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患者院内真菌感染与抗真菌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钟慧 《中国药房》2003,14(5):285-286
目的 :安全、合理和有效地应用抗真菌药物 ,提高老年患者院内真菌感染的治愈率。方法 :调查我院1996年1月~2002年6月126例老年住院患者真菌感染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60a的老年患者主要应用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抗菌药物诱发真菌感染达103例 (81.7% ) ;真菌感染主要为肺部念珠菌感染。结论 :及时、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是防治深部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骨髓移植过程中应用抗真菌药物预防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科进行的62例骨髓移植治疗的患者真菌感染的情况,以及抗真菌药物预防和治疗的应用情况。其中A组:移植前无真菌感染38例;B组:移植前有临床拟诊断真菌感染24例且在移植前病灶稳定。每例患者在移植过程中均接受各种抗真菌药物干预。结果62例患者总真菌感染率为12.9%,其中A组患者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预防总真菌感染率为5.26%,B组使用口服药物预防感染率为60%,使用广谱抗真菌针剂药物预防感染率是0%,口服药物加针剂预防总感染率为25%。结论骨髓移植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高,要根据患者既往真菌感染的情况选择不同抗菌谱和抗菌强度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邓彩霞  李文锋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6):2390-2391
目的:研究用药流行趋势及医师处方习惯。方法:调查我院住院患者抗真菌药的应用情况,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方法及Ghodse教授建议的"药物利用指数"方法,对抗真菌药物进行可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真菌药使用基本合理,但真菌感染与广谱抗生素的滥用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抗菌谱广而不良反应小的抗真菌药将取代不良反应大的药物。结论:应提倡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病率。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愈应以临床和真菌检验为依据,使抗真菌药的使用更趋向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对危重患者更是致命的威胁.为了降低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抗真菌药物的疗效无疑成为了治疗的关键所在,因此,了解各类抗真菌药物特性,使得临床应用更加合理化、规范化显得至关重要.随着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如何配合此次活动,按照要求遴选出不超过5个品规(药品规格)的深部抗真菌药物,也进一步要求我们掌握抗深部真菌药物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FDA最新药物     
张洁 《中国处方药》2004,(11):84-85
已批准药物批准的新适应证默克公司10月19日宣布,FDA已经批准其抗真菌药Cancidas(caspofungin)用于发热性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真菌感染症的治疗。Cancidas为第一个棘白菌素类(echinocandins)抗真菌药,于2001年获批准用于治疗不能耐受其他抗真菌药物的侵入性曲霉病患者。一项大型前瞻性抗真菌经验疗法研究显示,对持续发热的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使用Cancidas,与Gilead和藤泽公司的AmBisome(两性霉素)疗效等同。安全性优于后者。对于正常至中度肾功能受损患者产生的肾毒性小,药物相关的临床及实验室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低。批准用于治疗…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细胞毒性药物、免疫抑制剂、广普抗感染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无论是在发生频率还是在致病菌种方面都在不断增加,使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应用,抗真菌的耐药性也越来越强,真菌感染极大的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近来,抗真菌药物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进展,现将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研究机制和研究新进展简述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真菌感染既可累及浅部组织,也可侵犯深部各器官,易复发。临床上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感染易出现不良反应。本文简要综述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阅读复习,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真菌感染发病复杂,诊断困难,预后较差,但是抗真菌药物研发的不断进步,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了更多选择,真菌感染的治疗和预后将逐步得到改善。结论: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炎  马筱玲 《安徽医药》2013,34(7):1034-1036
侵袭性真菌感染多见于有严重器官疾病、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或免疫抑制人群,是住院患者常见的感染之一。目前,用于抗真菌治疗的药物数量较少,毒性较高。针对不同人群正确地进行抗真菌药物种类和剂量的选择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共有4类,它们是多烯类(两性霉素B)、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嘧啶类(氟胞嘧啶)  相似文献   

10.
赵文强 《海峡药学》2013,25(3):215-216
目的探讨内科ICU重症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将49例ICU重症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资料收集,分析患者的真菌感染特点以及药物应用疗效。结果 49例ICU重症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中以白念珠菌为主,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感染最为常见。本组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总病死率为26.5%,各种治疗药物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ICU患者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真菌发生及改善抗感染免疫力,而提高治疗有效率,综合药物治疗,并调整用药的抗真菌治疗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药科技的高速发展,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持续增加,成为重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抗真菌药物主要有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尼柯霉素类、棘白菌素类、5-氟胞嘧啶以及普拉米星(Pradimicin)等,它们各具优缺点。在临床应用中,需综合考虑病原菌的种类、药物的特性、患者的原发病和经济状况等,以正确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本文就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耐药性以及药物的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抗真菌药物在临床上大量使用,真菌的耐药性迅速发展。真菌耐药性的发展是抗真菌感染治疗面临的又一难题,已引起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着重介绍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耐药机制,并提出控制其耐药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真菌对临床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感染,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抗真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引起了真菌耐药曰益严重,严重影响了抗真菌药物治疗的效果,也增加了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对真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依据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药物种类,分别总结论述了近年来真菌耐药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周晓明 《中国药业》2014,(14):117-119
目的介绍现阶段抗真菌药物及其临床应用进展。方法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对抗真菌药物及其临床应用进展分类进行综述。结果近年来抗真菌药物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取得了许多新进展。结论新的抗真菌药物及现有药物的新剂型,为临床治疗真菌感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抗真菌药物在皮肤科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感染在皮肤科较为常见,临床上感染真菌后可引起浅部真菌部和深部真菌病。治疗以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浅部真菌病一般采用外用药治疗,对某些顽固性浅部真菌病及深部真菌病应进行系统的抗真菌治疗。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几年抗真菌药物在皮肤科临床应用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呼吸系统侵袭性真菌感染率不断上升,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高,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也越来越被临床重视和应用,广谱的三唑类药物及新型的抗真菌药物不断开发和应用。及时有效地应用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进行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治疗是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最强有力的呼吸/心脏支持手段。COVID-19的危重症患者病程时间较长,前期有使用激素治疗的可能,较多患者均会存在细胞免疫抑制的情况,尤其是需要入住ICU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情况值得我们关注。本文将从ECMO的概述、抗真菌药物PK/PD及抗真菌药物应用要点等进行讨论,为COVID-19后期继发真菌感染患者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增加,促进了抗真菌药物的不断发展,1980年Pfizer 公司研制了一种新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氟康唑,化学名称为2—(2,4—二氟苯基)—1—3—双(1H—1,2,4—三唑基)丙醇—2,分子量为306.3,它具有许多  相似文献   

19.
抗真菌药物(antifungal drugs)是一种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近年来,天然抗真菌化合物的筛选和合成抗真菌药物的结构修饰促进了有机硫类抗真菌药物迅速发展。文中对天然有机硫类抗真菌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从氮唑类、硫脲类和丙烯胺类以及硫色酮类等3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方面综述了目前合成有机硫类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0—2012年抗真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分析,评价近年来抗真菌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采用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分析及排序法进行药物利用分析。结果①抗真菌药物占抗菌药物的总金额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2011年增长率最高为10.8%。②抗真菌药物金额构成比最大的是深部真菌感染用药,尤其是三唑类药物,年均增长率为10.5%。③抗真菌药物通用名金额排序中三唑类药物排在前列,伏立康唑排名从2010年的第3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1位。④抗真菌药物DDDs排序中,深部真菌感染用药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排在前列,浅表部真菌感染用药特比萘芬排名也居前。结论2010—2012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使用抗真菌药物结构相对合理,用药金额增长较为显著,深部真菌感染用药趋于选用三唑类,浅表真菌感染趋于使用特比萘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