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皮质浸润型肾盂移行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皮质浸润型肾盂移行细胞癌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皮质浸润型肾盂移行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10例均行B超、静注肾盂造影(IVU)、CT检查,7例行MRI检查,6例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3例术前误诊为肾癌者行肾癌根治术后二期行输尿管残端及膀胱袖套状切除,5例术前确诊一期双切口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及膀胱袖套状切除,1例误诊为肾上腺占位,1例疑诊肾盂癌者行姑息性肾及肾周肿块切除.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肾盂移行细胞癌Ⅲ级.1例术后3个月死于全身脏器功能衰竭,3例术后1年内死于肝、肺转移,3例术后2年内死于肝、肺、腹膜后转移,另3例分别为术后3个月、术后1年和术后3年,在随访中.结论 皮质浸润型肾盂移行细胞癌属高级、高期恶性肿瘤,易误诊为肾癌,临床上需提高认识,综合分析B超、IVU、CT、MRI及尿脱落细胞学资料进行诊断,对疑诊病例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根治性患肾、输尿管及膀胱部分切除术为首选治疗手段,可结合放疗、化疗.此类肾盂癌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8例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8周,其中移行细胞癌6例、混合癌1例、腺癌1例。4例行患侧肾及输尿管全长切除及膀胱袖套状切除术。2例行输悄管节段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仅行活检。8例均获随访,五年生存率37.5%。认为低级低期中采用输尿管节段切除术,但需加强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肾盂移行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肾盂移行细胞癌46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成2组,其中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A组)24例,开放肾输尿管切除术(B组)2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手术效果等指标.结果 A组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手术时间(122±39)min,膀胱部分切除时间(38±17)min.术中出血量(131±24)ml均术后住院(10±3)d.术后膀胱肿瘤复发2例.B组肾切除手术时间(85±32)min,膀胱部分切除时间(36±19)min;术中出血量(229±53)ml;术后住院(11±3)d.术后膀胱肿瘤复发3例.两组膀胱部分切除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A组明显优于B组(P<0.01).平均肾切除时间B组较A组短(P<0.01).结论 对于肾盂移行细胞癌,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具有微创、安全可靠等特点,疗效与开放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肾盂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 1983 - 1999年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肾盂移行细胞癌 14例 ,对其临床特点及各种检查方法的选择进行分析 ,并对其误诊原因进行讨论。结果 :术前明确诊断 12例 ,为 85 71%。 14例病理检查证实为肾盂移行细胞乳头状细胞癌 ,其中G1级 2例 ,G2 级 9例 ,G3 级 3例 ;Ⅰ期 3例 ,Ⅱ期 7例 ,Ⅲ期 2例 ,Ⅳ期 2例。得到随访 12例 ,无瘤生存 11个月~ 14a。结论 :血尿、腰痛和肾积水是肾盂癌主要临床表现。术前联合应用IVU、B超、逆行造影、CT、膀胱镜和尿脱落细胞学等检查可提高肾盂癌的正确诊断率。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袖口样切除术是治疗肾盂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1995~2007年间收治的14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均为移行细胞癌,其中G11例、G27例、G36例,术后随防10例6个月~8年。结论综合多种检查方法可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的确诊率:超声诊断简便无创、可重复,为首选方法;IVP、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是主要检查方法:输尿管镜检查应作为今后重点。患肾与输尿管和膀胱袖套状切除仍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金标准,预后主要取决于输尿管癌的分期和分级。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1983~2003年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上尿路移行细胞癌26例,对其临床特点及各种检查方法的选择进行分析,并对其误诊原因进行讨论。结果术前明确诊断22例,为84.6%。26例病理检查证实为移行细胞乳头状细胞癌,其中G1级3例,G2级16例,G3级7例;Ⅰ期4例,Ⅱ期12例,Ⅲ期6例,Ⅳ期4例。得到随访21例,14例无瘤生存3个月~14年。结论血尿、腰痛和肾积水是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主要临床表现。术前联合应用静脉肾盂造影检查(IVU)、B超、逆行造影、CT、MRI、膀胱镜和尿脱落细胞学等检查,可提高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正确诊断率。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袖口样切除术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输尿管镜结合Nd:YAG激光诊治早期孤立肾输尿管癌的经验.方法 收集3例孤立肾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例为先天性孤立肾,另2例为对侧输尿管癌行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后.1例有血尿,1例感觉腰痛,1例兼有血尿及腰痛.输尿管镜活检病理报告均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Ⅰ级.以接触式Nd:YAG激光切除肿瘤,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结果 术后随访1~6年.1例术后1年发现膀胱肿瘤,再次行激光切除.另2例无复发.结论 输尿管镜结合Nd:YAG激光诊治早期输尿管癌安全、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孤立肾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13例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CT及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4例行MRI检查.肿瘤直径2.6~11.0 cm,平均(6.8±2.7)cm.10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3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术后均辅以免疫治疗.结果 术后经病理证实均为乳头状肾细胞癌.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42个月,平均26个月,1例于术后9个月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保留肾单位手术者于术后12个月局部复发,行根治性肾切除术,余均存活良好.结论 乳头状肾细胞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细胞癌,临床表现和其他类型肾癌类似,影像学和病理学方面与其他类型肾癌有所不同.早期根治性肾切除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兰海  李启春  曾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337-2338
目的提高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1年7月~2010年10月收治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经输尿管镜检查、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15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移行细胞癌。其中Ⅰ级3例,Ⅱ级10例,Ⅲ级2例。TNM分类法,T2期4例,T3期11例,T4期1例。1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0年,死亡2例。2例患者术后12个月出现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膀胱灌注化疗。结论输尿管癌的预后取决于肿瘤的浸润程度和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尤其是分期更为重要。影像学联合输尿管镜组织活检是诊断输尿管癌的最佳途径。早期发现,及时明确诊断并且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对提高输尿管癌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同时术后需施行定期膀胱内灌注化疗及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口环切在肾输尿管全切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7 F输尿管导管插入患侧输尿管至肾盂.经尿道用电切镜钩形电极环切输尿管口,再做腰部斜切口行肾输尿管全切治疗肾孟移行细胞癌13例.结果13例术后无1例出现出血、感染、尿漏等并发症,手术耗时2.0~2.5 h.术后随访8~20 个月,膀胱镜和CT检查未发现肿瘤复发,与经典术式相比有极显著差异性.结论本术式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较经典的双切口肾输尿管全切术有明显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复肾(DRS)合并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UPJO)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5例此种患者的临床资料,1例完全重复输尿管上位UPJO;4例下位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中,完全重复输尿管2例,不完全重复输尿管2例。3、例行肾盂离断成形术,1例行肾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肾盂离断成形术。结果1例合并输尿管返流患者3个月后再次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治愈。4例肾盂成形患者术后吻合口通常,肾功能恢复。结论DRS合并UPJO罕见,术前联合应用多种影象学检查多能作出诊断;手术方式需依患者具体情况决定,且多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1995年始应用内腔镜经尿道切除膀胱段输尿管,再经腰部切口切除肾及全输尿管共7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患者,男6例,女1例,年龄42~67岁。左侧2例,右侧5例。肾盂移行细胞乳头状癌5例,肾盂下组织不典型增生1例,输尿管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B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CT、MR、膀胱镜、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1例误诊为膀胱入口处肿瘤,输尿管积水。1例误诊为输尿管阴性结石。结论 综合多种检查方法可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4.
不典型泌尿系结核的内窥镜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不典型泌尿系结核的内窥镜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应用内窥镜诊断和治疗的不典型泌尿系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分别通过输尿管镜检查、经输尿管镜留取肾盂尿做抗酸杆菌检查及病理活检进行诊断。31例输尿管不全梗阻者分别予输尿管梗阻段镜体扩张术、球囊扩张术或内切开术;13例输尿管闭锁,12例行患肾切除术,1例行输尿管镜直视下闭锁复通术+内切开术;2例膀胱挛缩,1例行透析治疗,1例行患肾切除术+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结果肾盂尿结核杆菌聚合酶链反应(TB—PCR)及尿沉渣找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0/36)和61.1%(22/36)。病理活检的阳性率为46.7%(7,15)。内窥镜治疗32例,术后随访1年,24例(75.0%)一次手术治愈,4例因狭窄复发再行输尿管镜和狭窄段内切开术,4例分别因狭窄反复复发或早期误诊导致无功能肾行患肾切除术。行患肾切除术14例,12例治愈,1例术后出现输尿管残端综合征,1例术后形成腰部皮肤瘘管。结论内窥镜技术有助于不典型泌尿系结核的早期诊断。采用内窥镜治疗早期结核性输尿管梗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994年1月-2007年1月收治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6例患者,经B超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后,行开放性手术输尿管复位14例,肾切除1例,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复位1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随访主要进行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提示输尿管位于正常位置。术后无漏尿和输尿管狭窄发生,肾盂及输尿管积水明显减轻。肾切除患者预后良好,对侧肾功能正常。结论对于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特别是Ⅰ型,经复位后预后良好。与B超、IVU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比较,逆行造影CT或磁共振水成像(MRu)检查可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尤其是后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其手术方法,除传统开放手术外,有条件医院亦应考虑开展腹腔镜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SS的适应症、术中方法以及预后。方法采用NSS治疗小肾癌26例,T1a期19例、T1b期7例。深部肿瘤辅助术中超声定位。术中常规冰冻切片检查。结果15例行单纯肿瘤剜除术,11例行肾楔行切除或肾部分切除术。4例冰冻切片曾考虑肾腺瘤或细胞不典型分化,但术后石蜡切片确诊为肾细胞癌。本组石蜡病理显示:透明细胞癌21例,乳头状肾细胞癌5例。冰冻与石蜡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5%。术中和术后病理均未发现切缘阳性。所有患者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46.2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1例术后61个月死于对侧肾癌合并脑脊柱转移。1例术后28个月死于心梗。结论T1期肾癌采用NSS可获得满意疗效。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有助确保切缘无瘤化,术前逆行插管、术中超声定位以及肾脏局部低温等是提高NSS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不典型泌尿系结核的内窥镜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应用内窥镜诊断和治疗的不典型泌尿系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分别通过输尿管镜检查、经输尿管镜留取肾盂尿做抗酸杆菌检查及病理活检进行诊断.31例输尿管不全梗阻者分别予输尿管梗阻段镜体扩张术、球囊扩张术或内切开术;13例输尿管闭锁,12例行患肾切除术,1例行输尿管镜直视下闭锁复通术+内切开术;2例膀胱挛缩,1例行透析治疗,1例行患肾切除术+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结果 肾盂尿结核杆菌聚合酶链反应(TB-PCR)及尿沉渣找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0/36)和61.1%(22/36).病理活检的阳性率为46.7%(7/15).内窥镜治疗32例,术后随访1年,24例(75.0%)一次手术治愈,4例因狭窄复发再行输尿管镜和狭窄段内切开术,4例分别因狭窄反复复发或早期误诊导致无功能肾行患肾切除术.行患肾切除术14例,12例治愈,1例术后出现输尿管残端综合征,1例术后形成腰部皮肤瘘管.结论 内窥镜技术有助于不典型泌尿系结核的早期诊断.采用内窥镜治疗早期结核性输尿管梗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1994年1月~2007年1月收治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6例患者,经B超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后,行开放性手术输尿管复位14例,肾切除1例,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复位1例.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随访主要进行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提示输尿管位于正常位置.术后无漏尿和输尿管狭窄发生,肾盂及输尿管积水明显减轻.肾切除患者预后良好,对侧肾功能正常.结论 对于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特别是Ⅰ型,经复位后预后良好.与B超、IVU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比较,逆行造影CT或磁共振水成像(MRU)检查可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尤其是后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其手术方法 ,除传统开放手术外,有条件医院亦应考虑开展腹腔镜途径.  相似文献   

19.
早期肾盂癌的诊断和诊断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肾盂癌的诊断和最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在诊断肾盂癌时采用B超、静注尿路造影(IVU)、逆行性肾盂造影、CT、泌尿系磁共振水成像(MRU)、输尿管肾盂镜检查等多种方法,比较各种方法对早期肾盂癌诊断的准确率。结果IVU和逆行性肾盂造影、CT、输尿管肾盂镜、MRU、B超对早期肾盂癌的诊断阳性率分别是89%、94%、80%、50%、40%和22%。结论IVU和逆行性肾盂造影是诊断早期肾盂癌最基本和最必要的有效检查方法,是其他方法不能代替的。因输尿管肾盂镜检查为有创性检查,故可作为疑难病例最后的确诊性检查方法,不宜做首选的检查方法。B超可作为普查之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膀胱、前列腺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和1例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行化疗和定期膀胱腔内灌注化疗,1例随访9个月后失访,另1例术后7个月死于全身多发转移。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患者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和氟他胺口服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前列腺特异抗原(VSA)(+),黏液染色(PAs)(-)、癌胚抗原(CEA)(-)、白细胞共同抗原(LCA)(-)、高分子角蛋白(CKH)(-),术后1个月死于肺部转移。结论原发性膀胱、前列腺印戒细胞癌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