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凋亡基因与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应用球囊拉伤动脉内膜加高脂饲养的方法建立兔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24只模型兔进行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采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对髂动脉壁平滑肌细胞(SMC)的bcl-2和p53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实验观察.结果表明bcl-2在术后1周表达增强,p53在术后1周表达受抑制.提示血管成形术后早期由于抑制凋亡基因bcl-2表达增强,促进凋亡基因p53表达抑制共同导致细胞凋亡不足而促进了再狭窄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bcl-2、c-myc、p53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AL的分型、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4例初治AL骨髓细胞bcl-2、c-myc、p5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FAB分型、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因素的关系.结果AL骨髓细胞中bcl-2、c-myc及p53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bcl-2、c-myc、p53基因表达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差异不显著;在AML亚型中,bcl-2在M4及M5中的表达高于M1、M2和M3(P<0.05);而c-myc及p53的表达在各亚型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cl-2的表达与初诊时的白细胞数呈正相关(r=0.44,P<0.05),与疗效呈负相关(r=-0.40,P<0.05),与 c-myc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P<0.05);c-myc 的表达与初诊时的白细胞数呈正相关(r=0.50,P<0.05).结论bcl-2、c-myc、p53基因的紊乱可能在AL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还与白血病的某些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叶酸对胃癌前病变bcl-2、bax及p53 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叶酸治疗对胃癌前病变组织中bcl-2、bax及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胃镜活检经病理证实为胃癌前病变患者38例,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胃癌前病变组织bcl-2、bax基因表达率,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组织p53蛋白表达率.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叶酸10mg,每天三次)与对照组(硫糖铝1.0,每天四次)各19例,治疗结束复查组织中bcl-2,bax基因表达率及p53蛋白表达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bcl-2基因表达率降低(P<0.05),bax基因表达率无明显变化(P>0.05),p53蛋白表达率增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叶酸干预可促进胃癌前病变组织中p53基因的表达,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而对bax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肺癌平药物血清对A549人肺癌细胞凋亡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肺癌平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孵育A549人肺癌细胞,通过电镜、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肺癌平药物血清作用后对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p53表达的影响。结果肺癌平药物血清作用后电镜下可见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亚二倍体核型峰的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抑癌基因p53主要定位在细胞核,部分细胞浆也有淡染。癌基因bcl-2主要表现为胞浆着色,流式细胞仪分析药物血清作用后,p53表达增强,bcl-2表达降低,随着作用时间延长,两种基因表达明显增强。结论肺癌平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及影响相关基因bcl-2、p53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凋亡机制及粉防已碱 (Tet)对 VSMC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三磷酸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法 (TU NEL )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球囊损伤内皮后 VSMC凋亡及 bcl- 1,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球囊损伤后血管壁增生 ,血管中膜和内膜出现细胞凋亡。 Tet可明显促进 VSMS凋亡、降低球囊损伤后内膜及中膜厚度、增加管腔面积 (P<0 .0 5 ) ,促进 bax蛋白的表达、抑制 bcl- 2蛋白的表达 (P<0 .0 5 )。结论 :bax,bcl- 2参与了球囊损伤内皮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调节 ,Tet增加 VSMC细胞凋亡 ,防止血管再狭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球囊损伤后平滑肌细胞(SMC)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三磷酸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表达的变化。结果球囊损伤后第3天,血管中层AT1R表达比假手术组显著增多(P<0.05),以后无显著改变;损伤后第7天内膜层AT1R为中层的近2倍;至损伤后第28天,内膜层AT1R表达最高;球囊损伤后第3天,血管中层出现凋亡的SMC;损伤后第7天,内膜和中层SMC凋亡率最高,凋亡的SMC主要分布在内膜层;以后逐渐降低,至损伤后第28天,仅内膜层有少量凋亡的SMC,AT1R拮抗剂Irbesartan显著增加SMC凋亡。结论血管球囊损伤后,AT1R上调,血管紧张素Ⅱ通过与AT1R结合抑制VSMC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除痰方对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与细胞凋亡相关的机制。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碘化丙啶(PI)单染法检测益气除痰方对肺癌A549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p53、bcl-2和bax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MTT法检测结果表明益气除痰方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P<0.05或P<0.01),抑制作用随药物作用时间和浓度增大而增大;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益气除痰方对A549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p53基因1.58±0.91、bax基因3.27±1.55和bcl-2基因12.09±2.67)相比,益气除痰方引起p53和bax的m RNA表达显著上调(p53和bax分别为13.89±2.52和12.83±1.95,P均<0.01),但bcl-2的m RNA表达显著下调(9.86±2.12,P<0.05)。结论益气除痰方可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具有抑制其生长的作用,这可能与p53和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损伤后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将30只400~500 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手术组(n=24)行球囊扩张损伤大鼠胸主动脉术;对照组(n=6)不行球囊损伤,作为正常对照。分别于术后2、7、14、28 d取胸主动脉应用HE染色、TUNEL法、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进行形态学、细胞凋亡、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基因Fas;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检测。结果对照组管壁处于非增殖状态;手术组球囊损伤后7 d形成新生内膜,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活跃;14 d内膜明显增厚,但VSMC增殖已减弱;28 d内膜继续缓慢增厚,管腔明显狭窄。动脉损伤后Fas表达和TUNEL法测定的凋亡规律一致,两周内凋亡较明显,但细胞凋亡高峰时间(中膜7 d、内膜14 d)迟于增殖高峰(中膜2 d、内膜7 d),两周后凋亡与增殖均明显下降。动脉损伤后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下调,在中膜和内膜分别在7 d1、4 d达最低水平,后回升,与凋亡基因Fas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878,P<0.001)。结论动脉球囊损伤后,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呈现规律性变化,可能在管腔狭窄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再狭窄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及E1A激活基因细胞阻遏子(CREG)在新生内膜增殖中的调控作用, 为研究CREG防治增生性血管疾病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的动物模型, 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 检测新生内膜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 α-actin)的表达变化及血管壁中CREG mRNA水平、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1 d血管壁 CREG mRNA水平开始下降, 至损伤后5 d达最低, 损伤后7 d CREG mRNA表达回升, 至28 d时仍未回到正常对照组的水平.血管损伤后3 d血管内表面可见增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 PCNA染色阳性, 其胞浆内SM α-actin和CREG染色均为阴性; 损伤后5 d新生内膜形成并增厚, PCNA阳性细胞数达到高峰, 部分VSMC胞浆内SM α-actin和CREG染色均呈阳性; 损伤后28 d管腔严重狭窄, 新生内膜中PCNA表达已较低, SM α-actin和CREG表达均明显增加, 新生内膜SM α-actin表达程度仍弱于中膜, CREG表达程度接近中膜.损伤后不同时间点VSMC增殖程度与血管壁中CREG mRNA水平的变化呈负相关(r=-0.80, P<0.05), CREG mRNA的表达为先降低, 后回升, 而细胞增殖指数为先升高, 后回降.结论 VSMC的表型转化、增殖、迁移和分泌细胞外基质导致新生内膜过度增生和管腔狭窄, CREG参与VSMC增殖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分析As2O3对小细胞肺癌细胞(NeI-H细胞)p53、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As2O30.5μmol/L、1.0μmol/L、2.0μmol/L作用72h,NeI-H细胞均可呈现凋亡所特有的亚G1峰,凋亡比率随药物作用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高。实验组p53基因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药物浓度越高表达越多(P=0.001);bcl-2基因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药物作用浓度越高表达越少(P=0.001)。结论:As2O3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其机制与上调p53基因表达及下调bcl-2基因表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 bcl- 2、bax和 p53m RN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 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原位杂交技术分别观察缺血 1 .5 h再灌注后 2 h、 6 h、 1 2 h、 1 d、 2 d、 3 d、 7d和 1 4 d不同时间点神经细胞 bcl- 2、 bax和 p53 m RNA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 2 h在缺血周围区 bcl- 2 m RNA开始表达 ,1 d达高峰 ,之后逐渐减弱 ,再灌注 1 4 d接近假手术组水平 ;bax m RNA与 p53 m RNA均于缺血再灌注 6 h出现 ,bax m RNA于 1 d达高峰 ,3 d降至假手术组水平 ,p53 m RNA于 1~ 2 d达高峰 ,7d降至假手术组水平。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 bcl- 2、 bax和 p53m RNA的表达与缺血性损伤有一定关系 ,参与了神经细胞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13.
To develop a strategy for gene therapy of restenosis following coronary angioplasty,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a recombinant adenovirus vector encoding a hammerhead ribozyme specific for rat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 A-chain mRNA (Ad.Ribozyme) and a control recombinant adenovirus vector encoding the Escherichia coli LacZ gene (Ad.LacZ) on neointima formation in rat carotid artery after balloon injury. Ad.Ribozyme (10(8) PFU/ml) markedly reduced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PDGF A-chain mRNA and protein. Ad.Ribozym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intima/media ratio (68%) of the injured artery, whereas Ad.LacZ had no effect on the intima/media ratio. Most carotid arteries developed thrombi by 14 days after balloon injury, whereas Ad.Ribozyme completely inhibited thrombus formation. Expression of thromboxane A2 (TXA2) receptor mRNA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balloon injury. Ad.Ribozym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levels of TXA2 receptor. Expression of prostaglandin I2 (PGI2) synthase mRNA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balloon injury. Ad.Ribozym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evels of PGI2 synthase mRNA after balloon injury. The observation that adenovirus-encoded ribozyme to PDGF A-chain inhibits neointima formation may serve as a novel strategy to prevent restenosis after coronary angioplasty. Inhibition of growth factors by genetic approaches may yield new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responses to vascular injury and lead to new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4.
MMP_2和MMP_9在损伤血管中的原位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血管损伤后的改变及可能作用。方法在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损伤的模型上,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了MMP2、MMP9在血管损伤后不同时间的表达情况。结果MMP2在球囊损伤后第三天开始表达,第7天达高峰,第14天未见表达,MMP9从第3天开始表达,并一直持续到14天,但第14天只有新生内膜部位有少量表达。结论MMP2、MMP9在血管损伤后,异常表达,可能与平滑肌细胞迁移、新生内膜形成及血管重塑有关。  相似文献   

15.
缺血预适应减少心肌缺血损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对心肌缺血预适应的动物模型观察 ,探讨细胞凋亡在其中的作用 ,以及p5 3,bcl 2 ,Bax基因对其发生进行的调控。方法 采用TUNEL标记技术研究心肌缺血预适应心肌细胞中细胞凋亡现象 ,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及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研究p5 3,bcl 2及Bax基因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缺血预适应组 (P)及非缺血预适应组 (NP)非缺血区均未见凋亡细胞 ,但在P组缺血区可见散在的凋亡细胞 ,而在NP组缺血区则多见。P组p5 3蛋白表达显著低于NP组 ,bcl 2蛋白表达在P组显著高于NP组 ,Bax蛋白表达在P组显著低于NP组 ,并且bcl 2 /Bax的比值P组与NP组相比显著升高。P组p5 3基因mRNA表达显著低于NP组 ,bcl 2基因mRNA表达在P组显著高于NP组。结论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的保护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来实现 ,并且通过bcl 2表达增加 ,p5 3、Bax表达减少对其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6.
白血病细胞p53和bcl-2表达与化疗药物诱导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索p5 3和bcl 2表达及化疗药物体外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与患者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测定 4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p5 3和bcl 2表达水平 ;用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切口和末端标记法 (Tunel法 )、Wright Giemsa染色及超微结构观察等方法检测化疗药物诱导的白血病细胞凋亡。结果  4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p5 3和bcl 2总体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 7例随访组患者完全缓解 (CR) 16例 ,未缓解 (NR) 11例。CR者表现以p5 3和bcl 2共同阴性及化疗诱导高凋亡为主 ,NR者以p5 3和bcl 2共同阳性及化疗诱导低凋亡占优势。形态学观察可见典型细胞凋亡特征。结论 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p5 3和bcl 2表达水平及体外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敏感性有助于预测患者的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MAPK)在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过程中表达的变化。方法  4 0只大耳白兔分成 4组 :行胸腹主动脉球囊损伤 ,术后 3d、7d和 14d取材 ,随机分为 3组 (即术后 3、7及 14d组 ) ;对照组不进行球囊损伤。应用蛋白印迹杂交及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观察主动脉损伤后内膜增殖过程中MAPK表达的变化。结果 动脉球囊损伤后 3d、7d和 14d ,MAPK活性、蛋白和基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 ,以 3d表达最为明显。结论 MAPK在动脉损伤后异常表达 ,可能与平滑肌细胞迁移、新生内膜形成及血管重塑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bcl- 2凋亡抑制基因、p16抑癌基因和nm2 3 转移抑制基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L型感染C57小鼠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动物实验观察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后肿瘤的发生情况 ;免疫组化及核酸原位杂交检测小鼠肿瘤和癌前病变中bcl- 2、p16、nm2 3 基因的表达。结果 金葡菌L型感染后 10只小鼠发生肿瘤 ,13只出现癌前病变。小鼠肿瘤中bcl- 2、p16、nm2 3 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 0 0 %、30 0 %和 2 0 0 % ;癌前病变中分别为 30 8%、5 3 1%和 6 1 1%。小鼠肿瘤中bcl- 2、p16、nm2 3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 0 0 %、2 0 0 %和 2 0 0 % ;癌前病变中分别为 2 3 1%、5 3 1%和 6 1 1%。其蛋白和mRNA表达具一致性 ,且与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金葡菌L型感染可能引起bcl- 2、p16、nm2 3 基因的异常表达 ,进而导致体细胞的恶性转化 ,故金葡菌L型感染在小鼠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