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目的分析产科院内感染现状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中发生院内感染的144例产妇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妇发生院内感染的部位,并对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和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院内感染的主要部位依次为手术切口、上呼吸道、泌尿道、生殖道、乳腺等,而且剖宫产术与会阴侧切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部位有统计学差异(P〈0.05);144例发生院内感染的产妇中,有81例进行了病原学检查,送检率为56.25%,共培养出53株病原菌;抗生素使用率为78.47%,最多达5种,用药天数5~15d。结论产妇院内感染的发生与其个体因素、分娩方式、环境因素及抗生素的应用均有关;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提高分娩助产技术、杜绝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产科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临床护理潜在的院内感染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与临床护理工作的关系,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各临床科室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引发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抓好临床护理过程和环节可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结论只有提高临床护士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自我防护,才能避免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院内感染是当前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其特点是起病急、不易控制,常呈爆发流行,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加强对院内感染的预防,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现就基层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及预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8月~2013年9月我院儿科发生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采取综合护理干预降低院内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230例共发生院内感染42例,感染率18.3%;实验组310例共发生院内感染26例,感染率8.4%,两组感染率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儿第一四季度院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二三季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儿上呼吸道和泌尿道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0.05),其它各部位发生院内感染率差异并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率呈现明显下降。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健康宣教,合理使用抗生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探视和护理制度,可以实现院内感染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王敏  闫荣  辛绍红  牛津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0):120-121
2005年1月~2006年11月,我们对2268例手术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26例患者进行院内感染原困分析,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院内感染是当前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其特点是起病急、不易控制,常呈爆发流行,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因此加强对院内感染的预防,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卫诺  印影  张林瑾  陈伟红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5):1372-1373
目的调查住院肾脏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探讨发生感染原因,寻求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8年上半年上海某三甲医院肾脏内科989例患者出院病历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9例患者中院内感染率为10.21%。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尤其是营养状况、激素应用等因素影响着院内感染率。结论分析影响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确立标准预防概念、加强健康教育、规范化护理等,对降低院内感染率,降低住院费用,提高肾脏病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发生原因及预警措施。方法回顾分析884例入院新生儿及其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7.1%,使用多种抗生素、低出生体重、侵入性操作、环境细菌不合格是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多种危险因素的存在,应加强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风险预警。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在我国目前仍占新生儿疾病的首位。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不成熟,易发生各种院内感染。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高危监控区域。通过对广州某医院NICU1990年度与1995年度院内感染发病率的比较,以及1990年度院内感染疾病的分布,对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教育、加强呼吸道管理、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防治措施,以减少NICU患儿院内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精神药物治疗与院内感染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发生院内感染的167例精神病病人进行总结、分析,从3个方面探讨了精神病病人药物治疗与院内感染的发生、预防、鉴别和护理。①某些精神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可使宿主正常的防御机制缺损,从而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②精神病病人不能客观反应继发性感染症状,易造成误诊、漏诊甚至危及生命;③精神科护士除掌握专科知识外还应掌握精神药物副作用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正确判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精神病病人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9年医院住院患者病例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2009年该医院住院患者19 909人,发生医院感染177例,感染发病率为0.93%。在177例感染病人中,呼吸道感染占60.45%。医院感染高危人群为恶性肿瘤病人,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科、消化科、老年病科等。结论该医院的院内感染发病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医院感染高危人群明确,必须有重点地加强管理和重点人群和部位的消毒隔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在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集束化干预措施,包括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专人实施气道护理管理,落实手卫生管理,其他部位感染防控,加强监测,严格人员管理。结果实施集束化干预措施后,医院感染率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下降(P0.01)。结论神经外科病房实施集束化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经验。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596人次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包括院内感染率、各种原因肝硬化院内感染率、院内感染发生部位、感染诱因及预后。结果在596人次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94人次,发生率为15.77%。其中,男性55人次,女性39人次。Child-Pugh C级的为77人次(81.91%),B级17人次(18.09%)。上消化道出血后发生院内感染为21人次(22.34%)。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上呼吸道和肺部,其次为消化道和腹腔。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中,10人在发生院内感染后死亡。结论失代偿肝硬化患者易发生院内感染,特别是Child-Pugh C级的患者,消化道出血为较常见的诱因,对此类患者应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精神病院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分布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出院的4 820例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调查监测。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137例,感染率为2.84%;发生医院感染171例次,上呼吸道感染77例次(45.03%),下呼吸道感染54例次(31.58%),其次为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口腔感染和生殖道感染;病原学检查4例,病原学送检率为2.92%;其中男性、年龄较大、住院天数长的住院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结论针对精神病院医院感染现状,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呼吸道感染,提高病原学送检率,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生儿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以制定有效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新生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部位前三位的是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其中以胃肠道感染为主,构成比为57,60%。细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医院感染率由2001年10月的7.60%开始,逐渐下降至2006年9月的2.45%,线性回归方程为y=358.161-0.466x,r=-0.875(P=0.01),差异系高度显著负相关。结论本院新生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多见,医务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医疗护理,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Now in Japan, infectious diseases due to MRSA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solve and it has a growing social interest. It is clearly associated with hospital infections. So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us is to prevent and treat properly hospital infections. As a result of thorough investigations in a hospital for aged persons and a general hospital, we developed some guidelines to prevent MRSA infec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prevention committee in the hospital which will do the followings: Reveal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hospital infections by thorough investigations, make appropriate choice of antibiotics, good care of patients having infectious diseases due to MRSA, good care of carriers, better use of disinfectants, and education of medical staff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现状及用药情况,为预防和减少院内真菌感染及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浏阳市人民医院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病例,并对420例医院真菌感染进行分析。结果院内真菌感染患者420例,占同期院内感染的16%,好发于呼吸道(54.3%)、泌尿道(19.5%)、消化道(15.7%),多发于老年人(73%)。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54.3%),其次是近平滑念珠菌(34.0%),与基础疾病、自身免疫力低下、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抗真菌治疗不规范有关。结论科学合理选择抗生素是预防和减少院内真菌感染的关键,规范临床抗真菌治疗方法是真菌感染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乔昀  张珏 《检验医学》2009,24(11):781-783
目的比较耐消毒剂基因在本地区医院与社区获得性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中的流行状态。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MRSA菌株分为医院与社区获得性感染2组,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消毒剂基因qacA/B,并对组间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40株医院获得性感染MRSA中qacA/B阳性19株,20株社区获得性感染MRSA中qacA/B阳性2株,2组耐消毒剂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47.5%和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获得性感染MRSA耐消毒剂基因的携带率高于社区获得性感染MRSA。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儿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现状,探讨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儿科2009-2011年期间6 372例住院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儿科连续3年住院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87例,感染发生率为1.37%,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患儿医院感染发生部位居首位的是上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消化道感染。结论该医院儿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低,且呈逐年降低趋势,以上呼吸道感染较突出。  相似文献   

20.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萍 《全科护理》2012,10(21):1980-1981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程。医院感染的控制尤其是外源性医院感染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务人员和病人所掌握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健康保健知识及其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