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从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社会心理因素方面探讨抑郁症患者伴发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社会支持问卷(SSS)对409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和评估,根据睡眠状况分为伴发睡眠障碍组(276例)和不伴睡眠障碍组(133例)。以是否伴发睡眠障碍为因变量,以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社会心理因素为自变量,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伴发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1)伴发睡眠障碍组在年龄、首发年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上高于不伴睡眠障碍组,在受教育年限上低于不伴睡眠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伴发睡眠障碍组在神经质、负性生活事件上的得分高于不伴睡眠障碍组,在主观社会支持上的得分低于不伴睡眠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龄(OR=1.053,95%CI:1.020~1.086)、抑郁症状(OR=1.335,95%CI:1.226~1.455)、负性生活事件(OR=1.011,95%CI:1.003~1.019)是抑郁症患者伴发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首发年龄(OR=0.970,95%CI:0.941~1.000)、主观社会支持(OR=0.926,95%CI:0.879~0.975)是抑郁症患者伴发睡眠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年龄偏大、首发年龄偏小、抑郁症状严重、经历更多负性生活事件、主观社会支持越差的抑郁症患者更有可能伴发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在社会心理因素方面的区别。方法按CCMD-2-R诊断标准收集50例抑郁症患者和40例焦虑症患者。对所有病例使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A型行为问卷(TABP)进行调查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负性生活事件得分及家庭、工作学习、社交等方面问题的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抑郁症组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和主观支持分均显著低于焦虑症组(P<0.05,或P<0.01);焦虑症组的A型行为总分和TH、CH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抑郁症组(P<0.05或P<0.01)。结论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在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杨文华  高伟  陈少蕾  张明  杨敏  董祥芹  焦健 《护理研究》2013,27(20):2070-2072
[目的]了解银屑病病人抑郁状况,分析抑郁与特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100例银屑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银屑病病人SDS得分为(59.44±10.94)分,显著高于常模,抑郁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与积极应对、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P<0.05)。对病人抑郁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极应对和对支持利用度是抑郁的最重要预测因素,二者可解释43.5%的变异量。[结论]银屑病病人抑郁状况较严重,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银屑病病人应对方式的健康教育,同时调动有效的社会支持来源帮助银屑病病人克服抑郁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4.
杜杏利  彭莉  方忠 《护理研究》2007,21(19):1732-1733
[目的]研究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的心理因素及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法,运用心理状况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别对89例脊髓型颈椎病(研究组)和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脊髓型颈椎病病人SCL-90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PQ中的精神质与神经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ES中生活事件的紧张总值、负性事件紧张总值、生活事件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SRS中的客观支持评分及社会支持总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病人存在较多的心身健康问题,社会支持低下,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病人应对方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病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参与认知行为干预8周,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定病人抑郁状态和应对方式,采用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定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干预8周后试验组SDS、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除环境领域外,心理领域、生理和社会关系3个领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改善病人应对方式和抑郁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癌症病人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癌症病人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状况与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医学应对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00例已知诊断为恶性肿瘤病人进行洲评.[结果]本组病人抑郁检出率为57.0%.回避应对方式与抑郁得分呈负相关(r=-0.326,P<0.01),屈服应对方式与抑郁呈正相关(r=0.344,P<0.01).社会支持总分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27,P<0.05),与屈服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203,P<0.05).此外,社会支持利用度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89,P<0.05).[结论]应重视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问题,良好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有助于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军校护理本科地方生抑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评抑郁最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自动思维问卷对79名护生测评.结果 抑郁检出率60.27%.回归分析显示,10个预测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有自动思维、客观支持和积极应对,联合预测抑郁52.3%的变异量.路径分析显示,自动思维、客观支持对抑郁有直接影响,人格(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应对方式(消极应对、积极应对)、支持利用度对抑郁有间接效应,生活事件和主观支持对抑郁作用不大.结论 军校护理本科地方生抑郁发生率较高,自动思维和客观支持是影响抑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背景:老年抑郁症表现以不典型抑郁多见,且患者很少就诊或在综合医院就诊,给老年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带来很大困难。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恢复期患者的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特点。设计:病例对照对比观察。单位:华北煤炭医学院心理系。对象:收集2004-11/2005-10于北京安定医院老年门诊就诊的抑郁症恢复期患者为抑郁症组。纳入标准:①发病年龄≥60岁;②符合DSM-Ⅳ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③处于疾病恢复期,老年抑郁量表(GDS)≤10;④受试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其他因素导致的抑郁障碍如物质滥用导致的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等;②严重或不稳定的躯体疾病患者,如严重心脑血管病、肝肾疾病、癫痫、内分泌疾病等。发放问卷104份,96份问卷有效,入组患者中男37例,女59例;年龄60~87岁,平均(68±6)岁。病程为0.3~11年,平均1.2年。选择同期北京市某普通社区老年人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无精神障碍;③获得受试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同抑郁症组。正常老年人于社区居委会在培训员的协助下当日完成自评量表,发放问卷110份,100份问卷有效。入组受试者中男44名,女56名;年龄60~84岁,平均(67±5)岁。两组受试对象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情况及婚姻情况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方法:对96名抑郁症组老年抑郁症恢复期患者及100名对照组普通社区老年人使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评定。主要观察指标: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的评分。结果:196名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没有无效问卷。抑郁组患者积极应对方式低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方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组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受试对象客观支持分差异无显著性。抑郁组患者积极应对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P<0.01),消极应对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以及消极的应对方式与老年抑郁症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张俐  肖世莉  谭婧  胡盼  蒋坤  卢莎  王智  杨雪 《护理研究》2007,21(9):768-769
[目的]了解军校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自动思维问卷对79名护生测评。[结果]SCL-90结果显示:护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精神病性、强迫症状、焦虑、恐怖、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相关分析表明:心理健康(SCL-90总分)与自动思维、消极应对、生活事件、精神质和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9个预测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有3个(自动思维、生活事件和神经质),联合预测心理健康78.6%的变异量。路径分析显示:自动思维、生活事件和神经质对心理健康有直接作用,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会支持、精神质、内外向和掩饰对心理健康有间接效应。[结论]护生有较多的心理问题,在帮助护生克服心理问题时,应重视并注意区分自动思维、生活事件、神经质和其他因素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心脏移植病人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屹红  薛美君  张雅萍  汤剑平 《护理研究》2006,20(28):2562-2564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病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提出护理应对措施。[方法]应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12例生存半年以上的心脏移植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病人总体生活质量及其5个维度均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P<0.01);高社会支持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低、中社会支持组,中社会支持组高于低社会支持组;病人的应对方式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积极应对(PC)组、低消极应对(NC)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分别高于低PC组、高NC组。[结论]心脏移植病人生活质量与其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通过加强社会支持和改善应对方式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