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早期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观察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联用2周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经临床疗效评定,其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治疗后经临床疗效评定,其总有效率为7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能够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2种输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后的配伍液在4℃和25℃条件下配伍液24h内的外观及pH值的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马来酸桂哌齐特的含量。结果:配伍液中马来酸桂哌齐特的含量、pH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后24h内稳定。  相似文献   

3.
李超  马晓琳 《首都医药》2010,17(6):34-35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伴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伴有认知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组各23例。2周后根据MoCa量表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一氧化碳中毒伴认知障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降纤酶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并分别对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1个月每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及疗效评价判断。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降纤酶治疗组在治疗后2周及1个月,临床疗效更加明显(P〈0.05),而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减轻(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降纤酶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玉莹 《中国医药科学》2015,(4):206-207,216
目的通过1例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后出现肉眼血尿的病例分析,探讨在临床治疗中如何安全、合理应用桂哌齐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患者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后出现肉眼血尿的病例,对其不良反应发生过程、处置情况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停用马来酸桂哌齐特后,予左氧氟沙星抗炎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临床应用桂哌齐特时,需注意监测患者是否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并应及时检查血常规。在注意其出现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同时,应避免与可能引起白血球减少的其他药物合用,高龄患者应用桂哌齐特时应控制用药时间及给药剂量。出现不良反应后,应考虑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程度再慎重决定是否继续用药,以保障合理、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探讨防治方法,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内部信息系统检索获得使用过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的病历,以及在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13)和万方数据库(1989~2013)中检索使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安全性考察的文献,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336例中使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的药品不良事件共51例(3.82%),其中药品不良反应30例(2.25%),主要表现为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胃肠道反应及皮肤反应,多数轻微,不影响原疾病的治疗,且不良反应与性别和年龄无关,与合并用药有关。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症状较轻微,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炜平 《海峡药学》2007,19(4):78-79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14 d,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监测两组的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与传统药物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宇清 《海峡药学》2005,17(5):95-96
目的研究马来酸桂哌齐特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的疗效.方法中、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50例,随机分为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14d后观察GSC评分变化及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率.结果治疗14d后两组GSC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组GSC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且CV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能有效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中、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的意识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马来酸桂哌齐特在25℃和37℃时与氯化钾注射液在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将马来酸桂哌齐特与氯化钾注射液加入氯化钠注射液中,混合均匀后,在25℃和37℃于0,1,2,4,6h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马来酸桂哌齐特含量,同时记录外观变化和pH值.结果 0~6h内混合液外观基本无变化,pH值基本稳定,马来酸桂哌齐特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25℃和37℃避光条件下,马来酸桂哌齐特与氯化钾注射液在氯化钠注射液中可配伍使用,宜在6h内用完.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2岁.因"高处坠落致伤头部并疼痛2h余"于2010年8月29日急诊入院.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5/80 mm Hg(1 mm Hg =0.133 kPa).头颅CT提示:双侧颞叶硬膜下血肿并脑挫裂伤,右顶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环池及基底池显影尚清晰,中线结构居中.诊断为"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左下肢皮肤擦伤".予以止血、抗炎、神经营养(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160mg+注射用氯化钾0.5g+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能量支持及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等治疗.护理上密切观察患者瞳孔神志、血压、脉搏等变化情况.患者一直无不适.9月7日调整剂量,予以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240 mg+注射用氯化钾1.0g+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1次/d,当日使用无不适.9月10日继续输液治疗,在静脉滴注马来酸桂哌齐特240 mg+注射用氯化钾1.0g+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约30 min后,患者出现寒战、高热,测体温38.4℃,立即停药,并给予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 mg肌内注射,2h后患者症状未见消退,予以新癀片2片口服解热,约1h后缓解,体温37℃;4 h后体温36.5℃,恢复正常.9月11日未再使用马来酸桂哌齐特,继续其他治疗,患者未再发生类似症状.由此认为本次寒战、高热系马来酸桂哌齐特所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