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应用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2012年6月进行治疗的18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18例均采用髓内钉固定,顺行髓内钉固定15例,5例结合空心钉固定,逆行髓内钉结合空心钉固定3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60个月,平均22.4个月。股骨颈骨折术前漏诊率为22.2%。所有股骨干骨折及股骨颈骨折术后均获愈合,未发生内固定物断裂,2例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分别为18个月和23个月,有2例股骨颈骨折出现股骨头囊性变,但均无临床症状。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漏诊率较高,髓内钉适当结合空心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7年9月岳阳市二人民医院1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3例;年龄25~57岁,平均32岁。受伤原因:交通伤7例,高处坠落伤4例。术前诊断5例,术中诊断3例,术后诊断3例。其中2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2例采用动力髋(DHS)固定;1例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再行闭合复位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2例采用顺行带锁髓内钉(UFN)结合空心钉或克氏针固定;1例合并髁上骨折,采用股骨髁解剖板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髁上骨折,空心钉固定股骨颈;3例采用动力加压钢板(LC-DCP)固定3~35d后发现股骨颈骨折,再行空心钉或克氏针固定。结果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常难以做出正确诊断,股骨颈骨折漏诊率较高,本组患者漏诊率27.3%,股骨干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股骨颈骨折多为无移位骨折,术后随访2~5年,平均3.3年,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无股骨头坏死,关节功能恢复好,Harris评分平均92分。结论对高能量损伤引起的股骨干骨折,要分析其受伤机制,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常规拍摄髋关节X线平片,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骨折均应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吴晗  王洪震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5):131-132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重建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本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36例,均用股骨重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36个月,平均18.3个月。其中股骨干平均愈合时间为6.6个月,股骨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4个月。35例(97.22%)股骨干和股骨颈均骨性愈合,1例(2.78%)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所有患者内固定钉无断裂。36例患者患侧髋关节、膝关节无功能障碍。结论:应用股骨重建带锁髓内钉固定同侧股骨干及股骨颈两处骨折部位,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可靠,符合股骨的生物力学特点,有利于骨折愈合,可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发生,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Inter TAN)治疗股骨颈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本院采用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Inter TAN)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患者23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定期复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并记录相关并发症;临床疗效评价参照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结果 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5.6个月;平均手术时间76.7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8.2 m L;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6.3周;Harris评分平均89.2分,优8例,良13例,可2例。结论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Inter TAN)治疗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手术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对9例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9例全部随访18个月,股骨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个月,2例延迟至术后8个月。股骨干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无髓内钉及锁钉断裂、股骨头坏死、感染及脂肪栓塞。结论:用一种内固定物治疗两种骨折,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减少对骨折端血运的破坏,减少出血,减少对患者的损伤,有利于骨折的愈合,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结合有限拉力钉固治疗股骨干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应用交锁髓内钉结合拉力钉固定方式治疗股骨干C型骨折36例,男26例,女10例;平均年龄46.2岁(19~61岁);手术显露骨折部位,转子部开口,股骨近端及远端扩髓,顺行植入股骨交锁钉,将碎骨块以髓内钉为轴心间接复位,复位钳维持固定,碎骨块之间绕过髓内钉钻孔,应用拉力钉固定,根据骨折部位复位和稳定情况,将骨折端适当加压,锁定近端锁定。结果 36例随访时间10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所有病例全部愈合,愈合时间5.5~9个月。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无断定、感染等病例。结果评定采用Johner评分标准:优34例,良2例。结论交锁髓内钉结合有限拉力钉固定治疗股骨骨干C型骨折,具有操作简单,骨折复位好,固定牢靠,可早期负重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内植物取出方便等优势,提高了交锁髓内钉的固定效果,是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3年8月至2005年8月,共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18例。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为一年,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个月,采用Leung评分标准,本组优15例,良2例,中1例,优良率达到94.4%。结论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坚强、愈合率高、可早期功能锻炼等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提高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 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8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两种方法,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80例患者均获得6~24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2周.优72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达98%.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患者下床活动早,并发症少.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创术式Gamma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和原理. 方法 对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采用微创术式Gamma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13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术后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手术切口平均长7.0 cm,手术时间平均40 min,术中出血平均100 ml.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48周,平均17周,骨折均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137例中股骨颈短缩26例,均无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髋内翻畸形及股骨干骨折.术后8周115例伤肢功能恢复到伤前状态,22例需手杖辅助步行.术后患侧股骨大转子顶部轻度疼痛15例,但不影响行走活动. 结论 微创术式Gamma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早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徐红革  袁自生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6):2428-2430
目的:探讨重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重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颈骨折11例。结果:随访6~26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未发生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肢功能良好。结论:应用重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愈合率高、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从2002年5月至2007年12月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的21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随访7~62个月,平均18.7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9个月。无术后感染、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内固定材料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远期疗效按马元璋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0.0%。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钉颈干交锁,将整个固定系统与股骨头颈干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牢固的整体,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从2002年5月至2007年12月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的21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随访7-62个月,平均18.7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9个月。无术后感染、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内同定材料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远期疗效按马元璋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0.0%。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钉颈干交锁,将整个固定系统与股骨头颈干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牢固的整体,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锁髓内针和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自锁髓内针固定,对照组采用带锁髓内针固定,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58.3±39.4)min vs.(97.4±32.2)min]、临床愈合时间[(70.4±11.5)dVS.(91.2±11.3)d]以及住院时间[(14.4±6.6)d vs.(19.5±7.8)d]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评分、疗效评价结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锁髓内针与带锁髓内针在治疗股骨干骨折中均可达到较好的疗效,但自锁髓内针比带锁髓内针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值得在临床治疗股骨干骨折工作中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本科收治的3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对其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27例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1个月,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髋关节活动受限、股骨头塌陷、骨不连,髋关节内、外翻畸形,下肢短缩、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感染等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优19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2.59%。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符合微创治疗原则、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等,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建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例应用重建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患者按骨折类型分为2组,将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9例设为A组,将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转子间骨折9例设为B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A组愈合时间4~8个月,中位数5.8个月;B组愈合时间3.5~7个月,中位数5.1个月。未发现股骨头坏死及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病例。A、B组漏诊率分别为33.3%和11.1%,A、B组优良率分别为77.8%和100.0%。结论重建钉是治疗复杂股骨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逆行带锁髓内钉(GSH)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方法:对43例采用逆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GSH组)与同期应用股骨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股骨髁上骨折43例患者的资料(DCS组)进行对照。结果:GSH组43例骨折愈合41例,占95.35%,延迟愈合l例,占2.33%,骨不连1例,占2.33%;DCS组43例骨折愈合40例.占93.02%.延迟愈合2例,占4.65%,骨不连1例,占2.33%;两组骨折愈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S功能评分结果GSH组优17例.占39.53%,良18例,占41.86%,可5例,占11.63%,差3例,占6.98%。DCS组HSS功能评分结果优18例,占41.86%,良18例,占41.86%,可5例,占11.63%,差2例,占4.65%。两组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可获得良好的结果。逆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可获得良好的结果,具有操作简便、直观、固定牢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张雄 《中国当代医药》2013,(28):26-27,29
目的观察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延期动力化治疗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延期动力化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5个月;所有患者在术后3-6个月(平均3.1个月)呈现骨性愈合,在术后12个月左右取出剩余髓内钉和锁钉;2例患者术后依然感觉骨折处疼痛,2例对负重有恐惧感,4例膝关节僵硬,其余22例未见功能异常;未见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断钉、感染、关节损伤病例。结论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延期动力化治疗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满意,在治疗时需要注意科学判断手术时机,合理选择锁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经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均按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后以随机数表法分为髓外组(n=45)和髓内组(n=45).分别采取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来评估术后恢复效果,指标包含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下地行走时间,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 髓内组切口愈合时间略较髓外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组手术时间为(67.47±11.18) min、下地行走时间为(6.32±1.09)周、骨折愈合时间为(8.93±2.12)周,均显著较髓外组短(均P< 0.05);髓内组术中失血量为(153.95±16.74)ml,显著较髓外组少(P<0.05);髓内组术后6个月手术效果优良率为91.11%,明显高于髓外组的77.78%(P<0.05).结论 相比于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术,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恢复情况更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结合骨屑植骨治疗股骨干多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35例股骨干多段骨折患者,给予交锁髓内钉复位内固定,并将扩髓产生的骨屑植于骨折断端间或周围,术后视病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35例患者术后平均随防15.6个月,31例骨性愈合,3例延迟愈合,1例骨不连,整体效果满意.结论 交锁髓内钉结合骨屑植骨治疗股骨干多段骨折,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点,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