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种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伴发帕金森综合征(MSA-P)和(或)小脑性共济失调(MSA-C)为特征的散发的、缓慢起病并逐渐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小脑性共济失调是MSA-C型的突出症状,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步态和肢体共济失调,多从下肢开始,并以下肢突出,且伴有明显的构音障碍和眼球震颤等[2]。目前本病病因不明,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枕三经排刺法治疗多系统萎缩小脑型(MSA-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MSA-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给予枕三经排刺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体针法,两组患者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应用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UMSARS)、共济失调量表(ICARS)以及Berg平衡量表进行评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UMSARS-Ⅰ、UMSARS-Ⅱ评分、ICARS总分及各分项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Berg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39.07±6.75)分]较对照组[(34.00±5.66)分]升高明显(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枕三经排刺针法治疗MSA-C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在运动平衡功能恢复方面优于常规体针疗法,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肾健脑方治疗多系统萎缩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多系统萎缩患者40例,均予温肾健脑方及相关对症药物进行治疗,给药周期3个月,分别在试验前及试验3个月后进行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unified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rating scale,UMSARS)、MSA-NMSS量表、夜尿次数及尿失禁评分的测评,采用Excel软件建立实验数据库,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1)UMSARS评分:多系统萎缩患者经治疗后UMSARS评分升高(P>0.05),UMSARS-I及总分进展度低于国外研究;与其他分型相比,帕金森型(multiple system atrophy-parkinsonian type MSA-P型)和小脑型(multiple system atrophy-cerebellar type,MSA-C型),MSA-P+C型病情进展速度更快,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患者UMSARS评分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MSA-NMSS评分:治疗3个月后,40例MSA患者MSA-NMSS评分较前下降,全身症状、头部症状、排便功能、消化功能、泌汗功能、热觉适应调节、睡眠症状、心身症状、认知功能均有所改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C型非运动改善相对明显,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患者非运动症状较前略有改善,但与非首发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夜尿次数及尿失禁评分:温肾健脑方有减少MSA患者夜尿次数的趋势,但尿失禁未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多系统萎缩患者中MSA-P+C型患者病情进展速度快,温肾健脑方可有效的延缓多系统萎缩患者病情的进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非运动症状。  相似文献   

4.
滋补肝肾 益气升阳法治疗多系统萎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  高颖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5):539-540
多系统萎缩是一种较少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起病年龄50岁左右,男性居多,多无家族史,起病隐匿,发病较缓慢.根据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自主神经受累型(SDS)、小脑机能障碍型(MSA-C以往称OP-CA)、帕金森综合征型(MSA-P以往称SND),三型在后期往往互相交叉[1].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阳萎,括约肌功能障碍如尿频、尿潴留、便秘、腹泻以及出汗减少或无汗,皮温低、皮肤粗糙等症状.小脑症状主要表现为小脑语言、眼震、意向性震颤、行走不稳.帕金森样症状表现为四肢以强直为主,肌张力增高呈铅管或齿轮样,表情少,行动缓,但震颤常少或轻,对左旋多巴疗效不佳或无效;此外常有椎体束受损表现.病理改变主要为弥漫性神经元萎缩、变性、消失,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少突胶质细胞内存在嗜银性胶质包涵体.本病平均生存期为9年.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以一般支持治疗为主,配合α受体激动剂治疗体位性低血压[2].  相似文献   

5.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病变部位广泛,临床表现复杂,依据主要临床表现将多系统萎缩分为黑质纹状体变性(MSA-P)、Shy-Drager 综合征(MSA-A)、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MSA-C)3个亚型[1]。根据临床表现,MSA应属于中医“痿证”“眩晕”“晕厥”“阳痿”“遗尿”范畴[2]。周绍华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医专家第二、三届师带徒导师。MSA虽分型不同、病名各异,但周教授认为MSA的3种亚型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发病机制,在应用中药治疗MSA、运动神经元病、帕金森氏病等方面经验丰富,现将其治疗MSA的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许浩游  李霞  方素鹏 《新中医》2019,51(1):268-270
刘茂才教授认为,多系统萎缩为本虚标实之沉疴顽疾,治疗当分清虚实,不可执其一端。对以帕金森症状为主的MSA-P型从颤拘病进行论治,认为病机属肝肾亏损、气血两虚,兼有肝阳上亢化风、风动扰痰、痰瘀互结、阻滞经络;治当补益肝肾气血,兼以滋阴潜阳、熄风止颤。对以小脑共济失调症状为主的MSA-C型应从骨摇辨治,病机属气血肝肾亏虚、痰瘀阻滞经络,且以阳虚为主;临证应大补气血,温补肾阳,兼以温阳运脾、活血涤痰通络。临证施药宜重用黄芪,固守宗法,缓图治之,以求全效。  相似文献   

7.
多系统萎缩是一种散发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神经科学领域临床和基础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报道1例陈秀华教授运用针药结合治疗的小脑型多系统萎缩患者,提示中医综合疗法在改善多系统萎缩症状上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是一组成年期发病、散发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自主神经功能不全和帕金森综合征等症状,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不详,亦无有效的治疗手段~([1])。中医无此病名,根据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归为医"眩晕""颤证""喑痱""萎证"等范畴[2],治疗效果不理想。天津市名老中医韩景献教授采用三焦针法结合枕三经排刺治疗多系统萎缩,取得  相似文献   

9.
正多系统萎缩是一组成年期发病、散发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不良的帕金森综合征、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锥体束征等症状[1]。西医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近日笔者(第一作者)跟师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多系统萎缩1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患者,男,74岁。初诊时间:2015年8月19日。主诉:行  相似文献   

10.
杨玉青 《河南中医》2007,27(2):54-55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CE)是一种以角膜、前房角、虹膜异常及继发性青光眼为特征的罕见致盲性眼病,其属于葡萄膜退行性变。其发病年龄多在30岁左右,中年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1∶2~1:5,多单眼发病,也可为双眼非对称性损害,其病程进展缓慢,早期症状轻微或无任何症状,多因发病数年后角膜大泡样病变和继发青光眼才被发现。本病分为原发性进行性虹膜萎缩,Chandler综合征,Cogan-Reese综合征。原发性进行性虹膜萎缩为其中一个证型。迄今国内外鲜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报道,笔者曾随师见到一例早期原发性进行性虹膜萎缩,现报告如下。患者,女,2…  相似文献   

11.
正多系统萎缩是一组原因不明、散发、进行性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病,主要累及锥体外系、自主神经和小脑3大系统,临床症状较复杂,与帕金森病及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病的症状重叠,属于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一种。多系统萎缩根据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学"痿证"、"眩晕"等范畴,多在中年起病,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3,(4):736-73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鸡尾酒疗法"综合治疗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多系统萎缩患者中医辨证施治及西药综合治疗,通过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价量表(UMSARS)评定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价量表病史及运动功能多项评分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鸡尾酒疗法"治疗多系统萎缩,短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简版: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组成年期发病、散发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不良的帕金森综合征、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锥体束征等症状m。中医学无多系统萎缩之病名,根掘其发病特点以及典型临床表现可依“痿证”,q论治。胡浩宇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4.
多系统萎缩是一组成年发病的、散发的神经变性疾病。多系统萎缩后吞咽困难患者易出现其他并发症,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本案治疗以补虚、调气、化痰为原则,针刺取穴以肾经经穴及其循行部位穴位为主,患者治疗28天后吞咽功能明显改善,无明显呛咳,可以给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多系统萎缩以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不良的帕金森综合征、小脑共济性失调和锥体束征为主要表现。中医治疗本病具有特色与优势,且能明显改善症状,近年来成为中医脑病科研究热点。文章旨在从病因病机、证候类型、治则治法等方面归纳总结治疗多系统萎缩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经验,为临床选用治疗方案探索提供相关研究,分析了本病中医药治法的发展前景,为中医诊治多系统萎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刺对于多系统萎缩-C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王乐亭经验方“手足十二针”“老十针”“督脉十三针”以及具有调神作用的百会、神庭、印堂等穴,治疗多系统萎缩患者8例,治疗6周.结果 8例患者全部有效,显效率62.5%.结论 取王乐亭经验方合调神穴位针刺治疗多系统萎缩-C患者具有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多系统萎缩(MSA)常并发复杂的临床症状,是一种进行性的致死性疾病。多系统萎缩的康复目标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存期。中医药在多系统萎缩的康复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生理病理学研究进展,笔者认为脑肾轴理论的建立为多系统萎缩中医康复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思路。脑肾轴是由脑、肾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通路组成的功能复合体,脑肾轴调节机体整体活动,其功能正常与否与多系统萎缩的康复效果密切相关。从脑肾轴理论、多系统萎缩病因病机探讨、脑肾轴理论对多系统萎缩的中医证候分析、脑肾轴理论指导下的中医康复模式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为多系统萎缩的中医康复模式的建立提供参考,提高临床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王松龄教授对多系统萎缩病因病机的认识及验案举隅。王教授认为多系统萎缩发病多以老年人为主,病因为年迈体衰、劳欲过度,暗耗阴津,病机以肾精亏虚、脾胃虚弱为本,痰浊闭阻、机窍不利为标。中医药治疗本病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他以填精益髓、补气健脾、涤痰开窍为法治疗此病,辩证准确,选药得当,常常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组自成年起病,原因不明确的、较少见的、散发的,以累及锥体外系、锥体系、小脑、和自主神经系统等多个部位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本病临床症状较多且复杂,主要表现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原因不明的体位性低血压、尿失禁、阳痿等)、运动功能障碍(帕金森病样症状、小脑和锥体束症状)等。目前西医学对本病发病的病因以及机制尚不清楚,且无特效疗法,主要以对症治疗、精心护理为主。中医学上无此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SA)的证候特征及中医治疗方法。方法:根据Gihnan等提出的MSA诊断标准,对采集的36例住院病例症状及证型、中药处方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首发症状中以步态不稳、震颤、头晕、二便障碍、性功能障碍等为主;中医证型中以肝肾亏虚、脾肾阳虚、气血亏虚、中气亏虚、气虚血瘀为主;方剂以左归丸、右归丸、地黄饮子、八珍汤、补中益气汤、补阳还五汤为主方对证治疗。结论:治疗MSA应根据临床证型,辨证选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