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此次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控制措施,为制订学校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甲型HINl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运用RT—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结果本起疫情历时11d,全校累计发生流感样病例67例,罹患率为5.58%,实验室检查确诊5例,男生、女生性别比为1.31:1,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咽痛、头痛;采集鼻咽拭子5份,均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此为一起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学校流感暴发疫情:流行季节前应开展流感疫苗应急接种,建立完善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宣传培训,落实预防控制措施.是做好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凌云县一起甲型流感局部暴发及疫情处理情况,分析流行特征、处理措施及结果,为今后有效开展流感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共发病298例,病例以初中生为主,发病占69.12%(206/298),高中生发病占30.87%(92/298),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18岁。从11例甲型流感病毒阳性中,患者近1年均未进行疫苗接种史。结论:加强学校甲型流感监测工作,做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控制疫情流行。  相似文献   

3.
在校学生是易受到疫情危及的高危群体,甲型H1N1流感的暴发和迅速传播,很多学校相继出现感染病例。现分析引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因素,讨论应采取的防控措施,以控制流感的蔓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汕头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特征,预测流行趋势,研讨防控对策。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汕头市2009年至2010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不同流行阶段的防控措施,提出后流行期防控策略。结果 2009至2010年汕头市共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240例,疫情按时间分布可分为输入散发期、社区扩散期、社区流行期、快速下降期和后流行期五个阶段。病例分布在除南澳县之外的6个区县,报告病例集中在主城区。人群分布以6~20岁年龄组(76.25%)和学生(83.02%)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55∶1。暴发疫情3起,1起发生在中学,2起发生在小学。死亡病例3例,其中1例为幼童,1例伴有基础性疾病。结论根据甲型H1N1流感疫情不同阶段的流行特点,采取不同防控策略,有效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传播,汕头市已经进入后流感流行阶段。未来应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抗原基因的重组与变异情况,建立健全各类中小学校和幼托机构的甲型H1N1流感预警机制,提高对低高龄或有基础性疾病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率,加强医疗机构救治能力,减少危重病例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郑州市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点,为控制疫情暴发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和分析郑州市2009-2010年报告的全部甲型H1N1流感病例资料。结果两年内全市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1400例,重症病例168例,死亡14例,发病初期是以境外输入为主,后来在学校内出现聚集性病例,而后从学生向其他人群扩散。重症和死亡病例中,孕妇和患基础性疾病者所占比例较高。结论结合不同阶段的疫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起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某部2009年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某部2009年确诊的53例甲型H1N1流感的年龄、性别、职业、发病时间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论该部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中男性占98.11%(52/53);年龄19~72岁,中位年龄为21岁;职业为步兵、公勤人员、司机和警卫人员;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2009年11月3~7日。结论建制部队易出现甲型H1N1流感暴发;服务保障部队容易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但以散发为主。  相似文献   

7.
杨开国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174-174,177
目的:探讨儿童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0例儿童甲型H1N1流感进行流行病学和临床分析。结果:20例儿童甲型H1N1流感全部都是学生,女性发生率(75%)明显高于男性发生率(25%)。发热(100%)、咳嗽(75%)、头痛(60%)、全身酸痛(50%)、咽痛(45%)等为常见症状。2例(10%)X线示肺部炎症。有18例(90%)外周血白细胞数在正常范围,2例有肺部炎症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全部病例经药物及心理治疗,3~7d后出院。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强,多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学生为主要感染者,传染快,外周血白细胞多不升高。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头痛。多数儿童病情轻,病程短,预后良好。学生为主要预防对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地暴发甲型H1N1流感不同民族发病情况。方法对本院发热门诊2009年10月至2009年12月暴发流行甲型H1N1流感间不同民族发病8007例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8007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汉族5819例(占本民族人群的3.85%);维吾尔族1330例(占本民族人群的0.62%);哈萨克族319例(占本民族人群的1.63%);回族383例(占本民族人群的1.16%);其他少数民族156例(占本民族人群的2.87%)。各民族发病率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2009年秋冬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新疆伊宁少数民族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汉族,维吾尔族发病率最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探讨暴发流行的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为未来可能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提供防治参考。方法对6起聚集性暴发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资料进行分析。按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防治方案,就地建立治疗区和隔离区,按呼吸道传染病的要求进行隔离,非密切接触者遣散离开学校。结果甲型H1N1流感患者在2周内全部治愈,密切接触者隔离7d后未发病者解除隔离,隔离期间出现发病者转入病区按甲型H1N1流感治疗。14d后,所有甲型H1N1流感患者得到了完全控制。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以学生为主。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与患者、甲型H1N1流感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隔离后,疫情得到迅速控制,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甲型H1N1流感防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2009年3月在墨西哥、美国等疫区暴发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以来,墨西哥、美国疫区死亡人数26例,全球确诊发生甲型H1N1流感的国家和地区多达21个,确诊患者超1000例,疑似病例约2000例。WHO已将甲型H1N1疫情预警提升至五级,并有可能再升至六级,美国已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六级大流行的应急准备。  相似文献   

11.
2009年8月甲型H1N1流感疫情波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先后在州民族中专、州民中、福贡一中、拉井中学暴发流行。经卫生、教育等部门的协同作战,到2010年1月中旬,全州甲型流感防治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学校复课,隔离患者完全病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文章总结了怒江州防治工作中的具体措施,主要是甲型流感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旨在积累经验,相互交流,为将来可能暴发的疫情提供有价值的防治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郭秀荣  高晓凤 《中国药房》2011,(26):2471-2472
目的:分析抗菌药治疗疑似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09年9月-2010年2月隔离治疗的无基础疾病、无并发症、非高危人群的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226例,按照是否应用抗菌药分为2组,即用抗菌药组与未用抗菌药组。结果:226例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抗菌药使用率为72.6%(164/226);2组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流感样症状缓解时间、病程持续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使用与否,对本组病例治疗结果无明显影响;应根据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程长短、是否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是否为高危人群,有选择性地使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13.
<正>2009年3月在墨西哥等国家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蔓延迅速,已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这次流感流行的警告级别提高到6级[1],2009年5月10日,四川省报告1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被国家确诊为中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2],2009年9月5日青海省首次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3],2009年9月24日,海南州首次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  相似文献   

14.
C反应蛋白在甲型H1N1流感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燕  平芬  张小平  高爱武 《河北医药》2010,32(22):3167-3168
目的 本研究目的 在于探讨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对诊断甲型H1N1流感的价值,观察甲型H1N1流感中CRP的变化.方法 选取20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作为甲型H1N1流感组,选取20例上感患者排除甲型H1N1流感患者作为非H1N1流感组,分别测定其急性期CRP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甲型H1N1流感组的CRP浓度(94±17)mg/L明显高于非H1N1流感组(56±10)mg/L(P〈0.05).结论 CRP浓度可以作为诊断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敏感指标,有助于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是我县唯一收治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定点医院。为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医疗救治和防止医院感染,我院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的精神,扎实做好各项防范应对措施,成功救治一名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无二代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暴发流行聚集性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点,探讨甲型H1N1的防治措施,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流行性呼吸道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发现的暴发流行聚集性流感样病例136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调查的研究对象,对入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暴发流行聚集性甲型H1N1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结果 136例患者中,确认为甲型H1N1的有45例患者,占33.09%。45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发热的有41例,占91.11%,咽痛的有32例,占71.11%,咽部充血的有30例,占66.67%,咳嗽的有24例,占53.33%,咽部发痒19例,占42.22%。45例患者无一例死亡,最终都痊愈出院。结论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与普通的流行性感冒症状类似,但是其传染性远远高于普通流感。但是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是可以控制、可以防治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的护理,为今后类似患者护理提供经验。方法对本院2009年10月至12月收治的9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评估。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系统、个体化的护理,9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无一例死亡,平均住院日为(8.7±1.2)d。结论正确认识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疾病的重要和危险性,在精心的治疗下,进行系统和个体化结合的护理,是保证患者尽早康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北半球秋冬季节来临,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持续迅速蔓延,全球已累计报告5000余死亡病例。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全球实际发病和死亡人数远远超过报告数。截止至2009年10月31日,我国内地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6万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居家隔离消毒管理与感染控制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09年11月期间由市疾病控制中心通知的在我镇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96例密切接触者进行了居家隔离治疗,并采取了相应的消毒与感染控制措施,对疑似病例解除隔离及转院继续治疗的人数进行深入分析。结果91例(94.79%)疑似病例流感症状均相继消失,解除隔离;其余5(5.21%)例则在隔离过程中病情明显加重,及时入院后并确立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结论科学、有效、规范的采取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居家隔离消毒管理与感染控制措施,可以有效较少和防止流感疫情的扩散和传播。  相似文献   

20.
2009年3月始发于美国及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迅速在全球扩散。2009年5月10日我国报道了第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后,疫情迅速在全国范围蔓延。2009年6月5日山西省出现首例输入型病例,尔后病例逐渐增多。为总结分析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