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DNA拓扑异构酶Ⅱ与白血病细胞的不典型耐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血病细胞耐药是引起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机制复杂。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表达异常是引起多药耐药(MDR)的主要机制之一,不同于P-170介导的经典耐药,被冠以不典型耐药(at-MDR)。本文就TOPOⅡ的生物学特性、介导at-MDR的机制、临床意义和逆转at-MDR的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DNA拓扑异构酶Ⅱ与白血病细胞的不典型耐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细胞耐药是引起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机制复杂。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表达异常是引起多药耐药(MDR)的主要机制之一,不同于P-170介导的经典耐药,被冠以下典型耐药(at-MDR)。本文就TOPOⅡ的生物学特性、介导at-MDR的机制、临床意义和逆转at-MDR的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羟基喜树碱类药物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主要作用于 S期细胞 ,DNA拓扑异构酶 I(TOPOI)是其作用靶点 [1 ]。HCPT为 CPT的类似物 ,其毒性作用远低于 CPT,有报道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对肠癌、肺癌等多种实体瘤有较好疗效 [2 ]。 Jansen WJ等[3] 报道 TOPO I抑制剂对由多药抗药性相关蛋白 (multidrugresistance protein,MRP)及 P-糖蛋白 (P- gp)介导的多药抗药性的肿瘤细胞仍有效 ,表明拓扑异构酶 I抑制剂对 MRP及 P- gp介导的抗药性仍然有效。因此 ,以拓扑异构酶 I抑制剂为基础的大肠癌化疗方案可能对复发性及耐药性的复治晚期大…  相似文献   

4.
多药耐药基因产物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指抗某种细胞毒药物的耐药细胞对许多结构上无关和作用机制上不同的其他细胞毒药物产生交叉抗药性,MDR基因的过表达或扩增往往导致肿瘤患者化疗失败。本文回顾分析90例胃癌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π,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甲氧基乙丁基异腈亲肿瘤显像与乳腺癌P-糖蛋白和拓扑异构酶Ⅱ的关系。方法:对76例未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99mTc-甲氧基乙丁基异腈显像,采集早期显像(10min)及延迟显像(180min)两时相的平面像,计算放射性清除率;术后标本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P-糖蛋白、拓扑异构酶II检测。结果:P-糖蛋白阳性组清除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opoⅡ表达率与清除率无明显关系。结论:99mTc-甲氧基乙丁基异腈亲肿瘤显像可作为乳腺癌P-糖蛋白无创伤、非组织学测定方法,预测化疗耐药性,指导个性化化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拓扑异构酶Ⅱ与白血病多药耐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是化疗有效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多药耐药(MDR)的产生是造成化疗失败的最大障碍。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介导的MDR直接影响患者对化疗的反应和预后。本文就TopoⅡ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与白血病MDR的关系、检测和意义以及克服MDR的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癌症化疗常常失败是因为肿瘤细胞获得了多药耐药性(MDR)。出现MDR的机制可能是由于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作用,药物的储存减少,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升高及修复DNA能力的提高。目前的研究主要是用异搏定(VER)来阻止P-糖蛋白的功能,用buthiontne sulfoximine(BSO)来阻止谷胱甘肽的  相似文献   

8.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形成机理中除了P_(170)糖蛋白过度表达,DNA拓扑异构酶Ⅱ量和质的异常外,最近又发现了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过度表达所致的多药酎药。本文综述了关于MRP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当肿瘤细胞对多种结构和机能不同的药物有抗药性时,就被认为其有药物抵抗作用(Multidrugresistance,MDR),它明显妨碍癌症的有效治疗。现已知有些MDR是由于P-糖蛋白(P-glycoproteim,P-gp)所介导,而新药Valspodar(又名PSC833)可以克服P-gp介导的MDR。因此,医护人员必须知道V...  相似文献   

10.
肿瘤细胞多药抗药性(MDR)的特征是对结构和功能完全不同的化疗药物产生交叉耐药,MDR 的表型标志是肿瘤细胞膜的170kd 糖蛋白(P-170)表达增多,P-170能排出细胞内化疗药物,降低细胞内化疗药物的积聚。研究病例32例,其中ALL20例;AML12例,平均年龄36.8岁(2—72岁)。分别在诊断、CR、复发时检测骨髓涂片P-170(+)肿瘤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技术和直接对抗细胞中P-170的单抗C_(219),经迈尔苏素木复染,每个标本同时由两位专家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至少2000个细胞计算出  相似文献   

11.
P-糖蛋白是被mdr-1基因(也称PGY1)编码的一个膜性磷酸糖旦白,高水平mdr-1/P-糖旦白(Pgp)介导的多重耐药(MDR)常使化疗效果受限,它可发生在初发和继发病史中。MDR 已在组织培养系统中进行了研究,然而大多数肿瘤标本中mdr-1/Pgp 表达非常低。为了确定在临床上是否可用常规方法检测到mdr-1/Pgp 表达和测定Pgp 介导的MDR 是否存在可逆性,本文用RNA 杂交、印迹  相似文献   

12.
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tstence,MDR)是白血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它与细胞内的MDR基因及细胞膜表面P-170糖蛋白的过度表达密切相关。我们应用抗P-170的JSB-1单抗对75例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P-170糖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它与临床治疗效果的关系,探讨P-170过度表达与髓细胞白血病预后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75例髓细胞白血病血样标本取自西安医科大学一附院血液科、省医院血液科门诊和住院病人。全部病例均经骨髓细胞学、免疫分型确诊,并按FAB标准分型。75例患者中男34例,女41例;年龄18~70岁。其中AML45例,分为初治  相似文献   

13.
肿瘤耐药性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多药耐药性 (MDR)是当今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产生机制有GSH、GST含量和活性增加 ,P 糖蛋白(P gp)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增高 ,肺耐药蛋白 (LRP)产生及拓扑异构酶 (TOPO)量和活性降低 ,此外 ,包括新研究报道的二氢叶酸原酶 (DHFR)量和活性增加 ,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 (MGMT)及醛脱氢酶 (ALDH)活性升高等。本文综述了MDR多因素、多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抗肿瘤药物及苦参碱对KBV200细胞P-糖蛋白表达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 MDR)原因较多,其中由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性是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有较多关于多药耐药性逆转药物的文献报道,但由于其较强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体外及动物实验发现抗P-糖蛋白单抗MRK_(16)、MRK_(17)等能与P-糖蛋白表达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决定簇结合,使P-糖蛋白构象改变,阻止药物外流,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同时可通过免疫反应产生CDC和ADCC,杀伤耐药细胞。尤其是鼠人嵌合型抗P-糖蛋白单抗具有特异性好、细胞毒作用强和免疫原性低等特点。而且抗P-糖蛋白单抗与环孢菌素、IFN、脂质体包被药物等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为逆转MDR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刘晓晴 《临床荟萃》1996,11(19):865-866
肿瘤细胞的抗药性是肿瘤化疗的主要障碍之一。肿瘤细胞抗药类型较多,最常见的是多药抗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即肿瘤细胞接触了一种药物以后,不但对该药产生抗药性,而且对其它结构和功能不同的药物也产生交叉抗药性。1970年Bidder在体外首次用化疗药物诱导建立了MDR细胞株。1976年Juliano等在中国仓鼠卵巢MDR细胞膜上分离到一种高度表达,分子量为170KD的糖蛋白,命名为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自此以后,肿瘤多药抗药性的研究日趋增多,丰富了人们对肿瘤细胞MDR本质的深入了解。本文将对mdr-1基因及其产物Pgp的结构、功能以及基因的表达调控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肿瘤耐药性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多药而药性(MDR)是当今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产生机制有GSH、GST含量和活必增加,P-糖蛋白(P-gp)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增高,肺耐药蛋白(LRP)产生及拓扑异构酶(TOPO)量和活性降低,此外,包括新研究报道的二氢叶酸原酶(DHFR)量和活性增加,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MGMT)及醛脱氢酶(ALDH)活性长高等。本文综述了MDR多因素、多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雷公藤甲素对K562/A02细胞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雷公藤甲素(TPL)对K562/A02细胞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TPL细胞毒性和阿霉素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P-糖蛋白表达和细胞内阿霉素浓度;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DR1启动子活性。结果表明:TPL增强K562/A02细胞阿霉素敏感性。TPL作用后,K562/A02细胞P-糖蛋白表达相关平均荧光强度(MFI)由123±13下降到39±13(P<0.05);K562/A02细胞内阿霉素相关MFI由18±5上升到34±6(P<0.05),TPL能够有效抑制K562/A02细胞的药物外排。TPL降低MDR1启动子转录活性约75%。结论:TPL通过下调P-糖蛋白表达增强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其有可能成为一种耐药逆转剂。  相似文献   

19.
Bielder和Riehm在1970年首先提出了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现象.以后,Juliano和Ling等在仓鼠卵巢细胞秋水仙素耐药株的研究中提出MDR与细胞内药物积聚减少有关,并在MDR细胞中发现了分子量大约为170KD的细胞膜糖蛋白(P170),后者不见于药物敏感的细胞;还证明P170含量与细胞内药物积聚减少的程度及这些细胞的耐药程度直接相关.因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道腺癌中肺耐药相关蛋白(LRP)、P-糖蛋白(P-gp/P170)、拓扑易构酶(ToPoⅡ)、胸腺嘧啶合成酶(Ts)及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原发性肠道腺癌及15例正常肠黏膜中Ts、P170、ToPoⅡ、LRP、GST-π的表达情况,并综合分析其与各临床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LRP、P170、ToPoⅡ、Ts在肠道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5种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无关,但在有淋巴结转移者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LRP、P170在低分化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腺癌,而Ts的表达明显低于高中分化腺癌;浸润肌层及以内的腺癌表达ToPoⅡ明显高于浸润至浆膜者;LRP、P170、Ts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存活率低于阴性表达者。结论 Ts、P170、ToPoⅡ、LRP、GST-π5种耐药蛋白与肠道腺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5年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这在制订肠道腺癌的个性化化疗方案以及患者预后评估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