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警战士军事训练与皮肤病患病相关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军事训练与武警战士皮肤病患病之间关系.方法 采用皮肤病调查表对4 363名武警战士不同年度和训练前、训练后3个月、训练后1年皮肤病患病率分别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发现训练3个月后毛囊炎、浅部真菌病和皮炎湿疹等皮肤疾病明显高于训练前(P<0.05);训练1年浅部真菌病、皮炎湿疹和疣患病率明显高于训练后3个月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004年度战士浅部真菌病、皮炎湿疹和疣患病率明显低于2003年度,但日光性皮炎明显高于前1年,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菌种分布以红色毛癣菌为主.结论 军事训练与皮肤病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采取措施后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某部濒海训练高发皮肤病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调查某地区濒海训练部队高发皮肤病情况。方法 对驻某地区某应急作战部队、某海防部队、某舟桥部队等 3类部队共 1 1 3 89名指战员进行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 ,采用多种措施对高发皮肤病进行防治。结果 浅部真菌病患病率最高 ,共 2 3 91例 ,占 2 0 .99%。昆虫皮肤病共 2 2 2 3例 ,占 1 9.5 2 % ,居第 2位 ,其中海蜇皮炎 2 1 61例 ,占 1 8.97%。日晒伤共2 1 90例 ,占 1 9.2 2 % ,居第 3位。海训部队所驻地区、海训海域及海训工作、生活特点等是皮肤病高发的易患因素。某应急作战部队采取防护措施后日晒伤发病率明显减低。结论 通过采用人一日损失计量化分析 ,提示常见皮肤病 ,尤其是浅部真菌病、海蜇皮炎、日晒伤可造成濒海训练部队在训练时较大减员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东南沿海某部队高发皮肤病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与工作环境、气候条件及后勤保障条件的关系,为皮肤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东南沿海某导弹部队、某工兵部队等3 920名官兵进行了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多种措施对高发皮肤病进行防治。结果共有皮肤病1 392例,患病率35.51%。结论浅部真菌病患病率最高,其次为痤疮、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跖疣、疖肿、隐翅虫皮炎等;主要诱因为潮湿、摩擦挤压、感染、麻黄碱、蚊虫叮咬等。  相似文献   

4.
某驻岛部队官兵皮肤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某驻岛部队皮肤病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与工作环境、气候条件及后勤保障条件的关系.方法:采用普查法,对某驻岛部队官兵4 725例进行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检出皮肤病1 658例,发病率35.1%.北方地域浅部真菌病患病率最高,其次为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结论:皮肤病的主要诱因为海洋环境下超强度军事训练、潮湿、感染、蚊虫叮咬等,应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5.
刘辉  王晓波  何聚  张海滨  尹安民  王岩  王喜国  罗平 《人民军医》2012,(11):1070-1071,1080
目的:调查了解北方驻岛部队官兵皮肤病发病情况及对皮肤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为部队皮肤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驻扎4个岛屿官兵共1685例,由调查人员直接深入师医院及边防哨所,对官兵进行皮肤病体检、登记并详细记录。对可疑浅部真菌病患者,同时刮取鳞屑及甲屑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诊断。统计皮肤病发病率及分布情况。在健康讲座前随机发放自制皮肤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及时收回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685例中,发生皮肤病203例,总发病率12.0%。其中,浅部真菌性皮肤病发病率最高,为4.6%(77/1685);皮肤附属器疾病为2.2%(37/1685);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为1.2%(21/1685);病毒性皮肤病及神经精神性皮肤病均为1.0%(17/1685);其他种类皮肤病为2.0%(34/1685)。各驻岛部队官兵皮肤病发病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4份。其中,在发现皮肤病后首先找本单位医师就诊187例,占70.8%;患足癣后能够正确选用抗真菌药治疗200例,占75.8%;认为湿疹、带状疱疹、银屑病具有传染性190例,占72.0%;曾有过与其他战友衣鞋混穿情况155例,占58.7%;对于青春期面部长"痘",常用手挤搓105例,占39.8%。结论:浅部真菌性皮肤病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皮肤附属器疾病和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应加强驻岛部队官兵皮肤病防治及相关知识宣教。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四川绵竹、绵阳、德阳等15个乡镇地震后49d内人群常见病的分布情况,为灾后卫生防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笔者所在医疗队震后72h即进入灾区进行巡诊工作,为期46d,巡诊灾区群众、救灾部队官兵、志愿者共24 075名,对其中10862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 震后四川绵竹等15个乡镇巡诊患者皮肤病、机械性损伤、呼吸道感染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率依次为49.5%、20.3%、17.9%、25.0%,其中皮肤病主要为虫咬皮炎(39.0%)、皮炎湿疹(30.8%)、浅部真菌病(8.9%)、神经性皮炎(6.4%)、日光性皮炎(5.9%). 结论 皮肤病、机械性致伤、呼吸道感染、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此次四川震后最常见的4种疾病.  相似文献   

7.
军队飞行员皮肤病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不同地区军队飞行员常见皮肤病患病情况,为其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10月-2008年9月对驻扎在北京、天津、湖北及陕西地区不同部队的255名飞行员的皮肤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通过临床检查确定皮肤病种类和感染例数(次),并分别比较各地区军队飞行员和不同年龄阶段飞行员皮肤病发病情况,对皮肤病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55名飞行员中,现患皮肤病47种,共430例次患病,浅部真菌病的患病率最高,为69.8%,患两种以上皮肤疾病者占72%.北京、天津及陕西地区飞行员中慢性单纯苔藓的患病率均高于湖北地区,而手足癣的患病率则均低于湖北地区(P<0.05);服役年限≤7年的飞行员痤疮发病率高于服役年限>7年者(P<0.05).工作训练紧张、出汗多、饮食酸辣、卫生条件差、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均与皮肤病的发病率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皮肤病是军队飞行员常患疾病之一,应高度重视并依据本调查结果对不同地区患病率较高的皮肤病采取科学措施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三亚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 ,高温 (年平均气温2 3~ 2 8℃ ) ,多雨 (年平均降雨量 180 0mm以上 ) ,湿度大(年平均湿度 78~ 86 % )。皮肤病高发 ,其中皮肤真菌病居皮肤病发病之首[1] 。我们对地处亚热带地区的三亚地区某部舰艇部队 32 9名艇员的浅部真菌病进行了初步调查。1 临床资料1 1 对象和方法 对入伍 1年以上的老兵和干部 32 9名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年龄 19~ 37岁 ,平均 2 5 1岁。对典型浅部真菌病进行登记 ,对可疑患者进行真菌学检查后确定。1 2 调查结果  32 9名人中患有各种浅部真菌病 2 17人(见表 1) ,其中典型病例 1…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某校2008级新飞行学员皮肤病患病谱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全军皮肤病学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皮肤病调查表,由同一组皮肤科医师按照同一标准从头至足体表各部位进行仔细检查,并与2001级学员比较。结果:2008级飞行学员共检出皮肤病31种,皮肤病总患病率比2001级显著降低(P〈0.01);Ⅱ度痤疮患病率显著增加(P〈0.01);浅部真菌病降低(P〈0.05)。结论:在青年学员皮肤病诊治中应重视痤疮等心身性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基层部队皮肤病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松江  李展  李恒斌 《人民军医》2007,50(3):136-137
1问题 1.1患病率高基层部队训练任务重、强度大,皮肤病患病率较高。王祥生等对3411例官兵皮肤病调查,其患病率73.89/6;宋丽新等对1487例士兵训练后皮肤病调查,其发病率60.9%。平时就诊的部队皮肤病病人占门诊量的15%~30%,战时皮肤病发病率更高,特别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有报道,1986年驻广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在非洲4国进行医疗服务期间所有皮肤科就诊患者中各种皮肤病的构成比,为今后再次执行医疗服务任务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回顾调查所有皮肤科就诊登记本,计算各种皮肤病的构成比.结果 各国常见皮肤病的构成稍有不同,最常见的是浅部真菌病,占所有病例数的20.4%~25.3%;其次为皮炎湿疹类占14.1%~22.0%;瘙痒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某机场夏季昆虫性皮肤病的患病情况 ,为预防工作提供依据及疫情资料。 方法 按人员职务及居住地区分类 ,登记确诊为各类昆虫性皮肤病的病例 ,分析其感染的不同程度及原因。结果 飞行人员、机务人员及地面保障人员之间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 ,居住在外场的人员患病率较居住在内场的明显多。本机场主要昆虫性皮肤病有毒隐翅虫皮炎、蚊咬皮炎、毛虫皮炎、蜂螫伤等。其中毒隐翅虫皮炎的患病率最高。 结论 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教育及打扫卫生 ,铲除有害昆虫滋生环境。  相似文献   

13.
驻中原某部浅部真菌病感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驻中原某部浅部真菌病感染情况,以探讨防治对策。方法:采用问卷与体检相结合的方法,对驻中原某部2398名官兵进行皮肤浅部真菌病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共发现浅部真菌病720例,占30.0%,其中足癣的感染率最高,为24.3%;步兵感染率最高,为37.4%;以17~19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为32.9%;干部的感染率为29.8%,感染者多与不重视个人卫生及不坚持治疗有关。结论:加强个人卫生及训练卫生教育是防治浅部真菌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驻福建某部连续3年濒海训练皮肤病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掌握濒海训练部队皮肤病发病情况,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驻福建某部参加濒海训练的官兵巡诊、并统计调查该部连续3年皮肤病发病情况。结果:该部3年来皮肤病发病率逐年下降,2000年、2001年、2002年皮肤病发病率分别为50.2%、38.9%和29.5%,其中日晒伤基本得到控制,但浅部真菌病仍居2001年和2002年皮肤病发病率的首位。结论:应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濒海训练时皮肤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研空军某基地部队官兵皮肤病的患病情况并进行患病原因的分析.方法 采用统一的皮肤病调查表对236名官兵进行皮肤病普查登记.结果 部队官兵皮肤病患病率为53.81%,其中以感染性皮肤病(21.61%)和变态反应性皮肤病(8.90%)多见;感染性皮肤病中又以浅表真菌感染为主,患病率为15.25%.结论 该调查表简单可行,可用于基层部队疾病调研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寒区某部官兵首次进驻热区后皮肤病患病情况。方法:选择寒区部队官兵200例,采用全军皮肤病统一调查表和门诊登记表,调查其进驻热区前后皮肤病患病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进驻热区6个月后发生皮肤病139例,占69.5%;与进驻热区前比较,皮肤病患病率升高非常显著(P〈0.01)。进驻热区后感染性皮肤病、外因性皮肤病和心身性皮肤病患病率分别为55.0%、7.5%和7.0%。结论:应加强寒区部队官兵进驻热区后皮肤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在非洲4国进行医疗服务期间所有皮肤科就诊患者中各种皮肤病的构成比,为今后再次执行医疗服务任务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回顾调查所有皮肤科就诊登记本,计算各种皮肤病的构成比.结果 各国常见皮肤病的构成稍有不同,最常见的是浅部真菌病,占所有病例数的20.4%~25.3%;其次为皮炎湿疹类占14.1%~22.0%;瘙痒性及神经精神性皮肤病占10.1%~19.7%.结论 初步调查结果提示在非洲医疗服务的准备工作中,重点应该放在常见皮肤病上.  相似文献   

18.
远航船员阴囊皮炎的调查牟正华在气温高、湿度大的远航船员中,由于大量出汗、皮肤受汗液浸渍而又不能经常及时清洗,易发生皮肤病,如疖、真菌类疾病等。特别易发生阴囊皮炎,对远航船员的生活和工作有一定影响。我们在对远航船员皮肤病的调查中,发现阴囊皮炎患病较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某部队医院野战医疗队基地化训练皮肤病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保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部队医院野战医疗队自2013年7月至2020年7月执行基地化训练任务过程中就诊的450例官兵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有皮肤病将官兵分为健康组(n=305)与皮肤病组(n=145)。调取所有官兵执行基地化训练任务过程中的就诊及取药记录。分析疾病谱特点,记录皮肤科药品使用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检验皮肤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450例官兵中,共诊治皮肤病145例,皮肤病总体患病率32.22%(145/450)。男性患病率为35.87%(113/315),高于女性的23.70%(32/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类别构成比中,居前5位的依次为皮炎湿疹类(24.14%)、浅部真菌病(23.45%)、物理性皮肤病(13.10%)、皮肤附属器疾病(11.72%)、虫媒性皮肤病(8.27%)。健康组与皮肤病组性别、训练时长、驻训地域气候带、训练季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耗率排名前5位依次为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73.33%)、特比奈芬乳膏(46.0...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辽南地区驻岛部队皮肤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将2019年9月辽南地区驻岛部队巡诊体检的2 700名官兵纳入2019年组,将2002年9月同单位巡诊体检的4 275名官兵纳入2002年组,比较两组官兵的皮肤病发病率及单病种构成比。结果 2019年组皮肤病发病率为4.18%(113/2 700),低于2002年组的9.38%(401/4 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002年组比较,2019年组浅部真菌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类皮肤病、神经精神性皮肤病的发病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2年组中,单病种分布排序从高到低前5位依次为足癣、痤疮、神经性皮炎、花斑癣、马拉色菌性毛囊炎;而在2019年组中,依次为马拉色菌性毛囊炎、日光性皮炎、寻常疣、痤疮、湿疹。结论 2019年巡诊体检中,辽南地区驻岛部队的皮肤病发病率较2002年降低,尤其是浅部真菌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类皮肤病、神经精神性皮肤病;同时,单病种分布排序发生了改变。部队官兵的年龄结构、高强度训练、群居性等特点决定皮肤病的防治和干预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