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囊性肾癌14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B  Chen J  Jiang H  Wang S  Shen BH  Jin BY  Xie LP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0):2861-2862
目的 探讨囊性肾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例囊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40 ~71岁.术前CT检查显示囊性病变伴钙化4例,有分隔8例.术前诊断为复杂性肾囊肿12例.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12例,10例报告为囊性肾癌,1例报告为肾囊肿,1例报告为多房性肾囊肿.结果 14例术后病理均为囊性肾透明细胞癌,14例中行根治性肾切除术6例,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4例,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2例,先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后又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先行后腹腔镜下肾上极肿块切除,后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随访4个月~6年,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CT检查对术前诊断囊性肾癌有帮助,术中应行冰冻病理检查确诊,囊性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为首选,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的囊性肾癌的诊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囊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56例考虑恶性病变,13例考虑单纯性肾囊肿,6例考虑为多房性肾囊肿。4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其中开放手术20例,腹腔镜手术27例;保留肾单位手术14例,其中开放手术9例,腹腔镜手术5例;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3例 ,其中2例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提示恶性,同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9例术后2~3周二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例密切随访;1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提示恶性病变,同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75例术后病理报告均为囊性肾癌,其中肾细胞癌囊性变38例,多房囊性肾癌16例,单房囊性肾癌(囊腺癌)8例,肾囊肿恶变13例。随访25~147个月,平均6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囊性肾癌的诊疗及预后需根据不同的亚型分析,保留肾单位手术可作为囊性肾癌的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方法 对10例囊性肾癌的临床特点、超声及CT特点、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囊性肾癌的诊断,术后病理检查囊性肾透明细胞癌10例,其中肾癌囊性坏死6例,多房性囊性肾癌2例,单纯性囊肿恶变2例.随访8例,6例存活至今,2例死于心脑血管意外.结论 囊性肾癌具有独特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特征,确诊者宜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囊性肾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囊性肾癌十分少见,与单纯性肾囊肿极易混淆。本文对2003—2009年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9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探讨囊性肾癌的CT表现,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断准确性。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33~76岁、平均53岁,病史3个月至2年,9例患者均有腰背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5.
黄卫  岑松  钟江  刘元晓 《中国热带医学》2009,9(2):295-295,307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我院1998年6月~2008年6月经手术证实的15例囊性肾癌,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特点,临床与治疗。结果13例为多囊性肾癌,2例为单囊性肾癌,术前CT诊断12例,超声波诊断9例,15例患者均行肾癌根治术,其中1例在此之前曾行后腹膜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2例术前诊断不明确,行手术探查,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结论囊性肾癌术前诊断有一定难度,影像学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有部分尚需手术探查,采用肾癌根治术或肾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囊性肾癌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6.
赵华才  贾莉 《海南医学》2010,21(4):72-73
目的加强对囊性肾癌(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CRC)的认识,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15例囊性肾癌患者的病理学、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临床治疗资料及TNM分期与预后。结果囊性肾癌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诊断线索,经病理确诊肾癌囊性变11例,多囊性肾癌3例,单纯性囊肿癌变1例。13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其中2例行单纯性肾切除术。术后11例获得随访,生存时间平均38个月。与非囊性肾癌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囊性肾癌是一类在影像学和大体病理上具有囊性改变的肾癌的统称,由3种病理学类型构成,术前正确鉴别各亚型是选择手术方式和判断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11例囊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术后病理均为囊性肾透明细胞癌,平均随访32.1个月,1例死于癌肿转移。结论对可疑囊性肾癌患者,术中须行病理检查;确诊后宜行根治性肾切除或部分肾切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方法:对1997~2006年收治的8例囊性肾癌的诊断、治疗、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超声诊断囊性肾癌5例,CT诊断囊性肾癌6例,术中冰冻切片提示恶性肿瘤2例;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均为囊性肾透明细胞癌。8例获随访,7例生存至今。结论:囊性肾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确诊后应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或部分肾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囊肿和囊性小肾癌患者肾功能指标差异,分析CT检查在两种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4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A组)及15例囊性小肾癌患者(B组)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将同期入院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三组受试者均接受肾功能检查,两研究组患者同时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比三组肾功能指标差异;以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评估CT检查在囊性小肾癌和单纯性肾囊肿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三组受试者血清肌酐值和血尿素氮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研究A组研究B组,肾小球滤过率则显示对照组研究A组研究B组(P0.05);CT鉴别诊断囊性小肾癌和单纯性肾囊肿的准确率为85.8%(188/219),其中正确诊断单纯性肾囊肿178例(87.3%,178/204),正确诊断囊性小肾癌10例(66.7%,10/15)。结论单纯性肾囊肿和囊性小肾癌患者均存在肾功能指标异常情况,需引起临床重视;两种疾病的螺旋CT征象虽存在特异性,但在诊断占位体积较小的病灶时仍具有漏诊、误诊风险,建议将其可作为两疾病的辅助鉴别诊断手段应用于临床诊疗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9例MCN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MCN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男性5例,年龄12-85岁,平均53.3岁;女性4例,年龄32-71岁,平均56.4岁。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1例,腹部包块2例,腹痛2例,无症状体检发现4例。所有肿块均为单发,大小2.5cm×3.0cm-12.0cm×6.5cm。所有病例均行B超、IVU和增强CT检查。结果 B超诊断MCN1例、囊性肾癌3例、肾囊肿5例;CT诊断MCN2例、囊性肾癌4例、未定性3例;IVU均未定性。行肾脏切除术2例,肾肿瘤剜除术5例,肾根治性切除术2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MCN。随访3-36个月均未见复发且患者患侧未见肾功能障碍。结论影像学检查是MCN的重要检查手段,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腹腔镜技术治疗成人囊性肾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4年8月运用腹腔镜技术治疗17例成人囊性肾瘤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9例,年龄27~79(44.8±13.0)岁,因血尿就诊3例,因体检发现肾占位入院1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CT和/或MR等影像学检查。其中术前诊断肾囊肿1例、肾癌7例、肾盂癌1例、囊性肾瘤1例,7例未能明确诊断。结果腹腔镜下行肾根治术7例,其中1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8例,其中1例行机器人辅助;1例行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1例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术后5~9 d出院,术后2例行肾根治性手术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其余患者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2~24个月,行肾囊肿去顶术患者术后6个月发现有复发,其余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肾囊性肾瘤是一种良性病变,术前误诊率高,治疗应首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丁未  屈小骅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3013-3014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RCC)的诊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例囊性肾癌患者的病理学、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临床治疗资料及TNM分期与预后。结果术前超声诊断囊性肾癌7例,其中2例诊断肾囊肿,肿瘤不能除外;CT诊断囊性肾癌3例,术后病理回报均为透明细胞癌。上述10例患者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36个月,平均27个月,其中7例无瘤生存。结论囊性肾癌是肾癌的一种特殊类型,采用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可大大提高患者术前诊断率,手术治疗效果满意,预后佳。  相似文献   

13.
囊性肾细胞癌的生物学特性、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囊性肾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临床诊断、治疗选择及预后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这一少见类型肾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至2005年间9例囊性肾细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性、免疫组织化学及手术进程等,随访其预后;并与同期207例其他肾细胞癌患者的肿瘤分期、分级及预后等进行比较。结果囊性肾细胞癌9例,占同期肾细胞癌的4.2%(9/216例),其中多房囊性肾癌7例、单房囊性肾癌2例。肿瘤核分级Ⅰ级6例(66.7%)、Ⅱ级3例(33.3%);肿瘤分期T1期8例(88.9%)、T2期1例(11.1%),均低于同期非囊性肾细胞癌(P=0.000 1和0.045)。临床偶然B超检查发现7例(77.8%),CT检查示多房性囊肿7例(77.8%)、包膜钙化2例(22.2%)、囊内不均匀强化或见囊实相间改变5例(55.6%),术前诊断率为66.7%(6/9例)。本组6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3例行肾切除术,平均随访28个月,疾病特异生存率为88.9%(8/9例),高于同期非囊性肾癌的71.0%(147/207例)。结论囊性肾细胞癌的分期、分级较传统肾癌更低,并有其特殊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235例肾癌中11例囊性肾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病人中8例行肾癌根治术,3例行肾部分切除术;多房囊性肾癌8例,单房囊性肾癌3例;透明细胞癌9例,嫌色细胞癌2例.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1个月,平均27.9个月,无瘤存活10例.结论 囊性肾癌采用肾癌根治或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预后佳.  相似文献   

15.
介入超声治疗肾囊肿6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介入超声治疗肾囊肿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介入超声治疗68例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单纯性肾囊肿、肾孟源性囊肿的疗效以及术中鉴别方法.结果 53个单纯性肾囊肿经介入超声硬化治疗后随访6个月,治愈46个,有效6个,无效1个.15个肾盂源性囊肿仅行减压治疗,治愈0个,有效3个,无效12个.结论 介入超声硬化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可作为首选;但术中要注意与肾孟源性囊肿鉴别.囊液蛋白定性试验与尿氨试验结合是一种简单准确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6.
袁帅  牛越 《新疆医学》2013,43(7):52-54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CRCC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病理特征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常规病检回报:17例均为囊性肾癌,TNM分期13例为T1N0M0期,4例为T2N0M0期。其中多房囊性肾癌7例,单房囊性肾癌4例,肾细胞癌伴广泛坏死3例,单纯囊恶性变3例。17例获随访,随访4~64个月,均未见明显复发或转移情况。结论:囊性肾癌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单房囊肿性肾癌易误诊为肾囊肿,囊性肾癌总体预后较好,最佳治疗方案仍存在诸多争议。  相似文献   

17.
囊性肾癌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CRC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CRCC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病理特征及随访结果。结果:18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CRCC,66.7%(12例)的病例行根治性肾脏切除术,33.3%(6例)行肾部分切除术。肿瘤最大直径为2.3~9.7 cm,平均4.2 cm。TNM分期为T1N0M0期12例,T2N0M0期6例。其中多房囊性肾癌7例,单房囊性肾癌4例,肾癌囊性坏死5例,单纯囊肿恶性变2例。随访12~84个月,平均40个月,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CRCC恶性度低,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如术前诊断不明,术中须做冰冻病理来决定手术方式,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为治疗的最佳选择,囊性肾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囊性肾癌是以囊性方式生长为主的肿瘤 ,临床上较少见 ,我科自 1 983~ 2 0 0 1年收治囊性肾癌9例 ,均经术后病理证实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其中男 5例 ,女 4例。年龄 5 1~ 74岁 ,平均年龄 61岁。肿瘤位于右侧肾 6例 ,左侧肾 3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囊性肾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囊性肾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囊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病理特征及随访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就其临床特点进行讨论。结果12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10例,嫌色细胞癌2例。肿瘤直径1.5~8.5cm,平均4.4cm。TNM分期:T1N0M010例,T2N0M02例,其中多房囊性肾癌7例,单房囊性肾癌5例。随访13~78个月,平均39个月,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囊性肾癌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应结合影像学检查、术中冰冻切片及术后病理结果确诊。囊性肾癌恶性度低,预后较好。囊性肾癌同肾癌一样采用肾癌根治术或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为治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对14例囊性肾细胞癌B超、CT、手术方式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4例囊性肾细胞癌中,根据B超和CT结果进行根治性肾切除7例,肾部分切除2例,另5例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后根据病理再行根治性肾切除.其中12例随访6~84个月,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B超和CT对囊性肾细胞癌是很有价值的检测手段,对可疑囊性肾细胞癌术中应切除全部囊肿及部分周围肾组织送病理检查,以减少误诊.手术治疗囊性肾细胞癌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