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研究氯喹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0、20和40 μmol/L)氯喹作用不同时间(24、48和72 h)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DAPI染色观察氯喹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核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氯喹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氯喹对HepG2细胞中Caspase-3、Bcl-2、Bax、P-P53、P38MAPK和P-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上述3个时间点10、20、40 μmol/L氯喹(10 μmol/L氯喹作用24 h组除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均 < 0.05);荧光显微镜下发现,10、20、40 μmol/L氯喹处理24 h后均可引起HepG2细胞不同程度的核浓集、固缩等典型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10、20、40 μmol/L氯喹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P均 <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0和40 μmol/L氯喹作用HepG2细胞后,P-P53、P-P38MAPK、剪切后活化型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量增加(P均 < 0.05),Bcl-2表达下降,Caspase-3和P38MAPK表达无明显变化(P > 0.05)。结论:氯喹能够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38MAPK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体外棕榈酸(Palmitic acid,PA)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部分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加药)、PA处理组(分别加入PA 25、50、100μg/mL处理),CCK-8法检测各组HeLa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qRT-PCR检测不同浓度PA处理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及Cleaved-caspase-3的表达,PA处理后的HaLa细胞用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双标,随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A处理HeLa细胞后增殖抑制率逐渐增高(P<0.05);PA处理后,HaLa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0.05);同时,PA处理HeLa细胞后,随着PA浓度增高,Bcl-2基因表达逐渐降低,而Bax和Cleaved-caspase-3基因表达逐渐增强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相符合,HeLa细胞的凋亡率随着PA浓度增高逐渐增高(P<0.05)。结论 PA体外可抑制HeLa细胞增殖,减少其迁移与侵袭水平,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节HeLa细胞Bcl-2家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ROS/Caspase-3信号通路在异烟肼(INH)诱导人正常肝细胞(L-0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槲皮素的保护效应。方法:将L-0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INH组(10 mmol/L INH)、25 μmol/L槲皮素组(10 mmol/L INH和25 μmol/L槲皮素)、50 μmol/L槲皮素组(10 mmol/L INH和50 μmol/L槲皮素)。各组均处理24 h后,应用MTT法检测L-02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LDH活性,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制备L-02细胞线粒体,利用DCFH-DA和Rho-123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ROS)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Ψm),应用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NH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 < 0.01),与INH组比较,50 μmol/L槲皮素处理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P < 0.01);INH组细胞LDH活性、细胞凋亡率、线粒体ROS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1),25和50 μmol/L槲皮素组细胞LDH活力、细胞凋亡率、线粒体ROS水平较INH组明显降低(P < 0.05或P < 0.01),且50 μmol/L槲皮素组作用更显著;INH组细胞线粒体△Ψm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 0.01),25和50 μmol/L槲皮素组细胞线粒体△Ψm较INH组明显升高(P < 0.05或P < 0.01),50 μmol/L槲皮素组的作用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INH组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 < 0.01),与INH组比较,25和50 μmol/L槲皮素组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 < 0.05或P < 0.01),且50 μmol/L槲皮素组作用更明显。结论:INH可以诱导L-02细胞发生凋亡,ROS/Caspase-3信号通路参与了其凋亡的过程;槲皮素对INH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保护效应,机制可能与其减少ROS释放,抑制ROS/Caspase-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紫檀芪对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和糖酵解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 分别采用0、25、50、100、150 μmol/L的紫檀芪处理SKOV3细胞24、48、72 h,用CCK-8检测紫檀芪对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根据CCK-8结果选择后续实验组紫檀芪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紫檀芪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化学比色法检测紫檀芪对SKOV3细胞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的STAT3(p-STAT3)、己糖激酶2(HK2)蛋白的表达;qRT-PCR法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M2型丙酮酸激酶(PKM2)mRNA的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紫檀芪对SKOV3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根据CCK-8结果,选择100 μmol/L紫檀芪处理组作为后续实验组,0 μmol/L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紫檀芪可明显促进SKOV3的凋亡,浓度越大,凋亡作用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100 μmol/L组紫檀芪作用SKOV3细胞后,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水平均较0 μmol/L组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0 μmol/L组相比,100 μmol/L组p-STAT3、HK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01)。qRT-PCR结果显示,100 μmol/L组GLUT1、PKM2 mRNA的表达水平也较0 μmol/L组降低(P<0.01)。结论 紫檀芪可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并可能通过STAT3/HK2途径抑制卵巢癌的糖酵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Actin filament-associatedprotein1-antisenseRNA1,AFAP1-AS1)调控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2014年7月—2018年6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和胃肠外科诊治的38例正常人及38例CRC患者的粪便标本,用Real time-PCR检测lncRNA AFAP1-AS1表达,同时检测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株NCM460、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和HCT116中lncRNA AFAP1-AS1的表达;将靶向siRNA转染到CRC细胞株SW620和HCT116中抑制AFAP1-AS1的表达;通过MTT测定si-AFAP1-AS1转染对CRC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免疫印迹检测Cleaved caspase 3、Bcl-2、Bax、p-AKT、total-AKT和PTEN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CRC患者粪便中AFAP1-AS1的表达显著上升(P<0.01);与NCM460细胞相比,SW620和HCT116细胞中AFAP1-AS1的表达也显著升高(P<0.01);si-AFAP1-AS1转染抑制SW620和HCT116的细胞生长(P<0.01)。与NCM460细胞相比,si-AFAP1-AS1干扰上调了SW620和HCT116细胞中Cleaved caspase 3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水平(P<0.05),下调了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P<0.001);此外,si-AFAP1-AS1干扰降低了CRC细胞中p-AKT的蛋白水平,并增加了PTEN的表达(P<0.01)。结论 正常人和CRC患者粪便中lncRNA AFAP1-AS1表达的差异有助于CRC的早期诊断,且lncRNA AFAP1-AS1在CRC细胞中表达上调,并通过PTEN/p-AKT信号通路调节CRC细胞的增殖和凋亡。lncRNA AFAP1-AS1有望成为CRC早期诊断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百草枯诱导小鼠肝细胞系AML12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活性氧的作用。方法: AML12细胞分别给予0、25、50、100、200、300 μmol/L的百草枯处理。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V/PI双染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荧光探针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活性氧水平;MitoSOX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活性氧变化;激光共聚焦测定JC-1探针荧光强度以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25~300 μmol/L的百草枯处理后可以诱导AML12细胞活力下降,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r=-0.94,P<0.01);300 μmol/L的百草枯作用24 h可明显诱导AML12细胞发生凋亡(P<0.05);25~300 μmol/L 百草枯处理24 h后细胞内活性氧依次增加(P<0.05),25~100 μmol/L百草枯作用24 h时线粒体活性氧增加且呈剂量效应关系(r=0.98,P<0.05),而200 和300 μmol/L的百草枯作用24 h时线粒体活性氧水平降低(P<0.05)。细胞活力下降与细胞内活性氧升高呈负相关(r=-0.90 P<0.05);晚期凋亡细胞的比例与细胞内活性氧呈正相关(r=0.96,P<0.01);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300 μmol/L的百草枯处理24 h时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结论: 百草枯诱导AML12细胞凋亡过程主要由细胞整体水平的活性氧介导,提示线粒体活性氧并未直接参与百草枯诱导的肝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M2.5对人肾上皮细胞(HK-2)部分癌基因和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CCK-8试剂盒测定PM2.5混悬液对HK-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实验设阴性对照组、PM2.5混悬液低剂量(10 μg/mL)、高剂量(50 μg/mL)染毒组和阳性对照组(Cr6+ 10 μmol/L),分别对HK-2细胞处理24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癌基因(c-mycc-fosp53)和凋亡基因(Caspase-8Caspase-9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M2.5混悬液对HK-2细胞的IC50为95.98 μg/mL;经PM2.5混悬液染毒24 h,qPCR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M2.5混悬液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c-myc、c-fos、Caspase-8、Caspase-9 mRNA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53和Bcl-2 mRNA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M2.5混悬液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c-myc、c-fos、Caspase-8、Caspase-9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53和Bcl-2蛋白表达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M2.5可引起HK-2细胞中部分癌基因表达上升、抑癌基因表达下降、促凋亡基因表达上升和抑凋亡基因表达下降,提示PM2.5对HK-2肾细胞部分癌基因和凋亡基因具有一定的促进与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MAPK/ERK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MEK和ERK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及PD98059抑制MAPK/ERK通路对胃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株SGC-7901,不同浓度(0、25、50、100、200、300和400 mmol/L)PD98059处理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变化;再用0、25、50和100 μmol/L PD98059处理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MEK和ERK m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MEK和ERK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同时设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为对照。结果:与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相比,胃癌SGC-7901细胞中MEK和ERK mRNA的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MEK、p-ERK蛋白的表达亦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0~200 μmol/L PD98059处理SGC-7901细胞后,细胞增殖率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升高而降低(P < 0.05)。当PD98059浓度处于200~400 μmol/L时抑制作用逐渐趋于平稳。0~100 μmol/L PD98059作用后MEK、ERK mRN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 < 0.05),随着PD98059浓度升高,ERK mRNA表达量逐渐降低(P < 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50和100 μmol/L PD98059作用后p-MEK1/2、p-ERK1/2蛋白表达降低(P < 0.05)。且抑制剂PD98059使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可诱导细胞凋亡。结论:MAPK/ERK信号通路在胃癌细胞中激活,PD98059通过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的活性可影响胃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蒜素与5-FU联合应用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HT-29细胞模拟结肠癌,设置空白对照组、大蒜素组(15 μg/mL)、5-FU组(15 μg/mL)和大蒜素+5-FU组(各15 μg/mL)共4组,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Real-time PCR检测mTOR、PTEN、Bcl-2与Bax mRNA表达情况。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用药组均可以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P<0.05)。其中大蒜素+5-FU组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各用药组凋亡细胞显著多于空白对照组,大蒜素+5-FU组凋亡细胞最为显著;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用药组Bcl-2、mTOR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而Bax、PTEN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大蒜素+5-FU组变化最为显著。结论 大蒜素与5-FU联合应用可以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并且大蒜素具有增强5-FU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伏立诺他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 以人卵巢癌SKOV3细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空白组、伏立诺他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共4组,采用CCK-8法测定SKOV3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KOV3细胞H3K4ac和H3K27ac蛋白表达情况,Real-time PCR检测SKOV3细胞Bax mRNA、Bcl-2 mRNA、p53 mRNA、CyclinD1 mRNA表达。结果 CCK-8法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伏立诺他低、中、高剂量组增殖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伏立诺他低、中、高剂量组SKOV3细胞中Bcl-2 mRNA和CyclinD1mRNA表达明显降低,Bax mRNA和p53 mRNA表达明显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伏立诺他低、中、高剂量组SKOV3细胞中H3K4ac和H3K27ac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伏立诺他抑制SKOV3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激活p53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Apatinib)是否通过包含氧化还原酶的WW结构域(WWOX)影响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4 μmol/L、8 μmol/L、16 μmol/L、32 μmol/L Apatinib作用于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 24 h、48 h、72 h后的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2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E-钙黏蛋白(E-cadherin)、WWOX蛋白水平,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在HEC-1中转染pcDNA3.1-WWOX,或转染si-WWOX并用16 μmol/L Apatinib进行处理,采用上述方法评估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情况。结果:Apatinib明显降低HEC-1细胞活性(P<0.05),呈剂量、时间依赖性;Apatinib显著增加HEC-1细胞凋亡率及p21、Bax蛋白表达量(P<0.05),呈剂量依赖性;Apatinib明显降低Cyclin D1、Bcl-2蛋白表达量(P<0.05),呈剂量依赖性;16 μmol/L Apatinib显著减少HEC-1细胞的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MMP-2蛋白表达量(P<0.05),明显提高E-cadherin、WWOX蛋白表达量(P<0.05)。过表达WWOX明显降低HEC-1细胞中Cyclin D1、Bcl-2、MMP-2蛋白表达量、细胞活性、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P<0.05),提高p21、Bax、E-cadherin、WWOX蛋白表达量及细胞凋亡率(P<0.05)。抑制WWOX表达逆转了Apatinib对HEC-1细胞中Cyclin D1、Bcl-2、MMP-2蛋白表达量、细胞活性、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以及逆转了其对p21、Bax、E-cadherin、WWOX蛋白表达量、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阿帕替尼通过调控WWOX表达,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紫云英苷在2 D及3 D细胞培养条件下对人卵巢癌OVCAR-8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紫云英苷在2 D培养水平对OVCAR-8细胞增殖活力的作用;采用3 D细胞增殖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紫云英苷在3 D培养水平对OVCAR-8细胞增殖活力的作用;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紫云英苷对OVCAR-8细胞迁移能力的作用;采用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在2 D及3 D培养条件下检测紫云英苷对OVCAR-8细胞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cell lymphoma 2)、Bax(Bcl-2-associated X protein)和cleaved-caspase-3以及糖酵解相关蛋白Glut(Glucose transporter)1、Glut3、HK2(Hexokinase 2)、PDK(Pyruvate dehydrogenase lipoamide kinase)1、PDK3以及HIF(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HK2活性。结果 4~100 μmol/L紫云英苷在2 D培养条件下对OVCAR-8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关系(P<0.05);紫云英苷可在3 D培养条件下明显抑制OVCAR-8细胞增殖(P<0.05);同时, 紫云英苷可明显抑制OVCAR-8细胞迁移能力。此外, 紫云英苷处理后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增高, 且紫云英苷处理在2 D及3 D培养条件下均可抑制Bcl2、Glut1、Glut3、HK2、PDK1和PDK3蛋白的表达, 增加Bax及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并抑制3 D培养诱导的HIF-1α的蛋白表达, 此外, 紫云英苷在2 D 培养条件下可抑制HK2活性, 均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关系(P<0.05)。结论 紫云英苷在2 D及3 D培养条件下对卵巢癌OVCAR-8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可能通过抑制HIF-1α诱导的糖酵解通路以及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5,PRMT5)对人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正常肝细胞LO2、肝癌细胞HepG2及Huh7中PRMT5的表达水平,应用siRNA技术将PRMT5基因敲减,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HepG2及Huh7的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肝细胞LO2相比,PRMT5在肝癌细胞HepG2及Huh7中高表达(P<0.05)。抑制PRMT5的表达可以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将PRMT5基因敲减后,肝癌细胞系中P-AKT的表达量降低(P<0.01)。结论 PRMT5可能通过调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AKT通路从而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因此,PRMT5可能是肝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有希望的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含铂抗癌药物顺铂(Cisplatin,CDDP)联合中药单体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对人原发性肝癌Huh7细胞系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并计算CDDP和RA治疗24 h、48 h、72 h后的IC50值,随后设置未经药物处理组(control组)、5 μg/mL CDDP处理组、200 μg/mL RA处理组以及5 μg/mL CDDP联合200 μg/mL RA处理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ontrol组、CDDP处理组、RA处理组以及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28±0.56)%、(18.23±2.53)%、(26.44±1.99)%和(37.27±0.28)%。最后,利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caspase-3以及Procaspase-3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RA可增强CDDP对Huh7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并呈现出浓度依赖性(P<0.05),在CDDP联合RA处理组中Huh7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CDDP联合RA作用后促凋亡蛋白Bax与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水平增加,而Bcl-2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RA能抑制Huh7细胞增殖并且诱导细胞凋亡,与顺铂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生长、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含有不同浓度(10 μmol/L、20 μmol/L、40 μmol/L)姜黄素的培养基培养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12 h、24 h、36 h、48 h、72 h、96 h,应用MTT实验观察姜黄素对B-CPAP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含有不同浓度姜黄素的培养基培养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36 h、48 h、72 h、96 h,应用Annexin V/PI染色评价姜黄素诱导B-CPAP细胞凋亡的作用;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姜黄素对ERK通路、Bax、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浓度为10 μmol/L、20 μmol/L、40 μmol/L的姜黄素培养甲状腺癌B-CPAP细胞,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各浓度下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均逐渐增高(P<0.05);且随着浓度增加,相同时间点的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凋亡率亦逐渐增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姜黄素培养72 h后,B-CPAP细胞的H-Ras、p-Raf-B、p-ERK1/2、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水平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Ras蛋白、ER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及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藤黄酸(gambogic acid,GNA)对人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迁移以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将人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25 μmol/L浓度组、50 μmol/L浓度组和100 μmol/L浓度组,进行细胞培养后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24 h、48 h和72 h时间段的增殖抑制和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E-cadherin和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25 μmol/L浓度组、50 μmol/L浓度组和100 μmol/L浓度组对宫颈癌细胞的抑制增殖率在不同时间段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增殖抑制率随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升高(P<0.05);25 μmol/L浓度组、50 μmol/L浓度组和100 μmol/L浓度组宫颈癌细胞凋亡率在各时间段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凋亡率随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升高(P<0.05);25 μmol/L浓度组、50 μmol/L浓度组和100 μmol/L浓度组宫颈癌细胞的细胞迁移数量相比对照组均显著减少,细胞迁移数量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少(P<0.05);GNA浓度越高,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越高,处于G2/M和S期的细胞比例越低;25 μmol/L浓度组、50 μmol/L浓度组和100 μmol/L浓度组Bcl-2、NF-κB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25 μmol/L浓度组、50 μmol/L浓度组和100 μmol/L浓度组Bax、E-cadherin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GNA能够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凋亡,抑制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通过改变癌细胞的周期分布降低癌细胞的增长,其能力呈现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NFATc1对肺腺癌NCI-H129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NFATc1发挥作用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通过Realtime PCR检测NFATc1在三种肺腺癌细胞系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敲减NFATc1的NCI-H1299细胞系。MTT检测NFATc1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NFATc1对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Transwell检测NFATc1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NFATc1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NFATc1对凋亡、EMT相关蛋白和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肺腺癌NCI-H1299细胞系中NFATc1表达水平相对较高。沉默NFATc1表达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克隆形成(P<0.05)、迁移(P<0.05)和侵袭(P<0.05)能力,抑制细胞周期在G1期(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Bax、Cleaved caspase-3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P<0.05),CDK4、c-Myc、ERK、p-ERK和N-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在人肺腺癌NCI-H1299细胞中抑制NFATc1表达,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