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探究防控方法.方法:调查本地区18所医院(一级医院4所,二级医院9所,三级医院5所),调查时间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观察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的质量.结果:18所医院中,有10所(55.6%)医院消毒供应室不完整,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医疗器械清洗流程不合理.8所(44.4%)医院消毒供应室完整、基础设施完备、医疗器械清洗流程合理.医疗器械消毒质量初步检测中,一级医院达标率在65.0%~82.5%,二级医院为75.0% ~ 95.0%,三级医院均可达到100%.采用试纸对医疗器械消毒情况做进一步检测,一级医院达标率57.5%~ 75.0%,二级医院为65.0%~ 90.0%,三级医院均可达到100%.结论:一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大多存在消毒供应室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消毒流程不合理等问题,医疗器械消毒质量较低,需要加强防控.三级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基础设施设备相对完善,制度合理,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流程合理,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均达到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武威市二级医院以上消毒供应室消毒设施及管理现状,为改进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填写<武威市各医院消毒供应室现状调查表>,了解武威城区内消毒供应室的建筑环境,建筑布局,基本设备及配置,组织管理,质量管理等.结果:观念落后,设备陈旧,管理薄弱,物品处理流程不规范.结论:建立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的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专业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消毒供应中心(室)是对医院所有重复使用并需要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的诊疗器械、器具、物品等集中处理和消毒灭菌的供应部门[1] .我院供应室自2008年7月-2009年12月通过对新标准进行对照分析、检查整改,逐步完善了管理体制,创建了标准化供应室,提高了工作效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发放室的设置、管理与卫生学监测结果的关系。方法对无菌发放室的卫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针对问题,合理设置无菌室,加强规范化管理。结果防范措施落实,无菌室卫生学监测结果合格率提高,验收合乎标准,获得广东省卫生厅颁发的《消毒供应室合格证》。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发放室合理设置,管理规范化是无菌物品安全储放的关键,且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医院控制感染措施有三大环节;即消毒隔离,供应室灭菌质量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医院供应室是对用过的污染器具的消毒和提供灭菌器材的科室,是医院关键科室、它的结构布局、灭菌质量等都直接影响医院的感染问题。一、供应室的建筑与布局合理化:1.供应定设置在医院内适中位置、2污染区、清洁区和无IW区分开.1:作时有走向流水线.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3.有接受污染物品处,消毒洗涤室、专用冰晒洗涤物品的场所、敷料制作案、包装空、无前物品存放室、无前物品发放定及办公室。:二、供应空工作的原则:1.周灭菌器只应妥善保养:妥…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全市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专项检查,发现存在问题,阐明管理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整改对策,不断规范全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7.
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适应医院发展需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适应我国现代化医院发展需要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方法:对我国供应室管理模式现状进行调查。结果:目前大多数医院供应室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医院发展需求。结论: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适应医院发展需要的。  相似文献   

8.
李露 《当代医学》2009,15(30):27-27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按照《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设计规范建筑布局及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强化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严格执行操作流程,严把消毒灭菌质量关,严格落实灭菌效果检测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结果提高了全科室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医院感染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结论规范的布局与科学的管理是提高消毒供应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院消毒供应集中与分散式管理模式在广西医院的应用状况及医院消毒供应管理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广西49家不同等级医院消毒供应集中与分散式管理及设施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结果49家医院消毒供应有13家实行了集中式管理,占26.5%;分散式管理的医院中手术室消毒清洗灭菌设施的配备较集中式的要多,形成布局的分散局面;供应室护士长有手术室工作经历的比例在集中式管理的医院明显高于分散式管理的医院,分别占69.2%和8.3%;分散式管理模式在器械处理的环境管理、设施及人员管理、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管理等方面供应室优于手术室。结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全面的推行医院集中式管理模式难度大,已形成的分散布局局面和供应室护士长无手术室工作经验问题,成为制约集中管理的重要相关因素;进一步探索这种分散式布局下的集中管理模式,以充分利用目前医院的消毒供应专业资源来提升手术室手术器械处理水平是护理管理者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翠 《实用全科医学》2011,9(3):473-474
目的加强区域性医院再生医疗器械的消毒质量,控制医院感染,实行区域性的一体化管理。方法 "三甲"医院对所在区域性的二级及以下医院供应室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对无条件消毒医院的医疗器械,进行集中回收到"三甲"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对处理的消毒物品,做到批批菌检合格后,统一配送到相关医院。结果为区域性的二级及以下医院临床各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监控供应室消毒灭菌过程为主线,利用移动网络和条形码等技术,研发并应用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管理系统,对医疗器械和敷料等物品进行全过程跟踪记录。通过本系统的应用可提高医院消毒供应管理效率,有助于控制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专业人员管理手术器械的效果。方法2004年11月~2006年11月手术器械由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内清洗消毒、包装再送消毒供应室灭菌(对照组);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手术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人在手术室内清洗消毒、包装再送消毒供应室灭菌(观察组)。分别比较两种方法在手术器械清洗、灭菌合格率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性能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正式运行2年,手术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人管理前的12.05%下降至专人管理后的2.30%;灭菌包检测不合格率由10%下降至1%;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性能满意度由86%上升至98%,均P〈0.01,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手术部门有独立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人管理,使手术器械就地处理,减少搬运中间环节,节省周转时间,能及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质量,保证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方法针对易引起消毒供应室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加强职业损伤防护知识培训工作,制定并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结果:提高了供应室人员预防职业损伤的意识,各项防护措施落实到位,降低了供应室职业损伤的发生率。结论: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预防职业损伤培训工作,加强职业安全管理,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职业损伤的发生,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落实消毒供应中心三项标准的情况,为医院进一步贯彻和修订标准提供科学建议。方法:采用书面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结果:调查9省市共365所医院,其中90.9%的医院组织相关人员参与了三项标准的培训;58.9%的医院CSSD实现了集中管理;96.2%的医院依据标准将CSSD管理纳入了医院医疗质量;90%以上的医院认为,三项标准的实施对推动本院CSSD实现集中管理、提高CSSD清洗质量和消毒灭菌质量、预防医院感染发挥了较大作用。结论:医院应加强标准培训力度,进一步落实CSSD集中管理,明确CSSD的主管部门,建立CSSD人员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柏拉图分析法在消毒供应中心(the 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绘制柏拉图统计表图的方法对CSSD医院感染管理过程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医院感染管理问题中的主要要因。把建筑布局、质量控制、奖惩制度、规章制度、管理体系、人员素质、环境管理作为医院感染管理的关键要因,进行重点管理。分析实施前后医院检查评分、一次消毒合格率及临床科室满意度评价的结果。结果与实施前相比较,改进后不满要因累计比率下降至16.7%;医院检查评分提高、一次消毒合格率及临床服务满意率较前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应用柏拉图分析法能有效提高CSSD消毒灭菌质量,保证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落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刘勇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92-93
目的认真学习落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三个标准,加强消毒质量和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查找薄弱环节,并制定落实监管的相应对策。结果感染防控意识增强,健全了制度职责、工作流程,修订了各个环节质量标准,做到了硬件合格、软件强大、监管有力。结论运用新观念新知识管理,可以促进消毒供应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分析北京地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状况,推广科学合理输血,保障输血的疗效和安全.方法 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文件设计检查表,采取现场查看、工作人员问询、材料查阅等方式调查了81家医疗机构输血管理状况.内容包括用血资质和组织管理、临床输血管理、血液管理、输血病历四个方面.结果 在被调查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专科医院和私立医院输血管理中,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在临床输血管理、血液管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私立医院在用血资质准入方面好于其他医院,但在输血病历书写规范化方面与其他医院有一定差距(P<0.05),部分妇幼专科医院输血科或血库面积布局需要合理规划.医疗机构在输血设备配置、人员培训、服务能力等项目符合率较高,但有65.4%的医疗机构未开展相关血液回收、血液保护技术.输血病历中的输血前检查项目、输血同意书、输血医嘱等方面符合率较高.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输血后评估、自体输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结论 北京地区输血管理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输血准入制度的建立明显提高了输血治疗能力.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完善改进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对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障输血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期间医用正压送风过滤式防护头罩再处理流程,确保头罩复用处理的消毒效果和质量。方法: 建立消毒供应中心对医护人员救治COVID-19患者过程中使用的正压送风过滤式防护头罩的预处理和暂存流程、消毒供应中心回收流程、头罩清洗消毒及灭菌处理流程。采用放大镜目测法、蛋白清洗测试棒检测法、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琼脂倾注培养,分析经过处理后正压送风过滤式防护头罩清洗消毒效果。结果: 25件正压送风过滤式防护头罩共经过135件次清洗消毒和灭菌处理,清洗后蛋白质残留量检测、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灭菌后物品无菌性检测合格,头罩无损伤,质量安全可靠。结论: 采用使用科室预处理、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及环氧乙烷灭菌流程对救治COVID-19患者使用后的正压送风过滤式防护头罩进行复用处理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医院改革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媛  王崇一 《中国医院》2002,6(4):30-32
就当前医院改革与发展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有关决定和指导意见,落实有关部委制定的配套文件。在区域卫生规划中,每个医院都应找准自已的功能定位,对医院的规模、机构、人员、设备配置进行调整和充实。医院改革和发展,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要突破难点,深化改革,扬长避短,重点发展,强化管理,质效齐抓。  相似文献   

20.
张洪毅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626-3628
目的:通过加强质量管理,严格物品流通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消除交叉感染的隐患,达到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质量。方法:通过质量管理标准对供应室可能产生感染隐患的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改造。结果:改进后的供应室工作流程使医院的感染发生率下降为零。结论:建立及完善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布局,改进消毒和物品流通的流程,是供应室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