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研究安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andersoni)ATP结合盒式转运(ATP-binding cassette,ABC)蛋白1基因对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K~+、Ca~(2+)、Na~+和Mg~(2+)的转运作用。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从安氏隐孢子虫基因组中PCR扩增CaABC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CaABC1,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至小鼠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中表达,设空白组(未转染质粒组)、对照组(转染空质粒pEGFP-C1组)和转染组(转染重组质粒pEGFP-C1-CaABC1组)。用溶液离子浓度检测试剂盒检测IE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K~+、Ca~(2+)、Na~+和Mg~(2+)的浓度。结果扩增出544 bp的CaABC1基因,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EGFP-C1-CaABC1。转染小鼠IEC后,空白组未观察到绿色荧光,对照组和转染组均观察到绿色荧光。在细胞内液中,空白组K~+、Ca~(2+)、Na~+和Mg~(2+)的浓度分别为(5.51±0.51)、(1.98±0.06)、(108.33±1.33)和(0.93±0.03)mmol/L,对照组分别为(6.25±0.70)、(1.90±0.13)、(107.73±1.79)和(0.87±0.05)mmol/L,转染组分别为(14.84±0.90)、(3.40±0.14)、(127.64±1.49)和(1.72±0.20)mmol/L。在细胞外液中,空白组K~+、Ca~(2+)、Na~+和Mg~(2+)的浓度分别为(12.72±0.83)、(3.72±0.03)、(116.83±1.04)和(2.02±0.18)mmol/L,对照组分别为(10.11±0.90)、(3.58±0.06)、(115.89±1.86)和(1.71±0.41)mmol/L,转染组分别为(5.77±0.21)、(1.29±0.18)、(96.21±1.19)和(0.64±0.02)mmol/L。转染组K~+、Ca~(2+)和Mg~(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ABC1蛋白具有协助转运K~+、Ca~(2+)和Mg~(2+)离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氟对SH-SY5Y细胞中NMDA受体、细胞内Ca~(2+)浓度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高氟蓄积对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H-SY5Y细胞,加入终浓度为0.2 mmol/L和2 mmol/L的氟化钠,并用10μmol/L的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对染氟组进行干预。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Ca~(2+)的浓度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NMDA受体亚型NR1、NR2A、NR2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氟组中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Ca~(2+)平均荧光值明显增加,NR1和NR2A蛋白表达增加(P0.05)。对高氟组进行MK801干预后,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Ca~(2+)浓度减低(P0.05)。结论在SH-SY5Y细胞中NMDA受体亚型NR1和NR2A的过度表达参与了高氟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和坏死的过程,这种损伤机制可能是由于细胞内Ca~(2+)大量聚集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盐对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及胶原分泌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胰酶、Ⅱ型胶原酶两步消化法消化分离乳鼠心肌组织,通过差速贴壁法收集、培养乳鼠CFs。CFs传至第4代去血清同步化24 h,分为对照组(培养基Na+终浓度139 mmol/L)、高盐组(培养基Na^+终浓度146、149、152、155、158、161、164、167、170、173和176 mmol/L),培养24、48、72和96 h后,CCK-8检测CFs增殖情况。选择增殖作用最为明显的Na+浓度和作用时间,以Na^+139 mmol/L为对照进行后续实验,高盐组(培养基Na^+终浓度161 mmol/L),甘露醇组(甘露醇浓度为29.334 mg/ml),其中甘露醇组与高盐组渗透压相同。CCK-8检测渗透压对CFs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Fs培养上清液中Ⅰ型和Ⅲ型胶原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CFs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p-smad3及smad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CK-8结果显示,Na+146~176 mmol/L作用48、72 h可促进乳鼠CFs增殖(Na+161 mmol/L作用48 h最明显);检测渗透压对CFs增殖显示,高盐组(Na+161 mmol/L)细胞发生增殖明显,而甘露醇组细胞较对照组(Na+139 mmol/L)并无增殖差异;ELISA结果显示,高盐组中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均增加(P<0.05),甘露醇组胶原Ⅰ和胶原Ⅲ表达较对照组比无差异(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高盐组TGF-β1和p-smad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和甘露醇组明显增多(P<0.05),smad7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甘露醇组TGF-β1、p-smad3、smad7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高盐可诱导乳鼠CFs发生增殖,且能够促使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分泌增加,且与渗透压改变无关,其机制可能与TGF-β1/smads表达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6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对象,研究了淋巴细胞、红细胞内阳离子含量和血浆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与左室肥厚的关系.发现左室肥厚组细胞内 Na~+、Ca~(2+)含量、血浆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浓度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提示细胞内 Na~+、Ca~(2+)含量和血浆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浓度的异常增高,可能与高血压左室肥厚有关,但因果关系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一脯氨酸(AcSDKP)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介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获取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采用MTT法(以OD值反映细胞活性)和~3H-TdR掺入法(以CPM值反映DNA合成)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TGF-β_1在1~10ng/ml浓度范围内刺激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较0.4%胎牛血清培养的心肌成纤维细胞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加入AcSDKP时,AcSDKP(在10~(-10)~10~(-8)mol/L浓度范围内)随着其浓度的增加,OD值(MTT法)、CPM值(~3H-TdR掺入法)逐渐下降,其相应抑制率逐渐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并在10~(-9)mol/L浓度时其抑制作用最佳。结论:AcSDKP对TGF-β_1介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这可能与其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6.
在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上,缺血(旷置)30分钟后恢复灌流,导致心脏发生典型的再灌注损伤,表现为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低下,心肌组织蛋白和细胞内酶漏出,细胞内钙和钠超负荷,K~+/Na~+比值降低,心肌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加等。缺血心脏再灌注的同时,应用MnSO_4作为Na~+—Ca~(2+)交换抑制剂,明显抑制了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反之再灌注时应用Na~+-K~+ ATP酶抑制剂哇巴因,则使再灌注损伤更加严重,结果提示Na~+—Ca~(2+)交换机制在再灌注损伤中具有重要的发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条件下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激动剂苯扎贝特对血管紧张素Ⅱ促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活性氧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新生Wistar大鼠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培养,以血管紧张素Ⅱ(10-7mol/L)刺激模拟体外心肌纤维化,用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激动剂苯扎贝特(10-5mol/L)作用于细胞,用MTT比色法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RNA的表达,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荧光染色法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结果血管紧张素Ⅱ明显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但苯扎贝特不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促增殖作用。血管紧张素Ⅱ刺激后12h,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降低;预先用苯扎贝特干预30 min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特异性拮抗剂MK886可以抑制苯扎贝特的作用。血管紧张素Ⅱ增加心肌成纤维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苯扎贝特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促活性氧作用,MK886可以阻断苯扎贝特的作用。结论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通路的激活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促心肌纤维化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活性氧生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阿霉素中毒心肌细胞钙离子调节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Fura-2/AM荧光标记同位素~(45)Ca~(2+)负载示踪法测定了心肌细胞内钙浓度及肌浆网摄钙功能,探讨了阿霉素对心肌细胞内钙调节功能的影响,同时还观察了维拉帕米预处理10min后,阿霉素对心肌细胞内钙浓度及钙调节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阿霉素作用早期(10min)能够增加心肌细胞外钙的快相内流,使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增高,肌浆网摄钙量也有轻度增加,阿霉素作用60min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内~(45)Ca~(2+)总量增加,而肌浆网对~(45)Ca~(2+)的摄取明显减低,细胞浆内游离钙浓度明显升高.维拉帕米预处理组,维拉帕米部分阻断了阿霉素对细胞内钙的调节作用.结果提示,阿霉素通过增加心肌细胞钙内流速度和抑制肌浆网摄钙量,导致心肌细胞钙过负荷,进而影响心肌细胞的收缩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
藏红花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Crocin)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缺血区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1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AMI组和藏红花素7.5、15、30 mg/kg组,各30只;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AMI大鼠模型,藏红花素各组于造模手术前10 min腹腔注射给药,假手术组和AMI组给予生理盐水。24 h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缺血区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膜电位、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度;氧电极法检测呼吸功能指标[态3呼吸(R3)、态4呼吸(R4)、呼吸控制率(RCR)],比色法检测呼吸酶活性、ATP含量,定磷法检测心肌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原子化学发光法测定线粒体Ca~(2+)浓度。结果与AMI组比较,藏红花素15、30 mg/kg组线粒体肿胀、膜破裂、嵴断裂溶解等超微结构病变明显改善,膜电位升高且MPTP开放度降低(P0.01),R3、RCR升高且R4降低(P0.05或P0.01),线粒体呼吸酶(NADH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ATP含量且心肌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升高(P0.05或P0.01),线粒体Ca~(2+)浓度降低(P0.05或P0.01)。结论藏红花素对AMI大鼠缺血区心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Ca~(2+)浓度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心肌细胞静止时,其细胞内外主要电介质的浓度差值大(左图),即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相比,Na~+浓度高出10倍,Ca~(2+)浓度高出100万倍,K~+浓度低到-30倍,(即心肌细胞内K~+浓度高出30倍)。众所周知,心肌细胞膜由类脂质双层膜组成,其将心肌细胞分成细胞内、细胞外两部分,允许细胞内外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Na~+浓度及其作用时间促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差异,探讨高盐诱导VSMC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组织贴壁法培养原代VSMC,传至第四代去血清同步化1d,分别用139、141、144、147、150、153、156、159、162和165mmol/L的Na~+干预1、2、3和4d后,MTT比色法和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VSMC增殖情况。选取促增殖最显著的盐浓度和作用时间,以Na~+139mmol/L为对照进行后续实验。CCK-8法检测渗透压对VSMC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VSMC增殖周期;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VSM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_1R)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SMC中血管紧张素原(AGT)、AT_1R mRNA的表达。结果MTT和CCK-8结果显示,Na~+153~165mmol/L作用2、3d可促进VSMC增殖(Na~+159mmol/L作用3d最明显);CCK-8检测渗透压对VSMC增殖结果显示,与Na~+139mmol/L组比较,Na~+159mmol/L细胞明显增殖[(1.21±0.16)%比(1.00±0.25)%,P0.05],而甘露醇组与Na~+139 mmol/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仪分析VSMC增殖周期结果显示,Na~+159mmol/L组G_0/G_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增多(均P0.05);PCNA免疫荧光染色可见Na~+159mmol/L组VSMC中PCNA阳性细胞核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a~+159mmol/L组PCNA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与Na~+139mmol/L组相比,Na~+159mmol/L组中AGT、AT_1R mRNA表达增加(均P0.05);Western blot显示,与Na~+139 mmol/L组相比,Na~+159 mmol/L组中AngⅡ、AT_1R蛋白表达增多(均P0.05)。结论高Na~+(153~165 mmol/L)作用2~3d能诱导VSMC增殖,且Na~+159mmol/L作用3d增殖效应最为显著;作用机制可能与高Na~+促进AngⅡ和AT_1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预处理对内皮素1(ET-1)刺激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新生大鼠心肌组织中的心脏成纤维细胞,接种于6孔培养板,待细胞生长至亚融合状态时,无血清培养液培养24h。将细胞分为6组:空白组仍用原培养液培养;尼可地尔组分别用含1、3和10μmol/L尼可地尔预处理成纤维细胞30min,再加入ET-110nmol/L处理24h;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组用5mmol/L的NAC培养液预处理成纤维细胞30min,再加入ET-110nmol/L处理成纤维细胞24h;ET-1组加入ET-110nmol/L处理24h。CCK8法测算各组细胞增殖率;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实时定量荧光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内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ET-1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空白组,尼可地尔10μmol/L组及NAC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ET-1组,尼可地尔1、3、10μmol/L组ROS、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ET-1组,P均〈0.05。结论尼可地尔预处理对ET-1刺激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ROS及TGF-βl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损伤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H_2O_2处理肺癌细胞;分为2μmol/L组、20μmol/L组、200μmol/L组和对照组,采用台盼蓝染色方法观察外源性H_2O_2造成的氧化应激对细胞凋亡的影响;200μmol/L组和对照组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激光共聚焦方法,观察肺癌细胞内钙离子(Ca~(2+))的表达变化和细胞核的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海马组织PI3K、CACNA2D1和PKC相关Ca~(2+)信号通道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随着氧化应激强度的加大,凋亡率升高;在200μmol/L组细胞内Ca~(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00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肺癌细胞PI3K、CACNA2D1和PKC相关Ca~(2+)信号通道基因的mRNA表达出现显著上调(P<0.05);肺癌细胞的ALK、KRAS和BAX mRNA表达上调(P<0.05),而Bcl-2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氧化应激促进细胞的凋亡、增高细胞内Ca~(2+)浓度,从而启动肺癌细胞的ALK、KRAS和BAX凋亡相关信号通道、抑制Bcl-2蛋白基因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ROS的影响。方法对Wistar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行体外原代及传代培养,将培养好的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加入15%小牛血清DEME培养液)、AngⅡ组(15%小牛血清DEME培养液+1×10-6 mol/L AngⅡ),替米沙坦组(TE组,在AngⅡ组基础上加入10μmol/L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组(AM组,AngⅡ组基础上加入1μmol/L氨氯地平)及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组(TE+AM组,在AngⅡ组基础上加入10μmol/L替米沙坦+1μmol/L氨氯地平)。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不同时期增殖情况及TGF-β1(免疫荧光法测定)、ROS(荧光探针DCFH-DA分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心肌成纤维细胞在S期时增殖率较高,而在G0/G1期、G2/M期时增殖率下降(P0.05),TGF-β1、ROS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AngⅡ组相比,TE组、AM组及TE+AM组心肌成纤维细胞在S期时增殖率显著下降,而在G0/G1期、G2/M期时增殖率升高(P0.05),TGF-β1、ROS水平下降(P0.05)。TE+AM组与TE组、AM组相比心肌成纤维细胞在S期时增殖率下降,在G0/G1期、G2/M期时增殖率升高更明显(P0.05),心肌成纤维细胞中TGF-β1水平低于TE组、AM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能有效抑制AngⅡ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其可能机制与抑制TGF-β1过度表达及ROS过度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对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出生1d~3 d的SD大鼠,用胰蛋白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用不同浓度的TGF-β_1作用于心肌成纤维细胞,采用四氮唑盐(MTT)法测定CFs增殖,羟脯氨酸试剂盒检测胶原分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分泌的TGF-β_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0 ng/m L TGF-β_1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明显(P0.05);心肌成纤维细胞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P0.01),同时TGF-β_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TGF-β_1可引起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胶原分泌增加,同时可使蛋白TGF-β_1蛋白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低血钾可直接快速抑制心肌细胞快速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内向整流钾电流和瞬时外向钾电流等多种复极化电流,降低心肌细胞膜电位复极储备,延缓动作电位复极,并导致细胞膜电位超极化。细胞外K~+水平明显影响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低血钾状态可减慢该酶的转换速率,使细胞内Na~+增多,继之增强反向Na~+-Ca~(2+)交换并引起细胞内Ca~(2+)蓄积,激活Ca-钙调蛋白激酶Ⅱ,并且进一步增加平台期的L型Ca电流和晚Na电流。通过正反馈调节过程,引起细胞膜电位震荡早期后除极和触发激动,并使心室不应期缩短,增加心室间的复极梯度,延缓兴奋传导,严重时引起恶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激活素A(Activin A)和卵泡抑素(FS)对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取出生24 h内Wistar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向培养液中加入Activin A或FS+Activin A。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应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上清羟脯氨酸含量,RT-PCR法检测培养细胞Ⅰ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Ⅲ)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Ac-tivin A组心肌成纤维细胞的OD值及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高(P<0.05~0.01),Col-Ⅰ及Col-Ⅲ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不同浓度FS组可降低心肌成纤维细胞的OD值及羟脯氨酸含量(P<0.05~0.01),下调Col-Ⅰ及Col-ⅢmRNA表达水平。结论 Activin A能够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沉积,提示Activin A可能在心肌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FS能够拮抗Activin A诱导的心肌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蛇葡萄素(Ampelopsin,Amp)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SPCA-1)的细胞毒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Amp(12.5~200 μg/ml)对SPCA-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和细胞周期变化.用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蛇葡萄素单用和与卡铂联用引起的人SPCA-1的形态学变化.应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Amp(50,100 μg/ml)对SPCA-1细胞内Ca~(2+)、H~+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 Amp以浓度、时间依赖性地抑制SPCA-1细胞的增殖,以浓度依赖性地引起细胞凋亡率的升高,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_2/M期.Amp(100 μg/ml)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出现明显的凋亡晚期特征即凋亡小体.与对照组比较,Amp引起细胞内Ca~(2+)、H+浓度升高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结论 Amp可抑制SPCA-1细胞增殖,同时诱导凋亡发生,此作用可能与细胞阻滞于G_2/M期、Ca~(2+)和H~+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纳米氧化石墨烯颗粒(GO)对小鼠心肌ATP酶、LDH、AST活性影响,为其在生物学领域的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80只清洁级ICR小鼠,体重(18±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剂量为1.40、0.70、0.35 mg/kg氧化石墨烯对小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对照组注射蒸馏水。并于注射后3 d和15 d将小鼠脱臼处死,取心脏,测定心肌匀浆液中的Na~+,K~+-ATP酶、Ca~(2+),Mg~(2+)-ATP酶、LDH、AST活性测定。结果注射后3 d,雌、雄中、高剂量Na~+,K~+-ATP酶活性及Ca~(2+),Mg~(2+)-ATP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15 d后,雌、雄各剂量组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注射后3 d,雌、雄各组间AST活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15 d后,雌、雄各剂量GO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注射3 d,雄性各剂量GO组LDH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雌性高剂量GO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低剂量GO组。注射后15 d,雄性高剂量GO组显著低于中、低剂量GO组(P0.05),雌性中、高剂GO量组明显低于对照、低剂量GO组(P0.05)。结论一次性尾静脉注射氧化石墨烯可干扰Na~+,K~+-ATP酶、Ca~(2+),Mg~(2+)-ATP酶和AST、LDH等心肌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氟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影响的剂量-效应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不同质量浓度氟在不同时间段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株(L929)增殖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观察氟对培养的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结果0.001、0.002mg/L氟作用1h、0.001mg/L氟作用2h,可使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随着氟质量浓度的增加和氟作用时间的延长,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力明显减弱。结论氟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力有刺激作用,这种作用亦受作用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