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0例65岁以上老年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为非甲状腺全切组共158例,B组为甲状腺全切组共32例。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B组短(均<0.05),A组和B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例数分别为3例(1.90%)和2例(6.25%),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例数分别为5例(3.16%)和6例(18.75%);B组所用的左旋甲状腺素剂量要明显高于A组(<0.05);B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要高于A组(<0.05);B组无复发,A组13例复发及结节增大者无一例需再次手术。结论老年人结节性甲状腺肿应根据其自身特点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甲状腺全切除术可能增加术后风险,应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甲状腺近全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症,评价其安全性和优劣性.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10年8月间收治的173例良性甲状腺结节病变分别施行的近全切除术(A组94例)和次全切除术(B组79例)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术后复发:A组2例、B组9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A组7例、B组0例;2组均未出现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资料分层分析显示:与B组比较,在单个结节最大直径≥4 cm、甲状腺腺瘤者、体质指数<27者,A组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显著增高(P均<0.05);与A组比较,在单个结节最大直径<4 cm、单侧结节数≥2个、结节性甲状腺肿、年龄≥45岁者,B组的术后复发率显著增高(P均<0.05).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多个结节、结节直径≥4 cm者常规实施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337例临床资料,并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首次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18%和2.17%,再次手术的并发症明显增高,分别为55.73%和39.34%.术后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结论 首次手术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较之首次非全切后因组织残留引起病变复发和癌变导致的再次手术,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但需在术中精细操作.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安全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9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并对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88例首次行甲状腺全切除术者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及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27%和1.14%;9例既往施行过甲状腺部分切除者上述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2%和22.2%,显著高于既往无甲状腺手术史者,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手术难度增加.术后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首次甲状腺全切除术安全可行,能避免组织残留所致病变复发,降低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5.
肖金桥 《中外医疗》2011,30(34):41+43-41,43
目的 研究外科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方式与相应疗效。方法 对14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根据病情不同选择相应在手术方式:其中A组74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B组54例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C组17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对3组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复发1例,B组复发6例,C组无复发。出现暂时性声嘶A组2例、B组3例、C组1例,无永久性声嘶。出现术后抽搐A组3例;B组2例,C组1例,无永久抽搐病例。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行次全切除术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与其他术式相近,避免术后终生口服甲状腺素的麻烦,值得继续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total thyroidectomy,TT)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sub-total thyroidectomy,STT)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后的并发症、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及术后甲状腺替代治疗的剂量,探讨TT在甲状腺良性疾病治疗中的地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双侧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共86例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A组48例行双侧STT,B组38例行双侧TT。结果:经病理结果证实86例患者双侧甲状腺均为良性疾病,A组3例、B组2例发生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P >0.05);A组2例、B组2例发生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P >0.05)。A组、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6.85±22.93) min和(79.05±19.34 ) min(P<0.05),A组、B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0.33±29.98 ) ml和(58.03±20.09) ml (P<0.05),A组、B组术后替代治疗的剂量分别为:(131.77±39.19) μg/d和(300.66±48.45) μg/d(P<0.05)。A组、B组术后复发例数分别为:8例和0例,术后86例病例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结论:TT与STT相比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多,虽然术后甲状腺替代治疗的剂量明显增多,但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因此,TT是甲状腺多发结节安全的、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的适宜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65例患者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186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B组136例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C组43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对三组的并发症、手术效果和复发率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复发1例,B组复发15例,C组无复发.A组3例、B组4例、C组2例出现暂时性声嘶.三组均未出现永久性声嘶.A组术后发生抽搐者5例;B组抽搐者3例,C组抽搐者3例,术后滴注糖钙后抽搐停止,无永久低钙性抽搐病例.A组术后口服甲状腺素治疗4至6周,之后停药甲状腺功能均正常,B组无需口服甲状腺素,C组术后均需终生口服甲状腺素.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行次全切除术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与其他术式相近,避免了全切除术后终生口服甲状腺素的麻烦,该术式仍值得继续应用.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103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文峰  苏习文 《海南医学》2013,24(14):2069-2071
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03例作为观察组,与同期采用甲状腺全切术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3.6±22.4)min、镇痛剂使用量为(76.2±10.6)mg、住院时间为(9.3±1.4)d,对照组分别为(113.2±24.7)min、(162.5±15.1)mg、(12.1±1.2)d,观察组手术时间、镇痛剂使用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为2.9%、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为4.9%、甲状腺功能减退为1.9%,对照组分别为11.1%、15.6%、11.1%,观察组的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9.0%,对照组为100.0%,两组术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好,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后再手术98例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武文 《广西医学》2008,30(11):1685-1686
目的 探讨甲状腺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后复发再手术的指征、危险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98例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后复发再手术的原因,比较采用侧方入路和包膜解剖术前、后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腺损伤发生率,探讨这些技术在甲状腺再手术中的价值.结果 甲状腺结节术后复发再手术主要原因是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46例,甲状腺腺瘤术后复发32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20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结节恶变率75%(15/20),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复发结节的恶变率为3.85(3/78)(P<0.001).前路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13.33%(6/44),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15.56%(7/44),侧方入路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1.85%(1/54),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1.85%(1/54),两种手术方法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和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甲状腺癌复发结节的恶变率高,应及时手术;在施行再手术时采用侧方入路和包膜解剖技术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TT)治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ST)治疗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5例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TT组与ST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喉返神经显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T组手术切口及手术时间均长于ST组(P0.01),TT组甲状旁腺显露高于ST组(P0.01)。2组患者在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TT组患者未发现复发,ST组患者复发率为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治疗方式中,TT与ST在手术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面差异无明显不同,但在术后复发率方面TT组优于ST组,TT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