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百色市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百色市医务人员有关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及格率为79.42%。回答正确率以“AIDS病原体是什么”为最高(98.19%),最低为“HIV与AIDS各代表什么”,仅为44.04%。获得AIDS知识的来源主要为广播、电视及报刊杂志。有50%左右的医务人员不知道HIV与AIDS各代表什么,说明百色市医务人员对AIDS知识的掌握还很肤浅。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有关AIDS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医学生艾滋病知识的教育王友发,王琼一、我国存在着可能导致HIV和AIDS传播的危险因素自1981年报告了首例AIDS病例以来,AIDS以惊人的速度在全世界蔓延,截止到1993年6月30日,AIDS和HIV感染已经波及到184个国家和地区,共报告...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 1985年 6月发现第一例艾滋病 (AIDS)患者 ,到1999年底共报告 1.7万例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 ,其中 ,因注射毒品感染者占 72 .4%。目前我国吸毒人员 6 8.1万 ,其中HIV感染者约占 2 %。目前惟一有效可行的AIDS防治战略就是健康教育 ,而健康教育的主体是AIDS高危人群。海洛因依赖者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类高危人群 ,他们对AIDS的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 (KABP)将直接影响到AIDS的传播速度与数量[1] 。本调查旨在了解武汉市的海洛因依赖者对AIDS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AIDS预防的态度 ,为针对这类高危人…  相似文献   

4.
长途汽车司机有关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长途汽车司机有关艾滋病(AIDS)的知识及对AIDS的态度,为进一步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制订有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青岛市3个长途汽车运输公司以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74名进行调查,调查表采用匿名自填方式。结果大多数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潜伏期病人的危险性认识不足,而对艾滋病泊有关知识感兴趣,并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加以了解。结论 长途汽车司机对有关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人的精神障碍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艾滋病(AIDS)人的精神心理障碍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内容包括AIDS病人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影响AIDS相关精神障碍的某些因素,少年儿童AIDS相关精神障碍的特点、AIDS相关精神障碍的防治等。  相似文献   

6.
探讨艾滋病研究的规律性及其发展趋势,为确定AIDS研究方向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1982-1997年间71个国家和地区发表的46287篇AIDS研究文献的动态变化。结论我国AIDS研究的投入要结合AIDS在中国的流行特点和医学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注意参考国际AIDS研究的走向。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AIDS)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的流行给医学伦理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文章对我国AIDS防治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伦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同时也呼吁全社会为HIV/AIDS人群创造一个宽容的伦理关爱环境,有效遏止AIDS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1.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自从1981年美国报告首例艾滋病(AIDS)以来,AIDS在全球迅速蔓延,每年呈几何级数增长,其中年轻人占有相当比重。美国的AIDS患者中有600余人年龄在13~19岁,20~29岁的患者占患者总数的20%。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年龄构成为:20~29的青壮年(包括大学生)占51.69%,16~19岁的人群(包括大、中学生)占8.62%,小于15岁的人群(包括中、小学生)占0.62%。由于AIDS潜伏期长,青年中年患者往往在少年、青年时期被感染,青…  相似文献   

9.
迄今为止 ,AIDS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和疫苗预防 ,专家们公认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AIDS的行之有效的策略[1 ,2 ] 。劳教人员是艾滋病风险行为易感者 ,加强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 ,对预防艾滋病有重大意义。为此 ,我们对大理州某劳改农场 2 5 0名劳教人员进行艾滋病问卷调查 ,旨在为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规划提供基础材料。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对大理州某劳改农场以量刑和犯罪类型不同整群抽取 2 5 0名劳教人员作为调查对象。1 2 问卷设计 参照国内有关文献 ,自行设计“艾滋病知识、态度问卷调查表” ,内容包括背景资料、AIDS知…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的心脏损害卢德新,魏连君,于巧云,祝惠民(砀山县人民医院内科235300)(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随着艾滋病(AIDS)患者的增加,有关该病心脏损害的报道日益增多,现将近年临床研究进展概况如下:1病因AIDS的心脏病变可以是原发性的,多见于HIV...  相似文献   

11.
自1981年美国报告首例艾滋病(AIDS)病例以来,AIDS已经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灾难性疾病。至2001年底,全球已有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HIV),其中已有2000万人死于AIDS。AIDS已成为次撒哈拉非洲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并且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杀手。1全球流行情况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字,截止2001年12月底,全球仍存活的HIV/AIDS(感染者/病例)达4000万人(见下表),其中表2001年底全球HIV/AIDS流行情况地区开始流行年代存活HIV感染者数(万)2001年新感染…  相似文献   

12.
口腔诊室中艾滋病传播的防护乐嗣勋沈志英何宇平黄思明口腔医学院(上海,200072)上海国际旅行医学研究所(上海,200335)关键词口腔;AIDS;防护中图号R7816获得性免疫缺陷征(AIDS)简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相似文献   

13.
吸毒者血清中艾滋病(AIDS)病毒抗体的检测张美玲附属医院检验科艾滋病又称后天性免疫系统缺陷综合征,英文称“AIDS”。主要是由于人类感染了免疫缺陷病毒(HIV)后,使人体的部分免疫功能丧失,失去了抵抗其他病菌的能力。现已知此类病毒有多种类型。如NI...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述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告的一种以免疫功能缺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这种病被定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艾滋”就是AIDS的音译。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首次从艾滋病患者淋巴结中分离出一种新型逆转录病毒[1],这个病毒被认为是导致艾滋病的病原体,1986年它被正式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现在,艾滋病已不仅是全球的重大卫生问题,同…  相似文献   

15.
3例HIV感染者与4例AIDS患者临床分析高清荣(北京佑安医院)HIV全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叫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virus,简称HIV)。HIV感染发病后即转为艾滋病。艾滋病的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片(AIDS),1981年首先发现于美国,迄今遍布全球。截至1999年12月底,全球仍存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已达3360万人,分布于21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以上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全球因AIDS而死亡的人数已达1630万人。1999年全球新感染HIV的人数有560万人,平均每天新增加感染者16000人^〔1,2〕。我国自1995年6月于北京首次发现AIDS病例以来,迄今已有14年历史,流行形势十分严峻^〔3,4〕。为帮助大家了解我国AIDS的流行情况,推动AIDS的防治与研究工作,特将国内AIDS的流行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其引发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是人类所面临的巨大灾难之一。全球已有6000万人感染了HIV,其中已有2000万人被AIDS夺去了生命,仍有4000万人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国已有85万各类HIV感染者,感染较早者已进入发病(AIDS)阶段,10多万人已经死去。预防控制HIV感染是拯救人类的重要措施,而治疗则是已经感染HIV和已经进入AIDS阶段的患者的惟一希望。经过全世界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的潜心研究和不懈努力,目前已经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治疗药物。这些…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本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 ,虽然某些富裕国家采用抗逆转录酶治疗艾滋病 (AIDS)并使艾滋病患者的存活率有所提高 ,但今年死于AIDS的人数将达历史最高水平。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 ,1999年约 2 6 0万人将死于与艾滋病病毒 (HIV)和AIDS相关的疾病 (该病自流行以来全球死亡人数最高的 1年 )。由于HIV阳性人群仍在扩增 ,仅今年 1年就已有 5 6 0万HIV新感染者 ,在今后的许多年 ,其年死亡率预计会不断上升。报告推测 ,至 1999年年底有 32 40万成人和 12 0万儿童将感染HIV。其中约95 %的感染者生活在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结核病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一  刘存旭 《广西医学》2003,25(3):395-398
结核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艾滋病 (HIV 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 ,同样 ,HIV在结核病患者中的感染率亦非常高〔1〕。结核病和HIV AIDS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伴发病〔2 ,3〕。随着结核病疫情的急剧上升和艾滋病的迅速蔓延 ,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合并HIV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疗预防等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就目前对结核病合并HIV AIDS的研究现状作如下综述。1 结核病合并HIV AIDS的流行情况目前全球有结核病人 2 0 0 0万 ,每年新发病人80 0万 ,我国结核病的疫情也十分严重 ,2 0 0 0…  相似文献   

20.
朱耿慧  林兆鑫 《浙江医学》1998,20(12):707-709,711
为探讨晨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诱发的胃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ID)病人中,用抗CagA试验,原位档端标记、PCNA免疫以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凋亡率(AI)HP+或NSAIDS+且HP一组明显升高,HP+组比NSAIDS_且HP+组高。增殖细胞阳性率(LI)HP+组高于HP-组和NSAIDS+且HP+组,在HP+组和NSAIDS+且HP+组中不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