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美施康定的癌痛应用疗效。方法以个体化处理为癌痛患者行美施康定口服治疗,根据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调节剂量,用量在30-180mg/d之间,次/12h,2周为1个疗程。结果在39名中度疼痛患者中,有32人癌痛完全缓解,有3人癌痛呈中度缓解,2人癌痛呈轻度缓解,2人治疗无效,故总有效率为89.74%。在81名重度癌痛患者中,52人其癌痛完全缓解,17人其癌痛呈中度缓解,8人其癌痛呈轻度缓解。4人治疗无效,故总有效率为85.19%。总有效率为86.67%。软组织浸润痛的总有效率为100%(9/9),其次为内脏痛的92.68%(38/41),再次为骨痛的87.50%(49/56),最后为神经痛的85.71%(12/14)。可见美施康定广泛适用于不同癌痛程度及疼痛种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结论美施康定在癌痛应用领域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氨酚羟考酮片治疗癌痛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氨酚羟考酮片(泰勒宁片)用于中重度癌痛的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102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口服氨酚羟考酮片,观察其疼痛缓解程度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氨酚羟考酮片用于中度癌痛总有效率82.5%,用于重度癌痛者总有效率71.8%.有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及便秘等不良反应,但发生率均较低.结论:氨酚羟考酮片用于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3.
乔晓媛  姚璧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0):1347-1348
<正>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药物治疗是控制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的主要方法,阿片类止痛药是治疗晚期癌痛的主要药物。本研究分析了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使用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治疗晚期癌痛患者82例,旨在分析其治疗晚期癌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明确该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正>疼痛是机体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是患者的主观感受。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造成癌晚期的患者痛苦的主要原因之一~([1])。护士作为疼痛管理的主体,通过对癌痛患者的疼痛评价及癌痛管理,实施有效的止痛措施和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癌痛的管理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肿瘤患者的调查认为,至少有40%的患者伴有疼痛,晚期癌症疼痛发生率为60%~80%,其  相似文献   

5.
癌痛在肿瘤外科患者的自觉症状中发生率最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发生的癌症患者约700万,其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癌性疼痛(以下简称癌痛)。癌痛可分为2类,一类为一般性癌痛或者说是症状性疼痛,这类癌痛采用规范性药物治疗即可缓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地区住院癌症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总结健康教育体会,进一步推动"癌症镇痛三阶梯"治疗工作。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及采用线性视觉模拟评估尺,对300例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用药、疼痛控制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结果共完成300例癌痛患者的调查,其中96.33%的癌症患者接受过止痛治疗,选用药物治疗的占92.7%,镇痛效果最满意的是使用静脉止痛泵,疼痛缓解率达91.7%。结论本地区住院癌症患者癌痛控制的效果尚可,癌痛健康教育需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7.
癌症疼痛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疼痛是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最痛苦的症状之一 ,癌痛的发生率为 6 0 %以上 ,约 30 %患者在确诊时就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晚期癌症患者约 30 %~ 5 0 %伴有中度到重度的疼痛 [1 ]。因此 ,对癌痛的有效止痛治疗 ,是缓解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问题。在综合治疗中 ,药物镇痛是主要手段 ,如果应用得当 ,可使癌痛得到较好缓解。现将近两年国内有关医药期刊报道的癌痛药物治疗作一归纳 ,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 癌痛三阶梯治疗用药1.1 硫酸吗啡控释片 :张强等[2 ] 应用硫酸吗啡控释片对 5 7例晚期癌症病人的镇痛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在逐步上升。而在肿瘤患者的自觉症状中,癌性疼痛的发生率最高。据统计癌症患者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而在有癌痛的患者中50%的人伴有中等程度或剧烈疼痛。癌痛限制患者的活动、减少食欲、影响睡眠,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用于慢性癌性疼痛治疗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内脏痛,骨转移痛,侵犯和压迫神经痛,皮肤黏膜痛等慢性癌性疼痛50例,应用奥施康定片剂治疗,记录治疗期间便秘、恶心呕吐、嗜睡、头痛、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结果在治疗过程中,便秘的发生率为26%,其次为恶心呕吐8%,其他均低于5%,且不良反应随用药时间的延长有减少的趋势。结论12h服用1次的奥施康定在与临床情况相似条件下进行的历时12周的开放研究中,疼痛治疗的耐受性一直令人满意,随着时间的推移,阿片类不良反应发生减少,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慢性癌性疼痛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解除癌症患者的疼痛是一个重要而经常被忽视的医疗问题,据WTO的估计,全世界每天有300~350万人遭受着癌痛的折磨,疼痛发生率在60%左右,其中30%的患者有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严重地影响生活质量[1].疼痛不仅给患者躯体带来不适,而且对精神、心理、体质等方面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现结合文献将我院在2004年1月~2008年2月应用吗啡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156例以及恰当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出院患者口服羟考酮治疗癌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与其满意度。方法对出院后在家口服羟考酮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的的患者进行每周一次电话回访,调查癌痛治疗不良反应率及对止痛效果的满意度,并提供相关的护理宣教。结果对80例患者共901次电话回访,疼痛治疗中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便秘(13.7%)、恶心呕吐(1.2%)、头晕(0.3%)及排尿不畅(0.2%);98.3%患者对止痛效果满意。结论羟考酮治疗中、重度晚期癌痛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可耐受,是目前控制中重度癌痛的理想药物之一,疼痛护士对患者良好的健康教育的可减轻患者对不良反应的恐惧感,对提高其服药的依从性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疼痛是严重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治疗晚期癌痛的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案可解除约85%癌痛患者的疼痛,约15%的顽固性晚期癌痛患者需选用其他方法镇痛。目前提倡的癌痛四阶梯治疗方案即介入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很  相似文献   

13.
癌性疼痛的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旭 《河北医药》1999,21(3):200-201
疼痛是造成癌症病人生活质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据1994年美国肿瘤护理学会(ONS)研究重点的调查显示,疼痛被列为前10个重点题目的第一位[1]。癌性疼痛是一个富挑战性而又复杂的临床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天有350万人蒙受疼痛之苦,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癌痛发生率达70%,然而其中80%的患者未得到满意的镇痛治疗。癌痛可能与肿瘤的直接浸润或肿瘤的转移、手术、放疗、感染等有关。根据疼痛的性质,可分为躯体性疼痛和内脏性疼痛,前者具有良好的定位体征,而后者则定位不明确,常牵涉至远处皮肤,疼痛呈压榨性或烧灼样。对于癌痛的治疗,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4.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癌症病人中至少有1/3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癌症病人疼痛的发生率高达60%-90%,疼痛是癌症病人最常见和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也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1]。尽管在止痛治疗方面我国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癌症疼痛问题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有研究表明,我国接受止痛治疗的癌症病人中疼痛得到控制的不足50%[2]。作为癌痛病人健康照顾的提供者,临床医护人员处于改善病人疼痛工作的最前线,对癌痛管理的意义至关重要。故本研究主要针对江西省省直6家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对癌痛药物治疗相关知识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科学》2017,(2):128-131
目的通过护理专案改善计划,提高癌痛患者爆发痛的控制率。方法成立专案护理小组,制定专案改善计划并按步骤实施,运用癌痛知识评价表评估我院肿瘤科20名护理人员癌痛知识掌握率,运用疼痛主观认知调查表、疼痛控制障碍评估工具(BQ-L)评价我院100例住院癌痛患者癌痛认知、疼痛控制障碍情况,综合分析癌痛患者出现爆发痛的原因后制定相应的护理专案改善计划并予以实施,评估爆发痛的控制效果。结果通过护理专案改善计划,护理人员对癌痛护理知识的掌握率由70%上升至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干预后疼痛控制障碍的各项得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护理专案改善计划,能大幅度提高护理人员对癌痛护理知识的掌握率,能加强患者自我疼痛的认知率,进而明显提高癌症患者爆发痛的控制率,达到癌痛患者和护理人员双赢受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社区癌痛控管小组服务经验,为规范控制与管理社区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病区住院的369例晚期癌症患者,其中男性191例,女性178例,平均年龄(72.1±12.5)岁.观察患者在接受癌痛控管小组服务模式服务后2周末和4周末的疼痛缓解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在癌痛控管小组服务2周和4周后,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55.0%(203人/369)和74.3%(274人/369)(P<0.01);生活质量评价都有明显改善.结论:社区癌痛控管小组模式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的癌痛控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是有效的,说明癌症患者癌痛的控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是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  相似文献   

17.
1 癌痛的现状 癌症疼痛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问题.有效的止痛治疗,尤其对于晚期病人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综合规划中的四项重点之一.据WTO统计[1],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发生的癌症患者约有700万人,其中30%重度癌痛,30%中度癌痛,40%轻度癌痛.在我国,最近的调查表明,在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中的各期癌症病人中,伴有不同程度疼痛者占51.1%.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多种原因很多癌症病人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因此癌症止痛及姑息治疗在我国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60%~80%~([1]),有研究指出65%以上的癌痛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2])。老年患者存在治疗意愿不强烈,担心成瘾及临床滴定过程繁琐等不利因素,但疼痛症状确实严重影响老年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对老年癌痛患者进行快速滴定并有效控制疼痛,本研究选取了2014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癌痛患者三阶梯药物止痛治疗的用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71例癌痛患者进行三阶梯药物止痛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在临床实践中,首先要诊断清楚癌痛的原因,明确疼痛分级,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尽量采用口服给药的方法止痛,"按时"给药,遵循个体化给药原则,密切观察止痛药物的毒副作用.71例癌痛患者经采用三阶梯药物止痛治疗后,58例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总显效率达到81.7%.结论 科学合理应用三阶梯疗法,能够有效控制癌痛,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了解临床药师在癌痛规范化治疗中的干预效果,并探讨临床药师在今后工作中的切入点以及着重点。方法:监护药师对癌痛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如药学查房、审核医嘱、优化给药方案并开展患者用药教育。评判药师收集数据后与另一组未得到临床药师干预的患者进行数据对比,统计两组之间的癌痛控制、不良反应以及爆发痛之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癌痛缓解率分别为(25.38±16.11)%和(13.99±11.12)%;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43%和51.35%,缓解率分别为41.67%和42.10%;爆发痛发生率分别为54.05%和59.46%,缓解率分别为70.00%和45.46%。经统计分析,试验组在癌痛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爆发痛化解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癌痛规范化治疗中,可协助临床医师提高患者癌痛的缓解率;在癌痛治疗初始阶段进行患者用药教育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临床医师提前制定爆发痛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爆发痛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