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容易并发骨密度减少和骨质疏松.方法 测量60~85岁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659例及老年女性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66例的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结果 糖尿病组的腰椎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757±0.122)g/cm2和(0.722±0.124)g/cm2(P<0.001);骨质疏松患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3.1%和41.7%(P<0.01);糖尿病组与对照组之间髋部各骨骼区域骨密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糖尿病组大转子的骨质疏松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0%和24.3%(P<0.05).以年龄为控制因子,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骨密度与绝经年龄无关,与绝经年限呈显著性偏相关[γ=-(0.116~0.265),P<0.01],糖尿病组的病程与大转子和髋部总体的骨密度呈偏相关(γ=-0.134和-0.112,均为P<0.01).结论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腰椎和髋部并非容易并发骨密度减少和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骨质疏松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 方法将老年T2DM患者338例分为60~69岁和70~79岁组,应用DPX-L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左侧股骨Ward'区骨密度,并与非老年(50~59岁)T2DM患者199例及本地区健康老年人(老年对照组)531例进行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患病率的比较. 结果 (1)女性老年T2DM组腰椎、Ward's区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均高于非老年T2DM组,但低于老年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01, 70~79岁组腰椎除外);(2)男性老年T2DM组腰椎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与非老年T2DM组和老年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60~69岁组Ward's区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于非老年T2DM组和同龄对照组,但70~79岁组低于同龄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01);(3)老年T2DM组患病前的体质指数(BMI)高于老年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 结论老年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因年龄、性别和部位的不同而表现为高于或等于非老年T2DM患者,低于或等于健康老年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高海拔地区藏族世居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9-05-2011-10高原健康体检快车对我省玉树、果洛2大牧区(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藏族世居人群体检25 491例中的18岁及以上人群中高血压患者通过问卷、腰围测量、生化检验,统计高血压患病率,分析危险因素。结果:调查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8.6%,其中男性为42.6%,女性为32.7%,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肥胖者患病率高于非肥胖者(P0.05),饮酒者患病率高于非饮酒者(P0.05),合并糖尿病、高胆固醇、高尿酸血症、红细胞增多症者患病率明显高于非合并者(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世居藏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性别、高龄、饮酒、腹型肥胖、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红蛋白为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与高血压患病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江西省九江市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糖尿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6月在江西省九江市居住的1 50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对其进行诊断,并对糖尿病患病率与年龄、BMI以及性别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结果在1 50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共有248例患有糖尿病,患病率为16.46%(248/1 50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6.28%(128/786),女性为16.64%(120/721),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间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6~81岁69~75岁62~68岁(P0.05)。不同BMI患者间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6.8 kg/m2高于23.8~26.8 kg/m2高于19.3~23.7 kg/m2(P0.05)。结论江西省九江市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较高,高龄、高BMI可能是引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随访分析。方法选择开滦集团退休职工健康体检者26 074例,根据诊断分为糖尿病组3658例和无糖尿病组22 416例。分析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随访5年,记录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及心血管死亡等事件的发生,无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累计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组(70.5%vs 60.2%,P<0.01)。吸烟、打鼾、肥胖、高TG血症、高LDL-C血症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P<0.01)。随访5年,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高血压患者(6.4%vs 4.6%,P<0.05)。老年糖尿病无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累计发病率为40.1%。肥胖、高LDL-C血症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随访5年发生高血压的2个主要危险因素(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增加,常合并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脏功能不全等靶器官损害,更容易发生脑卒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97例绝经后T2DM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体重指数、年龄和绝经年限是影响腰椎和髋部BMD的主要因素.②低体重组的BMD低于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P<0.05或P<0.01),其骨质疏松(OP)患病率为100%,显著高于肥胖组(69%)(P<0.0).③绝经年限≥6年组的BMD明显低于绝经年限<6年组的BMD(P<0.01),其OP患病率为88%,也显著高于绝经年限<6年组(55%)(P<0.0).④随着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增加,BMD逐渐下降,但组间BMD和OP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⑤并发视网膜病变组其髋部BMD明显低于未并发视网膜病变组(P<0.05),前者OP患病率为91%,显著高于后者(75%)(P<0.0).结论 绝经年限长、体重低、并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或高龄的绝经后T2DM妇女BMD低,易发生OP.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男性T2DM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老年住院男性T2DM患者临床及相关检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老年住院男性T2DM患者321例,各并发症患病率为冠心病(CHD)60.1%,脑血管病(CD)43.0%,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LEAD)62.0%,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33.3 oA,DR 11.5%,糖尿病神经病变20.9%。年龄≥90组较60~岁组CHD(83.3%vs 34.2%)、CD(62.1%vs21.9%)、CKD(56.1%vs 12.2%)、DR(21.2%vs4.1%)、糖尿病神经病变(33.3%vs4.1%)患病率升高1倍以上(P0.05);病程≥25年组与病程15年组、HbA_1c标准差(SD)≥0.5%组与HbA_1c SD0.5%组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均升高(P0.05);HbA_1c≥6.5%组CHD、CD、LEAD、CKD、糖尿病神经病变患病率高于HbA_1c6.5%组(P0.05);合并高血压组CHD、CD、CKD患病率高于未合并高血压组(P0.05)。结论老年住院男性T2DM患者慢性并发症患病率高,与年龄、病程、长期总体血糖水平及其波动、高血压等相关,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患者200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正常组与动脉粥样硬化组,正常组44例,IMT<1.0 mm;动脉粥样硬化组156例,IMT≥1.0 mm。比较两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及不同部位骨密度。结果观察组年龄明显大于正常组,病程显著长于正常组,BMI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收缩压(S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5);动脉粥样硬化组Ward三角、L1~4腰椎骨密度均显著低于正常组,骨量变化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舒张压(DB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与骨质疏松紧密相关,年龄、病程、血糖、血脂等均可诱发颈动脉硬化与骨折疏松,同时颈动脉硬化的发展常伴有骨量变化,易发生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9.
老年心脏瓣膜钙化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人心脏瓣膜钙化的病因。方法 从骨质疏松者及骨密度正常者中分别随机抽取 5 0例病人 ,进行超声心动图 ,血脂分析 ,钙磷代谢分析等检查 ,并询问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结果 骨质疏松及高血压、糖尿病与心脏瓣膜钙化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1) ;高胆固醇血症与心脏瓣膜钙化有明显相关性 (P <0 .0 5 )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血清钙磷水平与心脏瓣膜钙化相关性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骨质疏松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率显著高于骨密度正常人群 ;心脏瓣膜钙化者血清钙、磷浓度变化不明显 ;心脏瓣膜钙化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密切相关 ,提示心脏瓣膜钙化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似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骨密度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糖尿病足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T2DM、T2DM合并糖尿病足患者及健康老年人腰椎(L2~4)和股骨(Neck)的骨密度,并对其与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血脂、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骨钙素及性激素等指标的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老年T2DM组腰椎、股骨骨密度和骨质疏松患病率与同性别健康对照组比较(男性:腰椎(1.13±0.17)g/cm2和(1.15±0.18)g/cm2,股骨(0.87±0.13)g/cm2和(0.90±0.16)g/cm2,骨质疏松患病率36%和35%;女性:腰椎(0.96±0.15)g/cm2和(0.97±0.14)g/cm2,股骨(0.78±0.12)g/cm2和(0.82±0.15)g/cm2,骨质疏松患病率61%和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糖尿病足组男性腰椎骨密度(1.05±0.17)g/cm2、股骨(0.80±0.15)g/cm2;女性腰椎骨密度(0.89±0.11)g/cm2、股骨(0.72±0.13)g/cm2,均低于同性别T2DM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骨质疏松患病率(男性54%,女性82%)均高于T2DM组和缝康对照组(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老年男性糖尿病足患者骨密度的因素为年龄、BMI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影响老年女性糖尿病足患者骨密度的因素为年龄、BMI和雌二醇水平.结论 老年T2DM患者骨密度和骨质疏松患病率与健康老年人相似,与老年T2DM患者和健康老年人比较,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骨密度显著降低,骨质疏松患病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现状、特点和关联因素。方法对北京大学医院2015年73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体检数据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对高血压的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为57.1%。高血压患病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年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是否喜好素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有显著影响。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注重高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工作,倡导多食蔬菜,加强血脂控制工作,并坚持定期血脂和血压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阿伦膦酸盐联合钙尔奇D治疗对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部位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34例,年龄60~79岁,平均(68.0±4.5)岁,体质指数(25.0±3.7)kg/cm2,糖尿病病程(8.9±4.4)年.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阿伦膦酸盐联合钙尔奇D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腰椎、髋骨骨密度及血生化指标.结果 治疗后6个月,患者各部位骨密度均增加,腰椎的T值及骨密度均高于髋骨(均P<0.01).总体上各个部位间T值及骨密度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3和0.005).腰椎骨密度改善百分比:L4(44.7%)>L3(31.9%)>L总(27.3%)>L1(20.0%)>L2(14.3%),其中L3和L4的骨密度改善百分比显著高于其他腰椎部位(P=0.038,0.008).L3、L总、L1和L4 T值及骨密度改善显著高于L2(T值:P值分别为0.036、0.042、0.006和0.004,骨密度:P值分别为0.002、0.002、0.003和0.001).结论 阿伦膦酸盐联合钙尔奇D治疗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短期疗效以腰椎下位椎骨较好,髋骨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 方法 将老年T2DM患者 338例分为 6 0~ 6 9岁和 70~ 79岁组 ,应用DPX L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左侧股骨Ward’区骨密度 ,并与非老年 (5 0~ 5 9岁 )T2DM患者 199例及本地区健康老年人 (老年对照组 ) 5 31例进行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患病率的比较。 结果  (1)女性老年T2DM组腰椎、Ward’s区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均高于非老年T2DM组 ,但低于老年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0 1,70~ 79岁组腰椎除外 ) ;(2 )男性老年T2DM组腰椎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与非老年T2DM组和老年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6 0~ 6 9岁组Ward’s区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于非老年T2DM组和同龄对照组 ,但 70~ 79岁组低于同龄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0 1) ;(3)老年T2DM组患病前的体质指数 (BMI)高于老年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0 1)。 结论 老年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因年龄、性别和部位的不同而表现为高于或等于非老年T2DM患者 ,低于或等于健康老年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心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700例与健康体检者7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700例心血管患者设为观察组,将70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比对,并制定出相关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中有55.43%的患者年龄为60岁以上,有43.43%的患者吸烟、32.29%的患者饮酒,有45.14%的患者患有高血压、51.57%的患者患有糖尿病、52.14%的患者患有高血脂症,有62.71%的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观察组患者基本情况中各项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后发现患者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为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将不良的生活习惯戒掉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5.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80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腰椎和股骨骨密度.并检测血清和尿液中骨代谢及血糖相关的生化指标,分析影响患者骨密度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所有患者中依据任一部位的骨密度值,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18.6%,骨量减少的检出率为53.8%.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与腰椎、股骨颈和Ward's三角的骨密度呈正相关(r=0.202~0.298,P<0.05或P<0.01),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呈负相关(r=-0.172~-0.211,均P<0.05).瘦素除与股骨颈和Ward's三角骨密度呈正相关外,尚与体质量、BMI、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HbAlc相关(r=0.219~0.509,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是所有部位骨密度的影响因素,HbAlc影响股骨颈骨密度,瘦素影响Ward's三角区骨密度(r~2=0.196~0.276,均P<0.01). 结论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受不同的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及焦虑状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228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评价抑郁和焦虑患病情况,并对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糖尿病组抑郁评分平均为(38.64±10.51)分,患病率为50.0%;焦虑评分为(35.10±7.65)分,患病率为21.9%,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5或P<0.01).40~49岁组抑郁评分明显高于60~69岁组和≥70岁组(P<0.05),40~49岁组、50~59岁组和60~69岁组的焦虑评分均高于≥70岁组(P<0.05或P<0.01).40~49岁组抑郁患病率高于50~59岁组、60~69岁组和≥70岁组(P<0.05或P<0.01).40~49岁组焦虑患病率显著高于≥70岁组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糖控制差以及有慢性并发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罹患抑郁症.此外,焦虑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 结论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血糖控制差、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后,抑郁倾向更加显著;焦虑和抑郁2种负性心理状态易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社区成年慢性肾脏病(CKD)高危人群的CKD患病率,分析探究CKD的筛查策略。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4年11月北京市区13 309例社区成年CKD高危患者采集病史,进行尿常规、血清肌酐检测,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CKD的患病率。结果确诊CKD患者4807例,CKD患病率36.1%。女性高危人群的CKD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38.9%对32.9%,P0.05);≥60岁老年人群CKD患病率明显高于60岁人群(43.7%对22.0%,P0.01)。有高血压且有糖尿病的人群CKD患病率(53.5%)高于仅有高血压(45.5%)或仅有糖尿病(43.7%)的人群以及总人群(36.1%)(P0.05)。无高血压且无糖尿病的人群,CKD患病率(16.1%)明显低于仅有高血压或仅有糖尿病的人群、总人群及有高血压且有糖尿病的人群(P0.01)。有高血压或有糖尿病的人群,CKD患病率高于总人群(P0.05)。以同样的费用,只筛查高血压或糖尿病人群,筛出的患者数量是筛查全人群的4.5倍。结论社区CKD高危人群,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人群的CKD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在筛查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最经济有效的CKD筛查策略应该是筛查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社区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健康体检中高血压高血脂与糖尿病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48人作为分析对象,统计分析其体质指数与慢性病发病率的相关性。结果本次调查结果中糖尿病59例,患病率为4.73%,高血脂238例,患病率为19.07%,高血压例161,患病率为12.90%;糖尿病人血脂异常及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女性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早于男性,50岁以上男性糖尿病患者多于同年龄段的女性(P0.05);体质指数超出标准的女性患高血压的比例大于体质指数超标的男性(P0.05)。结论糖尿病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及精神压力有关,糖尿病与血脂异常及高血压明显相关,肥胖是引起女性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西钟山县居民高血压前期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西钟山县7个乡镇共15个部门、年龄≥18岁的人群3 000名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3 000被调查者中,正常血压907例(30.24%),高血压病患者541例(18.03%),高血压前期患者1 552例(51.73%)。在1 552例高血压前期患者中,男性733例占54.17%,女性819例占49.73%。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群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不断增高,不同年龄组男女居民高血压前期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居民高血压前期患病率(54.17%)显著高于女性(4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人口高血压前期患病率高于城镇人口(P0.05);农民人群高血压前期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各职业人群(P0.05),工人、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高血压前期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前期患者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血糖异常、高尿酸血症、超重、肥胖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钟山县居民高血压前期患病率较高,男性、高龄、农民是高血压前期患病的主要人群,高血压前期患者的代谢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人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12DM)患者骨密度(BMD)改变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T2DM患者302例和正常人282例的BMD,并对T2DM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及血脂等指标与BMD的关系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男性T2DM患者腰椎和股骨的BMD和骨质疏松(OP)的患病率均与正常人相似;女性T2DM患者腰椎(L3)、和股骨(Wards)的BMD低于正常人(P<0.05),其余部位的BMD和OP的患病率与正常人相似.(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男性T2DM患者BMD的因素为年龄、体质指数和总胆固醇水平,而影响女性T2DM患者的BMD的因素为年龄、体质指数和餐后2小时胰岛素水平.结论 T2DM患者腰椎和股骨的BMD和OP的患病率均与正常人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