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对古辞书中的“咽”“喉”“咙”“嗌”“噎”“廝”“喝”等医学词语进行梳理分析,辨别异同,明其所指。[方法]采用文献比较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史类典籍文献与中医古籍进行分析比较,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体解剖学知识,确定“咽”“喉”“咙”三者的位置关系。[结果]咙即咽,咽与喉相连,喉在上,咽在下。“嗌”“噎”为咽部疾病,指吞咽食物困难。“喝”“廝”为喉部疾病,指声音嘶哑。[结论]由此可知,综合运用文史与医学古籍对存有疑义的医学词汇进行考释,可更加准确地理解医学词汇含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古辞书中的"咽""喉""咙""嗌""噎""■""喝"等医学词语进行梳理分析,辨别异同,明其所指。[方法]采用文献比较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史类典籍文献与中医古籍进行分析比较,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体解剖学知识,确定"咽""喉""咙"三者的位置关系。[结果]咙即咽,咽与喉相连,喉在上,咽在下。"嗌""噎"为咽部疾病,指吞咽食物困难。"喝""■"为喉部疾病,指声音嘶哑。[结论]由此可知,综合运用文史与医学古籍对存有疑义的医学词汇进行考释,可更加准确地理解医学词汇含义。  相似文献   

3.
4.
每当人们提起健康状况时,常会听到"三高"的说法,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其实,高血脂这个概念是不准确的。很多人认为,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升高或者胆固醇升高,血脂异常其实并非那么简单。所谓血脂,顾名思义就是血液中的脂性物质,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它是一个大家庭,家中有四个"兄弟"。"大哥"叫胆固醇,"二哥"叫甘油三酯,"三哥"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弟"叫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四兄弟都是"好人",都有用。不过,"大哥""二哥"和  相似文献   

5.
在医学稿件中,“的”、“地”、“得”三字混用现象较为普遍。之所以混用,主要是作者(包括有些编辑)对它们各得其所的语法位置了解不清。概括起来,我认为可根据以下五条规则把这三字进行区别。 (一) 名词前面用“的”。例如:胸水的比重,增厚的胸膜,抛物状的边缘,隆起  相似文献   

6.
对《广雅》中"疥""痎""痟""■"及与其相关病名进行探讨。利用古代辞书及其旧注,结合相关文献,考证名实关系,梳理病名之间的关系,缕清词义发展演变过程及用字情况,并对当代辞书释义进行补正。认为"疥"字本义为疥疮,又假借为"痎",表示疟疾;"痟"为头痛,又为全身性肌肉酸痛;"■"有两个义项,一指中暑;一指消渴病。"痟■"同"消渴",即今之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8.
对“癘”“”“痱”“”“脪”“瘘”等6个疾病词及其相关词汇进行考证。主要利用佛经音义相关材料,结合历代辞书、文献材料,与《汉语大字典》相关条目进行比对,补充了某些疾病词的书证,增补或订补了某些词的义项,纠正了某些词的注音及释义,明确了某些词之间的字际关系,并据此对《汉语大字典》中这些疾病词及其相关条目中存在的问题和缺漏进行了补正。  相似文献   

9.
“并发”与“合并”、“并发症”与“合并症”是医学常用词语,容易错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并发”一词的解释是:“由正在患的某种病引起(另一种疾病)”;对“合并”一词有两种解释,释②是:“指正在患某种病的同时又发生(另一种疾病):麻疹合并肺炎”。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总结概括了对护士专业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培养的体会。重点介绍了对护生全方位培养的具体做法及一些构想,同时也阐明了它与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材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肺系”一词,见于《灵枢·经脉》,篇中说:“肺乎太阴之脉……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除肺系外,经络学中还有“胃系”、“心系”、“目系”等类似名词.系,有系带的意思,但经络学中这种系带的含义较现代解剖学中的系带所指要广得多,它泛指包括血管、神经、筋肉在内的所有系带样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从本期起,本学报将“黏”与“粘”作了区分。“黏(nian)”包括黏度、黏附、黏合、黏糊、黏结、黏菌、黏米、黏膜、黏儿、黏土、黏涎、黏液、黏着等,指像糨糊或胶水等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物体上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正>6月6日和21日分别为"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芒种是指一些有芒作物将要收割;夏至这天白昼最长,开始进入暑热天气。这时,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使人感到四肢困倦,委靡不振。  相似文献   

14.
15.
<正>9月8日和23日分别为"白露"和"秋分"两个节气。此时阴气渐重,天气渐凉,民间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此时昼夜温差较大;过了"秋分"之后,空气中的湿度小,秋燥便成了中秋到晚秋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央视春晚小品《"儿子"来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品揭露了当今一些不法分子欺骗老年人的行为,在令观众捧腹的同时,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尤其是老年人,购买养生器材、治病药物,乃至逢人遇事,都要谨防诈骗。要时刻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相似文献   

17.
“作”的词性分类属于“不及物动词”和“系动词”。“作为教师”.“装摸作样”之“作”属系动词,相当与“是”。其词组结构为;“系动词加表语”.这里“作样”之“样”表状态,而不是“作”的宾语。在这种结构中“作”即“为”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中药“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重要内容之一。“反”源自《本经》提出的“七情”中的“相反”,既药物相互〈br〉 配伍后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因而后世医者大多望而生畏,不敢轻易用取禁忌配伍的方药。然而十八反是不是纯粹的配伍禁忌,各代医家也各持所见。但至今从未有学者探讨“十八反”中“攻”“、战”“、叛”三字相互关系,是否与“反”字都同出一辙,本文将通过对十八反历史以及相关文献的分析,辨析“十八反”中“反”与“攻”“、战”“、叛”四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悉古人所创“十八反”歌诀的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辩证":"辩":"争辩"。"证":"证明"。"辩证"即"争辩并证明"。"辩"和"证"都是动词,是并列式结构。形容看问题的眼光全面。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即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属于哲学专业术语。  相似文献   

20.
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属硫酸酯盐,分子式为CH3(CH2)10CH2OSO3Na;相对分子质量为288.38。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onate,SDS)属磺酸盐,分子式为CH3(CH2)10CH2SO3Na;相对分子质量为272.38。十二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