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静脉注射三氧化二砷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给予注射三氧化二砷10 mg溶于5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7 d后休息10 d,为一个治疗周期,4个周期为一个疗程;同时进行TACE治疗,药物为表阿霉素40 mg+超液化碘油10 ml,充分乳化后注射入肿瘤周围的供血管,4~8 W为一个TACE周期。对照组患者则仅采用TACE治疗,治疗方案同观察组。所有患者治疗3个TACE周期后评价疗效,0.5、1、2年生存率,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70.97%(44/62)与58.06%(3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36月和8.11月,平均生存期12.96月和8.79月,半年生存率分别为88.70%与8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62.90%、27.42%与45.16%、1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率为77.42%高于对照组的56.45%(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了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的升高、白蛋白降低、胆红素以及心电图异常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静脉注射三氧化二砷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恩度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TACE治疗;治疗组给予TACE术中灌注恩度30 mg,术后第2天起连续静滴5d,15 mg/d。2组患者1~1.5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6个疗程不等。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VEGF表达水平、KPS评分、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的差异,肿瘤大小。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40.0%)(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7 d、14 d血浆VEGF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或P〈0.01);治疗组术后14 d血浆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TACE联合恩度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对肝癌细胞VEGF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TACE联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单纯TACE治疗,鸦胆子组32例TACE后鸦胆子油乳2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注,1次/d,20 d为1疗程,TACE每1~1.5个月1次,连用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实体瘤疗效、生活质量、疾病进展时间)及毒副作用。结果:鸦胆子组临床疗效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未见严重毒副作用。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可提高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具有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门静脉灌注华蟾素注射液联合经导管动脉内栓塞化疗(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且不能经手术治疗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66例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4),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华蟾素门静脉持续灌注治疗,随访2组的生存情况及预后。结果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期为6.5个月,半年生存率为61.76%(21/34),1年生存率为34.38%(11/32);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4.5个月,半年生存率为11.76%(4/34),1年生存率为6.25%(2/3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华蟾素门静脉灌注、癌栓分型及肿瘤大小是影响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门静脉灌注联合TACE治疗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基础上生存期更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意愿不同,将7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分为TACE+RFA组37例和TACE组33例。TACE+RFA组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TACE组采用TACE,观察2组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变化,比较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半年、1年、2年生存率,并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TACE+RFA组血清AFP水平下降率明显大于TACE组(P0.05),且总有效率显著高于TACE组(P0.05)。TACE+RFA组1、2年生存率明显优于T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ACE联合RFA能有效治疗HCC,延长患者生存期,其疗效优于TACE单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CT引导精准微波消融术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施行TACE术治疗,观察组采取CT引导精准微波消融术联合TACE术治疗,均治疗3个月。治疗3个月后统计两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后2年生存率、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0.73%较对照组48.78%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2年生存率73.17%高于对照组51.22%,复发率7.32%低于对照组26.83%(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予以CT引导精准微波消融术联合TACE术治疗能显著增强疗效,提升患者生存率,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 RFA)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疗效。方法133例中晚期HCC患者分为两组:单纯RFA组(72例),行RFA治疗115次;联合治疗组(61例),RFA治疗后再行TACE治疗,其中RFA 93次,TACE 134次。两组治疗结束后第3、6个月复查CT、AFP进行疗效评价,并随访1、2、3年生存率。结果单纯组和联合组术后3、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73.61%、90.16%( P<0.05)和63.88%、85.25%( P<0.05)。单纯组和联合组术后3、6个月的AFP分别为(953.36±251.77)μg/L、(537.75±102.52)μg/L ( P<0.05)和(591.20±106.81)μg/L、(317.75±62.69)μg/L( P<0.05)。单纯组和联合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56%、66.67%、48.61%和95.08%、77.05%、57.38%。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疼痛、转氨酶升高等,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结论 RFA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病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于肝癌介入栓塞化疗术(TACE)后肝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行TACE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65)和对照组(n=40)。实验组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护肝药物治疗,对照组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护肝药物治疗,2组均在TACE术前3 d~术后7 d用药,并在TACE术前及术后2 d7、d抽血检测肝功能;同时记录2组患者TACE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TACE术后2 d 2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7 d实验组ALT、AST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7 d对照组ALT、AST仍高于术前(P0.05);2组方案对TACE术后肝细胞合成指标降低均无明显改善作用(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对TACE引起的患者肝功能损害有迅速、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可减轻TACE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联合同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186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行TACE治疗,观察组TACE治疗同步行RFA治疗。治疗后2个月评价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水平及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评分;随访观察治疗后1、2 a生存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TACE+RFA治疗预后的因素。结果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客观缓解率(64.52%)高于对照组(40.86%)(P0.05),有效率(91.40%)与对照组(83.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2个月血清AFP[(86.32±41.76)、(135.08±58.39)μg/L]均低于治疗前[(223.28±82.17)、(216.62±89.25)μg/L],QOL评分[(38.35±9.32)、(32.68±7.86)分]高于治疗前[(22.53±8.26)、(23.36±6.35)分](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2个月血清AFP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 a生存率(88.17%)与对照组(81.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a生存率(73.12%)高于对照组(45.16%)(P0.05);2组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AFP水平≥200μg/L(HR=3.32,95%CI:1.87~5.92,P=0.002)、肿瘤直径5 cm(HR=2.05,95%CI:1.25~3.23,P=0.013)、BCLC分期C期(HR=5.37,95%CI:2.62~8.78,P=0.001)是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TACE+RFA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TACE联合同步RFA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效果良好,可提高QOL及2 a生存率;治疗前高血清AFP、肿瘤直径5 cm及BCLC分期C期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能手术伴有门静脉癌栓(PVTT)的原发性肝癌(PHC)安全而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05年3月~2008年4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共38例,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1~2次后,再以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给予残留病灶及门静脉癌栓放疗,3~6 Gy/次,每周3次,DT40~55 Gy;放疗期间同步口服希罗达化疗,每3周1个疗程,共1~2个疗程。结果原发灶肿瘤近期有效率69.7%,1年生存率72.7%,2年生存率57.6%。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卡氏评分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口服希罗达联合TACE、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具有疗效好,损伤小且易耐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泻肝散结方治疗晚期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肝内胆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入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保肝、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如合并病毒性肝炎予以抗病毒治疗,如合并阻塞性黄疸予以行PTCD术或ERCP术减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泻肝散结方,1剂/d,治疗至少2个月。结果:对60例患者进行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生存率评价,随访时间12个月。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提高稳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3个月、半年、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3.3%、63.3%、20%;对照组3个月、半年及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36.7%、0%。治疗组半年及1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本研究中,泻肝散结方能改善晚期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提高其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TACE.PVE.HIFU序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及方法。方法将我院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TACE.PVE.HIFU序贯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经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两组患者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所有患者随访3年观察生存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6例占53.3%,而对照组7例占23.3%,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其治疗组3年生存率为14例占46.7%,而对照组8例占26.7%,治疗组生存率明显高与对照组。60例原发性肝癌不同肝功能Child分级患者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51例占85.O%、1年生存率43例占71.7%、2年生存率32例占53.3%、3年生存率22例占36.7%。肝功能ChildA生存率较高。结论TACE.PVE.HIFU序贯治疗在原发性肝癌应用互为补充,最终达到彻底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剂量碘油栓塞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9例巨块型肝癌患者,肿块大小为7~18cm。分为A组:常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组39例(TACE组)一次碘油用量10~20ml。B组:经肝动脉化疗并大剂量碘油栓塞组40例(大剂量组)。一次栓塞治疗中碘油用量为20ml以上。结果TACE组,有效率(CR PR)71.7%(28/39);1~3年生存率为:66.7%(26/39)、33.3%(13/39)、0。大剂量组,有效率(CR PR):87.5%(35/40);1~3年生存率:75%(30/40),45%(18/40),7.5%(3/40)。有效率及生存率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2组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及肝功能损害。结论大剂量碘油栓塞巨块型肝癌的疗效优于常规TACE,肝功能较好的巨块型肝癌适合用大剂量碘油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亚砷酸联合维生素C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并与单用亚砷酸治疗进行比较。方法将2008至2011年收治的42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亚砷酸组(对照组)、亚砷酸联合维生素C组(联合组),每组患者21例。对照组予亚砷酸10 mg/d静脉滴注,6周一个疗程,其中前4周用药,间歇2周,共5个疗程;联合组在亚砷酸应用过程中加用维生素C 1.0 g/d静脉滴注,余同对照组。所有患者于疗程间歇期口服沙利度胺100 mg/d。结果 (1)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63%,明显高于对照组(29%)(P=0.043)。(2)联合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0个月(6.211.8个月),Kaplan-Meier法分析联合组PFS长于对照组(P=0.043);联合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4.0个月(11.411.8个月),Kaplan-Meier法分析联合组PFS长于对照组(P=0.043);联合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4.0个月(11.416.6个月),Kaplan-Meier法分析联合组OS长于对照组(P=0.038)。(3)联合组各种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亚砷酸联合维生素C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优于单用亚砷酸。  相似文献   

15.
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给予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试验组),同时选取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仅行TACE;于1-2个治疗周期后比较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卡氏评分。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获益率分别为83.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存质量卡氏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3%、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6.4%、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提高患者临床获益率及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中三氧化二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收治的8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选用常规肝动脉栓塞疗法,研究组选用三氧化二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比较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心电图T波及ST-T改变、胆红素异常、白蛋白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AST升高]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82.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2年生存率比较(46.34%vs.34.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T波及ST-T改变、胆红素异常、白蛋白降低、ALT升高、AST升高发生率分别为2.44%、4.88%、4.88%、7.32%、7.32%,明显低于对照组(17.07%、24.39%、21.95%、24.39%、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中三氧化二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延长患者生存周期,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TACE+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结合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术(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行TACE治疗,治疗组给予TACE+PEI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AFP下降率为88.2%和42.5%,肿瘤体积缩小有效率为83.5%和45%。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8.04%、53.65%和73.17%、52.22%、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结合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术(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化疗药物及超液化碘油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确诊的60例PHC随机分2组,治疗组(A组),30例,采用三氧化二砷20 mg、卡铂300 mg、丝裂霉素10 mg及超液态碘油适量行TACE术,对照组(B组),30例,采用卡铂3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碘^125放射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10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55例(TACE联合碘^125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和TACE组(单纯使用TACE治疗)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甲胎蛋白(AFP)、总胆红素(TBIL)、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毒副反应。【结果】联合组患者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率为65.45%,高于TACE组的46.6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各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A FP、NGAL、MMP9水平均低于TACE组(P<0.05);联合组的恶心、腹痛发生率显著高于TACE组(P<0.05);联合组的呕吐、腹泻、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与TACE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组的中位生存时间(14.0个月)长于对照组(9.0个月)(P<0.05)。【结论】TACE联合破^125放射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较单纯的TACE手术具有更好的疗效,但是可能会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