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纸片法对延胡索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抑菌效果优于水提取,以正丁醇作萃取液抑菌效果最明显;薄层层析结果表明有抑菌活性的物质Rf值为0.80。所得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好,最低抑菌浓度为2mg/mL,大肠杆菌次之,绿脓杆菌最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抑菌试验,了解黄杨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试管比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黄杨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黄杨醇提取物对除绿脓杆菌之外的其他五种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且提取物浓度越高抑菌活性越强。  相似文献   

3.
扁担杆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扁担杆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寻找抗菌活性成分。方法制备扁担杆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采用液体两倍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β-溶血性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扁担杆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上述6种细菌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对β-溶血性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正丁醇萃取物对上述6种菌的抑制活性最好。结论扁担杆乙醇提取物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抑菌试验,了解中药紫花地丁的乙醇和水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试管比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乙醇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紫花地丁水提取物无抑菌活性,乙醇提取物对除绿脓杆菌之外的其他五种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且提取物浓度越高抑菌活性越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翘药材水提醇沉工艺的合理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工艺链中(水煎煮—浓缩—乙醇沉淀—回收乙醇)各环节提取物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含量,滤纸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连翘水煎液经醇沉后有效成分损失率较大,抗菌活性亦有所降低。结论:醇沉工艺对含连翘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疗效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药材金银花中有机酚酸类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方法:利用改良石硫法、水提正丁醇萃取法、乙醇回流提取法和水提醇沉法对金银花中有机酚酸类有效成分进行提取,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提取物中酚酸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利用抑菌圈法评价各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水提醇沉法的浸出物含量最高,但浸出物中的有机酚酸类成份含量最低、抗菌活性最差,改良石硫法制得的金银花提取物中有机酚酸类成分含量最高、抗菌效果最佳。结论:改良石硫法制备的金银花提取物具有最佳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290-1291
目的:对党参分步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抑菌圈直径,开展党参的氯仿甲醇提取物、80%乙醇提取物、醇沉液提取物、党参粗多糖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抗菌活性研究。结果:氯仿甲醇提取物、80%乙醇提取物、醇沉液提取物对四种细菌均测到一定的MIC和抑菌圈直径,党参粗多糖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无抑制作用,仅可测到对沙门氏菌的MIC和抑菌圈直径。结论:党参不同的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紫茉莉根两种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方法分别用水提取法和95%乙醇提取法制备紫茉莉根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利用倍比稀释法进一步制备含有不同质量浓度紫茉莉根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的液体培养基,接种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7℃恒温振荡培养,在不同培养时间测定培养液的OD值。结果紫茉莉根水提物和醇提物质量浓度分别≥125 mg/ml和62.5 mg/ml时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紫茉莉根水提物质量浓度≤500 m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醇提物质量浓度≥250 m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结论紫茉莉根醇提物对两种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更明显,水提物仅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醇提物抑菌效果好于水提物。  相似文献   

9.
冬凌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冬凌草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比较超临界提取产物与乙醇回流提取物的抑制效果.方法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冬凌草,管碟法证明萃取产物的抑菌能力,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敏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冬凌草提取物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生长平板上有很明显的抑菌圈,超临界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为(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0.031 75,藤黄八叠球菌0.015 875,枯草芽孢杆菌0.031 75,大肠杆菌0.125,产气杆菌0.125,绿脓杆菌0.062 5,变形杆菌0.062 5.结论 冬凌草提取物对大多数的细菌生长有抑制作用,而且超临界提取物抑制效果明显优于乙醇回流提取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沙参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用水50%乙醇浸提有机溶剂萃取,以纸片法进行活性测定。结果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为5 mg/m l,50%乙醇提取效果优于水,醋酸乙酯萃取液抑菌效果最明显。结论沙参提取物是一种有效的抑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综述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相关研究文献,回顾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与一些基因、多肽和神经系统等相关性,总结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研究对阐明针刺内在机制的贡献,最后在临床应用上展望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太子参药材主根与参尾的多糖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不同部位及产地的太子参多糖含量差异。方法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和不同部位的太子参多糖含量。结果太子参药材主根和参尾多糖含量有一定差异;福建产太子参多糖含量最高,江苏和贵州次之,安徽最低。结论太子参药材主根和参尾多糖含量有1.96%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在中药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来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酸类成分、多糖类成分及在中药复方纯化过程中的应用进展状况进行综述,并分析总结大孔树脂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树脂型号与质量、树脂安全性、树脂吸附及洗脱工艺、树脂的稳定性与再生等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建伟 《四川中医》2010,(10):32-33
本文认为运用腹诊辨治脾胃病,《内经》、《伤寒论》虽有论述,然唐宋以后方书中绝少记载,腹诊辨治脾胃病仅存问而知腹证,这种做法势必影响和降低脾胃病的诊疗水平。因此,运用腹诊法所取得的腹证,藉以判断脾胃病病因、病症、病性与病势,从而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可以决定脾胃病的治则、制方和遣药的依据,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医热度在世界范围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外籍学生涌入中国学习中国传统医学,参与中医临床实践,甚至报名我国一年一度的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但是在考试过程中也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提示了从事中医教育的高校在教育、管理留学生过程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值得我们针对考试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通过对该校留学生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教育管理中的经验与不足,改善留学生实习培训和管理的方法,使留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合格的中医药临床实践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16.
《内经》是一部医学全书,它素被尊为"医书之祖",《内经》中的色诊学说,内容丰富,论述甚详,是望诊部分的中坚内容。通过对《内经》中色诊内容的整理,概述色诊内容,主要包括望色之神、望色之常、望色之异、五色主病、望色之位、望色之变等。  相似文献   

17.
18.
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在基层非常活跃,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对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中西医结合学术的繁荣和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笔者近期查阅了中西医结合核心期刊《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2000年的全部期刊,对其中反映基层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基层园地”专栏收载的857篇文章进行了粗略统计,结合个人在基层工作的体会,对当前基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现状作一些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医中药对抗传染病有数千年的历史,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中医中药在疫情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2020年2月19日公布的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对中医药诊疗部分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在中医诊断方面,将第五版中的初期、中期、重症期、恢复期改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复期。在中医证候表现方面,修改了寒湿郁肺证与疫毒闭肺证的一些中医证候表现。在中医药治疗方面,除内闭外脱证推荐药物无改动外,其余证型所推荐药物均有改动,且新增了清肺排毒汤的使用。此外,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还补充了重型和危重型中药注射剂推荐用法。本研究对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医诊断、中医证候表现、中医药治疗等方面的改动部分进行了探讨,以期待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Q Cao  Y Wei  S Chen  Z Han 《针刺研究》1990,15(4):292-296
AMI was produced by occlusion of LVB for 30 min in the rabbit, lengthening the conductive time of myocardium in the ischemic area and resulting in asynchronous activation state of myocardium. EA could facilitate the conductance of electric activation in the ischemic marginal area and make the activation of myocardial cells in this area synchronous which is of importance in blocking the formation of reentrant circuit. The finding suggests that EA possesses an antiarrhythmic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