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8 毫秒
1.
目的探讨易肇事肇祸精神分裂症(SP)疾病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SP患者肇事肇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院精神科通过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救治机制(研究组)和普通住院(对照组)SP患者各10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比较两组病情资料的差别。结果研究组中偏执型、有合并症的比例和阳性和阴性综合症量表(PANSS)中阳性因子积分较对照组为高,但阴性因子积分较低、病程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40.291,14.612,6.612,6.718,6.774;P均<0.001)。研究组言语性幻听、兴奋躁动、敌对、愚蠢行为,行为失控,焦虑,恐惧,易激惹,不合作,无自知力,被害、关系、影响妄想,被控制与被洞悉感,曲解误认和猜疑心出现比例较对照组高(χ2=5.922,16.333,11.562,9.267,9.715,5.122,10.824,16.333,15.781,17.394,18.012,15.923,13.271,4.500,7.715,10.641,9.872;P均<0.05),但回避社交和情感迟钝较对照组低(χ2=3.852,9.524;P<0.01)。结论偏执型SP患者易肇事肇祸;幻听、妄想等阳性症状可能是SP患者肇事肇祸动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系统的电话随访在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全病程干预中的作用.方法 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既往出院后未进行电话随访的患者为对照组,出院后即开始进行系统的电话随访的患者为研究组,两组在出院1年后进行对比,总体印象量表(CGI)、社会功能、医嘱的依从性、1年内的复发率、再住院率以及肇事肇祸危险等级评定等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研究组干预1年后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总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SI(x2=1370.259,P<0.001)、疗效总评GI(x2=1232.43,P<0.001)、残疾等级比较(x2=1048.426,P<0.001)、危险等级比较(x2=17.23,P<0.01)、治疗的依从性比较(x2=890.428,P<0.001),1年后疾病复发人次比较(x2=426.49,P<0.001),出院1年后的再住院人次(x2=284.64,P<0.001),两组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电话随访可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供系统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帮助患者建立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社会功能,减少复发率和肇事肇祸行为,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精神专科医院长期住院与短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特征,探讨导致患者延迟出院的相关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对在规定的标定日期内住院时间120天的长期住院组(病例组)与住院时间≤120天的短期住院组(对照组)进行社会人口学与临床特征的比较。结果病例组患者占有的床位数为我院总床位使用数的7%。社会人口学特征两组对比在年龄(χ2=11.7,P0.05)、婚姻(χ2=15.8,P0.001)、居住地(χ2=33.5,P0.001)、付费方式(χ2=32.3,P0.001)、家庭人均月收入(χ2=18.6,P0.001)、监护人情况(χ2=50.5,P0.001)方面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临床特征病例组在平均病程(t=6.2,P0.001)、入院次数(χ2=64.3,P0.001)、有无躯体疾病(χ2=21.5,P0.001)及精神科诊断(χ2=11.6,P0.05)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长期住院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付费方式、居住地、年龄、婚姻、文化、躯体疾病、职业。结论造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患者延迟出院的原因既有疾病本身的原因,也有家庭社会因素以及医保政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舍曲林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6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舍曲林治疗,研究组给予高频rTMS治疗,对照组给予假刺激治疗,连续治疗4周,每周5次。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The 24-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24)、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SCT)及连线测试(Trail Making Test,TMT)评估。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HAMD-24总分(t=-21.4912,-9.9802;P0.001)及7个因子:焦虑/躯体化(t=-21.0203,-14.3922;P0.001)、体重(t=-7.6180,-2.3539;P0.001)、认知障碍(t=-10.0294,-3.4128;P0.001)、日夜变化(t=-4.4624,P0.001;t=-2.7131,P0.01)、迟缓(t=-15.5303,-4.0708;P0.001)、睡眠障碍(t=-15.3290,-7.8463;P0.001)、绝望感(t=-12.2879,-8.4309;P0.001),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的HAMD-24总分(t=-8.8288,P0.001)及6个因子:焦虑/躯体化(t=-4.9598,P0.001)、体重(t=-5.9857,P0.001)、认知障碍(t=-6.8906,P0.001)、迟缓(t=-11.2295,P0.001)、睡眠障碍(t=-6.6709,P0.001)、绝望感(t=-4.1430,P0.001)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②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WSCT中正确应答数(t=31.4196,8.5570;P0.001)和完成分类数(t=10.3814,4.9700;P0.001)均明显高于治疗前;错误应答数(t=-19.5914,-2.8354;P0.001)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的正确应答数(t=16.7768,P0.001)和完成分类数(t=5.5813,P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错误应答数(t=-15.7210,P0.001)和持续错误数(t=-2.0849,P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③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TMT-A完成时间(t=-6.0243,-3.6945;P0.001)、TMT-A错误次数(t=-10.5534,-6.5115;P0.001)、TMT-B完成时间(t=-5.2402,-3.5321;P0.001)、TMT-B错误次数(t=-6.5006,-5.6281;P0.001)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研究组的TMT-A完成时间(t=-2.7837,P0.01)、TMT-A错误次数(t=-2.7471,P0.01)、TMT-B完成时间(t=-2.0550,P0.05)、TMT-B错误次数(t=-3.2981,P0.01)均比对照组低。结论:rTMS治疗不仅可以改善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配偶支持联合正性暗示对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患者疾病认知情况及心境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接受的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患者260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n=130)、对照组(n=130)。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于常规干预基础上采取配偶支持联合正性暗示,均干预2个月。对比两组干预2个月后疾病认知程度、干预满意度、社会支持评分(SSRS)、负性情绪[抑郁评分(SDS)、焦虑评分(SAS)]、应对方式评分(MCMQ)。结果:干预2个月后研究组疾病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U=3.018,P0.05);干预2个月后研究组SSRS量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t=6.935,5.607,6.924,11.081;P0.001);干预2个月后研究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t=16.445,18.393;P0.001);干预2个月后研究组MCMQ量表中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t=5.426,8.980,7.121;P0.001);经干预,研究组干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U=3.401,P0.05)。结论:配偶支持联合正性暗示应用于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患者可显著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及社会支持程度,改善心境状态及应对方式,提高干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免费服药对农村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的作用。方法通过现况调查、管理系统统计并结合回顾性研究,对平谷区享受免费治疗政策的996名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填写自制测查表。结果免费治疗1年后,患者的取药距离和时间较免费前明显缩短(t=14.906,15.870;P0.001);纳入社区管理的人数明显增加(χ2=203.28,P=0.000);服药依从性、复发情况、滋事、肇事肇祸及自杀行为均要显著或极显著差异(χ2=8.284,54.347,16.804,3.965,12.657;P0.05)。结论免费服药治疗能够吸引患者纳入到社区管理,促进患者坚持服药,减少肇事肇祸、自杀等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人人格障碍的共病情况。方法:将来自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流浪精神病人864例连续入组,分为肇事肇祸组(n=380例)和非肇事肇祸组(n=484例),采用自制调查表、人格障碍访谈问卷第2版(SCID-Ⅱ)对其进行横断面评估。结果:流浪精神病人精神疾病与人格障碍共病率为69.3%,在回避型(χ~2=154.7,P0.01)、强迫型(χ~2=75.31,P0.01)、被动攻击型(χ~2=65.40,P0.01)、抑郁型(χ~2=28.59,P0.01)、偏执型(χ~2=79.24,P0.01)、分裂型(χ~2=11.11,P0.01)、分裂样(χ~2=8.43,P0.01)、边缘型(χ~2=27.97,P0.01)、反社会型(χ~2=16.99,P0.01)人格障碍分布上肇事肇祸组与非肇事肇祸组差异显著,精神分裂症组与非精神分裂症组在回避型(χ~2=30.85,P0.01)、依赖型(χ~2=9.279,P0.01)人格障碍分布上差异显著,在其它人格障碍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精神疾病与人格障碍的共病率很高,在对流浪精神病人的救治中应考虑人格障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指导的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拟于某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124例(124眼)老年患者,根据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62眼)。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指导进行干预。比较两组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差异。结果:研究组术后1周的SPB量表经济负担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身体负担(t=-4.273,P0.001)、情感负担(t=-6.157,P0.001)评分及总分(t=-7.213,P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1个月的认知症状管理(t=9.785,P0.001)、疾病管理(t=8.274,P0.001)、日常生活行为管理(t=9.387,P0.001)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1个月的调节能力(t=22.968,P0.001)、远视力(t=7.755,P0.001)、读和精细工作(t=20.328,P0.001)、日常生活能力(t=10.525,P0.001)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经干预,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593,P0.05)。结论: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指导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干预,可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更能获得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庆地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司法精神医学鉴定560例案例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案件资料、医学诊断及鉴定结论.结果 ①本研究560例中,以男性378/560(67.5%)、青壮年(35.07±12.88)岁,农民、无业人员474/560(84.64%),未婚279/560(49.82%)、偏低文化程度(初中以下文化程度)475/560(84.82%)为主要特点;②肇事案件:性伤害案120/560(21.43%)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存在显著差异(x2=173.80,P<0.001)、而致人死亡案100/560(17.86%)、造成他(她)人身体伤害案96/560(17.14%)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有显著差异分别为(x2=7.34,P<0.05)、(x2=23.38,P<0.001);③肇事精神疾病患者中以精神分裂症出现频率最高为189/560(33.75%),男女性别无差异(x2=1.07,P>0.05),其次为精神发育迟滞130/560(23.21%),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有显著差异(x2=117.62,P<0.001).结论 肇事精神疾病患者以男性、青壮年、低文化程度的重性精神病为主,而性伤害案以女性、精神发育迟滞为主,加强对这类病人的治疗和管理是降低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晚发性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的因素。方法收集2006-2013年首次住院的晚发性(起病年龄45岁)分裂症患者(研究组)62例和同期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60例,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大体评定量表(GAS),以随访与量表现场测评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资料,数据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研究组服药依从性好于对照组(χ2=5.208,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4.504,P0.05);2研究组预后良好者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360,P0.05);3研究组的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4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晚发性分裂症回归社会的主要因素有6个,即发病年龄、首次住院疗效、起病形式、维持服药时间、病程和家庭社会支持程度(P0.01)。结论晚发性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的情况较精神分裂症好;发病年龄晚,急性起病,病程短,首次住院疗效好,坚持长期治疗,有充分的家庭社会支持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