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方法:通过查阅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料,整理分析.结果: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对老年糖尿病人施行健康教育后,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遵医行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强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从而提高老年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方法:通过查阅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料,整理分析。结果: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对老年糖尿病人施行健康教育后。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遵医行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强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从而提高老年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糖。方法将10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系列教育前后生化指标,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对照。结果干预6个月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检查结果显著降低(P〈0.05),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系列教育有助于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4.
老年最常见的慢性病为高血压,高血压防治工作重点在一级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是社区慢性病预防工作的重点,而提高其健康素养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一项根本手段。本文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及与之相关的健康促进行为的现状和进展,分析健康素养在老年高血压社区防控中的作用,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糖尿病患者328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一般状况、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 328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30.59±1.53)分,不同维度得分不同,其中自我管理水平良好者30例,占9.15%;水平中等者152例,占46.34%;水平差者146例,占44.51%。本组32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均值为(9.03±2.29)%,其中有73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即仅有22.26%的患者达到血糖控制达标。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糖化血红蛋白呈中度负相关(r=-0.468,P=0.000),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也呈现负相关。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较低,自我管理行为较差,自我管理行为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预测因子,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血糖控制率。  相似文献   

6.
希望水平是一种动态的内在治疗力量,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会因为希望而做出改变,希望水平与自我管理能力存在联系,积极的希望会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科学的自我管理可规范患者的自身行为。从希望水平和糖尿病老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概念、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其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促进治愈疾病希望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的干预成效.方法 选取符合2006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40例.在采取常规治疗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以我院管理模式理论为指导制定自我管理方案,包括电话随访和门诊预约.干预时间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糖尿病患者健康的影响.结果 6个月后随访,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进了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和认识,通过自我管理行为控制疾病,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初步探讨其心理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58例糖尿病老年患者,根据入院序号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知情同意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行心理护理。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出院前1d所有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饮食控制、运动管理、用药管理、健康知识评分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过程中综合应用多种心理治疗技术,可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医养结合模式下延续护理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择取76例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纳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018年8月~2019年8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分为38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医养结合模式下延续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出院前后血糖指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前血糖指标具有一致性(P>0.05),实验组出院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具有一致性(P>0.05),实验组出院后6个月、1年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医养结合模式下延续护理可提升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于慧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96-9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防病治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及时有效的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应加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促进老年人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组情景模拟法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2014年3~9月在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小组情景模拟法管理。管理周期6个月,比较两组管理前、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指标控制情况,并于管理周期结束后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管理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指标控制情况明显优于管理前(P0.05),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小组情景模拟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控制患者病情,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研究神经内科老年患者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管理及服务需求情况,提高老年患者养生保健服务质量。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的103例神经内科老年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接受常规保健知识服务干预。观察组52例接受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接受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管理方法干预。分别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后医护人员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健康行为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自我管理能力评价情况进行评价,比较不同评价结果分数值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健康行为各项分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内科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老年患者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管理及服务需求程度较高,经过调查并且实施针对性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管理后能够较为有效地提高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健康行为、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管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浙江省开化县人民医院所服务的社区内,选择48例年龄为60~80岁的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24例患者实施同伴支持管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则只进行单纯的常规治疗,经过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之后,对所有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活动问卷及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24例患者在经过同伴支持管理干预后,在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上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血糖控制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同伴支持管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能够将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利拉鲁肽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CHF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疗程6个月。评价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和心功能。结果出院时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各项评分和心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过程中观察组自我管理水平各项评分均逐步改善(P均0.05),且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均0.05)。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6MWT、LVEF及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老年CHF伴2型糖尿病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并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对技能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应对技能的干预。在治疗前后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技能干预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使患者的血糖维持在较理想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主要对国内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重新编制,提高信效度,为Ⅱ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检验标准.方法:采用的是取样的方法,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采样.结果:量表的整体为Cronbach'sα为0.84,其中饮食,运动和血糖监测以及糖尿病具有较好的同质性,此用的分子分析法中提取的分子贡献率为86.11%.结论:重新编制的量表其信效度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提高,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评估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对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评价。方法随机抽取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就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干预对象,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12个月后作问卷调查一次,内容包括:糖尿病相关知识、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水平,分别录入Epidata3.0,由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糖尿病相关知识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开展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能有效地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9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水平、自我效能测评,并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同时接受自我管理训练。并于干预后3个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在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自我管理训练能显著增加患者自我效能水平,降低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综合性评估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慢性伤口感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8例糖尿病慢性伤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性评估护理模式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吸烟行为、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用药行为、运动行为、饮食行为)评分、压疮愈合评分、伤口面积、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护理后满意度。结果与护理前比较,2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增高,压疮愈合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降低,伤口面积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压疮愈合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伤口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综合性评估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慢性伤口感染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加快伤口愈合,且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王威 《中医药导报》2014,(8):143-14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自我管理能力、血糖自我监控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12月门诊治疗的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70例,在自愿的情况下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比教育前后患者规范用药、定期复诊、合理饮食、运动锻炼的时间和次数、控制体重、血糖监测、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规范服药、定期复诊、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血糖监测、血糖控制率均高于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认知能力,增加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遵医行为,有效的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对减缓各种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