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中是否使用纳米碳负显影技术分为纳米碳组(34例)和常规手术组(34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情况、手术时间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情况,评价应用效果。结果 纳米碳组患者手术时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例数少于常规手术组(t=3.684,P<0.001;χ2=3.837,P=0.0171),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常规手术组(t=7.721,P<0.001)。结论 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时应用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技术,有助于识别和保护患者的甲状旁腺,从而降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低钙血症的发生,同时增加中央区淋巴结的清扫数量,缩短手术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技术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分析11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研究组术中注射纳米碳混悬液.对两组患者的血钙、甲状旁腺素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甲状旁腺误切率为1.7%,对照组为5.2%(P=-0.587);一过性低钙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3%和15.5%(P=-0.023);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率分别为0和1.7%(P=0.492);PTH暂时性减低发生率分别为3.3%和12.0%(P=0.140);PTH永久性减低发生率分别为0和1.7%低(P=0.492).[结论]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技术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尤其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可有效保护甲状旁腺.  相似文献   

3.
姜敏  赵玉军  高鹏 《现代肿瘤医学》2022,(24):4453-4457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联合纳米炭(carbon nanoparticles,CN)在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胸乳入路行腔镜PTC手术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纯ICG组(n=33)术中显露甲状腺后于外周静脉注射ICG。根据静脉注射ICG正显影甲状旁腺,负显影淋巴结原理。在荧光腔镜系统下寻找荧光显影的甲状旁腺,并切除无荧光显影的中央区淋巴结。单纯CN组(n=32)术中显露甲状腺后于患侧腺体内注射CN混悬液。根据腺体内注射CN正显影淋巴结,负显影甲状旁腺原理。在腔镜下将黑染的中央区淋巴结和脂肪组织切除,保留负显影不染色的甲状旁腺。ICG+CN组(n=37),结合上述两组方法,利用双方的优势,双示踪、双识别,在腔镜下保留甲状旁腺,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相关并发症等。结果:ICG+CN组较单纯ICG组及CN组在手术时间、清扫中央区淋巴结个数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个数方面表现更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ICG+CN组、单纯ICG组在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方面均优于单纯CN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外周静脉注射ICG和腺体内注射CN两者相结合的双示踪技术指导腔镜PTC手术,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还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甲状腺外科手术中困扰临床医生的主要难题仍然是手术范围的选择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而吲哚菁绿作为一种近红外荧光成像剂,利用其实时荧光成像技术可显示组织器官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区域淋巴结显影,精准定位病灶范围,在外科手术中优势显著,已广泛应用于眼科、乳腺外科等临床科室。近年来在甲状腺外科也开展了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就吲哚菁绿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美罗华联合米托蒽醌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米托蒽醌组(29例)与美罗华联合米托蒽醌组(31例)。米托蒽醌组采用米托蒽醌、依托泊苷和地塞米松治疗,美罗华联合米托蒽醌组在前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罗华治疗。60例患者化疗4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随访观察生存情况。结果米托蒽醌组CR为68.1%;美罗华联合米托蒽醌组CR为87.3%,两组CR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米托蒽醌组1年总生存率(OS)为87.8%,2年OS为76.8%,3年OS为75.4%;美罗华联合米托蒽醌组为91.6%,2年OS为81.6%。3年OS为78.7%;两组1、2、3年OS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美罗华联合米托蒽醌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大力开展。  相似文献   

6.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切除手术的重要并发症,因此术中对甲状旁腺的有效保留显得尤为重要。术中准确识别甲状旁腺是有效保留甲状旁腺的前提,通常手术医生可以通过术中冰冻活检判别甲状旁腺,但该方法仍存在旁腺损伤、费用增高、需要相关技术设备支持、等待时间长等不足之处。为了更加便捷、快速、准确地术中识别甲状旁腺,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新技术尝试,本文就术中甲状旁腺快速原位识别技术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米托蒽醌(Mitoxantrone)是蒽醌类抗癌药,其抗癌活性近似或略高于阿霉素(ADM),临床试用表明对乳腺癌、淋巴瘤及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对其他实体瘤的疗效还有待于临床的试验观察。我们自1987年5月应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试制的米托蒽醌,作为恶性淋巴瘤及乳腺癌的术前化疗用药,作者初步探讨其近期疗效、病理改变与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8.
米托蒽醌是1982年被美国列入重点开发的少数抗肿瘤药物之一。1987年起已在30多个国家广泛使用。我国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于1981年开始研究此药,1986年被列入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由于在合成工艺方面的突破,制得的盐酸米托蒽醌在质量上达到美国Ledcrle药厂产品同等水平。经过两年多近500例的临床研究,1989年12月通过国家级鉴定。米托蒽醌是一化学合成药,但在动物试验中呈现强烈的抗癌活性比阿霉素、柔红霉素、丝裂霉素等7种抗肿瘤抗生素都要强,并比已知常用抗肿瘤药物要强得多。米托蒽醌是一广谱抗肿瘤药物。大量临床证实,米托蒽醌对白血病、乳腺癌和恶性淋巴瘤有高度疗效。对肠癌、胃癌等13种肿瘤中有9种观察到疗效。  相似文献   

9.
米托蒽醌是1982年被美国列入重点开发的少数抗肿瘤药物之一。1987年起已在30多个国家广泛使用。我国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于1981年开始研究此药,1986年被列入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由于在合成工艺方面的突破,制得的盐酸米托蒽醌在质量上达到美国Ledcrle药厂产品同等水平。经过两年多近500例的临床研究,1989年12月通过国家级鉴定。米托蒽醌是一化学合成药,但在动物试验中呈现强烈的抗癌活性比阿霉素、柔红霉素、丝裂霉素等7种抗肿瘤抗生素都要强,并比已知常用抗肿瘤药物要强得多。米托蒽醌是一广谱抗肿瘤药物。大量临床证实,米托蒽醌对白血病、乳腺癌和恶性淋巴瘤有高度疗效。对肠癌、胃癌等13种肿瘤中有9种观察到疗效。  相似文献   

10.
米托蒽醌为主方案治疗恶性组织细胞病9例临床报告吴伟东恶性组织细胞病(下称恶组)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的一种恶性肿瘤,病情进展大多急剧短促,预后较差。我院近3a来使用米托蒽醌(Mitoxantrone,Mx)为主方案治疗恶组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