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变后累及颈部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方式的改变,人们遭受风寒湿邪及屈颈都大幅增加,造成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颈椎病已逐渐成为危害现代人健康生活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颈椎病颈曲改变与腰曲的关系,探讨颈椎病在结构力学和运动力学的病因、病理基础。方法:用随机抽样法对诊断明确的颈椎病,同时摄有腰椎正侧位x线照片者共437例,分别测量颈、腰椎曲弓形面积并进行分级,按性别、不同年龄组,各病种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椎曲减小的颈椎病,腰曲也同样减小者占98.63%。颈曲改变与腰曲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颈曲改变并腰曲改变与年龄呈正相关,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曲改变是导致颈曲改变并发颈椎病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期颈椎病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的基本概念系指以颈椎间盘退变为主要病变基础,包括颈周围肌肉、关节继发性改变和相邻椎体退变增生直到压迫神经血管等,并诱发与之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但近几年来,我国颈椎病发病呈低龄化趋势,据裴仁和统计,30岁以下的颈椎病患者约占总患者人数11.1%左右,并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孙栋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6):434-434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往往缠绵难愈,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很大影响,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而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目前由于生活工作方式改变,颈椎前屈位静态姿势增多,是导致本病发病率增加并年轻化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采用冯氏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  相似文献   

5.
血液流变学可作为评估颈椎病疗效的实验指标之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颈椎病的疗效评估因其病变特点,目前尚无公认的标准,临床采用的从症状及体征的改善程度、症状量表分析及影像学检查的改变等方面加以评定的方法,由于各自的缺陷而难以形成共识。近年来由于颈椎病与血液流变性的相关性的确立,颈椎病的疗效评估增加了一个实验指标,笔者的观察表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可作为评定颈椎病疗效的实验指标之一。1 观察方法笔者在两个不同时期分别以短刺加电针、牵引加短刺为治疗方法治疗颈椎病84例,男35例,女49例;平均年龄46.8岁,病程最短者2周,最长15年;按颈椎病分型,颈型9例,神经根型…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颈椎病的病因病机及预防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青少年颈椎病很少有人研究,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高中学生中时有颈椎病发生,比例约占学生总数15.79%,年龄均在15—19岁间。通过对500余名高中、小学生的坐姿、睡姿调查发现: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的铅笔习字和枕高不合标准—使坐姿、睡姿改变—迫使颈椎生理弧度改变—颈部生物力学早期综合性失衡—颈部解剖学、组织学改变—最终出现病理学改变—颈椎病发生。X线平片证实:学生颈椎病主要是颈椎曲度值改变,与增生关系不大。并针对青少年颈椎病出现的病因病机,提出了一套保健措施,自编《青少年颈部保健操》。希望引起学校、家长、教育、卫生等对青少年颈椎病预防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牵引加短刺对颈椎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颈椎病的发生常伴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为探讨其临床疗效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间的相关性,采用牵引加短刺法治疗颈椎病41例,结果表明患者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等的改变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并与临床疗效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从而提示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可作为判断颈椎病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针灸治疗颈椎病研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在临床上的常见病,是因为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致使神经、血管、脊髓等受到刺激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人数激增,并从发病年龄上呈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多种多样,但目前多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夏会文  沈鸿宾 《河北中医》2001,23(8):614-615
颈椎病系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症候群。因其病理改变及病理机制的不同,其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差异。颈椎病在中医学中没有相应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学颈肩痛、戏痛、痹证、眩晕、痿证的范畴。1988-09-1999-12,我们在伊智雄老师的指导下应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192例,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192例颈椎病门诊患者。其中男113例,女 78例;年龄 23-70岁,平均年龄 41.5岁。1.2 诊断标准 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  相似文献   

10.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引起脊髓外在压迫和/或血供减少而产生的脊髓功能障碍综合征。好发40-60岁,常累及多节段,为颈椎病中较严重的一种类型,约占颈椎病的5%-10%,致残率较高。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其发病人数还将会大量增加。因此,加强对该病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而中医药保守疗法在CSM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此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X线椎体位移观察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X线椎体位移改变方法:收集1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人,对治疗前后X线椎体位移改变进行观察,并与70例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颈4、5、6椎体位移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手法治疗后能够改善椎体的水平及角度位移,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后临床控制69.3%,好转22.9%,总有效率92.1%。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椎体位移改变可能是其发病原因之一,手法治疗改善颈椎椎体异常位移,提高颈椎的稳定性是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较好疗效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年颈椎病的临床特点、手法疗效、发病因素以及抑郁发病率、与抑郁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将46例30岁(平均24.4±5.6岁)以下青年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组,40~55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施以手法治疗为主。采用Zung抑郁自量表(SDS)进行抑郁评分,抑郁指数t〉0.5者为抑郁,计算患病率,对影响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平均病程(t=3.62,P〈0.01)、临床分型(χ^2=26.461,P〈0.01)、抑郁发病率(χ^2=6.298,P〈0.05)、平均治疗次数(t=5.3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抑郁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学习工作效率下降、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社会不支持、疼痛、很难治愈。结论:①青年颈椎病具有体征与影像学改变严重、症状不典型、以颈型和椎动脉-交感型为主的特点。②抑郁的发生率较高,要重视对青年颈椎病患者抑郁状态的评价。③过量剧烈运动和长期颈椎屈曲状态可能是导致椎间盘提前退变的主要因素,软组织的条索状物形成和椎间关节移位是颈椎病的主要病理改变;要重视对青年颈椎病患者抑郁状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颈椎病(CSA)是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颈生理曲度改变以及颈椎间关节、韧带等组织的退行性病变,从而刺激和压迫颈神经、脊髓、椎动脉和颈部交感神经等出现的一种综合症侯群。临床常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混合型六类,是临床上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大逐年提高,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伏案工作和娱乐活动的增加而呈现低龄化的趋势。CSA在祖国医学中属“头痛”、“眩晕”、“落枕”、“痹症”等范畴。笔者从1998年6月至2004年10月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209例各型颈椎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颈枕治疗颈椎病临床运用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间盘突出及颈椎间关节等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交感神经等出现的一种综合征证候群。颈枕治疗法是中医学治疗颈椎病的一种传统方法。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患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发生的早期就是正常的生物力学平衡被破坏,而较早的表现为生理曲度的改变。颈椎病非手术疗效高达96.7%,复发率高达94.2%。  相似文献   

15.
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结构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目前有年轻化趋势,早期预防和中期治疗是颈椎病治愈的关键。早期.由于长时间低头,使用高枕或睡姿不当,使颈椎过伸过屈,颈椎周围肌肉长期处于牵伸、劳损、肌肉紧张、痉挛,韧带、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会出现颈椎生理曲度异常,颈椎不稳定.临床多表现为颈背肌肉酸痛,  相似文献   

16.
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0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 (神经、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 ,社会老龄化及劳动方式的改变 ,屈颈机遇的增加等 ,颈椎病的发病率较前有明显的提高 ,已成为影响青、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多见 ,其症状复杂、缠绵难愈。笔者自 1989年以来采用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2 0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0 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系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 10 9例 ,女性 91例 ;年龄最大者 81岁 ,最小者 2…  相似文献   

17.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现在工作、生活习惯的改变.此病似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一般根据颈椎病压迫或刺激部位不同、临床表现的不同,将其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等不同类型。其中以神经根型较为多见.中医称之为痹痛型。此病目前多采用非手术疗法.而在各种非手术疗法中.又以手法治疔较为有效.也易于为患者所接受。1994年8月以来.笔者对75例患者(其中14例为几内亚黑色人种)进行了系统地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则更为多见,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颈椎关节、韧带的松动错位,刺激或压迫了颈神经根等组织而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候群。以颈项僵硬,肩背酸胀沉滞,上肢放射性酸麻疼痛,甚至手指麻木等为特点。它是颈椎病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占颈椎病发病的60%。随着人们工作与生活习惯的改变,颈椎病发病率有所上升,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2005.06—2007.02,笔者采用手法牵引结合内服通痹壮筋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8例,疗效较好,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由于姿势不当、外伤、感受外邪引起的颈椎病越来越多。药物治疗可以缓解颈椎病出现的颈部僵硬、疼痛、肩背酸困等症状,但因刺激消化道的副作用使其应用受到局限。本人按摩治疗54例颈椎病,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的推拿治疗段建平内蒙古中蒙医医院(010020)颈椎病在确定治疗法则时应本着解缓退变和变性,消除水肿、粘连、无菌性炎症,痉挛,整复错位,改变刺激物、压迫物与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的关系,从而达到解除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目的。1.一指禅法: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