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价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伴抑郁症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养心氏组(常规西药治疗+养心氏片),每组45例,疗程为12周。观察比较2组的心绞痛症状、LVEF、hs-CRP、NT-pro BNP、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养心氏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养心氏组LVEF为(58±6.6)%,高于对照组的(53±4.4)%,P0.05;3)养心氏组hs-CRP为(1.37±0.36)mg/L,低于对照组的(1.73±0.42)mg/L,P0.05;4)养心氏组NT-pro BNP为(687±133)ng/L,低于对照组的(970±115)ng/L,P0.05;5)养心氏组HAMD平均得分为(6.5±1.7),低于对照组的(10.7±1.9),P0.05;6)养心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养心氏片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抑郁症比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伴焦虑症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常规西药治疗+养心氏片),每组43例,1个疗程为12周。观察比较2组的心绞痛症状、LVEF、hs-CRP、NT-pro BNP、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LVEF为(55±7.4)%,高于对照组的(51±5.4)%(P0.05);3)观察组hs-CRP为(1.07±0.21)mg/L,低于对照组的(1.32±0.23)mg/L(P0.05);4)观察组NT-pro BNP为(573±122)ng/L,低于对照组的(807±138)ng/L(P0.05);5)观察组HAMD平均得分为(7.5±1.6),低于对照组的(13.8±2.9)(P0.05);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低于对照组的18.60%(P0.05)。结论:养心氏片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焦虑症比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和养心氏组(西药治疗+养心氏片),每组各50例,疗程为6个月。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血糖、Hb A1c、hs-CRP、NT-pro BNP、Hcy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养心氏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养心氏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Hb A1c分别为(5.3±1.1)mmol/L、(9.2±1.8)mmol/L和(5.6±0.5)%,低于对照组的(6.1±1.5)mmol/L、(10.4±2.1)mmol/L和(6.1±0.8)%,P0.05;3)养心氏组hs-CRP为(1.21±0.22)mg/L,低于对照组的(1.53±0.43)mg/L,P0.05;4)养心氏组NT-pro BNP为(667±145)ng/L,低于对照组的(927±136)ng/L,P0.05;5)养心氏组Hcy为(8.64±0.47)μmol/L,高于对照组的(9.88±0.39)μmol/L,P0.05;6)养心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养心氏片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比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养心氏片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养心氏组,每组30例,30 d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LVEF、心脏等容舒张时间、hs-CRP、NT-pro BNP、血脂、血压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养心氏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养心氏组LVEF(55±3.3)%,高于对照组(50±2.4%)(P0.05);3)养心氏组hs-CRP(1.09±0.22)mg/L,低于对照组(1.34±0.31)mg/L(P0.05);4)养心氏组NT-pro BNP(641±145)ng/L,低于对照组(923±122)ng/L(P0.05);5)养心氏组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6)养心氏组血压(125±9.6/85±3.4)mm Hg,低于对照组(130±6.6/83±7.5)mm Hg(P0.05);7)养心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16.7%)(P0.05)。结论:养心氏片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和血脂;提高LVEF,降低hs-CRP、NT-pro BNP和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不同类型心绞痛中的诊断价值,分析血清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按照不同的发病特点和治疗策略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52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8例)。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并检测3组血清样本,分析3组血清Hcy水平及其分布情况,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血清Hcy水平与不同类型心绞痛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Hcy水平为(26.34±13.76)μmol/L,对照组血清Hcy水平为(6.04±4.18)μmol/L,两组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患者的血清Hcy水平为(18.67±10.76)μmol/L,多支病变患者的血清Hcy水平为(32.45±14.20)μmol/L,多支病变患者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cy水平为(20.15±8.03)μmol/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cy水平为(25.41±10.10)μmol/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对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判断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可辅助鉴别诊断冠心病的不同类型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养心氏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和养心氏组(西药治疗+养心氏片),每组48例,疗程为3个月。观察比较2组的中医症状体征、心绞痛症状、心电图、hs-CRP、NT-pro BNP、Hcy、血脂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中医症状体征,治疗组总有效率92.8%,对照组为率75.1%,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养心氏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3)心电图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1.25%,对照组为70.83%,P0.05;4)养心氏组hs-CRP、NT-pro BNP和Hcy分别为(1.21±0.27)mg/L、(597±171)ng/L和(7.24±0.46)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58±0.37)mg/L、(898±151)ng/L和(8.93±0.45)μmol/L,P0.05;5)养心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14.58%,P0.05。结论:养心氏片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比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尼可地尔治疗非血运重建的冠脉严重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非血运重建的冠脉严重三支病变患者9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1%(P0.05);治疗组治疗后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6MWD)较对照组长,心脏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血运重建的冠脉严重三支病变患者采取尼可地尔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芎芪养心散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冠脉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0例慢性冠脉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予以芎芪养心散治疗,对照组予以地奥心血康胶囊口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6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硝酸甘油消耗量改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值为(11.6±4.2)分,高于对照组的(5.4±2.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4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运动时间、max MET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峰运动ST段下移明显减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服药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芎芪养心散治疗慢性冠脉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地奥心血康胶囊,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芪养心氏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四川省绵阳市中医医院内6科收治的CHF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氏片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的步行试验距离、心脏相关彩超指标、血浆BNP变化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2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血浆BNP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6 min的步行试验距离均改善,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脏彩超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氏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6 min的步行试验距离,同时使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降低,对CHF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脉养心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及基础疾病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通脉养心丸,40丸/次,2次/d。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IMT)厚度、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以及治疗后1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85.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5.33%,对照组为14.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及Hcy水平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单次发作持续时间及周硝酸甘油用量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养心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药物用量,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最早,最完善的中医基础理论书籍,几千年来一直指导中医临床,特别辨证论治观点贯穿着中医学始终,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中风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中,临床上较为常见,多与现代医学的心、脑、血管疾病相关。适宜的中医药治疗,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米非司酮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类固醇,结构类似炔诺酮,是一种强有力的抗孕激素药物,对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发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有明显作用。随着基础研究的进展及临床经验的积累,米非司酮已推广应用于各类妇科疾病及计划生育领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应用UHPLC-LTQ-Orbitrap技术对丹参素在大鼠血浆和尿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SD大鼠灌胃给药丹参素CMC-Na混悬液后,收集其血浆和尿液,应用固相萃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采集生物样品的质谱数据。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多级质谱裂解信息,结合对照品及文献报道结果比对,最终鉴定了丹参素以及21个丹参素Ⅰ相和Ⅱ相代谢产物,同时分析了丹参素主要的体内代谢反应,如脱水、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硫酸酯化、去羟基化以及相关的复合反应等。该文应用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快速阐明了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为今后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药物体外肝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文东  马辰 《中国药学杂志》2003,38(10):737-740
 目的介绍药物体外肝代谢方法的最新进展。方法根据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分别按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及基因重组P450酶系、肝细胞体外温孵法、离体肝灌流及器官组织切片法等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介导药物体外代谢酶系的研究是药物体外肝代谢的研究热点,其在新药研究与开发及正确指导临床合并用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WWOX基因体外对肺癌细胞耐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WWOX对肺腺癌细胞耐药性影响,初步探讨WWOX逆转肺腺癌细胞耐药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紫杉醇(TAXOL)诱导肺腺癌细胞株构建A549耐药细胞亚株(A549/T-)。采用腺病毒包装系统AdMax重组腺病毒Ad-WWOX-IRES-EGFP。感染Ad-WWOX-IRES-WWOX的A549/T细胞为A549/T+组,感染Ad-IRES-EGFP的A549/T细胞为A549/T-组,和非耐药A549细胞共3组。3组细胞分别经TAXOL、顺铂(DDP)作用12,24,48,72 h,检测3组细胞生长抑制率、药物的IC50值和细胞凋亡相关指标。结果在含3 g/L及30 g/L的TAXOL培养基中,0.25 g/L及2.5 g/L的顺铂(DDP)培养基中,A549/T+组24 h及48 h细胞生长抑制率与A549/T-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549/T+组48 h细胞生长抑制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549/T+组24h及48 h细胞生长抑制率与A549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A549/T+组细胞IC50较A549/T-组低,和A549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3 g/L及30g/L TAXOL和0.25 g/L及2.5 g/L DDP培养基培养48 h后A549/T+细胞Bax相对值、Bax/Bcl-2比值均明显高于A549/T-组(P均<0.05);A549/T+细胞Bcl-2相对值比值均明显低于A549/T-(P<0.05);A549/T+细胞与A549细胞Bax相对值、Bcl-2相对值、Bax/Bcl-2比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WWOX显著诱导了肺腺癌A549/T+TAXOL耐药株的凋亡,提示WWOX有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逆转肺癌细胞耐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灯盏花素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英爱  范国荣  高申  洪战英 《中草药》2007,38(7):1036-1039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方法 进行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肠吸收实验,HPLC法测定灯盏花乙素,研究灯盏花素在小肠和结肠的吸收情况,并分别考察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pH对小肠吸收的影响。结果胆管结扎与胆管不结扎的实验组之间,吸收速率常数(ka)和吸收百分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小肠和结肠的ka分别为(0.1071±0.013O)和(0.0707±0.0089)h^-1;灯盏花素在不同质量浓度下,未发现饱和现象,其ka几乎保持不变,在pH6.0~7.4,灯盏花素的吸收不受pH的影响。结论 灯盏花素在小肠的吸收多于在结肠的吸收,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吸收过程为一级动力学过程,提示灯盏花素可以被制成口服缓释剂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硫酸蒽酮法与硫酸苯酚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灵芝中多糖的含量。结果: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分别测定同一样品灵芝多糖的含量,硫酸蒽酮法测定结果高于硫酸苯酚法。结论:两种方法均操作简便,稳定可行,较之硫酸苯酚法,药典记载的硫酸蒽酮法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8.
植物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作者对此类化合物的分布、生物活性进行综述。总结了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糖尿病治疗、保肝、抗炎、抗菌、抗肿瘤等方面的应用,为相关药用植物的开发及该类化合物在医药领域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17,(3)
目的分析原儿茶酸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方法大鼠灌胃原儿茶酸-0.5%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后,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法分析该成分在大鼠血浆、尿液、胆汁、粪便中的代谢产物。结果在大鼠血浆、尿液、胆汁中,分别发现了9、4、1个原儿茶酸代谢产物,而粪便中未发现。结论原儿茶酸在大鼠体内吸收入血代谢,不经粪便原形排出。  相似文献   

20.
李晨辉  谷晓红  罗海元 《中医教育》2012,31(2):57-60,66
将平衡计分卡(通过绘制战略地图)运用于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具体实践成效的评估.在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和途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战略和各层面的主要构成要素,确定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4个战略主题,且其成果主要体现为3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