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糖尿病常因神经病变而累及心脏,引起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本文对1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2型糖尿病患者166例(男108例,女58例);年龄25~62岁,平均39.2岁。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组间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1.2 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心电图检查项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 ,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报道较少 ,现对34例老年单纯糖尿病患者 ,3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报导如下。1 资料与方法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关于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均为Ⅱ型糖尿病。老年单纯糖尿病组 34例 ,男 2 6例、女 8例 ,年龄 6 0~ 6 8(平均 6 4 .5 )岁 ,病程 2~ 10年 ;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 38例 ,男 2 8例、女 10例 ,年龄 6 2~ 78(平均 6 8.5 )岁 ,病程 3~ 2 0年。所有病例均于未行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前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全部受试者均接受 2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异常表现。结果该组患者110例,其中59例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54.54%,其中,合并高血脂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82.86%,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72.4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较高,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致心脏损害的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50例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50例2型糖尿病未并发微血管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检出率与心电图异常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为88%(44/50),较对照组的34%(17/50)明显更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T-T改变、心律失常及其他心电图异常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造成的心脏损害,在糖尿病心肌病与糖尿病并冠心病的早期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电图TV1>TV5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及结果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胸闷患者90例,男53例,女37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5±15)岁,病程3~15年,其中合并高血压病35例,合并糖尿病24例,合并高血脂21例。入院时心电图检查提示TV1>TV5,TV5.V615例,双支病变55例,三支病变20例。前降支病变65例,回旋支病变25例。狭窄<50%10例,狭窄50%~70%25例,狭窄71%~90%40例,慢性闭塞病变15例。结论心电图TV1>TV5,结合TV5.V650岁以上出现胸闷症状的患者应该引起重视,及早行冠脉造影检查一进一步明确诊断,这有待于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J波改变与心脏事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脏事件与其心电图J波的关系。一、资料与方法选择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诊断符合 1979年WTO制定的标准 ,心电图显示有J波者为J波组共 12 1例 ,男 82例 ,女 39例 ,平均年龄 (6 2± 34)岁。心电图显示无J波者为对照组 ,共 10 8例 ,男 74例 ,女 34例 ,平均年龄 (6 0± 31)岁。J波组与对照组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别为 4 4、33例 ,心肌梗死患者为 4 0、5 3例 ,合并高血压和 (或 )糖尿病患者为 37、2 2例。受试者均为心肌梗死后 3个月内接受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J波的测定标准为 :心电图显示至少 2个导联以上可测定J点…  相似文献   

7.
左前分支阻滞的向量图与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新明  陈建国 《山东医药》2001,41(10):26-26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L AFB)在临床上误诊或漏诊并不少见 ,特别是合并心肌梗死或其他束支阻滞时诊断更为困难。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认为 ,在心电图检查时用心向量图作对照 ,可使诊断符合率大有提高。资料与方法 :本组收集 1995~ 1999年心电图诊断为L AFB的患者 12 0例 ,其中成年人 (4 0~ 5 5岁 )正常体型者 86例、成人瘦长型和儿童 (5~ 10岁 )室间隔缺损者共 34例。 12 0例患者均进行心电向量图检查 ,按以下五种情况进行分析 :1单纯 L AFB;2 L AFB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 ;3L AFB合并下壁心肌梗死 ;4 导联无 q波者 ;5心电轴…  相似文献   

8.
目前 ,心房梗死合并房间束传导阻滞少有报道 ,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我们把现有的心房梗死及房间束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标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观察其诊断的可靠性以及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 :在 1995~ 1999年诊断为心房梗死的 30例住院患者中 ,11例心房梗死合并房间束传导阻滞 ,占36 7%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45~ 71岁 ,平均 5 8 16岁。 30例均合并其他部位心肌梗死 ,全部病例均经心脏B超检查 ,心房不大。心电图诊断标准 :(1)心房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 :P R段抬高或下移≥ 0 1mV ,P波切迹、双峰等 ;右房梗死 :Ⅰ导联P …  相似文献   

9.
从2000年一2005年我科接诊心电图诊断为心房颤动合并预激综合征者50例,年龄为20~80岁。其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3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0例,高血压心肌病4例,心肌病4例,无器质性心脏病4例。心电图表现基本一样,现选择一例典型的病例进行分析。患者女性,45岁。因反复心慌,气促伴阵发性心季5年,加重2h我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糖、血脂、电解质正常。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2导联心电能量谱(CEP)对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诊断Ⅱ型临床期糖尿病者,82例恶性肿瘤者均未合并冠心病,同时作12导联CEP及12导联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作统计学x^2检验并进行分析。结果56例Ⅱ型糖尿病中,心电图检查无心肌缺血48例,有ST—T改变者8例。CEP检查无心肌缺血39例,有心肌缺血17例。82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心电图检查无心肌缺血79例,有ST—T改变者3例,CEP捡查无心肌缺血49例,有心肌缺血33例,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EP对心肌缺血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糖尿病发生率的不断提高,其脏器损害已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心血管损害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心电图作为心脏检查的一种常用方法,在糖尿病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旨在观察2型糖尿病者心电图ST-T改变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上突出的特点是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损害 ,与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关。作者探讨深呼吸心电图试验为非侵入性评价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方法。1 资料和方法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5月 ,在本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就医和收住的老年 2型糖尿病 79例为观察组 ,男性 2 9例 ,女性 5 0例 ,平均年龄 (6 8.9± 5 .5 )岁。出现临床症状或就医年限 5年以内者 42例 ,5年至 10年者 18例 ,10年以上者 19例。明显心律失常者未收入。同期 ,随机选择社区无糖尿病病史、体检合格的…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病的急性期常因多种因素,导致冠状动脉循环障碍,心肌代谢发生改变,在心电图上出现相应的波形变化,称为脑心综合征[1]。据报告发病率在68%~71.11%[2]。因此,对于急性脑血管病如何早期识别和防治合并的心脏损害,显得十分重要。作者收集1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就其中伴有心电改变的106例,结合文献对上述问题加以讨论。1 临床资料与方法1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经颅脑CT检查确诊,并排除心脏病史及既往心电图异常。心电图检查在发病后1~2天内进行。2 结 果发现共有106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电改变,占70.66%。其中男67例,女39例,年龄22…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96年12月~1997年12月收治206例胆胰疾患中有106例心电图改变,现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06例患者中均通过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而明确诊断。其中胆道疾患91例,胰腺疾患15例。年龄20岁至80岁,平均年龄49.6岁。106例患者中合并有心脏病病史的11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从该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选出30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数字分配法将这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常规心电图诊断,而观察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这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等情况诊断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效果相比较,其诊断准确性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6.
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方法大致分三类,即长时程心电监测、药物试验及心脏电生理检测。本文对三种常用的体表心电检查方法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敏感性作了初步评估。 对象与方法 37例患者,综合临床表现、心电图、动态心电图、食管心房调搏、阿托品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均符合1993年心律失常对策组提出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标准。年龄38~85岁,男18例、女17例。患者入院后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且每于各类相关症状发作时立即作心电图检查。入院后即采用SIEMENS公司SIE STOREⅣ型动态心电图仪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同时采用SEN-EI BIOVIE型遥测心电监护仪对每例患者作72小时心电遥测。 结果 1.37例患者基础心律均为窦性;2.常规心电图对心率≤50次/分的窦性心动过缓的检出率仅为75.7%(28/37例),而动态心电图及遥测心电图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妊娠中晚期孕妇心电图的改变情况和妊娠合并心脏疾病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56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妊娠孕早中晚期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妊娠早期孕妇28例,妊娠中晚期孕妇28例,两组孕妇均利用24 h动态心电图仪进行心电图监测和检查,分析两组孕妇的心电图改变情况,对妊娠合并心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进行讨论。结果观察组的妊娠中晚期孕妇发生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PR间期缩短、ST-T改变等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的孕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孕妇心电图的改变情况结果显示,妊娠越晚,心脏疾病的发病率越高,这和孕妇的生理变化关系紧密,需要在临床工作中加以重视,做好妊娠合并心脏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8.
老年肺癌患者常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开胸手术也常诱发冠心病,对此类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1985~2004年,我们对192例老年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192例接受肺癌手术患者,男131例、女61例,年龄60~87岁、平均66.3岁。术前根据病史、心电图T波及S-T段改变、心脏超声及既往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诊断合并冠心病94例,其中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治疗89例,给予营养心肌、减轻心脏负荷药物52例。  相似文献   

19.
张惠英 《山东医药》2001,41(14):F003-F004
我们观察了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时心血管病变的患病情况及有关因素,现就此作一临床分析。 临床资料: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156例,均为住院病例。其中男89例,女67例,年龄35~74岁,平均52.9±8.9岁。糖尿病高血压的诊断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冠心病(CHD)和心肌梗塞(MI)的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检查。156例患者中,糖尿病病情为2~28年,高血压病情为5个月~28年。本组156例,合并冠心病的49例(31.41%),合并心肌梗塞的11例(7.05%),不同的糖…  相似文献   

20.
老年糖尿病患者 ,因高血压、高血脂、增龄等多种因素作用 ,常合并大血管及微血及并发症 ,是患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本文对比观察了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糖、血脂及纤溶系统的变化对糖尿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对象 糖尿病组 :按照WHO诊断标准诊断的 2型糖尿病患者 42例 ,男 2 3例 ,女 19例 ,年龄 62~ 79岁 ,平均 67 5 6 3岁。健康对照组 2 6例 ,男 14例 ,女 12例 ,年龄 61~ 77岁 ,平均 66 8± 5 9岁。所有受试者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均正常 ,心电图、胸透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1 2   方法1 2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