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我国儿童保健质量现状并探讨地区间差异, 为儿童保健工作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1年中国六项儿童保健指标(出生体重<2 500 g婴儿比重、围产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比重、新生儿访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基础, 使用TOPSIS法综合评价全国31省市儿童保健质量, 并采用差异指数探讨各指标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结果 TOPSIS法综合评价各省市儿童保健质量, 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上海(C=0.783 5)、广东(C=0.490 3)和北京(C=0.435 0), 末三位分别为湖南(C=0.063 1)、陕西(C=0.051 8)和福建(C=0.029 2);从全国范围来看, TOPSIS法儿童保健综合质量差异指数(index of dissimilarity, ID)较大(ID=0.35)。六项儿童保健质量指标中, <5岁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比重差异指数最高(ID=0.59), 出生体重<2 500 g婴儿比重、<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三项指标的差异指数均为0.30, 差异指数最小的为围产儿死亡率(ID=0.25)。结论 我国儿童保健质量在全国范围内分布不均衡, 需针对各指标具体情况制定相应对策, 缩小地区间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兰州市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状况进行分析,探讨推进兰州市妇幼卫生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绩效的对策.方法 收集兰州市2003-2010年妇幼卫生年报数据,分析孕产妇系统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等保健指标,以及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核心指标.采用单因素线性相关、卡方趋势性检验等统计推断.结果 2003-2012年期间,兰州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及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都呈现上升趋势,经卡方趋势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即随年度增加而增加的线性趋势,且城乡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孕产妇系统管理与母乳喂养之间呈正相关,即随着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的逐年增加,母乳喂养率也随之上升;孕早期检查率与新生儿死亡率之间呈负相关,即随着孕早期检查率的增加,新生儿死亡率随之下降.结论 兰州市近10年的妇女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逐渐完善,有效地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今后应拓宽保健服务内涵,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广西各地市妇幼保健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了解广西不同地区妇幼保健服务水平,为“十四五”广西相关部门进一步精准施策、改善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以2020 年广西及各地市的孕产妇保健服务相关指标(系统管理率、建卡率、孕产妇死亡率、住院分娩率、产后访视率和产前检查率)为基础,运用TOPSIS法和RSR法对广西各地区的孕产妇保健服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20年,广西孕产妇死亡率为8.37/10万,孕产妇的系统管理率、建卡率、产后访视率、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等指标均超过90%,其中,住院分娩率超过99%,部分地市达到100%。依据TOPSIS法计算所得的Ci值对广西各地市妇幼保健服务质量进行排序,前三位是梧州市、钦州市和北海市;末三位是是南宁市、防城港市和贺州市。TOPSIS法和RSR法相结合进行分档,梧州市、北海市、钦州市被评定为“好”;南宁市、防城港市被评定为“差”;其他地市被评定“中”。结论 广西不同地区之间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将是广西今后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难点与重点。  相似文献   

4.
王新卫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407-2409
目的:研究执行《洛阳市妇女、儿童发展计划(2001~2010年)》中的婚前医学检查率、出生缺陷发生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孕产妇死亡率、儿童保健覆盖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完成情况,找出差距,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9年洛阳市9县6区妇幼保健年报及监测资料。结果: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完成了预期目标;婚前医学检查率下降幅度较大,与预期目标背离;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与预期目标还有差距;儿童保健指标中城市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在67.66%~83.31%范围内波动,且呈下降趋势,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结论:开展婚前、孕前、孕早期保健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关键,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安全分娩、儿童系统管理是降低两个死亡率的关键,完成妇幼保健预期目标,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还需要医疗保健机构的积极努力和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5.
金华市2004~2008年妇幼卫生保健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笑春  苏爱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4956-4958
目的:了解金华市妇幼保健实际状况,为卫生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分析日常国统报表中的各项妇女儿童保健指标。结果:金华市近5年的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孕产妇系统管理、儿童保健管理率保持在良好水平,随着婚检率下降出生缺陷率有上升趋势。结论:金华市5年的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成绩显著,应积极有效遏制出生缺陷上升势头,促进妇幼保健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01-2010年广西妇幼卫生保健的实际状况,评估2010年“两纲”指标完成情况,为制定卫生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西省2001-2010年妇幼卫生年报主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广西常住人口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79.51%,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78.2%;婴儿死亡率为6.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28‰;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4.61%,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2.8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0.41%,住院分娩率为98.99%;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9.77%;孕产妇死亡率为18.88/10万;婚前医学检查率为68.49%.结论 广西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工作成绩显著,除婚前医学检查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之外全面完成2010年广西“两个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7.
赵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3897-3899
目的:分析新疆兵团农六师妇幼保健的动态变化及发展趋势.方法:按照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妇幼卫生年报6张表和《妇幼卫生监测方案》要求,采用妇幼卫生数据上报“3+1”模式,由师级妇幼保健中心汇总下属14个团场上报的年报数据形成总体年报.统计分析2008 ~ 2012年该地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等指标.结果:5年来全师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从73.58%上升至76.75%,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从83.64%上升至93.91%,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98.10%上升至99.88%,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00%,但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4.95‰上升至7.84‰.结论: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提高产前检查率及高危筛查率.针对儿童“四病”进行有效的防治,提高儿童身体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8.
雷静  武雅俐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1612-1614
目的:分析宝鸡市妇幼卫生"两纲"中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找出存在问题,为制定"十二五"规划目标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宝鸡市2000~2010年妇幼卫生年报及妇女儿童健康状况监测资料。结果:"两纲"妇幼卫生目标中,宝鸡市除婚前医学检查率未达标外,其余均达到目标要求。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由2000年的44.97/10万、30.31‰、26.52‰下降至2010年的23.49/10万、11.73‰、10.48‰,低于全国及全省同期水平。结论:认真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是保障各项工作规范运行的法律依据;建立健全基层妇幼保健网络体系是保障各项指标顺利完成的基础;健全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妇幼保健业务管理是确保两纲各项工作质量的前提;实施妇幼保健业务规范化创建活动是保障两纲指标顺利完成的重要举措;强化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确保"两纲"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做好妇幼卫生项目工作是促进整体妇幼工作质量提升的抓手。  相似文献   

9.
董月莲  于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708-4710
目的:分析克拉玛依市妇幼保健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统一制定的妇幼卫生年报表要求,采用"3+1"模式汇总全市妇幼卫生年报数据,统计分析2009~2013年该市孕产妇保健及儿童保健服务指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孕产妇死亡率等生命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2009~2013年儿童保健服务及孕产妇保健服务指标逐年提高;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及贫血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上升;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结论:应进一步提高产前检查及儿童保健质量,加强产科、儿科服务质量,降低剖宫产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城市新型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余强  何珊茹  陈建  张桂欣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179-1180,1182
目的:探讨现阶段城市社区妇幼保健工作服务模式,以进一步提高社区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选择深圳市福田区为试点,建立以区域性妇幼保健中心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妇幼保健二级服务网络,实施新型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比较调整服务模式前后两年妇幼保健系统管理率和死亡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新型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早孕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4个月母乳喂养率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等妇幼保健主要指标。结论:新型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对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良好推动作用。建议在有条件的城市妇幼保健管理机构中进行试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沈阳市2000~2010年妇幼卫生保健的实际状况,评估2010年"两纲"指标完成情况,为制定卫生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沈阳市2000~2010年妇幼卫生年报常住人口主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常住人口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96.75%,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6.57%,新生儿访视率为96.90%,4~6月母乳喂养率为93.42%;新生儿死亡率为4.11‰,婴儿死亡率为5.7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97‰;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2.72%,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0.78%;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6.36%,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00%,孕产妇死亡率为16.11/10万;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为0.77%;婚前医学检查率为27.83%,疾病总检出率为6.84%。结论:沈阳市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成绩显著,除婚检率之外全面完成2010年沈阳市"两纲"目标。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对2009年-2013年焦作市妇幼保健服务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各年度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情况。方法 以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列管理率、新生儿访视率、建卡率、产前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妇女病普查率、妇女病检出率为指标,运用Topsis法分析2009-2013年焦作市妇幼保健服务质量。结果 焦作市2009-2013年妇幼保健服务质量总体上有所改善,个别年份有所下降,2010年相对较差,Ci值为0.4586;2013年最优,Ci值为0.5119。结论 由于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的增加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推进,焦作市妇幼保健工作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3.
唐宏岩  贾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1291-1292
目的:了解2005~2010年新疆阜康市的妇幼卫生状况。方法:以2005~2010年对阜康市辖区各农牧业乡镇及社区的所有孕产妇及0~6岁儿童为调查对象,根据国家妇幼卫生统计年报的要求,对各乡镇、村(社区)上报的信息资料进行审核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儿童保健服务方面:2005~2010年,新生儿访视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逐年提高,各年均高于新疆全区的平均水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存在波动。②孕产妇保健服务方面:2005~2010年,孕产妇早孕检查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均逐年递增,各年均高于新疆全区的平均水平,仅2007年发生2例孕产妇死亡。结论:阜康市的妇幼卫生状况良好,基本完成了国家的目标要求,但各级医疗机构仍要继续努力降低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2004~201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下同)的孕产妇死亡原因及死亡水平资料,分析不同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的差异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方法:利用统计年鉴资料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聚类分析和行政区域划分,采用Poisson回归和集中曲线分析孕产妇死亡率的地区差异和孕产妇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4类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和各种原因造成的孕产妇死亡率均逐年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由2004~2005年的42.02/10万下降到2010年的19.24/10万,平均每年下降3.25/10万.各地区孕产妇死亡率比较差异显著,其中地区四的孕产妇死亡危险比是地区一的6.12倍.纳入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后,各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的差异逐渐缩小.结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孕产妇死亡率越高,孕产妇保健情况对各地区孕产妇死亡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当前妇幼保健工作的实际状况。方法:总结分析2005-2009年该地区妇幼卫生年报资料。结果:温州市7岁以下儿童保健和孕产妇保健状况保持在良好水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等稳中有降,但流动人口各项死亡率比常住人口高,婚前医学检查率逐步回升。结论:寻找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采取相应有效地措施,提高妇幼保健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2000-2016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开展妇幼保健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方法 收集2000-2016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系统管理高危产妇比重、建卡率、系统管理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等数据。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趋势,Spearman秩相关分析孕产期保健指标与孕产妇死亡率的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探究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 结果 2000-2016年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Z=-7.75,P<0.01),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年均下降速度为7.50%,城市地区为2.51%;孕产妇保健指标呈上升趋势,且与孕产妇死亡率为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系统管理高危产妇比重和新法接生率是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 结论 2000-2016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年均下降速度高于城市,城乡差距缩小;孕产妇保健工作对孕产妇健康有重大意义,尤其要确保各地区的系统管理高危产妇及新法接生的实施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徐君球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9):2911-2913
目的:了解舟山市近年来的儿童保健状况,为制订和完善儿童保健工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10年舟山市儿童保健各项主要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性指标呈上升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结论:通过加强儿童保健服务性措施,能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促进和提高儿童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西安市2010—2021年孕产妇、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保健服务情况,为制定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陕西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分析2010—2021年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孕产妇、儿童保健服务指标变化趋势,以及保健服务指标与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 2010—2021年西安市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均P<0.01),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7岁以下儿童管理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1)。西安市新生儿死亡率与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均呈负相关(均P<0.01),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与住院分娩率、7岁以下儿童管理率均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 2010—2021年西安市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7岁以下儿童管理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农村地区儿童保健指标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程胜英  汪玲  吕军  曹彬  万红  刘晓辉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76-1478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地区儿童保健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江西省1999年与2005年的妇幼卫生保健年报表,并对随机抽取的妇幼保健人员进行定性访谈。结果:新生儿死亡率、婴儿后期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低体重患病率均有所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病死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01)。1999年与2005年围产儿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发生变化。结论: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农村地区孕妇与围生儿在围产期医疗保健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某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为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田县2005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14年青田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4.22‰逐年下降至6.19‰,婴儿死亡人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的65.03%,新生儿死亡人数占婴儿死亡人数的55.11%,早期新生儿死亡人数占新生儿死亡人数的66.94%。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心病、意外死亡、出生窒息、肺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产后访视率及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呈负相关。结论进一步规范妇幼保健管理等多项措施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