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研究EB病毒潜伏膜蛋白1(EBV-LMP1)通过活化NF-kB反式激活HIV-LTR进而启动自杀基困HSV-tk在EBV相关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展肿瘤治疗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以鼻咽癌细胞为实验模型,将HSV-tk基因置于HIV-LTR调控序列之下,构建LMP1调控且依赖于NF-kB的HSV-tk/GCV系统,采用同位素方法检测tk活性来研究LMP1通过NF-kB调控HSV-tk转录的靶向性和表达特征,MTT方法检测在GCV处理下肿瘤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成功构建受LMP1调控且依赖于NF-kB的HSV-tk表达质粒,发现其在GCV处理下,表达LMP1的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结论;携带有LMP1-HSV-tk的细胞对GCV治疗高度敏感,显示这一肿瘤治疗系统在EBV相关肿瘤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人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对Siha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方法 从人脾脏cDNA扩增出SLC,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宫颈癌细胞株Siha。Transwell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利用NF-κB特异性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肿瘤细胞内NF-κB的活化。 结果 经PCR、酶切、测序及ELISA证实,SLC真核表达载体构建表达成功。SLC转染 Siha细胞,肿瘤侵袭能力增强约(2.34±0.14)倍,且肿瘤细胞内NF-κB的活化增强约(3.98±0.194)倍。 结论 SLC作为趋化因子,其作用已不局限于趋化作用,还可诱导肿瘤细胞NF-κB的活化,促进肿瘤细胞侵袭,有着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HMGB1促进肺癌A549细胞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肺癌A549细胞经HMGB1,NF-κB抑制剂6-amino-4-quinazoline(QNZ)或Bortezomib(Bort)处理后,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NF-κ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NF-κB活性;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NF-κB和整合素αvβ3表达。结果:HMGB1能增强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加NF-κBp65蛋白的表达,同时增强A549细胞NF-κB活性,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发现HMGB1上调肿瘤细胞αvβ3表达。NF-κB抑制剂QNZ或Bort消除HMGB1促进A549细胞迁移及侵袭,增强NF-κB表达和活性以及αvβ3表达的效应。结论:HMGB1通过激活A549细胞NF-κB上调αvβ3表达促进A549细胞迁移与侵袭行为。  相似文献   

4.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 NF-κB)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在调控细胞周期、凋亡和代谢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NF-κB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中过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免疫炎症反应中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在结直肠癌中NF-κB同样呈高表达,且呈激活状态。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后,NF-κB转入细胞核内,通过与下游靶基因结合,促进目的基因的转录,从而调控目的蛋白的表达,并介导多条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血管生成、增加肿瘤细胞增殖、抗凋亡和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和转移能力,以及对放化疗的抵抗,甚至诱导肿瘤细胞获得干性等恶性表型。研究表明,NF-κB过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病情进展较快,生存时间较短,NF-κB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疗效监测和预后监测的一个生物标志物,针对NF-κB及其信号通路的分子靶向治疗为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提供潜在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小板接触对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CytoQuestTM CR抓取乳腺癌患者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通过RT-PCR检测Wnt2基因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以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细胞划痕、Transwell实验检测血小板的直接接触对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封闭乳腺癌细胞中NF-κB的表达,观察NF-κB信号通路在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中的重要作用。结果:RT-PCR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血液中的CTCs内Wnt2基因高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血小板与乳腺癌细胞的直接接触增加了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化进程,并诱导激活了肿瘤细胞的NF-κB通路。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血小板共培养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此外,通过封闭乳腺癌细胞中NF-κB基因,可以降低Wnt2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化进程,减弱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论:血小板与肿瘤细胞的直接接触促进了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封闭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抑制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Epstein-Barr病毒(EBV)的潜伏感染与鼻咽癌关系密切,在感染人体后长期潜伏,可表达多种基因,其潜伏膜蛋白(LMP)编码基因、EB病毒核抗原(EBNA)基因及EBV编码的小RNA(EBER)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致鼻咽癌。其中LMPl基因已被列为癌基因,通过激活转录核因子-κB(NF-κB)、激活蛋白1以及janus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信号传导通路而致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NF-κB对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HIF-1α-VEGF途径的调控及其机制。方法:应用Echinomycin(EC)处理人NHL细胞,将HIF-1α反义质粒转染至肿瘤细胞中,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经两种方法处理后各细胞系中VEGF表达水平。以NF-κB特异性抑制剂quinazoline(QNZ)及Bay11-7082预处理人NHL细胞,检测各细胞系中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HIF-1αmRNA变化。应用QNZ处理NHL细胞后检测HIF-1α下游调控靶点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通过应用HIF-1α特异性抑制剂和转染反义质粒两种方法均能够抑制HIF-1α,明显下调了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抑制剂QNZ及Bay11-7082能够降低NHL细胞HIF-1α蛋白及基因水平的表达,同时下调其下游调控靶点VEGF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抑制NF-κB可阻断人NHL细胞HIF-1α-VEGF通路,其机制可能与NF-κB调控HIF-1α的基因与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下调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p65亚单位的表达对舌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建立舌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针对p65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接种荷瘤裸鼠,观察下调NF-κB/p65表达后荷瘤裸鼠的生长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情况;进一步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65、bcl-2和bax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经p65siRNA治疗后,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5);TUNEL结果表明,p65siRNA组肿瘤细胞明显发生凋亡;此外,p65siRNA组裸鼠肿瘤组织p65和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而bax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F-κB/p65亚基可能在舌鳞状细胞癌的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人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更昔洛韦(HSV-tk/GCV)系统对肝癌细胞体外杀伤作用.方法:以pGL3-hT-ERT/tk为基础,构建pGL3-hTERT/lue、pGL3-basie/tk、pGL3-control/tk等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将其用脂质体法转染HepG2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02,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给予前药GCV,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流式细胞仪检测hTERT调控的HSV-tk/GCV系统对两种细胞的杀伤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素Cyclin D1、CDK2、p21蛋白表达.结果:hTERT启动子调控的HSV-tk/GCV系统对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使41.85%的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作用不明显,Western也显示Cyclin D1、CDK2蛋白表达下降而p21升高.结论:hTERT启动子调控的tk基因治疗是一种具有肿瘤特异性的治疗方法,有望解决肿瘤基因治疗中的特异性杀伤及降低毒副反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PNE5的A结构域(AD)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激活核因子κB(NF-κB)转录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用PCR法扩增AD序列,将其构建EGFP-N1载体上,在真核细胞中表达融合蛋白AD-GFP。以连有κB序列和表达水平受κB序列调控的荧光素酶基因的质粒为报告基因载体,将EGFP-N1、AD-GFP质粒分别与报告基因共转染到HEK293细胞中,经TNF-α处理后,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测定荧光素酶的活性,检测它们对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构建了AD-GFP质粒;A结构域能够显著抑制NF-κB转录活性(P<0.05);AD对NF-κB转录活性的抑制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CPNE5的A结构域能够剂量依赖性抑制NF-κB的转录激活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通过NF-κB信号通路诱导肝癌HepG2细胞表达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配体(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 ligands, NKG2DLs)的分子机制。方法: 常规体外培养HepG2细胞,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1 μmol/L舒尼替尼处理HepG2细胞24 h前后DNA损伤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细胞DNA损伤修复分子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 检测分别以NF-κB激动剂和抑制剂处理HepG2细胞前后NKG2DLs蛋白表达及IKKα和IκBα表达情况。结果: 舒尼替尼药物处理后,HepG2细胞均发生不同程度DNA损伤;且AP-1、ATM、ATR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CHK1、CHK2、GSK3β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不同处理组间DNA损伤修复相关信号分子mRNA表达有显著差异(F=61.242,P=0.000)。NF-κB转录活性抑制剂JSH-23可降低HepG2细胞NKG2DLs蛋白表达量,而NF-κB转录活性激动剂TNF-α、PMA均可增加HepG2细胞NKG2DLs蛋白表达量(F=15.043,P=0000);舒尼替尼处理肿瘤细胞后NF-κB的抑制分子IKKα被抑制,而激活分子IκBα被激活。结论: 舒尼替尼可通过DNA损伤修复分子激活NF-κB旁路途径诱导肿瘤细胞表达NKG2DL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强力霉素(Dox)诱导后,丙氧鸟苷(GCV)对SCID小鼠乳腺癌的调控性治疗作用。方法: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RevTRE/HSVtk与pRevTet-On共转染乳腺癌细胞MCF-7,接种SCID小鼠成瘤后,腹腔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NS),GCV及Dox GCV治疗15d。观测肿瘤体积和组织病理改变及用RT-PCR分析肿瘤组织有无HSVtk的表达。结果:乳腺癌SCID小鼠Dox GCV治疗15d后,肿瘤体积明显减小,生长受抑,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发现治疗组肿瘤有局部坏死,炎性细胞浸润。RT-PCR结果显示Dox诱导后肿瘤组织HSVtk表达较明显。结论:在Dox的诱导作用下,GCV对可调控性自杀基因乳腺癌SCID小鼠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表达的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配体(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 ligands,NKG2DLs)与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B kappa, NF-κB)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常规体外培养HepG2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 μmol/L舒尼替尼处理HepG2细胞24 h前后NF-κB基因家族成员 mRNA的表达情况,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合成NF-κB1、NF-κB2和RelB siRNA引物,通过脂质体法将目的基因siRNA转染于HepG2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干扰效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siRNA转染前后HeG2细胞内NF-κB1、NF-κB2和RelB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siRNA前后HepG2细胞NKG2DLs表达率。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舒尼替尼处理HepG2细胞后,NF-κB1、NF-κB2和RelB mRNA表达水平升高,主要以NF-κB2 mRNA和RelB mRNA升高为主。荧光显微镜观测siRNA转染后HepG2细胞红色荧光表达率约为60%,干扰效率达95%以上。siRNA转染后HepG2细胞内NF-κB1、NF-κB2和Rel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siRNA转染+药物组NKG2DLs表达率明显低于药物处理组(P<0.05)。结论: 首次揭示了舒尼替尼通过NF-κB旁路途径诱导肿瘤细胞表达NKG2DL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卵巢癌的疗效以及调控机制。方法 使用贝伐珠单抗以及联合化疗药物处理SKOV3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细胞凋亡率;通过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分析细胞生长能力;通过Trans well实验分析SKOV3细胞侵袭能力。然后将SKOV3细胞注入BALBc-Nude裸鼠体内建立肿瘤模型,通过测量肿瘤体积大小评估贝伐珠单抗以及联合化疗药物的疗效;通过免疫组化实验检测Ki-67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HIF-1α/VEGF以及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体外研究发现,贝伐珠单抗以及联合化疗能够抑制SKOV3细胞中NF-κB/HIF-1α/VEGF的蛋白表达,同时还能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促进SKOV3细胞凋亡。体内研究发现,贝伐珠单抗以及联合化疗能够抑制肿瘤组织中NF-κB/HIF-1α/VEGF的蛋白表达,同时还能抑制肿瘤生长,抑制肿瘤组织Ki-67蛋白的表达。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能够抑制卵巢癌的恶性发展,该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HIF-1α/VEGF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不同处理因素按指定时间作用后,RT一PCR检测NF-κB p65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NF-κB p65活性的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静息状态下。在Hela细胞中NF-κB p65具有微弱活性水平。TNF-α诱导Hela细胞NF—κB活化与其诱导细胞凋亡明显相关,NF-κB p65单抗能显著抑制TNF-α(10ng/mL)诱导的Hela细胞NF-κB活化,抑制率为49.69%,并增强其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凋亡增加率为57.52%。结论:TNF-α在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同时活化NF-κB。NF-κB p65单抗可通过抑制NF-κB活化以增强TNF-α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Yang YJ  Zhang YL  Wang JD  Lai ZS  Wang QY  Cui HH 《癌症》2003,22(10):1023-1029
背景与目的:近期研究显示,人类肿瘤细胞部分转录因子可能受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在翻译水平上的调节,此关键转录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可从转录水平改变某些恶性相关基因产物的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结肠腺癌LS-174T细胞中eIF-4E对转录因子NF-κB表达和活性的影响,并观察NF-κB活性水平对乙酰肝素酶基因转录的作用。方法:将与eIF-4E mRNA翻译起始区互补的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经脂质体包裹后转染人结肠癌细胞LS-174T,以阻抑eIF-4E表达。随之使用Western blot和电泳迁移改变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s,EMSA)方法检测NF-κB蛋白表达量及活性水平。通过RT-PCR、Western blot方法观察乙酰肝素酶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量的改变;乙酰肝素酶活力采用特异酶活性检测方法,以放射性标记的硫酸乙酰肝素做为底物,凝胶过滤层析分离酶降解产物来分析。结果:针对eIF-4E的20个残基的ASODN经脂质体转染LS-174T细胞后,eIF-4E基因表达在转录和翻译水平都受到显著阻滞。eIF-4E基因阻抑表达引起结肠癌LS-174T细胞NF-κB蛋白表达量及其活性的显著下降;此外,转录因子NF-κB的下调也导致乙酰肝素酶基因的转录表达下降,并且被转染的肿瘤细胞在乙酰肝素酶的蛋白和活性表达水平上也显著下降。结论:结肠腺癌细胞LS-174T中eIF-4E在NF-κB的翻译调控中起重要作用。NF-κB作为调控乙酰肝素酶基因表达的重要转录因子,阻滞其活性将显著降低乙酰肝素酶基因的转录表达,并且其蛋白表达和酶活性水平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7.
转录核因子-κB(NF-κB)是炎症相关性肿瘤的重要调节基因,持续激活的NF-κB参与肝炎病毒相关性肿瘤(肝癌、胆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抑制NF-κB的活性能有效延缓或阻碍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并能改善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因此,NF-κB有望在将来成为肝炎病毒相关性肿瘤治疗的有效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纳米粒介导的HSV-tk基因对前列腺癌的体外杀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壳聚糖纳米粒作为自杀基因载体进行前列腺自杀基因治疗的可行性,为前列腺癌的基因治疗寻找新的基因载体。方法:将壳聚糖纳米粒包裹的含报告基因的质粒pEGFP—C1分别转染前列腺癌细胞PC-3和22Rvl,并观察EGFP的表达情况。随后将含HSV-tk自杀基因的真核高效表达质粒pcDNA3-tk经壳聚糖纳米粒包裹后转染上述2种前列腺癌细胞,转染48h后,以RT-PCR检测HSV-tk基因的表达情况。最后对转染的2种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前体药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作用24h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壳聚糖纳米粒能够将质粒pEGFP-C1转入2种前列腺癌细胞,并表达EGFP,在PC-3细胞中壳聚糖纳米介导的转染效率高于脂质体。采用壳聚糖纳米粒转染pcDNA3-tk于2种前列腺癌细胞后,RT-PCR证明在癌细胞中有HSV-tk基因的表达。给予前体药物GCV后,实验组细胞生长抑制率与只给壳聚糖或裸质粒的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说明HSV-tk自杀基因纳米粒在细胞中表达,从而使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发挥杀伤细胞的作用。结论:壳聚糖纳米粒能将质粒基因pcDNA3-tk转入前列腺癌细胞并表达胸苷激酶发挥作用,可做为前列腺癌自杀基因治疗的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核因子κB(NFκB)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抑制其活性可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本研究旨在观察抑制NFκB对人肺癌细胞株H460生长的影响,探讨其抑制或杀伤肿瘤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实验:用表达抑制性κB(IκBα)或LacZ的腺病毒(AdIκBα或AdLacZ)转染H460细胞,测定其生长和凋亡情况,并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aspase3和TNFα表达。体内实验:用预先转染AdIκBα/AdLacZ的H460细胞建立肿瘤模型,以观察基因转染对成瘤性的影响;对未转染的H460肿瘤小鼠,于瘤内注射AdIκBα/AdLacZ/PBS,观察小鼠肿瘤的生长。留取小鼠肿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65、p53和VEGF表达。结果①转染AdIκBα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凋亡发生;②成瘤性抑制实验显示接种30MOIAdIκBα转染的H460细胞的小鼠中77.8%在6周内无肿瘤形成,而30MOIAdLacZ转染组仅12.5%(P=0.012);③对已建立的H460肿瘤,瘤内注射30MOIAdIκBα可明显延缓肿瘤生长(P<0.05);④免疫组化染色提示各实验组的p53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而VEGF表达在30MOIAdIκBα转染组明显减少,转染AdIκBα抑制了H460细胞的p65活性。结论AdIκBα转染阻滞人肺癌细胞H460的NFκB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成瘤性,并延缓肿瘤生长。体内外实验显示AdIκBα转染不仅通过诱导凋亡而控制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miR-485-3p是否通过靶向TLR1对胃癌细胞放射敏感性起作用。方法分别用q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miR-485-3p和TLR1的表达变化,DIANA、TargetScan和miRanda软件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485-3p对TLR1的靶向作用。将miR-485-3p mimic或TLR1 siRNA转染到胃癌MGC803细胞中,放射处理细胞,凋亡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MTT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485-3p上调和TLR1沉默对NF-κB活性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探究miR-485-3p上调和TLR1沉默对NF-κB靶基因的影响。结果 放射处理后胃癌细胞miR-485-3p表达下调,TLR1表达上调。靶基因预测软件发现TLR1可能是miR-485-3p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一步验证了TLR1是miR-485-3p的直接靶点。miR-485-3p负调控TLR1的表达。miR-485-3p的过表达提高了细胞凋亡率,降低了细胞克隆形成和细胞群体增殖能力,增强了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且TLR1的沉默也具有相同作用。miR-485-3p上调和TLR1沉默均降低了NF-κB的活性,下调了NF-κB多个靶基因的表达。结论 miR-485-3p可能通过靶向TLR1调控NF-κB信号通路增强胃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