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离子强度盐溶液微柱凝集法交叉配血实验的应用及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收集的980例受血者和供血者作为讨论对象,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和低离子强度溶液对其实施凝集法交叉配血实验;比较两种溶液的实验结果。结果两种介质调制的红细胞悬液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离子强度盐溶液进行微柱凝集法交叉配血实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实验结果比较稳定,在临床输血前交叉配血实验的血清检验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交叉配血历来是检验科重要检验 ,为解决疑难配血问题 ,及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 ,我们对近来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进行综合性分析。报道如下。1 分析方法采用盐水凝集试验 ,低离子强度溶液介质的抗人球蛋白试验 ,抗体筛选等方法进行检测 ,用谱细胞鉴定不规则血型抗体的类型。2 结果在 6 8例交叉配血不合的标本中 ,盐水介质不合者 47例 ,占配血不合总数的 6 9% ,其中以串钱状凝集最多 2 3例 ,占盐水配血不合的 49% ;其次是冷凝集 ,有 15例 ,占盐水配血不合的 36 %。抗人球蛋白交叉配血不合者 17例 ,占配血不合总数的 2 7% ,其中IgG…  相似文献   

3.
林俊华 《广州医药》2003,34(6):70-71
我们在为 1例初定血型为O型的患者做交叉配血试验时 ,发现其红细胞与多名O型供血者血清发生凝集反应 ,配血不相合。经使用一系列血型血清学技术进一步研究 ,最后确定患者血型为Bx稀有血型亚型 ,经交叉配血试验 ,提供配血相合的B型红细胞 2U输注 ,无不良反应。对该例血型进行了家系调查 ,特报告如下。1 实验室检查及分析1 1 ABO血型检查 :患者红细胞与抗 A、抗 B在室温和37℃环境下 ,均不凝集 ,在 4℃环境与抗 B显非常微弱的凝集反应 ,和抗 A +B呈微弱的凝集反应。患者血清仅与A型红细胞发生凝集。1 2 唾液血型物质检查 :经中…  相似文献   

4.
凝聚胺试验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临床使用凝聚胺试验,总结其优点和不足及影响配血的原因。促进医院输血工作的开展,使临床输血更加安全。方法 利用凝聚胺降低介质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促进抗原抗体结合。结果 通过临床使用和其它试验比较,凝聚胺试验法灵敏度较高。结论 凝聚胺试验相对更加敏感,快捷,了解其特点,才能使交叉配血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5.
不规则抗体鉴定在疑难配血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德义  彭明喜  董国飞 《重庆医学》2008,37(11):1217-1219
目的鉴定受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在配血困难时筛查红细胞抗体,对抗体阳性受血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及抗体效价检测,以确定该抗体的临床意义。结果在21例配血困难受血者中,检出各类已知特异性抗体13例,其中抗-E 8例、抗-D 1例、抗-e 2例、抗-c 1例、抗-M 1例。结论对有交叉配血不合、输血史、妊娠史等需要接受输血者,特别是配血困难者作常规抗体筛选试验,鉴定红细胞抗体有利于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6.
P血型在南方汉族人中的分布,P_1基因频率0.18,P_2基因频率0.81。抗P_1抗体很罕见,P血型分型试剂(抗-P_1)通常从猪或马血清中获得。我们发现一例疑难配血的病人体内存在37℃仍有活性的抗-P_1抗体,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51岁,汉族,AB型,诊断:喉癌术后,既往有输血及输血后不良反应史(经过不详)。患者血型经正反定型发现正定AB型,反定与O型红细胞,A型红细胞凝集(4+)。与AB型献血员交叉配血试验,主侧在4℃,室温,37℃盐水介质中均发生凝集,反应强度依次为4+、4+、2+:酶介质中凝集2+,抗人球蛋白介质中验性;直抗阴性;次侧阴性。为查明原因,作了以下检查。 1.患者血型鉴定:AB,Rho(+),MN,P_2P_2。 2.患者血清抗体鉴定:盐水法,患者血清与9份  相似文献   

7.
杨珊  李聚林 《海南医学》2010,21(15):96-98
目的鉴定欲输血患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疑难配血患者进行抗体筛选及鉴定,为他们找到合适的血液进行输注。结果12例疑难配血患者中,检出各类已知特异性抗体,其中抗-E5例,抗-Ec 2例,抗-D1例,抗-Ce 1例,抗-e1例,抗-c1例,抗-M1例,为患者选择对应抗原阴性配血相合的血液输注。结论对配血困难者做常规抗体筛选试验,鉴定红细胞抗体,有利于为患者找到合适的血液输注,保证输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低离子聚凝胺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坤 《河北医学》2000,6(3):282-283
低离子聚凝胺可促进红细胞和相应的抗体反应。临床上可广泛用于交叉配血、血型鉴定、抗体筛选抗体鉴定等实验。我科自1999年1月至6月在交叉配血中采用低离子聚凝胺配血法,同时利用生理盐水法和不完全抗体交叉配血法进行比较。结果低离子聚凝胺交叉配血法具有方法简便、灵敏度高、时间短、结果明显等特点,使输血的安全率有很大的提高,收到满意的效果。1试剂与方法1.1试剂低离子强度介质(LIM)、聚凝胺溶液(Poly-brene)、再悬液、阳性对照(上述试剂均由上海市血液中心血型参比研究室提供)。1.2主侧配血 取…  相似文献   

9.
IgM抗P1抗体引起交叉配血困难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16岁 ,血型 :AB型 ,Rh(D)阳性。因闭合性脑外伤来我院就诊。拟手术治疗备血 8u浓缩红细胞悬液 ,在交叉配血过程中发现与一供血者主侧在盐水及凝聚胺介质中均有凝聚反应。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体内有IgM型抗P1抗体 ,与AB ,P2型红细胞交叉配血无凝聚 ,与AB ,P1交叉配血有凝集反应。患者因故未行手术予保守治疗 ,未输血。2 血型血清学检查患者血型 :AB ,CCDee ,MM ,P2 。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阴性。配血不合供者血型 :AB ,CCDee ,NN ,P1。配血相合供者血型均为AB ,P2 型。抗体…  相似文献   

10.
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凝聚胺技术 80年代已在国外推广使用 ,可用于反应弱的完全抗体 ,对不完全抗体及筛选Rh系统产生不完全抗体尤为敏感 ,从而减少了不规则抗体的漏检。用于交叉配血时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 ,我院从 1996年就采用了这项新的交叉配血试验方法 ,现将使用该方法与盐水介质配血法进行比较 ,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凝聚胺试剂盒 ,抗 D阳性血清 (ASK台湾东耀企业有限公司出品 ) ;1%菠萝酶、抗球蛋白血清及阴性阳性对照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生产提供 )。1 2 方法 :盐水介质法、菠萝酶法、抗球蛋白配血法按《全国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及快速处理输血的对策。方法对2014年9月-2016年12月本院临床需要输血或备血的住院患者,用微柱凝胶法做输血前血型复检、不规则抗体筛查、直接抗人球蛋白(DAT)和交叉配血试验,对交叉配血主侧相合次侧不合,DAT阳性的32例比较输血前后的胆红素(TBIL、DBIL)、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并评估悬浮少白红细胞输注的临床疗效。结果交叉配血不合52例,红细胞直抗阳性46例,占交叉配血不合88.5%,不规则抗体阳性6例,占交叉配血不合11.5%,其中两者合并阳性2例;输血前后的Hb、Hct有显著差异(P0.05),TBIL、DBIL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患者红细胞DAT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是引起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悬浮红细胞输注对于DAT阳性导致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贫血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使用微柱凝胶交叉配血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解决疑难配血的处理方法,并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方法:对使用微柱凝胶交叉配血中23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微柱凝胶交叉配血试验中2例为不规则抗体阳性、主次侧均为阳性,21例为不规则抗体阴性、主侧阴性次侧阳性。结论:不规则抗体阳性、主次侧均为阳性的为自身溶血性贫血患者,宜选择不规则抗体对应抗原阴性的滤白洗涤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阴性、主侧阴性次侧阳性的血液病及尿毒症患者宜选择滤白洗涤红细胞;药物导致的不规则抗体阴性、主侧阴性次侧阳性贫血患者可选择滤白悬浮红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后对患者血型及交叉配血的影响。方法对送检的2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采用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热放散试验,微柱凝胶技术交叉配血。结果 2例A型患者静注丙球后血清中均存在抗-A抗体,且均与同型悬浮红细胞交叉配血不合,与O型悬浮红细胞交叉配血相合。结论静注丙球制剂中的ABO血型抗体可导致患者正反定型不符,交叉配血不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查受血者和献血者血清是否存在与对方红细胞不相合的不规则抗体,以保障受血者安全输血。方法:受血者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及献血者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用凝聚胺试剂做交叉配血。结果:2 067例患者中检出Rh不规则抗体5例。其中抗-E 3例、抗-c 1例、抗-cE 1例。结论:Rh血型系统抗-D以外不规则抗体导致配血不合比较多见,这些由输血和(或)妊娠免疫而产生的免疫性抗体能引起迟发性溶血反应,是否也应把E抗原列为常规检测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5.
1实验原理 凝聚胺试验应用于血库作业上,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完全抗体与不完全抗体的筛选,其灵敏度、特异性远高于其他介质1倍-250倍,方法简单快速,因此,陆续取代了盐水、木瓜酶试验。其原理是利用低离子溶液降低离子强度,加速分子运动,减弱红细胞静电斥力,缩短红细胞间距,促进红细胞抗原和血清(血浆)中抗体结合发生非特异凝集,当附加假凝集清除液后非特异凝集立即散开,而由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特异性凝聚将依然存在。由此,检出完全抗体或不完全性抗体。  相似文献   

16.
抗-C、抗-e属于不完全抗体,只使用盐水介质配血不能检出此类抗体。对聚凝胺介质中凝集的血清,用谱细胞鉴定抗体特异性。鉴定出抗-C、抗-e。交叉配血时在盐水介质的基础上一定要做聚凝胺或抗人球介质的配血,以避免不完全抗体造成的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17.
刘素芳  张烨  张磊  刘凯  许志远  刘亚庆 《北京医学》2015,37(11):1114-1116
目的 研究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后对患者交叉配血的影响.方法 对2014年医院送检的8例抗体筛选阴性、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标本,采用试管法检测血型,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做抗体筛选、交叉配血、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血浆中抗-A、抗-B,热放散试验,用Liss/Coombs卡检测放散液.结果 患者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后,5例A型和2例AB型患者血浆中检测到抗-A,1例B型患者血浆中检测出抗-B,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且都与同型悬浮红细胞交叉配血不合.结论 静脉丙种球蛋白制剂中含有的ABO血型抗体可引起交叉配血不合、血型鉴定困难.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报告患者,男,53岁。因外伤致左股骨头坏死入院。入院前曾因上消化道出血3次住院输注红细胞悬液共11U。本次拟行手术治疗,术前申请用血600ml。经查血型O,Rh( )。盐水中主侧配血不凝集,无溶血,聚凝胺中出现凝集。不完全抗体鉴定,患者血清中含有抗-E。与E抗原阴性同型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术中输注2U。术后第2天,再次申请用血2U,与E抗原阴性红细胞配合,盐水中主侧不凝集,无溶血,在菠萝酶及抗球蛋白介质中均发生凝集。2材料与方法2·1试剂菠萝酶及抗球蛋白试剂(上海血液中心)配组细胞(美国I mmucor公司)。2·2抗体筛选与鉴定患者血清用O…  相似文献   

19.
本室最近发现 1例较少见的IgG抗 -E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 ,现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患者 ,岳×× ,女 ,4 8岁 ,AB血型 ,CCDee。患子宫肌瘤住院 ,有输血史 (AB型血 ) ,患者因重度贫血 ,需输血 ,笔者用盐水法与几个AB型供血者交叉配血发现未凝集 ,再用Biovue柱凝集配血法配血 ,主侧出现 ( + + + + )凝集 ,次侧 (一 ) ,为查明原因进一步作如下检查。2 血型血清学检查2 1 血型鉴定 (正、反 ) :患者血型为AB型、RH(D)阳性。2 2 患者不规则抗体筛选 :用试剂红细胞 (美国强生公司提供 ) ;在抗人球蛋白介质中检查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中遇到的疑难配血问题,制定科学、有效和安全的输血措施。方法对临床输血过程中的疑难配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疑难配血病例中,ABO血型抗原减弱3例,抗-A、抗-B抗体减弱2例,自身冷抗体5例,病人有不规则抗体6例,献血员含有不规则抗体2例,ABO亚型2例。结论临床输血的血型鉴定必须正反定型联合使用,确保ABO血型准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型的鉴定和交叉配血应做自身对照,以便发现有无自身凝集;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患者输血时,需选择相应的抗原阴性、交叉配血相合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