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评价运用玄府理论中西医结合防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使用西医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使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在玄府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治疗,比较2组在青光眼发病率、治疗病程、眼压、眼部胀痛症状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程短于对照组(P0.05);在控制眼压及改善眼部症状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玄府理论中西医结合防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在减少青光眼发生,控制眼压、缩短高眼压持续时间,改善眼部症状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运用玄府理论联合西药防治眼球钝挫伤所致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使用西医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使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在玄府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治疗,比较两组在青光眼发病率、治疗病程、眼压、眼部胀痛症状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程短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刚开始的第一治疗单元,两组在控制眼压方面没有差异(P0.05),但在改善眼部症状方面有差异(P0.05);在第二、第三、第四治疗单元,在控制眼压及改善眼部症状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玄府理论中西医结合防治眼球钝挫伤所致青光眼在减少青光眼发生,控制眼压、缩短高眼压持续时间,改善眼部症状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熄风通络法联合西药治疗眼球钝挫伤所致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西医西药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熄风通络法治疗,比较2组在治疗病程、控制眼压、改善眼部胀痛症状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第一治疗单元,2组在控制眼压、改善眼局部症状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在第二治疗单元,治疗组眼部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第三、第四治疗单元,治疗组在控制眼压、改善眼部症状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辅以熄风通络法治疗眼球钝挫伤所致难治性青光眼对控制眼压有叠加作用,缩短了高眼压持续时间,改善了眼局部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球钝挫伤所致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入标准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治疗组,标准对照组使用西医西药的治疗方法,空白对照组使用中医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使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三组间在治疗病程、控制眼压、改善眼部胀痛症状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病程短于标准对照组(P0.05);在治疗刚开始的第一治疗单元,三组在控制眼压、改善眼局部症状方面没有差异(P0.05);在第二、三、四治疗单元,在眼压控制方面及改善眼部症状方面,治疗组均优于标准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标准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仅第二治疗单元,在症状改善方面,空白对照组优于标准对照组(P0.05);其余方面比较,两组间没有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球钝挫伤所致难治性青光眼在控制眼压、缩短高眼压持续时间,改善眼局部症状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眼压和眼轴长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相关性。方法:以31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期行白内障摘除术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眼压与眼轴长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中CRVO患者阻塞眼眼压显著低于对侧眼眼压(P<0.01),同时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眼眼压(P<0.01);对照组CRVO患者阻塞眼轴长与对照组相应眼眼轴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导致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危险因素为眼轴偏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可致使眼压降低;而眼轴偏短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不构成影响,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不会引发眼压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电凝后的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常继发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视网膜缺血性疾病或炎症之后,是继发性青光眼最严重的一种类型,也是目前最难治的青光眼之一。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病情发展,常规滤过手术效果较差,常因术后发生局部纤维化及炎症反应,极易导致滤过泡疤痕化,即使应用抗代谢药物,亦不能有效防止手术失败。我们自2004年起用电凝后的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新生血光性青光眼15例,术后患者滤过泡形成良好,眼压控制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临床观察810nm半导体激光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9例临床上药物控制眼压不理想的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先行810nm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初步控制眼压,并于1wk左右屈光间质恢复透明后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2wk完成。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眼压均显著降低,虹膜新生血管消退,眼痛等不适症状明显减轻,视力无明显变化。结论:810nm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对药物无法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效安全,还可保存眼球,解除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祛瘀化痰法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83眼气虚痰瘀互结型患者(视网膜静脉阻塞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患者分别为30例、18例),用益气祛瘀化痰复方治疗,从视力、眼底检查、中医证候观察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后眼科检查总有效率84.34%,无效15.66%;中医证候总有效率73.49%,无效26.51%;治疗前后视力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力、眼底检查、中医证候3项指标中,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疗效均优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患者(P<0.05)。结论:益气法瘀化痰法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治疗有效,但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疗效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肝汤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疗效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8月于江门新会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行玻切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在视网膜病变术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补肝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术后疗效及2个月、5个月视力、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24/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18/25)(P<0.05);两组治疗前视力、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矫正视力、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房炎症反应、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4.00%,1/25)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6/25)(P<0.05)。结论:补肝汤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疗效满意,改善视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术后并发症有一定预防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临床观察810nm半导体激光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9例临床上药物控制眼压不理想的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先行810nm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初步控制眼压,并于1wk左右屈光间质恢复透明后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2wk完成.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眼压均显著降低,虹膜新生血管消退,眼痛等不适症状明湿减轻,视力无明显变化.结论:810nm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对药物无法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效安全,还可保存眼球,解除痛苦.  相似文献   

11.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难治性致盲性眼病,其主要诱发因素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及眼缺血综合征等眼底缺血性病变。其不仅对患者眼体产生影响,随着病情发展会导致视力完全丧失,直接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1]。西医治疗作用较单一,疗效不甚满意,且刺激大,副作用多,患者依从性较差,往往不能坚持长期治疗;手术虽是主要治疗方法,但风险较大,患者存在恐惧心理。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在降低眼压的同时改善眼动脉供血,保护视神经,降低手术风险,提高疗效[2]。本文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益肾通络明目汤治疗,疗效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其并发症较重、较多,常因并发黄斑囊样水肿、玻璃体积血、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致视力下降明显,甚至失明,是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致盲性眼底病。本院眼科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滞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对视力的改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视网膜静脉阻滞黄斑水肿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评估2组患者视力,检测中心视网膜厚度和眼压变化,评估视网膜循环时间和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视力恢复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心视网膜厚度和眼压分别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网膜静脉循环时间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滞黄斑水肿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视力,降低眼压,改善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缓解视网膜静脉阻滞。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防治血栓形成及病因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2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对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5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人,分为血栓通治疗组(30例30只眼)和尿激酶对照组(20例21只眼),平均治疗疗程28 d;对2组病人作视力、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检查并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视力提高和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在开始有效日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见效快(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58人63只眼,男性40人,女性18人,平均年龄(65.81±14.68)岁。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抗VEGF治疗分为抗VEGF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除抗VEGF治疗外,还进行其他治疗如滤过术、青光眼阀植入术、睫状体冷凝或光凝及视网膜光凝,且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和视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抗VEGF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眼压均有明显下降。抗VEGF组自(49.35±12.57)mmHg(1 mmHg=0.133 kPa)下降至(14.6±7.29)mmHg;对照组自(52.34±10.67)mmHg下降至(17.1±6.93)mm Hg。2组治疗后1周至治疗后3个月各时点眼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VEGF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VEGF能够抑制虹膜及视网膜上新生血管的生成和发展,但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中,尚无法明显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其病因复杂。研究发现,与RVO发病相关的眼局部因素主要有病理方面的高眼压症、青光眼及生理方面的短眼轴和眼底血管分布。与RVO发病相关的全身因素较多,心血管因素是其最大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次之,糖尿病、凝血异常、药物的使用、剧烈运动、人种和性别等均与RVO的发生有关。因此,通过严格控制危险因素可降低RVO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激光视网膜光凝术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101例(101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行单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组激光结合中药汤剂内服,对两组治疗前后视力、眼底体征、FFA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进而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在提高视力,减少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以及改善视网膜循环等方面疗效显著,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为88.89%和72.3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激光治疗相比较,激光结合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对改善视功能、促进眼内病变体征消退,减少或预防并发症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与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6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行小梁切除术与全视网膜光凝术,37例)和对照组(小梁切除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角膜水肿、前房积血、浅前房、低眼压及前房渗出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与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和较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Ahmed阀植入术联合眼底激光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及低眼压浅前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38例(4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22眼)应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和术前联合眼底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和虹膜面新生血管激光光凝术治疗;对照组(20眼)只给予Ahmed阀植入术;术后随访半年到2年,观察治疗前后患眼的视力、眼压变化、视野改善情况以及低眼压浅前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视力提高4眼(18.2%),未提高16眼(72.7%),下降2眼(9.1%);术前平均眼压(43.65±6.32)mmHg,术后平均眼压(15.43±3.68)mmHg;视野改善8眼(36.4%),未改善14眼(63.6%);发生低眼压和浅前房1眼(4.5%)。对照组视力提高3眼(15.0%),未提高13眼(65.0%),下降4眼(20.0%);术前平均眼压(44.23±5.32)mmHg,术后平均眼压(13.27±4.75)mmHg;视野有改善5眼(25.0%),无改善15眼(75.0%);发生低眼压和浅前房4眼(20.0%),发生脉络膜脱离1眼(5%);中后期引流阀因瘢痕堵塞及纤维包裹眼压又升高1眼(5%)。结论 Ahmed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比较有效和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同时在植入术前联合应用虹膜面和全视网膜激光治疗可以减少、预防植入术后低眼压浅前房及术中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