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非亲缘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URD-NAPBSCT)在治疗急性白血病中(AL)的作用,1例HLA完全相合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接受了URD-NAPBSCT治疗。结果病人顺利度过造血抑制期并获得完全性植入,移植后发生了皮肤Ⅱ度GVHD和间质性肺炎,经治疗后痊愈。结果初步表明,URD-NAPBSCT较简便安全,可为急性白血病提供新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供者造血干细胞输注 (DSI)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NAPBSCT)中的作用 ,6例NAPBSCT患者分别在移植后 +7~ +90天进行DSI治疗 ,共输注单个核细胞 (MNC) (0 .6~ 7.6 )× 10 8/kg ,CD34 + 细胞 (0 .3~ 3.4)× 10 6/kg ,CD3+ 细胞 (0 .3~ 5 .1)× 10 8/kg。 6例中 5例有明显促进植入的作用 ,其中 3例由嵌合体转为完全性植入。 4例有较明确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GVL) ,均未见造血抑制等并发症。初步结果表明 ,DSI能促进NAPBSCT后供者嵌合体的增加 ,有利于NAPBSCT后供者细胞植入并具较好的GVL效应 ,而且并发症少 ,在NAPBSCT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APBSCT)在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中的作用。4例HLA完全相合的重症再生障碍贫血病人(2例肝炎相关性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接受了NAPBSCT,结果4例均顺利度过造血抑制期并移植成功(完全性植入3例,嵌和性植入1例),外周血象及骨髓造血功能快速恢复正常。4例均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和间质性肺炎等并发症。本结果初步表明:NAPBSCT简单、安全、并发症轻、造血功能重建快,为SAA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白血病复发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分析非清髓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后急性白血病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2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NAST后5例复发,男2例,女3例,中位数年龄36岁(18~59岁)。非清髓预处理方案: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及CD3单克隆抗体,3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达拉滨。结果 5例均顺利渡过造血抑制期。2例早期形成供者造血细胞完全嵌合体(FDC)并在FDC状态下复发。3例移植早期形成供受者混合造血细胞嵌合体(MC),2例转为FDC后复发,1例在稳定MC状态下复发。5例中4例复发前无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另1例NAST后发生Ⅱ度aGVHD并在皮肤慢性GVHD未治愈状态下复发。5例中1例行2次NAST治疗,在第2次完全缓解,但于2个月后再次复发,放弃治疗。另4例未再继续治疗,2例分别于复发后1和2个月死亡,2例仍带病存活。结论 NAST简便安全,并发症少,白血病复发率无明显升高,为治愈白血病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细胞培养方法,可使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急非淋白血病,ANLL)细胞体外增殖形成原始细胞集落,故能较直接地揭示白血病祖细胞(L-CFU)。应用含植物血凝素-白细胞条件培养液(PHA-LCM)的甲基纤维素-软琼脂培养法对14例疗前和9例白血病缓解期病人进行检测,并对37例ANLL病人骨髓L-CFU与粒系-巨噬系祖细胞(GM-CFU)的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提示,L-CFU具有许多不同于GM-CFU的特征,推测ANLL病人体内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细胞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情况。方法:采集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大于70%的27例初诊或复发息者骨髓细胞。荧光抗体标记。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HLA—DR、CD80(B7-1)和CI)和(B7—2)免疫标记检测。结果:27例病人除M3型表达明显低于其他各型外。HLA—DR抗原的表达均较高。其中M2型最高为90%;CD80阳性率很低,最高为M1型只有5%。其余均在l%~3%之间。CD86的表达高于CD80,最高为M5型为48%,最低为M6型为11%。结论:白血病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以CD80缺乏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人外周血与骨髓细胞蛋白酪氨酸激酶 (PTK)活性 ,为临床诊断、治疗白血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γ 32 P标记及生化方法对正常人及白血病患者的淋巴细胞进行PTK活性测定。结果 外周血PTK活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各组均高于对照组 ,骨髓PTK活性白血病各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 ,同型白血病外周血与骨髓比较结果亦存在差异。该实验的各组白血病PTK活性质膜高于胞浆。结论 白血病分型不同 ,PTK活性存在差异。该实验可用于临床作为白血病诊断 ,药物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 ,并具有更深入研究白血病发病机制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并结合常规染色体和染色体分带等方法,观察并比较了4例血液病人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NAPBSCT)后的植入情况。结果4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植入,全部形成混合性嵌合体,其中2例转化为完全植入。统计结果分析表明,FISH分析中期分裂相与间期细胞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与常规染色体检测结果相比较,FISH分析中期分裂相或间期细胞的植入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但FISH具有操作简单、实验周期短、结果敏感可靠等优点,适合用于性别不合的NAPBSCT后植入证据检测。  相似文献   

9.
焦丽  陈彩平  李林瑞  胡伟 《武警医学》2011,22(3):208-211
 目的 对不同接种方法 构建的小鼠L1210白血病模型的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选择基本符合L1210细胞生物学特性,且一致性更好的接种方法.方法 常规培养小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L1210,分别给DBA/2 小鼠以静脉(A组)、皮下(B组)及腹腔注射(C组)3种途径接种,观察小鼠成瘤情况,定期计数各组小鼠外周白细胞数量并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取濒死小鼠的肝、脾、肺、肾等脏器称重并制作病理切片.结果 各组小鼠成瘤率均为100%,A、B、C 3组成瘤天数分别为:14、7和14 d;平均存活天数分别为:(253±310)、(256±192)、(181±187) d.接种后2周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分别增加至(1832±201)、(2220±388)、(2796±713)×109/L,接种后3周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分别增加(2201±1196)×109/L (A组)和(7023±304)×109/L(B组);外周血涂片中均可见白血病细胞;各组濒死小鼠肝、脾有弥漫性白血病细胞浸润,正常组织结构破坏;肺和肾内有少量白血病细胞浸润,正常组织结构破坏不明显,肺脏有明显出血.结论 静脉、皮下、腹腔注射体外培养的L1210细胞于DBA/2小鼠均可成瘤.皮下注射成瘤时间短,存活时间长,可见明显的瘤结节;腹腔注射成瘤时间长,存活时间短,与L1210细胞传代的接种方式一致;静脉注射成瘤时间长,存活时间也长,与白血病血行播散的方式一致.  相似文献   

10.
EA方案治疗难治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50001福州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杨瑞芬,陈为民,陈捷,周明宣,李良庆关键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中国图书田料分类号 R557.4该院自1990年以来用Ara-c和VP16组成EA方案治疗难治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例。...  相似文献   

11.
慢性中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100037北京海军总医院汪声恒关键词白血病,粒细胞性,慢性;急性变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557.3慢性中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NL)为少见的白血病,发生急性变(AT)者更少见。作者于1989年4月收治CNL1例。病人,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白血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56—1988年剖检的16例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白血病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1)以发热、咳嗽、咳痰及咯血等为主要症状。(2)肺部X线检查病变者主要表现为斑点状、絮状、片状影。(3)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109/L 6例,<4×109/L 10例,中性粒细胞<0.5×109/L 5例。(4)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为22.2%;7例为毛霉菌感染,9例为曲霉菌感染;肺部感染11例,真菌性败血病5例。结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常无明显特征性,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白血病肺部浸润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白血病胸部浸润的CT表现,评价白血病肺部浸润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认的12例白血病患者的胸部白血病细胞浸润的CT(HRCT)表现。结果:白血症患者发生胸部浸润的CT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为小叶间隔增厚、外周支气管血管间质增厚、结节影,毛玻璃状改变,气腔实变等。这些表现与白血病细胞浸润肺的途径相一致,但不具特异性。结论:白血病患者出现胸部症状时,应考虑到肺浸润的可能,CT有助于肺浸润的诊断,但应与其他并发症如感染相鉴别。  相似文献   

14.
七十年代以后人们注意到某些实体瘤在化疗或放疗后发生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ANLL),多发生在化放疗数年甚至十余年后,其发生率远高于一般人群。我们遇到一例来经治疗的小细胞肺癌(SCLC)与急性粒性白血病(AML)并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成人白血病骨髓MRI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成人白血病患者骨髓的MRI增强扫描影像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 :经病理证实 ,成人白血病患者 2 0例 ,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AML) 1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6例 ,行腰椎、髂骨、股骨中上段骨髓SE及增强、脂肪抑制各序列成像MRI检查 ,与同期骨髓象白血病细胞计数 (BMT)对比分析。结果 :按骨髓MRI表现以及病变的信号强度、形态及病变范围等分成 3种类型。 (1)弥漫性斑片状影 ;(2 )弥漫性信号变化 ;(3 )不规则形阴影。结论 :MRI能为白血病确诊提供影像学依据 ,并有助于临床治疗和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张娟  张洁 《航空航天医药》2004,15(4):241-241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据文献报导我国白血病发病发病年为2.76/10万。恶性肿瘤死亡年中,白血病居第六位(男性)和第八位(女性)在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则居第一位,白血病人及时进行正规住院治疗是必要的,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合理,细致的护理也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保证。在血液病房中通过对白血病人采取以下护理,均得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说明:本索引按《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BMMESH)))进行标引,按主题词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阿枪胞普/治疗应用柔红霉素、阿糖胞昔、强的松方案治疗慢性粒细 胞白血病52例.胡振玉,等26(3):136一138暗适应从越桔属桃金娘素(vaeeinium myrtillus)中提取的异构矢车 菊贰(Antoeyaninosides)对低气压条件下暗适应视功能的 作用(摘译).26(6):274白血病/并发症急性白血病患儿并休克型感染性腹泻1例抢救成 功的护理体会.周爱荣,等.26(3):140白血病,髓样,慢性期/药物疗法柔红霉素、阿糖胞昔、强的松方案治疗慢性粒细 胞白血病52例.胡振玉,等.26(3):136…  相似文献   

18.
, A安乃近安乃近致昏迷及肺水肿一例。(张西洲)12 (4): 60 BB超 丙硫咪唑治疗肝泡状棘球蚴病B超初步观 察(王怀禄等)】2(2):l 0白塞氏病 以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白塞氏综合征一 例报告(王竹芳)12(2):52 酒精棉球按压注射部位防治白塞氏病针剌脓泡 疹(卞敬华)12(2):65白血病急性淋巴白血病骨髓细胞体外无血清液体 培养的研究(达万明)1 2(1):l 宝鸡市、扶风县1986~1 988年白血病流行病学 调查(沈建华等)12(2):16 小剂量三尖杉脂硷和阿糖胞苷联合治疗急性非 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疗效分析(徐金魁)】2 (2): 29 急性白血病存活14年一例报告(滕绍英…  相似文献   

19.
白血病是临床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及病程,白血病分为急性白血病(AL)和慢性白血病(CL)两类,前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更高。AL发病时骨髓中大量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正常的造血功能,并广泛浸润肝脏、脾脏及淋巴结等,引发感染、出血、贫血等临床症状,其中感染会降低患者免疫力,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根据AL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深  相似文献   

20.
B白塞氏病肺型白塞氏病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一例 报告(暴万智等)11(2):54白血病 白血病皮肤损害八例分析(钟建庭等)11 (1): 5T 结核病并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二例报告(陈逸民 等)11(3):5g 急性B淋巴白血病祖细胞体外集落培养的探讨 (达万明等)11(4):3包虫病肝顶包虫病手术进路的改进(张贵斋等) 11(3): 48包虫囊肿肝腹腔包虫囊肿B超引导穿刺治疗初探 (王校智等)11(4):21 ·背阔肌背阔肌代臀肌的临床应用(张东印等)11 (2): 45鼻炎 克鼻敏中药系列方治疗过敏性鼻炎12T例疗 效观察(侯存德等)11(1):46表皮输液后脉管炎引起表皮坏死一例报告(严 颖)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