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理不良事件自愿报告制度在普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建立护理不良事件自愿报告制度。比较普外科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实施前(2012年)、实施后(2013年),护理人员护理不良事件自愿报告率。结果:实施后(2013年)较实施前(2012年)自愿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的运用可明显增加护理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降低护理风险,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普外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施激励上报制度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2013年以前要求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对是否上报未建立奖惩机制;2013年9月实行积分制管理,在执行无惩罚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制度基础上,对上报是否及时建立了激励机制。结果: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与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比较,上报例数增加、上报及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种类显著减少。结论: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实施激励上报制度,护理部能够得到临床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真实数据、掌握临床科室护理管理状态的信息,有利于不同科室之间相互借鉴,杜绝类似护理不良事件在其他科室再次发生,从而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在未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别及原因,以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肾病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护理工作中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PDA)前后肾病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150例病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依次为查对制度落实不严格、未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机械执行医嘱或与病人无效沟通、病人安全管理不到位、护士工作负荷和心理压力的负面影响和临床带教工作不严谨等.以医院信息系统为支撑平台,以掌上电脑(PDA)为硬件平台,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数据资源,实现HIS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真正实现了对医嘱实际执行的全过程跟踪,保证了护理数据采集、护理任务管理及护理监控的实时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在使用PDA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任霞玉 《求医问药》2014,(15):136-137
目的:研究引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与上报影响因素,探讨相关的防范对策。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我院上报的72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表格统计、原因归类分析。对与这些护理不良事件有关的护理人员发放匿名问卷进行调查,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结果:护理制度与流程执行不严格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第一要素(占50%),其中又以违反操作流程为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占12.5%。在所有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二级影响因素中,护工失误所占的比例最高,约占15.3%。对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害怕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被扣罚奖金是影响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最主要的因素(占36.1%),其次为护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23.6%)。结论:对我院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和上报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相关制度和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主动上报率及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义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9):1141-1142
目的统计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析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上报的101例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不良事件的高发时段为7:30-15:00;工作3年以下的护士值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最高(占62%);不良事件与患者的意识、自理能力、年龄均有关系。结论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全院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共87例,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时间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包括给药相关、跌倒、液体外渗、管道相关、血标本采集相关、专科知识缺乏、护理文书书写等事件。主要原因为:巡视观察不到位、查对不认真、安全风险评估不足、沟通不足,健康教育不到位、操作未按流程执行等。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为:1年内占34.48%,2∽5年占57.47%,5∽20年占6.90%,21∽30年占1.15%。发生不良事件的时间:A班占50.58%,P班占24.14%,N班占17.24%。结论:应关注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强化责任意识,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金维 《基层医学论坛》2016,(19):2712-2714
目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发生的34例护理不良事件。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前三位的分别是:各类投诉占据首位(占23.53%),用药错误位居第二(占20.59%),文件书写位居第三(占8.82%);高发科室:急诊室、内科病区、外科病区;高发人群依次为:工作3年以下的护士(38.24%)、工作3年~5年的护士(38.24%)、工作5年~10年护士(8.82%)、10年以上的护士(2.94%)、其他(11.76%)。结论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时间段、重点人群的管理,增加科室人员配置,完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科观察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及原因,制定相应对策,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及纠纷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急诊科2012年急诊观察室发生的不良事件和30例护理投诉事件,结合急诊科实际情况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提出对策并实施。结果与结论:2013年发生不良事件及护理投诉11例,较2012年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9.
蔡珣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9):1235-1240
目的:探讨无惩罚上报制度在神经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对神经科病人2879例和医护人员68名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于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对神经科病人2988例和医护人员68名在实施无惩罚上报制度,采用简化版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评估护士工作积极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护士焦虑情绪,采用自制《神经科病人护理满意量表》评估病人满意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满意度和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统计分析所有病人满意度、护士工作积极性、焦虑和不良护理事件上报、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护士的各项NBS得分和总得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护士焦虑发生率和SAS得分均低于实施前(P<0.05和P<0.01),病人满意率和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不良护理事件上报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不良护理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护士工作积极性低、焦虑和不良护理事件不上报是病人不满意和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实施无惩罚上报制度有利于提高神经科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65起不良护理事件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发生的65起不良护理事件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使用Excel软件对这65起不良护理事件的类型、发生原因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在这65起不良护理事件中,发生率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给药错误(占不良护理事件总数的18%)、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占不良护理事件总数的15%)、发生药物渗漏(占不良护理事件总数的14%)、收集标本错误(占不良护理事件总数的12%)和管路脱落(占不良护理事件总数的11%)。在导致这65起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原因中,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护士查对不严(占不良护理事件原因总数的46.15%)、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评估不足(占不良护理事件原因总数的15.38%)、护士对医嘱的处理不当(占不良护理事件原因总数的13.84%)、护士对患者的管路护理不当(占不良护理事件原因总数的10.7%)和护士存在不良情绪(占不良护理事件原因总数的6%)。结论:给药错误、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以及发生药物渗漏等是我院常见的不良护理事件,导致上述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护士查对不严、对患者病情的评估不足和对医嘱的执行不当等。我院护士只有在护理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照护理制度进行工作,才能有效地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1],提高我院整体护理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通过总结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有效的管理方法,尽量避免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各临床科室上报护理部的不良事件共68例,组织各科室护士长每季对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成因分析,年终进行总结。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某三甲医院2012~2013年护理隐患事件发生状况,分析发生原因,并探讨减少发生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全院护理单元网络直报的74例护理隐患事件,对隐患事件发生类别、原因及直接责任人的班次、工作年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隐患事件的原因有系统原因和护理人员个人原因,根据柏拉图分析显示,在系统原因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缺乏过程监控(41.8%)、培训不到位(17.9%)、缺乏安全管理制度(10.4%)、流程不合理(10.4%)等;在护理人员个人原因中主要的原因是查对不到位(30.6%)、责任心不强(27.7%)、沟通不良(12.5%)、病情观察不到位(9.7%)等;隐患事件多发生在白班相对比较忙碌的时间段,且责任人多为工作1~5年的护理人员。结论创建JCI医院,需要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关注隐患事件,完善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激励机制,建立干预防错机制,形成正向反馈系统,加强安全教育,是减少隐患事件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分析某二级综合医院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对策。方法对2013年某二级综合医院上报医院的49例护理不良事件汇总行RCA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前四位分别是坠床、跌倒、烫伤等意外事件,非计划性拔管,输液不良反应,药物外渗;发生不良事件相对较多的科室为普外科、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产科;5年以下低年资护士发生不良事件占66.4%。结论应加强年轻护士的培训,做好高危病人的评估,加强管路管理,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以提升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冯惠贞 《中外医疗》2014,(12):154-155,158
目的:探讨在医院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办法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1年7月—2013年4月门诊就诊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前后将2011年7月—2012年7月定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2012年8月—2013年4月入院患者定为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采用自行制定的护理满意表评价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主动热情接待、护士形象、耐心解答的态度、主动健康教育、环境的整洁度以及就诊管理秩序的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实施优质护理后的整体满意度为98%,因服务态度差而投诉以及护理安全措施不到位发生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0%,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8%,出现4例门诊投诉,3例护患纠纷,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门诊投诉、护患纠纷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以及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以及门诊投诉等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5.
赵丽 《四川医学》2014,(8):1074-1076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以进一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方法采取分层次使用护理人员,对比分析层级管理前后医院护理质量、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缺陷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结果我院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通过层级管理后(2013年)明显比层级管理前(2012年)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层级管理后护理投诉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层级管理前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层级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手段,它能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小玲 《大家健康》2016,(11):284-284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应用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具体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实行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之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和上报数、护理投诉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将这一结果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未实行该制度期间时的各项统计结果加以比较,对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具体效果做出评价。结果:该项制度实行之后,我院的护理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与制度实行之前相比较,我院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明显减少,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明显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各项差异均得到 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特点及规律,为降低医疗风险、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不可避免;非技术原因引发的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占首位,如医患沟通、基础设施、健康教育等;药物不良反应(ADR)中,由抗菌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占43.70%,给药途径也是引发ADR的重要原因,以静脉给药发生率最高,占83.70%;器械故障是导致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占52.08%。结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伴随医疗过程的始终,要提高全员风险意识水平,积极主动上报不良事件,降低医疗风险,切实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肝胆外科护理常见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寻求对护理工作中薄弱环节的提升,以求防范、减少肝胆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我院肝胆外科上报的2008年11月-2013年11月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64起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寻求防范肝胆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方法。结果:肝胆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所占比例为: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原因20例,占31.3%,沟通不力原因18例,占28.1%,评估不足原因16例,占25%,医疗用品不合格3例,占4.7%,其他因素7例,占10.9%。结论:肝胆外科术后护理工作涉及范围较广泛,护理质量的好坏对于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针对肝胆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寻求防范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轻患者许多非必须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寻找防止不良事件发生、确保病人安全的措施。方法对2010年10月~2012年4月上报收集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发生不良事件的分类、发生的班次、发生不良事件与职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占第一,包括医嘱错误11例,非计划性拔管11例,给药错误9例;主班出错率高(36.36%),低职称护士发生率比高职称护士高,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分别是60.61%、27.27%、12.12%。结论加强管理,增加设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综合素质,明确岗位职责,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创建无惩罚性的护理安全文化,才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260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院时间的不同(以2011年12月为界)将其分为对照组(1265例)和观察组(1342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RCA查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为其进行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2011年7月~12月,在对照组1265例患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患者有121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9.57%,存在护理缺陷的患者有155例,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为12.25%;应用RCA后(2012年1月~6月),在观察组1342例患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患者有46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43%,存在护理缺陷的患者有80例,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为5.96%。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CA能提高中医护理工作的质量,有效避免护理不良事件、护理缺陷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