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天津医院收治的104例单发椎体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83例;年龄50~91岁[(70.3±7.7)岁]。骨折AO分型: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血管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及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17例OVCF行椎体强化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9例,女138例;年龄58~88...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 )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患者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PVP组和PKP组,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 VAS)、椎体高度压缩率、骨水泥渗漏、住院费用等指标差异。结果 PKP组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入量分别为(39.72±6.82)min/椎和(6.11±1.73)mL/椎,均明显高于PVP组(P<0.05); PVP组和PKP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PVP组和PKP组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PVP组和PKP组术后椎体高度压缩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PKP组术后各时点椎体高度压缩率均低于PVP组( P<0.05); PKP组骨水泥渗漏率为25.53%,明显低于PVP组的4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VP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1.26±0.11)万元,明显低于PKP组患者的(4.97±0.23)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和PKP治疗OVCF,均可以有效缓解疼痛,PKP有利于椎体高度的恢复,较少发生骨水泥渗漏情况,但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4.
李婷  王文妍 《武警医学》2014,(10):1066-1067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发病率逐渐上升,常导致脊柱畸形、持续腰部疼痛等。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近年来临床使用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主要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椎体溶骨型破坏、椎体血管瘤,或肿瘤侵犯而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PKP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骨折患者的疼痛,有效恢复椎体的高度,成为治疗OVCF首选的方法[1]。笔者自2011-01至2013-07对行PKP治疗的OVCF患者48例进行专科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以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 compressed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8月-2009年7月收治的42例采用PVP或PKP治疗的OVCF患者,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分析4所医院2018年5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2 273例(2 689个椎体)OVCF行PVP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94例,女1 279例;年龄52~91岁[(69.1±3.1)岁]。根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行椎体强化术后发生骨水泥移位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 538例OVC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77例,女1 161例;年龄45~115岁[(71.7±10.8)岁]。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影像学特点,探讨PKP治疗OVCF并发骨水泥渗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1年5月~2014年6月行PKP的OVCF患者共278例286个椎体,均行术中C型臂监测、术后X线片及CT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骨水泥渗漏,以及骨水泥渗漏的分型。发生骨水泥渗漏的96例102椎作为A组,男性28例,女性68例;年龄47~85岁,平均65.8岁;未发生骨水泥渗漏的182例184椎作为B组,男性48例,女性134例;年龄45~86岁,平均67.3岁。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术后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变化,以及术前、术后、随访时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 A组渗漏入椎管内28椎占27.5%,其中通过椎基静脉孔渗漏为26椎占25.5%,通过破裂的椎弓根渗漏入椎管2例占2.0%;渗漏入椎间隙内32例占31.4%;渗漏入其他部位(椎体侧方前方、椎旁静脉以及经针道渗漏)42例占41.1%。A组骨水泥注入量大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变化以及术前、术后、随访时VAS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KP常发生骨水泥渗漏,可能与注入骨水泥量过多有关;椎基静脉孔和椎体上终板是骨水泥渗漏的主要部位;骨水泥渗漏与椎体高度、Cobb角及患者疼痛缓解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 fracture,OVCF)患者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邻近椎体骨折再行PKP、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5年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8例行PKP术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再行PVP术患者(A组)16例,男性4例,女性12例;年龄58~89岁,平均69.8岁;同期收治的行PKP术后发生邻近脊椎骨折再行PKP术患者(B组)12例,男性3例,女性9例;年龄56~86岁,平均67.6岁。统计分析A、B组邻近椎体骨折行PKP、PVP术前、术后2d、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发生第二次邻近脊椎骨折个数。结果 A组再次手术前、术后2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7.9±1.6)分、(2.0±0.9)分、(2.9±1.1)分;B组再次手术前、术后2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7.8±1.7)分、(2.0±0.7)分、(2.2±0.8)分。两组术后2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A组末次随访时VAS高于术后2d(P0.05),B组随访时与术后2d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A组VAS评分高于B组(P0.05),两组间术前以及术后2d的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末次随访时A组有4例发生第2次及以上的邻近脊椎骨折;而B组只有1例发生第2次及以上的邻近脊椎骨折;两组发生的邻近脊椎骨折均位于初发骨折邻近3个脊椎以内。结论骨折邻近3个脊椎是PKP术后好发骨折的部位,PVP和PKP是治疗PK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有效手段;邻近椎体骨折行PKP发生再次邻近椎体骨折的几率比PVP低。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矫正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后凸畸形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发生单个椎体OVCF并于我院行PKP治疗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折椎体前缘高度(Ha)、中间高度(Hm)及椎体后凸角。术后24h及随访6个月复查VAS评分,椎体Ha、Hm及后凸角。对△VAS和△后凸角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与其相关的因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VAS和△后凸角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椎体Ha、Hm在术前、术后和随访中逐渐上升(椎体Ha分别为63.90%±11.82%、76.88%±11.86%、76.38%±11.82%;椎体Hm分别为67.34%±12.51%、81.26%±12.52%、80.72%±12.46%),椎体后凸角、VAS逐渐下降(后凸角分别为17.84°±7.85°、12.39°±6.58°、12.41°±6.57°;VAS分别为8.27±1.44、4.45±1.91、3.26±2.2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严重程度、骨水泥渗漏、术前VAS评分与△VAS存在线性关系,其拟合方程为△VAS=4.124-0.554×骨折严重程度-1.359×骨水泥渗漏+0.319×术前VAS评分(R2=0.399)。骨密度、术前后凸角与△后凸角存在线性关系,其拟合方程为△后凸角=6.236+1.375×骨密度+0.199×术前后凸角(R2=0.795)。结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OVCF后凸畸形的矫正程度主要与骨密度有关,其拟合方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后凸畸形的矫正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与非手术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仍然不明朗.方法 164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被纳入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随之增多.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OVCF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于不同类型骨质疏松型骨折并未进行分类治疗与分析.2005年8月-2009年12月笔者采用PKP治疗不同类型OVCF患者20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PS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10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PSP组与PKP组,每组各5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用量。分别于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腰背部疼痛程度。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局部Cobb角、压缩Cobb角。结果 PSP组、PKP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SP组、PKP组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水泥渗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根性疼痛、肺栓塞等其他并发症。术后,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均较术前增大,局部Cobb角、压缩Cobb角均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P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eutaneou kyphoplasty,PKP)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ebroplasty,PVP)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微创技术,它在塌陷的椎体内植入可扩张球囊,通过扩张球囊抬升终板,并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使病椎的高度大部分恢复,减轻或消除脊柱的后凸程度^[1]。2003年4月-2007年11月我院骨科采用PKP术治疗69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投影式激光定位导航下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急诊收治的36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18例。常规组行传统的PKP,观察组行投影式激光定位导航下的PKP手术。用X线检查椎体高度情况,CT扫描检查骨水泥分布情况和渗漏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比较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压缩程度、Cobb角的差异。结果本研究36例患者的椎体均获得骨水泥注射成功,无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椎体前缘压缩程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椎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透视次数均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投影式激光定位导航下的PKP手术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电离辐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PKP组(43例)和PVP组(44例),PKP组患者采用PKP治疗,PVP组患者采用PVP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椎体恢复情况、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PKP组患者椎体前柱高度、椎体中柱高度均明显高于PVP组(术后即刻:t=3.366、2.668,P=0.001、0.009;术后3个月:t=3.658、3.847,P<0.001、P=0.002),椎体前柱高度恢复率明显大于PVP组(t=8.115、6.065,P均<0.001),后凸角角度明显小于PVP组(t=4.655、5.716,P均<0.001)。术后3个月,PKP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PVP组(t=2.652,P=0.009),健康调查量表36 (SF-36)中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评分均明显高于PVP组(t=2.187、3.013,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累及终板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累及终板的OVCF行PKP或PVP治疗的患者34例(34个椎体),男性9例,女性25例;年龄56~87岁,平均65.1岁。平均病程(4±2.7)d。记录并比较两组椎体高度恢复率、Cobb角恢复、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骨水泥用量、手术时间、VAS评分等指标。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个月,PKP较PVP的椎体高度恢复率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恢复、骨水泥用量、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发生率、VAS评分等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累及终板的OVCF中,PKP术式有助于椎体压缩最明显部位的高度恢复,故推荐使用PKP治疗。但PKP并不能降低骨水泥渗漏的风险。(2)球囊扩张时控制压力略低于产品规定的最大压力值,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球囊破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大样本量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的长期随访,从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评价PVP和PKP,并探讨MRI在评价并发症中的重要价值。方法:收集应用PVP、PKP治疗的OVCFs患者398例,术后随访24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定临床疗效,采用X线、MRI评估术后椎体再骨折及邻近椎体骨折情况。观察PVP与PKP术后骨水泥的渗漏情况、术后24个月内邻近椎体骨折及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发生情况并统计分析。结果 :PVP组与PKP组在VAS评分、ODI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KP组与PVP组骨水泥渗漏率、手术椎体再骨折发生率及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水泥渗漏患者邻近椎体骨折比例高于非渗漏患者;在手术椎体再骨折、邻近椎体骨折的诊断率上MRI高于X线。结论:PVP与PKP治疗OVCFs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骨水泥渗漏与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相关;MRI在PVP、PKP术前责任椎的认定及评估术后并发症方面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不同病变所致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椎体血管瘤(VH)及多发性骨髓瘤(MM)腰痛患者行PVP,根据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疗效。结果12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5~18(13±3)个月。术前VAS评分:OVCF平均(7.90±1.58)分,VH平均(7.65±1.15)分,MM平均(7.41±1.24)分,术后3dOVCF降至(2.11±0.90)分,vH降至(2.42±0.91)分,MM降至(2.43±0.8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微创,能够明显缓解疼痛,提高椎体高度,效果良好,是治疗OVCF、VH及MM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plasty,PKP))治疗陈旧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假关节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15例患者,均确诊为陈旧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假关节形成,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PKP)治疗;术前、术后行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及日常生活能力( Macnab标准)比较,测量术前、术后伤椎节段矢状面指数,明确椎体后凸矫正情况。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并发症。患者疼痛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术后VAS评分:1d(2.53±0.51)、1个月(2.06±0.70)、3个月(2.13±0.51),均比术前(7.47±0.64)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伤椎节段矢状面指数(25.8±5.12)°与术前(34.4±5.1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KP技术可以稳定陈旧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后形成的假关节,改善椎体后凸,明显减轻患者的腰痛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