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答:“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这段经文出自《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全文是:“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  相似文献   

2.
正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主之。"及《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吐涎沫不止,咽燥,口渴,其脉浮细而数者,此为肺萎,炙甘草汤主之。",此外《外台》炙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方见虚劳中)"。在临床中常用于心血管疾病,一般见之于"脉结代,心动悸"即用本方,但是临床中若只作益气复脉之用,则失去了原有之义。本文从复杂性辨证论  相似文献   

3.
张仲景对于肺痈的论述存在诸多的难点,其中三个地方最让人困惑:(1)肺痈患者到底是渴还是不渴?(2)肺痈患者到底能不能吐?(3)肺痈患者吐脓到底是死还是不死?以上难题困扰着历代医家。本文参见了张仲景同时代的医家对于肺痈的论述最终破解了以上难题,并且得出以下结论:(1)肺痈渴与不渴提示了肺痈发病的不同阶段。(2)仲景"吐"的本意并非吐法,"吐"和"死"并无直接关系。(3)真正导致死亡的是"肺败"。由此再总结病程转归,将经典中对于肺痈发病和治疗的过程呈现纸上。  相似文献   

4.
肺痈之探讨     
肺痈是因感受风热邪气或风寒郁而化热致使肺受邪热薰灼,郁而成痈,形成肺叶发生脓疡的一种疾病。它以咳嗽、胸痛、发热和吐痰腥臭,甚则咳吐脓血为主证。该病最早记录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已对肺痈的病因、病机、脉症、治疗及预后都有比较全面的叙述。我在临床工作中,对肺痈的诊断仍以脉症为主,辅以X线胸部检查。就现代医学观点看,肺痈除肺脓肿外,尚有部份空洞型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  相似文献   

5.
通腑法治愈肺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临床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特征。在治疗上常以清热解毒,化瘀排脓为法。然喻昌对此病的认识则另有创见:“凡病治肺痈病,以清肺热……而清热必须涤其壅塞,分杀其势于大肠,令浊秽脓血日渐下移为妙,若但清解其上,不引之下出,医之罪也。”余师其言,以通腑法为主,辨证施治,拟大黄牡丹汤治疗此病一例而获痊愈。  相似文献   

6.
肺痈变证     
肺痈病,变证多端;择其要,略举一二。 (一)肺痈传府丁××,男,17岁,农民,一九七三年长夏患病,症见发热、咳嗽、气急、胸痛、吐浊痰黄稠而夹脓血,气味腥臭,舌红苔黄厚,脉滑数,脉症合参,诊为肺痈,乃以千金苇茎汤加味治之:芦根15克,生苡米15克,冬瓜仁30克,桃仁10克,桔梗15克,蒲公英30克,鱼腥草30克,甘草10克。次诊:药进四剂,病势大减,咳喘渐平,但患者旋即恣食桃李,过三日辄复发  相似文献   

7.
天丁透脓治肺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痈之名 ,早见于《金匮》 :“若口中辟辟燥 ,咳即胸中隐隐痛 ,脉反滑数 ,此为肺痈 ,咳唾脓血。”仲景以葶苈大枣泻肺汤及桔梗汤两方治疗之。并指出“始荫可救 ,脓成则死”的预后 ,后世医家对本病治疗的发展 ,当首推《千金方》的苇茎汤。1 997年春节后 ,一年过五旬男性农民 ,以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入院。入院时神志不清 ,谵语 ,双下肢有大片瘀斑 ,因血压 70 /5 0mmHg,故未作胸透即送入病房。经抗感染、抗休克治疗 ,第三住院日血压升至 1 1 0~ 1 2 0 /70~ 80mmHg。休克刚获纠正 ,患者旋即出现高热 ,达 40℃ ,证见咳嗽喘促 ,两肺…  相似文献   

8.
一、祖国医学文献中有关肺脓肿的症状和疗法的记载祖国医学对于肺脓肿的治疗方法,有着极为丰富和可贵的经验,我们如果从中医文献所截的肺痈病加以研讨,便不难发现中医所称的肺痈病,其中就包括有脓肿在内。兹举例说明如下: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篇:“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咳而胸满,振寒脉数,  相似文献   

9.
<正> 肺痈是肺内形成痈肿脓疡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咳嗽、胸痛、咳痰量多、气味腥臭甚至咳吐脓血为特征。重者可危及生命。笔者根据有关资料经临床以黄豆或鱼腥草验证早期诊断肺痈50例,符合率为100%。早在《寿世保元·肺痈》就有“肺痈,吐脓腥臭,用黄豆一粒,予病人口嚼,不觉豆之气味,是肺痈也”。《张氏医通·肺痈》说:“肺痈初起,疑似未真,以生大豆绞浆饮之,不觉腥味,便是真候。”《红炉点雪·肺痿肺痈》也有“口啖生豆不腥”的记载。故用此方法对肺痈的早期诊断有其特定意义,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弦脉一、历代诸家对弦脉形象的认识《内经》论弦脉,有属时令正常之弦,有病脉之弦,有死脉之弦,弦非一种.《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春胃微弦曰平".(王冰注:言微似弦)此言春时之脉微弦,即是略弦.又说:"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王冰注:谓急而益劲,如新张弓弦也),言弦多,则是偏于弦;言胃少,则是缺乏柔和之胃气,故属病脉;至于但弦而无柔和之胃气,则为死脉.又说:"平肝脉来,耎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王冰注:如竿木梢,言长耎也),揭、高举也,招招即迢迢,举长竿之末梢,末梢细耎,根端粗重,则觉所持之末梢耎弱而迢迢,且有强感,以此象征肝脉,说明柔和之中有强感.又说:"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王冰注:长而不耎,故若循竿),循、《说文》"行顺也",《正韵》"摩也".如摩长竿,但觉盈实而滑,不见软弱,以此象征肝之病脉.又说:"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观此则肝脉当柔和而长,其形微弦,病脉之弦当盈实而滑,死脉当如新张弓弦之劲急;后世形容弦脉曰如新张弓弦,是以死脉形容病  相似文献   

11.
夏云 《河北中医》2008,30(11):1220-1220
肺痈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风热火毒,壅滞于肺,热壅血瘀,蕴毒化脓而成痈.西医学中肺脓疡、支气管扩张感染、化脓性肺炎等与本病相似.  相似文献   

12.
吕铭 《江西中医药》2007,38(5):30-30
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于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七、肺瘘肺痈咳嗽上气篇本篇所论肺瘘肺痈以及咳嗽上气都属于肺部的病变,但由于致病因素不同和病人体质强弱的差异,因而在证候的表现上也就有了显著的不同。本论对于肺瘘的原因,认为发汗太过或攻下大伤,或由某种疾病的转归,凡是可以造成“重亡津液”、“热在上焦”咳久不愈的,皆可以促使肺瘘的形成。至于肺痈初起是由于“风中于卫”,其病较浅,如再进一步,则“热过于营”,其病较深。在两者的主证方面,肺瘘是咳吐浊涶涎沫,肺痈是咳吐脓血腥臭。在脉象方面:前者是数虚,后者是数实。  相似文献   

14.
中医所称肺叶腐溃、剧咳、嗽吐脓血的肺痈,大致上与西医所说的腐败性或称恶臭性枝气管炎、肺坏疽、肺脓疡等一类化脓性疾患相接近,不是肺痨.盖肺痨由于结核桿菌感染所致,肺痈则由于化脓球菌侵袭,其症状亦因之各异,如肺痈之痰黄而浓如脓,或泛绿色,具有特殊的腥恶臭味,有时痰内夹血,不成丝而成点滴,甚  相似文献   

15.
一、弱主血虚 1.心血不足:《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云:“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本条之“动而弱”,言惊悸之脉象。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  相似文献   

16.
皂荚凡见于《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原文云:“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该方系用皂荚刮去皮,酥炙,研末,蜜丸如桐子大,以枣汤和服三丸,日三夜一服。由此可见,该方主药是皂荚,病性属寒。“时时吐浊”系指经常吐出稠粘的浊痰。对皂荚丸证的“时时吐浊”应从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篇中论述肺痈的条文有5条,即第一条、第二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五条等,其对肺痈的成因、病机、分型、预后及治疗作了较系统的概括。 对于肺痈的病因,一般解释均认为因感受风热病邪所致,如原文第二条所指出“寸口脉微(浮)而数,微(浮)则为风,数则为热……风中于卫……热过  相似文献   

18.
已故徐恕甫老中医 ( 1 884~ 1 964年 )擅治疑难杂症 ,名震江淮。兹整理其遗稿 ,析其疑难杂病验案数则 ,告以同道。1 肺痈——以一女渺小之躯 ,吐臭痰十余碗 ,不知娇脏何以藏之方右 ,1 7岁。始由咳嗽 ,中西医皆无效果 ,延迁月余。内热熏蒸 ,痰稠而臭不能闻 ,每日约吐碗许。或云肺痈 ,或云肺痿 ,纷论不一。析之若是肺痈 ,则乳旁中府穴必先隐痛 ,所吐皆脓 ;若是肺痿 ,乃肺金亏损不能宣化 ,痰必稀而兼沫。然无论如何 ,按病情治之不至差误。今脉数 ,口干痰臭 ,全系伏热所致 ,先宜养阴清热为主。处方 :天门冬、芦根、薏苡米、北沙参各9g,海浮石…  相似文献   

19.
数脉刍言     
数脉,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素问·奇病论》曾云:“尺脉数甚”、“脉至如数”等等。其后《伤寒论》、《全匮要略》对数脉的运用尤为广泛,并常以脉证结合做为辨证论治的依据。如《全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载:“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相似文献   

20.
1.以脉象揭示某一病证 《痉湿暍病篇》有:“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疟病篇》:“疟脉自弦……。”《水气病篇》:“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等均为以脉示病,辨证的典型。指出紧如弦的脉主痉病;弦脉主疟病;沉脉或沉小脉主水。再如“腹满脉微弦”,“寒疝脉弦紧”等亦是以脉象揭示病证的。 2.以脉象鉴别病证异同 (1)辨病名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肺痿、肺痈的病变部位虽均在肺,但肺痿是肺的津液过度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