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单克隆抗体与毒性蛋白质通过连接剂相连接构建成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免疫毒素作为一类新型的肿瘤化疗药物,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然而,由天然的蓖麻毒蛋白通过共价二硫键与具有抗原反应活性的抗体连接形成的IT在临床研究上具有许多局限性。本文对近几年来各国学者在配体、毒性蛋白、连接剂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蟾毒灵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从蟾毒灵的药物作用靶点、对信号通路的改变、对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调节等几个角度阐述蟾毒灵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洋地黄毒苷对肺癌NCI-H446与A549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NCI-H446与A549细胞分别经不同浓度(10、20、40、80、160 nmol/L)的洋地黄毒苷处理24、48和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洋地黄毒苷处理细胞48 h后各组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yclin A和P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未经洋地黄毒苷处理的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10、20、40、80和160 nmol/L)的洋地黄毒苷均可抑制 NCI-H446与A549细胞的增殖, 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作用48 h后,洋地黄毒苷对NCI-H446与A549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61.26 nmol/L和110.73 nmol/L。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随药物作用浓度增加,G0/G1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洋地黄毒苷能剂量依赖性的下调Cyclin A1蛋白表达和上调P21 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洋地黄毒苷可抑制体外培养的肺癌NCI-H446与A54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发生S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相关调控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蝮蛇毒抗凝蛋白组分诱导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凋亡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CCK-8比色法测定蝮蛇毒抗凝蛋白组分对体外培养的SW480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hochon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变化和细胞周期分析,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containing aspartate,capase-3)、bcl-2的表达。结果蝮蛇毒抗凝蛋白组分对SW480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圆缩,悬浮细胞增多,细胞分裂相减少,培养液内细胞碎片明显增多,流式细胞仪直方图上亦出现特征性的亚二倍体峰,随着蝮蛇毒抗凝蛋白组分浓度的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逐渐下降,凋亡率逐渐增加,capase-3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无变化。结论皖南尖吻蝮蛇毒抗凝蛋白组分可诱导SW480细胞发生凋亡,通过线位体/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途径可能是SW480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鸡新城疫病毒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感染机体可以诱导产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能够在患瘤机体内发挥抗肿瘤作用。DNV的随着蛋白(hemagglutinin-neuramidase,HN蛋白)具有增加瘤细胞对淋巴细胞的粘附力、刺激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改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等作用,同时NDV可以激活患瘤机体的免疫细胞,使免疫细胞发挥细胞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 肿瘤侵袭转移的发生是影响结肠癌治疗的重要原因,结肠癌细胞黏附能力的下降以及迁移能力的增强是促进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的重要原因.有研究发现,蟾毒灵具有抑制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蟾毒灵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侵袭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蟾毒灵溶液干预结肠癌HCT116细胞,采用细胞划痕实验与细胞黏附实验检测蟾毒灵溶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ELISA法检测蟾毒灵溶液干预结肠癌HCT116细胞培养基中细胞外泌TGFβ1蛋白的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蟾毒灵干预后结肠癌HCT116细胞中P-smad3、smad4和钙黏链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变化;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蟾毒灵干预后各组HCT116细胞中P-smad3与smad4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低、中、高剂量蟾毒灵均可降低HCT116细胞迁移能力;细胞黏附实验显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黏附细胞平均值分别为833.33±7.80、877.00±17.75、1 304.00±15.82和1 406.00±20.53,相对黏附率分别为100%、105.24%、156.48%和16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97.597,P<0.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细胞培养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蛋白含量分别为(1 198.78±38.96)、(1 106.58±35.76)、(1 040.80±47.47)和(987.74±37.52) pg/mL,F=16.357,P=0.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蟾毒灵处理后HCT116细胞中P-smad3表达呈现明显下降;而smad4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993,P<0.001;低剂量蟾毒灵也可上调smad4蛋白的表达,t=5.342,P=0.006.各用药组HCT116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也随着蟾毒灵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2.514±0.385(t=4.833,P=0.008)、3.524±0.397(t=9.200,P=0.001)和3.937±0.318(t=10.675,P<0.001)倍;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蟾毒灵处理后结肠癌HCT116细胞中P-smad3与smad4蛋白的表达呈现出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似的趋势.结论 蟾毒灵可通过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信号传导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的侵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蟾毒灵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MTT方法检测蟾毒灵单体对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FCM法检测蟾毒灵单体诱导HepG2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WestelTlblot方法观察蟾毒灵单体对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作用。结果:蟾毒灵能够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该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蟾毒灵能够诱导HepG2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蟾毒灵对HepG2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可能与cyclinB1、CDK1的表达下调有关。结论:蟾毒灵能够通过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诱导HepG2细胞阻滞于G2/M期。  相似文献   

8.
蓖麻毒素与肿瘤导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蓖麻毒素(Ricin toxin)是从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种子中提取的一种毒蛋白。早在1887年,Dixson首次证明了蓖麻籽的毒性是由一种蛋白质引起的;十九世纪后叶,Stillmark详细地研究了这种蓖麻毒蛋白,并建议命名为“Ricin”。他根据这种毒蛋白对红血球有凝集作用并能与血清蛋白形成沉淀这一事实,推测这是其毒性作用的原因。自此以后,蓖麻毒素的理化性质与生物学特性引起了许多生化学家的关注和兴趣,至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已基本明瞭。本文就其结构与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蟾毒灵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MTT方法检测蟾毒灵单体对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FCM法检测蟾毒灵单体诱导HepG2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蟾毒灵单体对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作用.结果:蟾毒灵能够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该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蟾毒灵能够诱导HepG2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蟾毒灵对HepG2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可能与cyclinB1、CDK1的表达下调有关.结论:蟾毒灵能够通过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诱导HepG2细胞阻滞于G2/M期.  相似文献   

10.
化学药物治疗是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各种化疗都面临着耐药问题。耐药发生的机制复杂,相关因素也较多,研究较多的有多药耐药基因-1(MDR 1基因)及P-糖蛋白(P170蛋白)。多药耐药蛋白基因(MRP基因)及多药耐药蛋白(MRP蛋白),这两种蛋白同属膜转运蛋白超家族成员,具有药泵功能,能将化疗药物(蒽环类、生物碱、表鬼臼毒类)泵出肿瘤细胞外,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免疫毒素的研究方兴未艾,其主要原因为常规治疗方法的失败,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治疗效果也令人失望。据报道,免疫毒素可以对抗大部分人类常见的肿瘤,在体外培养、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中显示出有效的选择性肿瘤细胞毒作用。一、毒素的结构与作用毒素蛋白具有抑制靶细胞蛋白合成的功能,较常见的有白喉毒素(DTX)、假单胞菌外毒素(PE)和蓖麻毒素。  相似文献   

12.
干扰素是宿主防御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一般认为,干扰素的生物学意义远远大于仅仅具有抗病毒作用的物质。干扰素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抗病毒蛋白,但目前则认为它是一组来自不同细胞的糖蛋白,它们能够抑制正常和恶性细胞的增生,并对免疫反应的各个方面进行调节。目前已知类固醇、激素、致癌性烃类、砷类化学物、某些金属、矿尘、石棉纤维和细菌毒素等对干扰素  相似文献   

13.
氟脲嘧啶代谢相关酶的药物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洁  侯梅 《四川肿瘤防治》2005,18(3):199-202
5-氟脲嘧啶(5-FU)是临床广泛运用的肿瘤化疗药物,尤其在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头颈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以氟脲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在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药物遗传学在代谢酶、转运蛋白及受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使得提高5-FU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实现个体化治疗成为可能。本文重点阐述氟脲嘧啶代谢酶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钱晓蕾 《四川肿瘤防治》2002,15(1):56-57,55
化学药物治疗是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 ,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各种化疗都面临着耐药问题。耐药发生的机制复杂 ,相关因素也较多 ,研究较多的有多药耐药基因 1(MDR 1基因 )及P 糖蛋白 (P170蛋白 )。多药耐药蛋白基因 (MRP基因 )及多药耐药蛋白 (MRP蛋白 ) ,这两种蛋白同属膜转运蛋白超家族成员 ,具有药泵功能 ,能将化疗药物(蒽环类、生物碱、表鬼臼毒类 )泵出肿瘤细胞外 ,从而导致肿瘤细胞耐药形成。近年的研究发现 ,某些耐药肿瘤细胞并不过度表达上述两种蛋白或基因 ,逆转Pgp耐药的逆转剂在临床试用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5-氟脲嘧啶(5-FU)是临床广泛运用的肿瘤化疗药物,尤其在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头颈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以氟脲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在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1]药物遗传学在代谢酶、转运蛋白及受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使得提高5-FU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实现个体化治疗成为可能.本文重点阐述氟脲嘧啶代谢酶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 :探讨溴氰菊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及其神经毒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定性检测给予不同剂量水平(10 -4mol/L ,10 -5mol/L ,10 -6mol/L)的溴氰菊酯24h后 ,Fas、FasL、TNFR1蛋白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 ;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给予溴氰菊酯24h和48h后 ,Fas、FasL、TNFR1蛋白在PC12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阳性细胞率(rateofpositivecells ,RPC)和平均荧光强度(meanfluorescenceintensity,MFI)及PC12细胞的凋亡率。 结果 :①Fas、FasL、TNFR1蛋白在对照组和各剂量组均为阳性表达 ,但镜下未见各蛋白在各组之间的差异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 :染毒24h后 ,Fas、FasL蛋白在各组的表达没有差异 ,而TNFR1蛋白在中剂量和高剂量组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 ;染毒48h后 ,Fas、FasL、TNFR1蛋白在高剂量组表达(MFI分别为42.85±8.4、37.91±1.65、8.09±1.83)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均有升高。②染毒24h后 ,各剂量组凋亡率没有升高 ;染毒48h后 ,高剂量组凋亡率与对照组凋亡率比较有升高。③染毒48h组细胞凋亡率与溴氰菊酯浓度、Fas、Fasl蛋白含量有直线相关关系。 结论 :溴氰菊酯可能通过死亡受体Fas诱导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Mi ZQ  Jin NY  Sun YC  Li X  Lian H  Li J  Guan GF 《癌症》2004,23(8):910-913
背景与目的:尽管新城疫病毒(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 ,但其抑瘤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 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HN)基因在该病毒的抗肿瘤作用上发挥重要作用且 HN蛋白表达后能够定位于肿瘤细胞膜上,以 HN蛋白作为肿瘤细胞的外源抗原来研究其抑瘤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探讨 HN蛋白作为外源抗原在新城疫病毒抗肿瘤的作用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抑制效应.方法:在 C57BL/6小鼠右后肢皮下接种 B16黑色素瘤细胞 2× 105个.荷瘤第 2天,左后肢肌肉注射含新城疫病毒 HN基因的重组质粒,荷瘤第 7天,瘤内注射新城疫病毒 2× 109pfu;同时设单独 HN基因或 NDV治疗组及注射 PBS的对照组.通过抑瘤率观察动物体内的抑瘤效果;通过特异性细胞毒 T淋巴细胞( 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实验, ICAM Ⅰ、 CD48及新城疫病毒 HN蛋白在肿瘤细胞表面表达检测,探讨 HN蛋白所介导的抑瘤作用.结果:联合应用新城疫病毒及该病毒 HN基因对肿瘤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单独 HN基因及新城疫病毒,抑瘤率达 82.8%,特异性 CTL反应增强,对靶细胞的杀伤率为 18.4%;单独 HN基因及新城疫病毒治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 56.6%、 41.0%,特异性 CTL活性分别为 4.4%、 10.1%;瘤内注射 NDV的肿瘤细胞表面检测到 HN分子的表达, ICAM Ⅰ、 CD48分子表达上调.结论:定位于肿瘤细胞表面的 HN蛋白介导机体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联合应用新城疫病毒及该病毒 HN基因显著增强了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8.
蟾蜍制剂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镇痛、消炎、麻醉等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抗肿瘤作用,包括诱导细胞凋亡,抑制增殖,促进细胞分化,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等作用。而近几年来,以研究蟾蜍制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机制最多,本文主要就近几年来蟾蜍制剂:华蟾素、蟾毒灵及华蟾毒精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20例具有可测量指标的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治疗:替吉奥胶囊80 mg.m-2.d-1,分2次口服,连服14 d,21 d为1周期,连用3周期,休息1个月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20例患者中,CR 1例,PR 8例,SD 8例,PD 3例,总有效率45%。主要毒副反应为厌食、恶心、呕吐、皮肤色素沉着、白细胞减少等。结论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具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轻,特别适宜于年老体弱患者。  相似文献   

20.
Bu PL  Wang DM  Chen H  Huang BR 《癌症》2005,24(1):33-39
背景与目的:人表皮生长因子(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受体起作用刺激细胞增殖和分化的重要生长因子。正常细胞的表面有,但很多肿瘤尤其是实体瘤细胞表面则有异常高水平的EGF受体的表毒早期区4第4编码蛋白,即腺病毒E4orf4蛋白(adenovirus early region ding frame 4 protein)可以特异地诱导肿瘤细胞发生不依赖p53表达的种新型的细胞毒因子。本研究旨在利用EGF的靶向性和E4orf4蛋白的,在分子水平设计合成一个融合蛋白,使其具有组成部分各自的生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