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赫慧  王翔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4):16+32-16,32
蒙脱石散(思密达)是新型有效的消化道黏膜保护剂,由法国益普生制药公司生产,该药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其主要成分[Si8Al4O20(OH)4]为双八面体的蒙脱石结构。近年来,随着该药临床研究与应用不断深入及增多,其临床应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其中在儿科消化道疾病方面的应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曹爱琴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3088-3089
儿泻停是一纯中药制剂,其有抑制胃肠道平滑肌和轮状病毒的双重作用,可用于小儿腹泻呕吐、消化不良、消瘦倦怠等的治疗。蒙脱石散是从天然蒙脱石中提取,有加强、修复消化道黏膜屏障,固定、清除多种病原体和毒素等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蒙脱石散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淑国  宋相冬 《河北医药》2008,30(11):1814-1815
蒙脱石散为蒙脱石八面体,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对细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和胆盐均有较强的吸附和固定作用,并能使肠腔黏膜凝胶显著增厚、生存时间延长、黏膜增多,增强了黏膜屏障,保护肠细胞顶端和细胞间桥免受进一步损害,使已损伤的细胞得以修复[1-4].本文采用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小儿腹泻收到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有研究发现,大肠腺瘤有高达30%~50%的患病率,并且其发病率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是一种消化道肿瘤在内镜治疗方面重要发展,是治疗源自黏膜层、黏膜下层病变的消化道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2].因为具有操作方法简便,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等优点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3].笔者就EMR在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做相关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藿香正气家族被历代医家尊为“祛湿圣药”,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泻泄等症。尤其在治疗消化道疾病方面,藿香正气家族有着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
思密达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慧萍 《西北药学杂志》2005,20(2):96-96,F003
思密达是一种从天然蒙脱石中提取的药物,由双四面体氧化硅和单八面体氧化铝组成的层纹状结构,其颗粒直径为1~3 μm,这种特殊结构使其具有表面积大和带电不均匀性,因此有很强的覆盖黏膜和吸附能力,具有保护黏膜,抑制病毒、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对消化道黏膜具有很强的覆盖能力,能防止多种病原体及毒素对消化道黏膜的侵害,能够很好地修复黏膜,维护正常的生理功能,临床上用于治疗食管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射频技术在内镜下治疗多种消化道疾病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对 86例上消化道及下消化道疾病 ,包括息肉、痘疹样胃炎、Barrett食管、食管平滑肌瘤套切术后残基、消化道出血及肿瘤等疾病患者 ,采用立德 RT- MA型多功能射频治疗仪行内镜下射频治疗。结果 :射频治疗在消化道疾病治疗中应用范围广 ,效果明确 ,操作简单、安全 ,并发症少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甲硝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红勤 《首都医药》1998,5(12):20-21
甲硝唑作为抗厌氧菌首选药物应用于临床多年,在消化系统抗感染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近些年来在抗感染应用方面,抗肿瘤的辅助治疗,以及降血脂方面又有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王艳君  张艳珍 《河北医药》1997,19(6):341-344
肺心病合并消化道病变60例分析观察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科王艳君张艳珍慢性肺心病是主要涉及呼吸循环和消化系统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其病死率较高。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慢性肺心病易合并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慢性胃炎等消化道病变。但却较罕见,...  相似文献   

10.
鄢红瑜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3439-3441
蒙脱石是一种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固定病原体和毒素,且不经肠道吸收,安全,无不良反应,口感好,因此在临床与许多药物联合使用进行治疗。现将近几年蒙脱石联合用药治疗婴幼儿疾病成熟经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蒙脱石散剂口服联合微生态制剂与蒙脱石散剂灌肠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剂口服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观察组采用蒙脱石散剂灌肠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腹泻、腹痛、呕吐、发热症状缓解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次数减少、大便性状恢复正常、腹痛症状消失、呕吐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脱石散剂灌肠可增强其肠道黏膜保护作用,配合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改善肠道菌群使小儿腹泻病程缩短,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的进步,消化道疾病的治疗研究不断发展。近年来,病例报道和临床试验都证明沙利度胺正在作为一种有效、可供选择的药物用以治疗消化道疾病。除了可以部分下调促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的血管增生,沙利度胺还具有其他免疫调节特性。本文就沙利度胺治疗消化道疾病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的进步,消化道疾病的治疗研究不断发展。近年来,病例报道和临床试验都证明沙利度胺正在作为一种有效、可供选择的药物用以治疗消化道疾病。除了可以部分下调促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的血管增生,沙利度胺还具有其他免疫调节特性。本文就沙利度胺治疗消化道疾病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发病率10%,急性期为黏膜糜烂、浅表溃疡,通过正规内科治疗常可治愈好转,若病情继续发展,溃疡加深,约有10%的病人仍反复发作出现并发症,如穿孔、出血、梗阻、恶变等,应及时转外科手术治疗。。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现将我院1998年10月~2002年10月39例胃大部切除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开林 《云南医药》1994,15(1):41-43
本文采用微波经内镜在治疗消化道的各种形态的息肉、腺瘤、消化道出血、胃粘膜脱垂及恶、良性食道梗阻方面的应用。对顶部法、基底两侧法、多点刺入法、接触粘连法等方法进行探讨。对60例消化道病人进行治疗观察,有效率达100%。对息肉腺瘤治愈率达98%。  相似文献   

16.
息肉是消化道黏膜上的突出物,可发生于整个消化道,以胃和大肠多见,现多认为腺瘤性息肉为癌前病变,尽早地诊治息肉是防治出血和癌变的最好办法。分析2004年3月-2006年1月,在内镜下行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患者23例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陈易 《上海医药》2007,28(1):37-38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疾病,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消化内镜技术的普及,大多数患者病因可明确,并能得到及时治疗,但临床上仍有一些少见疾病诊断困难,易发生误诊、漏诊,值得临床重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遇到10余例少见疾病致消化道出血,取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消化道患者在进行了手术之后护理的临床表现、治疗手段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本医院102例进行了消化道疾病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然后针对两组分别采用的常规护理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这对于消化道疾病的术后患者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安鹏 《云南医药》2007,28(5):505-509
胃电图(Electrogastrogram,EGG)一般指体表胃电图,即由表面电极从人体上腹部胃体窦体表投影区记录到的胃电信号,是一种无创的、准确的描述和评估胃肌电活动的技术。近年来随着检测手段和分析技术的不断改进,加之其本身具有无创性、操作简便、无痛苦、成本低廉等特点,EGG在胃运动障碍疾病的病理生理、诊断治疗和胃电生理学研究中已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具。通过对胃电图波形的科学分析,已经发掘出越来越多的相关于消化道疾病的电生理信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沙利度胺治疗消化道疾病的临床新进展.方法:参阅文献,归纳,分析.结果:由于沙利度胺的免疫调节和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可以用于一系列免疫功能异常的消化道疾病.结论:如何合理使用沙利度胺治疗消化道疾病,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