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燕  张广意  马嫔  徐丽莉  米光丽 《护士进修杂志》2023,(21):1960-1965+1970
目的 探讨孕前BMI和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住院分娩的752例GDM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妊娠期体重监测与评价标准,将GDM患者孕前BMI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及超重肥胖组,将孕期体重增长分为适宜、不足及过度组。分析比较孕前BMI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孕前低体重47例(6.25%)、正常体重399例(53.06%)、超重肥胖306例(40.69%);孕期体重增长不足47例(6.25%)、增长适宜295例(39.23%)、增长过度410例(54.52%)。(1)校正混杂因素后,与孕前正常体重组相比,孕前超重肥胖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OR=2.715,95%CI为1.438~5.126,P=0.002)、子痫前期(OR=4.727,95%CI为1.854~12.055,P=0.001)、剖宫产术分娩(OR=1.469,95%CI为11.039~2.077,P=0.030)、妊娠合并贫血(OR=1.606,95%CI为1.132~2.278,P&...  相似文献   

2.
一、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1. 单纯性肥胖病 主要指因摄食过量,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超常的病症.2.成人体重标准采用①[身高(cm)-100]×0.9=标准体重指数;②体重(Kg)/身高(米)~2.男>24女>263.儿童体重标准采用 婴儿:1~6个月出生体重(g)+月龄×600=标准体重;幼儿:7~12个月出生体重(g)月龄×500=标准体重;一岁以上:年龄×2+8=标准体重(若儿童身高超过标准参照成人计算)  相似文献   

3.
确定不同身高、体重、腕周径及其新生儿体重 ,对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更为重要。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6年 1月~ 1998年 12月 ,我院收治足月单胎初产妇 2 16 2例。发娩时年龄 2 1~ 39岁 (平均 2 5 4±2 1) ,孕龄 37~ 42周 (平均 40 0± 0 2周 )所有观察对象均无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内分泌系统代谢系统等疾病。1 2 研究方法 由专人询问妊娠前体重、测量入院分娩前体重、身高及右腕周径 ,计算体重指数 (BWI) ,计算公式为BWI=体重 (kg) /身高的平方米 (m2 )。推算胎儿体重 :B超测量BPD、FL。公…  相似文献   

4.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低出生体重儿(LBWI)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对围术期管理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17例低出生体重先心病手术患儿,出生体重1 225~2 500 g,平均(2 109.1±399.29)g;孕30.3~42.2周,平均(36.5±2.81)周.手术时日龄为8~79 d,平均(28.4±18.39)...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生儿游泳控制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效果.方法 将347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分为游泳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和出院时(出生4~6 d)体重.结果 两组新生儿出院时生理性体重的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游泳组新生儿住院期间(4~6 d)体重均达到出生时体重;对照组未达到出生时的体重(P<0.01).结论 新生儿游泳控制生理性体重下降,对婴儿生长发育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年龄、体重、身高、体重身高比与L2~3硬膜外有效穿刺深度的相关关系。方法:50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麻醉前测量体重(kg)、身高(cm),记录L2~3硬膜外有效穿刺深度(cm)。以年龄、体重、身高及体重身高比为自变量,硬膜外有效穿刺深度为因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自变量年龄、体重、身高对因变量硬膜外有效穿刺深度的作用无显著性意义(P>0.10),自变量体重身高比对因变量硬膜外有效穿刺深度的作用有显著性意义(P<0.05)。回归方程,硬膜外有效穿刺深度=9.52×体重身高比 0.46(P<0.01)。结论:该回归方程作为剖宫产手术L2~3硬膜外麻醉穿刺深度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住院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1日-12月30日入住新生儿病房的90例低出生体重儿,对他们进行体重、身长、头围等监测。结果 出院时患儿体重增长速度10.1~15.5kg/d,出院时身长增长速度为1.1~1.2cm/周,平均身长(46.5±3.5)cm;头围的增长速度0.6~0.7cm/周,平均头围(31.5±1.5)cm;平均体重(2 300±290)g。患儿存在轻度和中度营养不良。 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存在营养不良,其生长发育仍明显落后。  相似文献   

8.
西医必答题一、填空:(共20分)1.写出一周岁以内的婴儿平均体重计算公式:1~6个月,体重=3公斤(出生时体重) 月龄×0.6公斤。7  相似文献   

9.
小儿用药剂量怎样计算目前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体重计算,简便易行最常用.以每公斤体重所用剂量乘以体重即得.体重可实测.也可按下式计算.(因儿童体重增长与年龄有关). 1~6月体重(公斤)=月龄×0.6+3(初生儿体重平均3公斤,每月长0.6公斤,月龄按足月计算) 7~12月按体重(公斤)=月龄×0.5+3  相似文献   

10.
冯琪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7):1857-1859
超低出生体重儿(E LB W婴儿)是指出生体重低于1000g的新生儿,通常是胎龄较小(<28周)的早产儿。美国1997年E LB W婴儿占低出生体重儿(LB W婴儿)的10%。随着围产医学、新生儿医学的发展,E L B W婴儿存活增加,救治的婴儿胎龄已达23周甚至以下。出生体重501~750g、751~1000gE LB W...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肛周脓肿发病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7年1~8月诊治的57例肛周脓肿患者的病历资料。计算其体重指数(BMI)作为观察组。抽取2017年06月我院体检科健康体检人群1397例的体重指数(BMI)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肛周脓肿患者的体重指数(BMI)与健康人群的体重指数(BMI)分别为24.25±2.95、22.65±2.9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P0.05)。结论肛周脓肿发生可能与体重指数(BMI)存在一些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妇孕期体重增长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分析1000例单胎初产妇,测量孕前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计算体重指数(BWI),年龄21~35岁。将孕期增加体重分为偏轻、正常和偏重三组。记录每例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偏轻组、正常组和偏重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是(2872.56±325.22)g、(3242.58±412.31)g和(3427.66±421.62)g,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孕妇孕期体重增长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游泳联合抚触对低出生体重儿体重的影响.方法 检测出生体质量在1800~2500g低体重儿20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游泳抚触组)和对照组(单纯沐浴组).观察组100例,进行游泳联合抚触;对照组100例,只进行常规的沐浴.结果 2组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体重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96 h体质量(2.187±0.25)kg,28 d体质量(4.551±0.53)kg;对照组低体重儿出生后96 h体质量(2.051±0.15)kg,28 d体质量(3.515±0.43)kg;2组低体重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有助于低体重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小儿体重以实际测量最为可靠,但在实际工作中,尤其在门诊,对病儿体重要迅速作出估计,才能开方用药,所以,采用公式计算,也实属必要。1953年以来出版的国内、外部分儿科资料和我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儿科学》,都记载着对一岁以内小儿体重计算公式:……出生后1~6个月的体重(克)等于出生时的体重(克) 月龄×600;生后7~12  相似文献   

15.
身高、体重对青少年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青少年时期(6~18岁)男女骨密度(BMD)和身高、体重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1008例健康男女学生行全身扫描,按性别不同,每1岁分一个组。结果6~14岁女孩和6~16岁男孩其身高、BMD和BMC年增长较快(P<0.05~0.001),其后男女孩的身高、BMD和BMC年增长就都不明显(P>0.05)。12岁以前女孩和14岁以前男孩其身高与BMD呈明显正相关(P<0.01~0.001,r=0.402~0.814),之后身高与BMD无相关性。6~18岁男女孩体重与BMD始终呈显著性正相关(P<0.001,r=0.654~0.864)。结论青少年男女身高、BMD和BMC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是:女孩在14岁以前,男孩在16岁以前。身高和体重对BMD都有影响,但以体重对BMD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6.
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护理措施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中的作用。方法按我院新生儿病区监护室 (NICU)建立的前后 ,分为前五年组 (1989~ 1993年 )和后五年组 (1994~ 1998年 ) ,比较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存活率。结果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意义 (P〉0 .0 5 )。主要并发症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死率 ,严重感染的病死率和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后五年组较前五年组均下降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建立NICU ,加强对护士的培训 ,提高护士对重症监护的整体护理水平 ,配合医疗 ,是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体重指数 (BMI)对老年妇女骨密度 (BMD)和骨强度的影响 ,为骨质疏松症 (OP)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和定量骨超声仪 ,测量 319例老年妇女不同骨骼部位的BMD和胫骨超声传导速度 (SOS) ,并按BMI不同分为低体重组 (BMI <2 0 )、正常体重组 (BMI =2 0~ 2 4)和肥胖组 (BMI >2 4)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除腰椎侧位外 ,老年妇女各部位BMD和胫骨SOS均与BMI呈正相关 (r=0 .2 6 7~ 0 .446和r =0 .16 2 ,P <0 .0 0 1和P =0 .0 0 4) ;正常体重组各部位BMD和胫骨SOS均高于低体重组对应部位 (P <0 .0 5~P <0 .0 0 1) ,而肥胖组均高于低体重组和正常体重组对应部位 (P <0 .0 0 1和P <0 .0 5~P<0 .0 0 1) ;除腰椎侧位 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外 ,老年妇女各部位OP的患病率 :低体重组 >正常体重组 >肥胖组。结论 BMI高者可能通过雌激素和负重等作用 ,延缓老年妇女BMD和骨强度下降 ,但对腰椎侧位影响小。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并发症 ,提高存活率 ,保暖是护理的重点之一 ,而改善保暖设施是护理的关键。 1998年 9月~ 2 0 0 1年 8月我病室设置链式保暖装备 ,为低出生体重儿提供近似母体宫内的平稳的温暖环境 ,取得很好的保暖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统计 1998年 9月~ 2 0 0 1年 8月本病区使用保暖链对 5 1例低出生体重儿 (无窒息抢救史 )保暖 ,其中男婴 31例 ,女婴 2 0例 ;按出生体重分 3组 :低出生体重儿 (LBWI) 2 6例 ,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2 0例 ,超低出生体重儿 (ELBWI) 5例。2 设备与方法2 .1 设施与环境准备。有箱温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巨大儿和正常体重儿出生后两天体重下降情况。方法 :对 2 0 0 2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分娩的 3 9例巨大儿和3 9例正常体重儿分成两组 ,分别测量出生后第 1、第 2天的体重下降情况 ,两组结果用U检验比较。结果 :巨大儿第一天体重下降率 ( 3 3 7± 0 2 5 ) % ,第 2天下降率 ( 3 2 8± 0 2 2 ) % ;正常体重儿第一天体重下降率 ( 2 63± 0 2 4) % ,第 2天下降率 ( 2 49± 0 2 6) %。两组相比有差异 ( P <0 0 5 )。结论 :出生两天内巨大儿体重下降比正常体重儿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游泳和抚触对控制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影响.方法 比较观察组160例新生儿(游泳及抚触)与对照组160例新生儿(母婴同室常规护理)第2~5天的体重平均下降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下降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游泳及抚触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促使新生儿生理体重下降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