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补肾祛瘀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O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老年OP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补肾祛瘀组和西药组,各80例。西药组给予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片治疗,补肾祛瘀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补肾祛瘀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腰椎、股骨颈)、骨代谢指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Ⅰ型原胶原C-端前肽(CTX)]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各有2例患者中途退出研究。补肾祛瘀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补肾祛瘀组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补肾祛瘀组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INP、CTX及补肾祛瘀组BALP、TRACP-5b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地黄骨痛康胶囊治疗肝肾不足型低骨量(LBM)/骨质疏松(OP)患者骨密度(BMD)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20例肝肾不足型LBM/OP患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在使用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地黄骨痛康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疗效、L1~4骨密度(BMD)、疼痛视觉模拟(VAS)、中医症候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1~4BMD高于治疗前,治疗组L1~4BMD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中医症候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组VAS、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黄骨痛康胶囊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肝肾不足型LBM/OP患者疗效确切,能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补肾法对运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s)进行内分泌治疗后导致骨量减少的乳腺癌患者骨密度和血清骨转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观察70例因AIs所致骨量减少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服用钙尔奇D片,每日1片,治疗组同时予补肾中药,每日1剂,连续治疗12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腰椎和股骨颈BMD、骨密度T值、血清骨钙素(BGP)和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并评价用药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腰椎和股骨颈BMD、骨密度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BGP、BALP水平下降(P0.05),对照组腰椎和股骨颈BMD水平、BGP、BAL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骨密度T值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腰椎和股骨颈BMD骨密度T值水平升高(P0.05),BGP、BALP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未出现有骨折等不良骨关节事件,而对照组出现1例下肢骨折事件。结论:补肾法可减轻AIs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骨丢失,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OP)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RA患者(观察组)及参与体检的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调查,比较2组骨密度值(BMD)的检测情况;同时根据OP发生与否对RA患者进行分组,比较OP组与非OP组的临床资料,对RA患者OP的发生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OP发生率为39.53%和20.9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RA患者OP发生的因素中年龄、病程、激素治疗为危险因素(P<0.05),25(OH)D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RA患者OP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高龄、病程长、激素治疗、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下降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法骨化醇软胶囊联合骨肽注射液在骨质疏松症(O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54例OP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骨肽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法骨化醇软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治疗前后的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70%和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AL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a和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OP患者中应用阿法骨化醇软胶囊联合骨肽注射液疗效显著,可降低BALP水平,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肾抗风湿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病人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补肾抗风湿方,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功能指数和血钙、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骨密度,并于治疗后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功能均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PLT、ESR、RF、CRP均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血钙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PLT、ESR、RF、CRP、血钙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75.4%(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椎、股骨颈、Wald三角、大转子部位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改善(P<0.01).结论:补肾抗风湿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好,可显著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和骨代谢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我中心住院的120例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配对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肾强骨方剂电极片敷贴透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数字疼痛分级法(NRS)疼痛评分、骨密度(BMD)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RS评分及BM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周及第6周,两组患者NRS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BMD水平均升高(P<0.05),且实验组患者NRS疼痛评分降低幅度和BMD水平升高幅度均更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补肾强骨方剂电极片敷贴透药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西医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骨代谢标志物、骨密度的影响。方法:20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2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T值[T值=(受检者BMD值-青年人BMD均值)/青年人BMD标准差]、β胶原特殊序列、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aminoterminal prepeptide typeⅠprocollagen,PⅠNP)、骨钙素、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7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MD和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MD、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β胶原特殊序列、骨钙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PI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血钙、血磷和血AL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和骨密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法骨化醇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方法 选择103例RA伴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给予常规2种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加辛伐他汀20 mg/d、阿法骨化醇0.25 μg/d口服.对照组2种DMARD药物联合阿法骨化醇 0.25 μg/d治疗.治疗周期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in,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tein cholesterin,LDL-C)、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类风湿因子(rheumatism factor,RF)等指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和桡骨远端BMD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显示,辛伐他汀治疗组患者骨合成指标 ALP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腰椎和桡骨BMD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BMD增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LP、BMD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增加RA患者BMD,改善患者的OP.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仙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并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西医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中药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二仙汤。于治疗前后观测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 Ⅰ N propeptide,PⅠ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CTX-Ⅰ)、骨钙素(osteocalcin,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aric acid-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骨折发生率变化情况。结果中药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44/48),西医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08%(37/48),中药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治疗组在VAS评分、PⅠNP、BGP、TRACP、CTX-Ⅰ均较西医对照组明显降低,BMD、BALP均较西医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升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李井泉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0):1728-1728
我是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一名三年级的医学生,准备从事家庭医生职业。在二月份的《加拿大家庭医生》杂志中,当我读到Miriam Divinsky有关叙述医学(Narrative medicine)的介绍后非常高兴。叙述医学对家庭医生来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对家庭医学来说,这门学科非常重要。叙述医学属于  相似文献   

12.
13.
14.
循证医学理念与临床医学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自力 《医学教育探索》2007,6(11):1054-1055
循证医学是21世纪临床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核心思想就是遵循证据,即医疗决策应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思想极大地促进了临床医学教育观念和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必将对临床教学、科研和医疗实践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中、西医对预防医学的不同发展过程回顾,分析预防医学与中医养生的关系和各自的特点与不足,指出未来预防医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罗艳秋  徐士奎  郑进 《中医学报》2020,35(9):1859-1862
彝医学是彝族先民根据所创制的太阳周天历法测度日月运行规律,将人体与时空的关系放入宇宙八角这个术数布局之中,结合气候时节推算生命的生长壮老已及在一日、一年的节律变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以气浊的升降浮沉的圆运动变化规律阐释生命-时空关系为核心的阴阳疗疾医学理论体系。彝医和中医是对中华上古医药理论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文典籍《哎哺啥呃》和《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均秉承于上古时期的伏羲先天易学,阴阳五行是二者相关医学理论建立的共同基础,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彝医治病用药的理论基础,是判断寒热和虚实的两大坐标。中医、彝医以及中华各个民族创造的医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医学。  相似文献   

17.
Medicine and Art     
Braverman  Irwin M. 《JAMA》2003,290(20):2739-2740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