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种瑞峰  郑敏 《中国医药》2011,6(10):1242-1242
患者女,45岁,因“发现右侧乳房无痛性肿物2年余”于2010年4月17日入院。查体: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大小约5 cm×5 cm×4 cm肿物,质地偏软,无压痛,表面欠光滑,边界清楚,可推动,与皮肤无粘连。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右乳外上象限探及一低回声团块,大小约4.6 cm ×4.5 cm×3.7 cm,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内部回声不均。于局部麻醉下行右乳肿物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报告为:(右乳腺)脂肪肉瘤。遂于全身麻醉下行右侧乳房单纯切除术,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规病理示:(右乳腺)多形性脂肪肉瘤。免疫组化示: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CerbB -2(-),vimentin(+),S-100(+)。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未进行辅助放化疗,于2010年4月26日出院,随访至2011年8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2.
张文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7):1040-1040
1病例介绍患者,女,55岁。半年前自发右乳腺触及一"玻璃球"大小肿物,近1个月增大约有"鸡蛋黄"大小,并于右腋下触及一"玻璃球"大小肿物。查体:右乳外上象限距乳头4cm处触及5cm×3.5cm肿物,质硬,欠光滑,轻压痛,界限不清,活动度一般,未见乳头溢液及凹陷。右腋下触及2cm×2cm淋巴结。钼靶提示:双乳腺体丰富,呈片絮状影,右乳外上象限局部密度增浓,结构纠集,见数枚散在粗钙化。右腋下见一枚致密淋巴结。彩超示:右侧乳腺外上象限低回声肿块,约2.2cm×2cm×2cm,周边不规则,肿瘤内血供丰富。初诊为乳腺癌。  相似文献   

3.
李颖  张娟娟  徐力  孙东艳 《河北医药》2012,34(5):785-785
患者,女,53岁.1个月来下午发热,时有盗汗,体重近4个月下降3.5 kg,并于右侧乳腺自摸到一肿物,来我院就诊.查体:双侧乳腺对称,无局限性隆起,无乳头凹陷,无乳头溢液,皮肤无橘皮样改变,于右侧乳腺外侧可摸到-2.0 cm× 1.0 cm的肿块,质韧、活动、无压痛.超声检查:双侧乳腺内腺体回声不均,结构紊乱,于右侧乳腺乳头外侧偏下方3.0 cm处可探及1.5 cm×0.8 cm的低回声,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边缘尚清晰,其周边可见少许短条状血流信号,并捕捉到动脉血流频谱,血流阴力指数:0.72~0.80.双侧腋窝未探及肿大淋巴结回声.超声提示:(1)双侧乳腺增生;(2)右侧乳腺内低回声占位(考虑恶性变可能).手术中可见:呈灰红色,质细腻,呈鱼肉样,有菲薄包膜,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病理提示:右侧乳腺黏膜相关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4.
王秋香  谷铁树 《河北医药》2012,34(5):797-799
患者,女,11岁,月经未来潮.左乳肿物1月余就诊.1月余前自行发现左乳约"鸡蛋"大小肿物,无疼痛、发烧,肿物无明显增大.查体:双乳不对称,左乳头无内陷,未见皮肤红肿及浅表静脉曲张,未见酒窝征及橘皮样变,无乳头溢液,左乳外下象限可触及约5 cm ×4 cm大小肿物,质硬,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可,无压痛,与胸肌无粘连.右乳未见异常.双侧腋窝及锁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乳腺超声检查:左乳腺体层内可见巨大实性低回声团,范围约9.0 cm ×9.4 cm ×2.0 cm,界尚清,外形不规整,内回声不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内部可见血流信号.提示:左乳腺实性低回声(部分伴液化),性质待定.左侧乳腺钼靶(图1):左乳呈多量腺体型,左乳外下象限可见类圆形肿物,大小约4 cm×4 cm,边缘较清晰,密度欠均匀,内未见微钙化影.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9岁,右乳外上象限肿块4个月,形态不规则。活动度差。乳腺摄影所见:右乳外上象限非对称性团块阴影,形态不规则。密度高而不均匀。病灶内可见低密度条状间隔,病灶范围约6.0cm×4.0cm大小,未伴钙化。手术病理:右乳非霍杰金氏淋巴瘤,B大细胞性。  相似文献   

6.
病例:患者,女,22岁。因“右乳纤维腺瘤”于2012年10月16日入院。入院体查:体温(T):36.2℃、心率(P):72次/min、呼吸(R):18次/min、血压(BP):100/60mmHg。询问病史无药物过敏史,近期无感冒发烧。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生化检查正常,x光检查心肺未见异常,乳腺B超显示:右侧乳腺见1低回声团,大小为1.1cm×0.8cm(外下限象),边缘清,临床考虑纤维腺瘤可能。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6岁,于7个月前发现左乳肿块。自述肿块约黄豆大小,无痛感,无明显增大。查体:双乳对称,皮肤无红肿、溃烂、橘皮样改变及酒窝征,双乳头朝向一致,左乳5点乳晕外2cm触及一肿块,大小1cm×1cm,质中,无压痛,形态较规则,边界不清晰,挤压双乳头无溢液,右乳未触及明显异常,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行乳腺钼靶检查示:左乳片状  相似文献   

8.
乳腺巨大叶囊状肉瘤伴非霍奇金性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案摘要 患者女,32岁,因右乳肿块1年入院。患者2002年初发现右乳一肿块,核桃大小,2002年4月自觉肿块已达拳头大小,此时产1女,于2003年1月来我院就诊。体检:右乳外上象限可及10cm×12cm×12cm肿块,质中等,肿块与此基底和皮肤均无粘连,右乳外下象限可及3cm×3cm×2.5cm肿块,质硬、表面欠光滑、边界欠清、无压痛,与皮肤底无粘连,两侧锁骨上、腋窝淋巴结未触及。入院查B超诊断为右乳混合性瘤。做液晶热图和冷光透照检查诊断为:①积乳囊肿,②乳腺癌。入院诊断: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1岁。因右乳癌术后3年,发现头皮肿物半年而入院。患者曾于3年前因右乳肿物半年查体发现右侧乳腺外上象限肿物4cm×3cm×2cm于我院外科行右乳癌根治术。病理报告:乳腺单纯癌,锁下及腋下淋巴结未见转移。术后规律化疗两年。患者一般情况好,头部皮肤可见两个皮下结节样肿物,分别为3.5cm×3cm×1cm及2cm×2cm×1cm大小,中等硬度,与皮肤粘连,无压痛。体表皮肤未见皮下结节,周身淋巴结未见肿大。胸部X线片及腹、盆腔B超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检查未见颅内转移,颅骨无破坏。全身ECT检查未见骨转移征象。行头皮肿物扩大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与皮肤粘连,向下侵及帽状腱膜,血运丰富。  相似文献   

10.
田昕  李宁 《贵州医药》2012,36(11):1006-1007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于2011年9月收治1例乳腺直肠肺三原发癌,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3岁,1997年6月因发现右乳1.5 cm×1 cm大小包块9个月入院,无红肿,轻压痛,质韧,活动可.局部包块切除活检提示:(右乳)浸润性小叶癌,部分为管内乳头状癌,血管内见癌栓.遂行右乳癌简化根治术,腋窝见一枚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右乳腺)管内乳头状癌,部分发生浸润,送检淋巴结未见转移.术后诊断:右乳浸润性小叶癌(T1N0M0,Ⅰ期).术后未行放化疗.1999年5月右胸壁切口处出现一无痛性质硬小结节,活检提示:乳腺癌复发.遂行放射治疗:平卧胸骨上窝下3 cm向下12 cm,侧卧位腋中线12 cm,两处切线野照射.  相似文献   

11.
乳腺腺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介绍患者,女,49岁。发现左侧乳腺外上象限无痛性肿物3月。查体:左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4 cm×3cm肿物,质硬,边界不清,活动性差,肿物表面皮肤无异常。临床诊断:左乳腺癌。手术切除左侧乳房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1)病理检查:乳腺癌改良根治标本,大小24 cm×19 cm×2.5 cm,附梭形皮肤,面积16 cm×9 cm。乳头偏心附着,无明显凹陷。皮肤表面光滑,无橘皮样外观。切开乳腺,距乳头31 cm乳腺外上象限见一质硬肿块,大小  相似文献   

12.
谢晓明  兰龙中 《江西医药》2007,42(9):786-786
1病例报告 患者,女,24岁,未婚.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乳一包块伴疼痛,为阵发性隐痛,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因包块渐增大而入院.查体:双乳对称,外观发育正常,无乳头溢液.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3×3×2cm包块,质中,表面欠光滑,有轻压痛,界限欠清,与皮肤无粘连,可移动,腋下淋巴结不肿大.B超提示:右乳外上象限低回声.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88岁。主因右乳包块2个月于2002年6月17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右乳一包块,可活动,局部无明显红肿、疼痛,无破溃,伴纳差,无发热、乏力,未予诊治。于入院10 d前出现局部破溃,渗出较多,但疼痛不明显,包块无明显增大。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神志清楚,体温37℃,脉搏7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70 mm Hg,心肺正常,B超检查肝脏、胆囊、胰腺、肾脏等脏器未发现转移性病灶。右乳房可触及一约5 cm×5cm大小包块,质硬,同皮肤粘连紧密,表面有糜烂破溃,无明显渗出,活动尚可。左侧乳腺未见异常。右侧腋顶可扪及一淋巴结,约1 cm×1 …  相似文献   

14.
王万忠  种瑞峰  郑敏  齐恒 《中国医药》2011,6(4):452-452
患者女,31岁,已婚.因发现右乳肿块1个月于2010年3月29日人院.2008年该患者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病理报告为低分化腺癌,淋巴结情况不详,术后未行化疗.入院体格检查:右乳外上象限距乳头约4 cm处扪及大小约6.0 cm×4.0 cm×4.0 cm肿物,质地硬,界限清楚,较表浅,与皮肤无粘连,表面皮肤光滑,无红肿.  相似文献   

15.
梁跃  于雷  王海生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5):F0003-F0003
患者女,42岁,因右乳红肿、破溃7月伴疼痛于2004年6月入院。入院前7个月患者因一次偶然的右乳外伤致使右乳红肿疼痛,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无改善,乳头有暗红色液体溢出,继而右乳破溃,有脓外溢,伴低热、乏力、纳差、消瘦。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乳房炎,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切口不愈,形成溃疡入院。入院查体:右乳肿大,皮肤红,乳头内陷,外上象限见一5cm×1cm×1cm的溃疡,创面呈暗红色,肉芽水肿。右乳可触及一约9cm×8cm×3cm的肿块,几乎占据整个乳房,质硬,边界不清,固定,与皮肤及深部组织粘连。右腋窝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左侧乳房未发现异常。胸片:无…  相似文献   

16.
贾晓峰  刘莹莹 《河北医药》2012,34(20):3200-3200
患者,女,41岁。乳癌术后化疗后。患者于2011年3月自觉右侧乳房胀痛,5月初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零七医院,超声引导下穿刺取活检送病理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右外上象限)。遂于2011年5月4日全麻下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右侧中-低分化),肉眼肿物大小3.0cm×2.0cm×1.7cm,底切缘及乳头皮肤未见癌侵及,腋窝淋巴结见癌转移(11/15);免疫组化结果:ER(+1%~5%),PR(++50%~70%),Her-2(++),Her-1(±)。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93岁.左乳腺肿物3个月.近一个月生长较快,明显增大伴有疼痛.10年前患有"心梗","脑出血"病史,查体:双侧乳腺增生,左乳腺增生组织内可触及2.0cm×2.0cm×1.5cm圆形肿物,质的石头样硬,与胸壁固定、触痛( ).局部及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无肺、脑、骨骼转移征象.手术于05年3月2日在局淋下规范性切除肿物及增生乳腺组织.肉眼所见:肿物发生于增生乳腺组织内,切除瘤体无完整包膜,呈侵润性生长,己侵犯胸大肌.瘤体切面呈鱼肉样.同期切除增生乳腺组织约8.0cmX 7.5cm×1.5cm,类似于肌腱样韧硬,呈白色.  相似文献   

18.
杨晓慧  王肇瑞 《河北医药》2012,34(1):136-136
患者,女,37岁.2009年11月行胸部CT示:左肺门肿块,考虑中心型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支气管镜病理:小细胞未分化癌.遂行依托泊甙+顺铂方案化疗4周期,并行局部放疗1疗程.2010年5月患者第4周期化疗后无意中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彩超检查示:右侧乳腺平乳头外侧可见0.8 cm×0.4 cm低回声;左侧乳腺外上象限可见1.9 cm×1.6 cm不均质团块,边界不清,呈蟹足状,内可见穿支血流;双侧腋下可见多个低回声,左侧最大1.3 cm ×0.9 cm,右侧腋下最大2.8 cm×1.4 cm.5月27日行左乳肿物切除活检,病理为小细胞未分化癌,结合病史考虑肺癌转移.后患者逐渐出现左乳红肿胀痛,行左侧乳腺放疗及全身化疗后疼痛症状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双侧乳房同时发生乳腺癌并不少见 ,而双侧为同时性原发多灶性不同组织类型的乳腺癌则十分罕见。现将我们所见的 2例报告如下。例 1:女性 ,2 0岁 ,学生。因双侧乳房无痛性包块 1年 6个月 ,右侧包块进行性肿大 1个月就诊 ,以“双侧乳腺包块”收入院。体检 :双侧乳房对称 ,皮肤无改变 ,乳头无溢液。右乳外上象限触及 3cm× 4cm大小包块 ,边界不清 ,呈分叶状 ,质硬 ,右侧腋窝中央组及胸肌组触及 0 6cm× 0 .8cm~0 .8cm× 1.0cm大小淋巴结 ,活动无融合 ;左侧内、外上象限分别触及 2cm× 2cm及 2cm× 3cm大小包块 ,边…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分析了400例乳腺疾病检查标本。患者女性372例,男性28例(女:男=13:1)。发病高峰年龄,乳腺良性病变为21~40岁,良性肿瘤21~30岁,乳癌51~60岁。左乳良性病变及良性肿瘤多于右乳,而右乳乳癌多于左乳。乳癌多发生于乳腺的外上象限。病理类型的多少依次为乳腺增生(36.75%),纤维腺瘤(30.25%)和乳癌(16.95%)。最后进行了简要的讨沦,提出对乳癌必须进行综合性诊断,才能做到早期发现,提高疗效。乳腺是人体较常发生疾病的器官之一,为了更好地诊治乳腺疾病,我们对1976.11~1984.8期间收到外检的乳腺疾病标本400例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