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继桂 《药物与人》2007,20(11):40-40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研究发现克山病与人群缺硒有关,患者主要表现有心脏扩大、心功能失代偿、发生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心电图异常、X线显示心搏减弱、心脏扩大呈球形。研究显示克山病病人人群内外环境处于贫硒状态,当时用硒预防克山病取得可喜成果。以后许多学者对硒与心血管疾病方面进行许多研究,如在实验性缺血缺氧条件下,补硒组心室搏动时间平均为93分钟,未补硒组仅为54分钟,表明硒有维持心脏存活和搏动作用。在缺血缺  相似文献   

2.
<正> 全国克山病病区地学调查及内环境研究,显示出病区为一低硒环境地带,对当地人群势必有较大的影响。我院在1965年首次应用亚硒酸钠实验性预防克山病以来,已在全国试点应用,皆取得良好效果。克山病为地方性心肌病,至今病因未搞清楚。但为什么硒能够预防该病的急发?硒对心肌起什么作用?我们拟由生物  相似文献   

3.
硒在地方病中的部分生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硒研究的深入 ,现在已证实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1 ,2 ]。硒缺乏可导致或加重多种疾病。就地方病而言 ,硒与克山病的关系使得硒被确认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目前随着对自由基在体内代谢研究的深入 ,硒与其它几种地方病的关系也越来越明确。1 硒与克山病克山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地方性心肌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我国克山病研究者发现克山病病区都处于低硒地带 [3] ,病区人群内外环境样品硒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对照组。而克山病病人和病区人群存在以低硒为中心的代谢改变 [4] :如血液中 GSH- Px活力降低 ,体内自由基含量升高。而…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克山病防治现状 ,探讨病因和防治策略 ,按照克山病监测标准 ,2 0 0 0年 8月对邹城市克山病病情较重的张庄乡 (全省克山病监测点 )的重点人群病情进行了调查 ,并对病区居民内外环境硒水平、经济状况及人均占有粮食进行了检测。1 对象与方法1 1 重点人群检测 对张庄乡老林村 3~ 14岁全部及 15岁以上部分可疑患者共 5 96人 (男 36 7人 ,女2 2 9人 ) ,进行一般查体和心电图描记 ,心脏可疑异常者行心脏前后位X线摄片。1 2 发硒、粮硒测定 在老林村受检的重点人群中随机抽取 4 3人 ,每人采集后枕部头发 1g ;在同村的受检人群中随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生态环境中硒与克山病的关系,为克山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硒在生态环境中的分布、补硒对病区人群机体内环境硒含量及对克山病发病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生态环境缺硒对克山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病区补硒后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得到了遏制,但依然存在新的潜在型和自然慢型克山病的发生,说明病区致病因子依然存在。结论:适度补硒可能是因为硒所具有的抗氧化、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的缘故,从而抑制了致病因子对机体的损伤,寻找克山病的致病因子防治克山病是目前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万源市克山病现状,为防治克山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要求,2008年对花楼乡三堡溪村和长坝乡胡家坪村居民病史调查和临床检查,并采集发样、粮样,进行含硒测定。结果临床检查检出潜在型克山病8例,检出率0.8%(8/1000);慢型克山病5例,检出率为0.5%(5/1000);描记心电图1000例,检出异常心电图340例,检出率为34%(340/1000);13例疑似克山病患者测定心胸比例,结果轻度扩大4例,中度扩大4例,重度扩大5例;发硒均值为0.389mg/kg,大米硒均值为0.0021mg/kg,玉米硒均值为0.0117mg/kg。结论万源市经过补硒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后,全市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克山病病情呈稳定下降趋势。潜、慢型克山病是目前患病的主要形式和存在类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克山病的流行特点起了明显的变化:就全国范围来看,在发病率大大下降的同时,病区面积却明显扩大;在发病人群方面,东北病区,早期以妇女发病为多见,而近年来儿童发病跃居主要地位,南方病区发病人群几全属儿童。这些变化,目前迄无恰当解释。由于硒缺乏已被证实是克山病发病的基本因素,本文引用了五十年代大量的克山病发病和死亡率调查资料,论证病区居民对低硒环境可能存在代谢适应能力。据此,对当前克山病流行特点的变化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并对未来克山病流行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四川省亚急型克山病发生地区人群硒营养水平,降低亚急型克山病发病率。方法 2007-01/2009-12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凉山州的西昌市、冕宁县全民食用国标允许剂量的硒强化营养碘盐,同步进行盐硒、人群发硒水平、克山病病情监测,统计分析预防效果。结果 2007-2009年和邦、盐源盐厂生产的硒碘盐中硒均值为:3.96mg/kg;3地居民食用硒碘盐中硒均值为:3.62mg/kg,基本符合国家标准;3地居民发硒均值为:0.338μg/g,高于2006年的本底值(0.294μg/g);3地无亚急型克山病新发病例,慢型、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1.16%,低于2006年的本底值(2.46%)。结论 2007-2009年预防性补硒项目,整体提高了硒碘盐覆盖地区人群硒营养水平,无亚急型克山病的发生,降低了慢型、潜在型病例的检出。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克山病静息状态下的自然发病情况,科学地指导本地克山病防治工作,于1990年开始在市内的海东乡和城邑乡建立了省级克山病监测点,并连续监测了10年。监测包括临床病理学检查、心电图分析、胸部X线摄片及人群发硒水平测定。结果,未检出急型、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病人,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在0.29%~1.03%之间,10年间监测点医人群发硒水平逐年升高,上升到轻病区和非病区发硒水平;表明经济生活水平高的地区发硒水平相对高。说明膳食营养和补硒是预防克山病的一种有效措施,克山病监测是了解克山病病情的一种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10.
<正> 早在1957年,生物化学家用动物实验证明了硒是维持生命的要素元素,或称必需元素。近十几年来的大量研究证明,微量硒对人有很多奇特的有益功能,如抗癌、保护心脏,防治白内障、防治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延缓衰老等等。我国科学家自1961年认识到克山病——地方性心肌病是一种营养缺乏病以来,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1974年和1975年最终确定克山病是缺硒的,从而用补硒有效地预防了克山病等,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就。硒的一个突出的功能是微量硒具有抗癌的性质。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将硒酵母作为一种日常的营养药公开出售。我们最近的研究证明,硒还具有颉颃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克山病基本控制后病情及发病相关因素的动态变化。方法 :对邹城市现存各型克山病人、3~ 1 4岁和 1 5岁以上的重点人群及可疑患者进行全面查体 ,并随机采集部分发样和粮食作硒含量测定。结果 :克山病病情处于稳定态势 ,未发现急型、亚急型克山病人 ,重点人群检测中 ,确诊潜在型克山病人 5 3例 ,慢型克山病人 1例。该区居民发硒明显升高 ,粮硒无大变化。结论 :克山病相关因素的不断改善与病情的稳定态势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正>1817年,瑞典化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并以希腊月亮女神命名为硒(Se)。此后,人们研究发现,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不能自身合成,需要通过膳食获得,而膳食中的硒主要与人们的居住环境,如土壤中的硒含量有关。20世纪70年代,我国发现,克山病地区的人群均处于低硒状态,大骨节病也与硒缺乏有关。补硒,可以改善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串珠镰刀菌素是克山病致病因素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弈明 《卫生研究》1996,25(4):221-227
拟通过对串珠镰刀菌素(MF)毒性和影响因素研究,以及MF对克山病区和非病区粮食侵染程度的调查来论证串珠镰刀菌素是否有可能是克山病的致病因素。研究结果表明:MF致毒靶器官是心脏和睾丸;致毒作用点以PDH,SDH,GPX和PHGPX等酶为主;在MF致毒心肌中未见类似克山病的病理和酶谱改变;MF毒性与染毒对象的硒营养状态无关,补硒或VE对MF毒性没有抑制或减轻作用,与硒可预防克山病的事实不符;串珠镰刀菌在克山病区和非病区均有分布,且都不是优势菌;MF在克山病区和非病区粮中均有侵染,不同粮食种类毒素污染的差别大于病区与非病区之间的差别,与克山病的地区性分布特点不一致。因此,本研究结果得不出MF是克山病致病因素的结论,因而不支持“串珠镰刀菌素是克山病病因”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4.
地方病     
950390 克山病监测点环境硒与克山病关系的动态观察/朱玉尧…//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3,8(6).-354~355 监测点设在克山病重病区蛟河市黄松甸沙河掌村,以农安县伏龙泉乡房身沟村为对照点,监测点与非病区点人群临床心电图历年检查比较,明显看出病区人群心电图异常率高于非病区点。监测点环境硒,水、土、粮、发、血中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但发硒年平均在0.20μg/g倍以上,变化系数17%~  相似文献   

15.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尚未完全明了的地方性心肌病,观察克山病病情变化对于科学指导防治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山东省克山病病区人群心脏受损伤情况,在山东省克山病的高发期、低发期和基本控制期分别在克山病病区对3~15岁的多发人群检测心电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山东省克山病病情及发病相关因素的动态变化,为科学指导克山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4~5月在克山病重病区莒县和邹城市分别选择1个村,对全村常住人群进行克山病病情调查,检测发硒和粮食硒.[结果]管家坡村调查545人,检出克山病人15例,患病率为2.75%,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11.03%;榆官庄村调查523人,检出克山病人22例,患病率为4.20%,异常心电图检出率15.87%.2个村粮食硒含量分别为0.010~0.024 mg/kg和0.013~0.020 mg/kg,发硒含量分别为0.275 mg/kg、0.319 mg/kg.[结论]监测点仍有克山病患者,粮食处于低硒水平.  相似文献   

17.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尚未完全明了的地方性心肌病 ,观察克山病病情变化对于科学指导防治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山东省克山病病区人群心脏受损伤情况 ,在山东省克山病的高发期、低发期和基本控制期分别在克山病病区对 3~ 15岁的多发人群检测心电图。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克山病病情动态变化,分析病情与内外环境硒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山东省莒县、沂水、平邑、邹城4个克山病病区县的发病村,设立观察点,从1990年起连续观察至2007年,对克山病病情进行连续观察,同时采集头发、小麦、玉米、红薯干(地瓜干)进行硒含量测定,用直线回归分析病情与硒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18年共观察人群14510例/次,克山病年均检出率第1~4阶段依次为3.02%、2.31%、3.57%、3.65%。采集头发732份,小麦701份,玉米615份,地瓜干643份,采用荧光法测定硒含量,发硒水平逐年升高(P<0.05~0.01),粮食硒水平基本恒定。结论:山东省克山病病情处于稳定态势,可能与内环境硒水平不断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和掌握仁和区克山病病情现状.方法 按照2004<国家地方病防治项目克山病监测技术方案>和<四川省2005-2007年克山病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对监测点居民进行克山病病情及发病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3年共检诊1 966人,临床检诊率87.96%;潜慢克临床总检出率2.29%.重点人群(4~14岁儿童)潜慢克检出率为1.08%,,非重点人群(15~70岁成人)检出率为3.36%.心电图检查异常率14.50%.儿童发硒含量均值0.2258μg/g,居民主食粮硒均值0.013 mg/kg,环境水硒含量均值<0.25μg/L,.结论 目前本区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但有慢型克山病新发,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相对较高,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硒碘盐(下称“硒盐”)在预防克山病的作用。方珐2007-2009年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克山病防治项目中食盐加硒预防克山病项目连续3年在洱源县实施,严格遵循国标(GB14880-94),在食用碘盐中加入亚硒酸钠(7~11mg/kg)制成硒盐,要求硒盐覆盖全县居民,定期对硒盐进行抽检,并定期对补硒人群头发中的硒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每年硒盐的覆盖率均超过95%;项目实施期间6次对硒盐质量进行了跟踪监测,硒盐合格率逐年上升,目前合格率为72.5%;通过补硒,病区居民内环境硒含量从补硒前的0.171mg/kg分别上升至2007年7月份的0.197mg/kg、2008年4月份的0.2895mg/kg、2008年10月份的0.3005mg/kg,2009年8月份的0.33mg/kg。提示人体内环境硒水平在随着补硒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补硒期间项目县境内未发生急型、亚急型克山病新发病例。结论食盐加硒预防急型、亚急型克山病经济、方便,效果明显,应在全省重病区推广。但应随着补硒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加硒的比例,以防引起补硒人群体内硒的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