛、恶露异常等症。病因不同而症状各异,常发生于产程过长、早破膜、剖宫产或产后出血、胎盘剥离不全的患者。究其原因。不外产后气血耗伤、阴液不足,复加邪毒感染或瘀血内阻。尽管临床常用抗生素治疗,但往往难以奏效,中医药辨治产后发热有独特优势,临床验证每获良效。李克勤教授是山东省立医院主任医师,从医三十载,学验俱丰。历来博古览今,善于总结临床心得。尤其擅长运用中医药调治产后病,现将其辨治产后发热的经验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常伴发热,其中不乏起病急骤、复杂多变、或迁延难愈者。应用古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发热,常可获奇效。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学认为癌证发热多由于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血液供应不足,肿瘤组织坏死分解产生致热原而引起。与单纯感染性发热不同,病人常无恶寒及寒战,热型多呈驰张型或不规则型,但肿瘤患者的发热又常常合并感染性发热。由于发热只是病人的一个症状,因此必须根据患者其他不同...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约有三分之二的癌症病人在病程中伴有发热。这种发热,包括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种。前者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中医辨证属实热,较容易治疗;后者即癌热,由肿瘤病理产物及机体病理生理变化引起,属中医内伤发热范畴,治疗较为棘手。本文仅就癌热的治疗略陈管见如下。l临床表现癌热多见于癌症进展期,肿瘤细胞坏死或因治疗肿瘤细胞大量破坏着,小行早期即以发热为主或作为首发症状者.如恶仍不H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等。亦f,i刨引a(}术、放射治疗等)持续发热者。癌热多为间歇性,Tjl歇期长短不一,热程或迁或短.长者可达…  相似文献   

18.
单味羚羊角粉治疗小儿发热抽风远期疗效观察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医院严可斌,封志强(056001)关键词:小儿发热抽风,羚羊角粉小儿发热抽风为临床常见病证,其病因病机不外乎外感六淫,入里化热,火盛动风;或内伤饮食,食滞生痰,痰热壅塞气道,蕴结胸隔肠胃,或食滞...  相似文献   

19.
气虚怎可发热?从阴阳学说分析,气属阳,阳虚当生寒,何来生热?中医基础理论论述气虚生热甚少,或述而不详,以至对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至今不甚明了。因此,阐明气虚发热的渊源,搞清气虚发热的机理,研讨气虚发热的临床应用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徐政永 《河南中医》1999,19(2):46-46
白血病及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可导致骨髓抑制,使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极易合并肛周感染,尤以原有痔疮病者为多,我们在临床上,对无发热或38.5℃以下发热者,单独应用中药局部熏洗,合并38.5℃以上发热者,以中药外洗及敏感抗生素联合治疗,效果极佳,现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