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研究观察阴道炎五联检在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从2012年1—10月收集的1028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检验标本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五联组514例采用五联检检验,常规组514例采用常规镜检检验。分别统计两组检验阳性率及对细菌性阴道炎诊断价值。结果:五联组诊断阳性率为57.2%,常规组为5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在血性分泌物检验阳性率比较中,五联组49.O%高于常规组3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阴道五联检能有效准确诊断细菌性阴道炎的有效检验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分析阴道炎五联检验对阴道炎病原体诊断与白带清洁度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分别进行阴道炎五联检测和常规镜检,对两种方法检测真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和白带清洁度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常规镜检法和阴道五联检法检测真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白带清洁度结果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5.8%、97.7%和83.8%,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种方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炎结果的总符合率为85.0%,阴道五联检法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镜检法(χ2=16.058,P<0.05)。结论阴道炎五联检测法可提高细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为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在白带常规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阴道分泌物同时用双盲法进行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及镜检和培养法检测,镜检使用奥林巴斯相差显微镜和普通显微镜双湿片镜检确认,乳酸杆菌和细菌性阴道病(BV)以染色镜检为金标准,白细胞和滴虫以湿片镜检为标准,念珠菌先用湿片镜检观察,然后分别进行培养和革兰染色镜检确认,以培养结果为标准。结果试剂盒与金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检测乳酸杆菌、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与金标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检测白细胞、念珠菌上与金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是一种白带常规初筛较理想的手段,能与湿片镜检起到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589名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几种病原菌的检测,了解河北省任丘地区妇女阴道病感染情况,协助临床更全面地做好妇女健康检查作。方法2013年3—7月到华北石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妇科检查的589名妇女,采用常规方法对其589份阴道分泌物进行滴虫、真菌及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查,并对阴道分泌物涂片进行革兰染色光学显微镜镜检。结果589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中发现各种不同异常120例,占20.37%。其中BV(细菌性阴道炎)36例,占6.11%;真菌性阴道炎62例,占10.5%;滴虫性阴道炎10例,占1.70%。20—45岁妇女中,阴道分泌物异常者112例,占异常病例的93.3%(112/120);在清洁度为I至Ⅱ度的分泌物中,检出异常者为40例,检出率为14.49%;清洁度为Ⅲ至Ⅳ度的异常检出率为25.56%。结论该地区育龄期妇女阴道感染率较高,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较细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均要高;不宜根据标本的清洁度来指导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阴道炎感染患者不同方法检测病原体结果差异性,以期为临床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6-12月300例妇科门诊就诊患者送检的阴道分泌物标本,分别采用直接镜检法、Amsel法、培养法、阴道五联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培养法显示300例患者送检标本中282例检出病原体,检出阳性率94.00%,主要感染病原体有加德纳菌、滴虫、假丝酵母菌属;细菌性感染检测阳性率镜检法为44.67%、Amsel法为58.67%、五联检测试剂盒为61.33%,调查感染检测阳性率镜检法为33.00%、五联检测试剂盒为42.00%,细菌性感染检测感染阳性率镜检法为14.33%、五联检测试剂盒为18.00%;细菌性感染镜检法检测感染阳性率低于Amsel法、五联检测试剂盒、培养法(P<0.05),滴虫感染镜检法检测感染阳性率低于五联检测试剂盒、培养法(P<0.05),假丝酵母菌属感染镜检法检测阳性率低于培养法(P<0.05)。结论阴道炎感染患者以细菌性感染多见,各种感染病原体检测时显微镜镜检阳性率低,五联检测试剂盒检测阳性率与培养法接近,相对成本较高,临床检测阴道分泌物感染病原微生物时,建议先选择显微镜如无法确定感染病原体或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时,可进一步选择五联检测试剂盒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LTS—V400阴道炎检测仪白带五联检与显微镜形态学检验的两种方法对比和分析,为临床阴道炎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方法阴道分泌物形态学检验通常是湿片法直接涂片,显微镜镜检。检查阴道分泌物中的乳酸杆菌、真菌、滴虫、白细胞和线索细胞。阴道分泌物五联检则是采用干化学酶法,对PH、过氧化氢、白细胞脂酶、唾液酸甘酶、及乙酰基氨基半乳糖甘酶这五个指标的检测,对女性生殖道微生态平衡的一个评价。结果镜检的白细胞、乳酸杆菌、真菌、BV检出率均低于五联检法,滴虫的检出率稍高于五联法。结论镜检法从形态学上对细菌和细胞进行主观评估,干化学酶法更加客观、科学、快速的反映出阴道菌群的微生态状况,两者同时检验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为阴道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有效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阴道炎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中几种病原菌的检测,了解阴道病的趋向与涂片镜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0例妇科门诊住院阴道炎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及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结果检出真菌性阴道炎192例占38.3%,BV147例占29.4%,滴虫性阴道炎42例占8.3%,淋病14例占2.7%,其他阴道炎40例占7.9%。结论本区妇女阴道病主要以BV和真菌性阴道炎发病较高,同时支原体、衣原体及其他致病菌引发的阴道炎所占比例也不少。  相似文献   

8.
毛玲 《现代保健》2011,(5):45-46
目的通过对180例滴虫性阴道炎(TV)患者宫颈分泌物支原体的检测,探讨其混合感染状况及临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先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镜检,找到阴道毛滴虫,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同时取宫颈管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在18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中,支原体阳性150例,阳性率83.33%,其中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8.0%、60.0%、12.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94.7%支原体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女性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存在合并支原体感染,有必要进行常规的检查,为恰当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干化学酶法在阴道炎病原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临床诊断效率。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计划生育科行阴道分泌物检查的96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使用无菌棉拭子采集阴道后穹窿处分泌物两份于无菌试管中,并立即送检。分别采用常规镜检法及干化学酶阴道炎五联检测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的结果。结果干化学酶法与常规镜检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3.13%,87.08%和98.13%,两种方法对3种阴道炎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干化学酶法对细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镜检法,对真菌性阴道炎及滴虫性阴道炎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干化学酶法(均P0.05)。结论干化学酶法可提高细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灵敏度;对于真菌性阴道炎及滴虫性阴道炎,干化学酶法需与常规镜检法结合才能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探讨BV三项在阴道分泌物检测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ackrial Vagimsis,BV)三项实验在阴道分泌物检测中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门诊210例来诊妇产科患者做过氧化氢酶、唾液酸苷酶、白细胞脂酶三项实验和显微镜检查。结果:BV的患病率为41.4%,滴虫性阴道炎4.3%,霉菌性阴道炎23.8%,BV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的阴道炎。结论:门诊就医的妇产科患者BV的患病率很高,应该把BV三项作为妇产科常规的筛选实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山西大同地区女性阴道炎病原体的感染率与年龄和季节性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1月在本院妇科就诊的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查资料5368份,并综合分析检测结果与年龄和季节相关性。结果:在5368份送检样本中,20-30岁患者阴道分泌物Ⅲ-Ⅳ度异常检出率最高,秋季清洁度Ⅲ和Ⅳ度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P〈0.05)。40岁以下患者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上各年龄组;40-50岁年龄组真菌性阴道炎检出率(12.4%)和线索细胞检出率(23.4%)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女性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明显低于真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低于细菌性阴道炎(P〈0.05);夏季和秋季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明显高于春季和冬季(P〈0.05);夏季真菌性阴道炎和冬季线索细胞的检出率均高于其他季节(P〈0.05)。随着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度数的增加,滴虫性阴道炎和真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呈明显递增趋势。女性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异常标本中病原体的检出率(16.7%)明显高于清洁度Ⅰ-Ⅱ度标本(2.7%)(P〈0.05);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Ⅲ度的标本中线索细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清洁度度数的标本(P〈0.05)。结论:本地区女性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明显低于真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可能与患者年龄和当地气候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早孕人工流产妇女中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阴道炎的检出率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取阴道分泌物做生理盐水湿片镜检筛查滴虫性阴道炎,同时将阴道分泌物涂片做革兰染色镜检筛查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阴道炎。结果:516份阴道分泌物标本中,BV、念珠菌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分别是33·53%、9·11%和4·07%,BV合并念珠菌阴道炎、BV合并滴虫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分别为5·62%和2·13%,BV同时合并念珠菌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1·55%。结论:在早孕人工流产妇女中BV检出率最高。提示临床医生应重视人工流产术前进行常见阴道感染、特别是BV的检查,以避免因漏诊而引起的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3.
张淑琼 《健康必读》2008,7(1):73-73
目的 调查某社区农村妇女阴道分泌物中病原分布情况,了解该社区农村妇女女性阴道炎的现状。方法 建立个人妇科阴道炎筛查档案,对1093例农村已婚妇女阴道分泌物标本直接涂片,进行阴道分泌物多项检查快速染色(CTB)、镜检。结果1093例已婚妇女阴道分泌物常规筛查中,清洁度正常者占57.4%(627/1093),清洁度异常者占42.6%(466/1093)。清洁度异常者中细菌性阴道炎(BV)204例,检出率18.7%(204/1093);念珠菌感染158例,检出率14.5%(158/1093);阴道滴虫67例,检出率6.1%(67/1093);念珠菌混合滴虫感染、念珠菌混合加德纳菌感染分别占1.6%(17/1093)、1.1%(12/1093)、核异质细胞8例0.7%(8/1093)。结论积极普及农村妇女健康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社区农村妇女阴道炎筛查及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念珠菌的发病情况及其与阴道清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及直接湿片涂片镜检对1448例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念珠菌及阴道清洁度检测。结果:念珠菌总阳性率为18.2%,阴道清洁度Ⅲ-Ⅳ度者念珠菌阳性率为14.4%,明显高于阴道清洁度为Ⅰ-Ⅱ度者(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念珠菌阴道炎与阴道清洁度有密切关系,乳酸杆菌是维持正常阴道生态内环境的关键,当阴道乳酸杆菌群的平衡,增加繁殖念珠菌和念珠菌阴道炎症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妇科患者阴道分泌物滴虫、念珠菌、革兰阴性双球菌、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体检出率及分布,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本院2017年2月-5月2 315例阴道分泌物样本,运用生理盐水法结合革兰染色法进行显微镜检查,以及细菌性阴道病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滴虫、革兰阴性双球菌阳性率分别为15.0%、12.5%、0.9%、0.2%,四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34,P0.01)。各年龄组滴虫、念珠菌、革兰阴性双球菌、细菌性阴道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阴道病双重感染念珠菌及滴虫阳性率分别为21.7%、5.5%;在念珠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中,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分别为18.1%、80.0%。结论本院妇科患者念珠菌性和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较高,念珠菌、滴虫、细菌性阴道病双重感染现象严重,对阴道分泌物检查时,最好同时进行多种病原体测定,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检测技术在阴道合并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2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分别进行过氧化氢浓度、唾液酸酶和白细胞酯酶三项联合测定,同时用生理盐水湿片显微镜镜检。结果:应用BV三项联合技术结合湿片镜检测定352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BV阳性61例,阳性率17.3%。在61例BV患者中合并霉菌性阴道炎14例,占BV患者23.0%,合并感染滴虫性阴道炎4例,占BV患者6.6%。结论:三项联合检测操作简单、快速、准确,从功能上反映了阴道正常菌和致病菌的指标,可作为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项目,通过对阴道微生态的评价,可对阴道合并感染进行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17.
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性阴道炎和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妇女常见病。我们对不育妇女与正常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查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道炎5联检试剂(Ⅱ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 890例妇科门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同时用阴道炎5联检试剂(Ⅱ代)检测和显微镜镜检,并接种念珠菌显色平板;乳酸杆菌、细菌性阴道病(BV)以革兰染色镜检为标准,白细胞和滴虫阴道炎(TV)以湿片镜检为标准,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VC)以培养结果为标准。结果阴道炎5联检试剂(Ⅱ代)与相关标准比较,乳酸杆菌、白细胞、BV、TV和VVC符合率分别为88.68%、94.81%、95.66%、99.63%和92.75%;在白细胞、BV和TV检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酸杆菌和VVC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炎5联检试剂(Ⅱ代)操作方便,结果准确客观,在临床上便于开展,基本能够满足临床检测的需要,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白带性状是女性生殖道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白带常规检查可以诊断女性生殖道健康状况、炎症与否以及炎症的种类,包括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显微镜镜检是白带常规常用的传统方法。近年来,国内已有生物工程公司开发出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该试剂盒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操作方便,而且能快速显示结果。如果其检查的灵敏度与特异性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将大大方便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五联检验法在阴道炎病原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2018年8月31日在宝鸡高新人民医院进行普查的3154例妇女的阴道分泌物标本,每例分别采集两份,并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镜检法和五联检查法。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对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分级情况及阴道炎的检出符合情况。结果五联检查法对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Ⅲ-Ⅳ级标本的诊断正确率为53.99%(1703/3154),显著高于常规镜检法的49.17%(687/155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665,P0.05)。五联检查法对阴道炎检出符合率为73.15%(2307/3154),显著高于常规镜检法的63.70%(2009/315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联检查法具有较高灵敏度,对阴道炎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