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探讨与眼底改变的关系 ;结果 :显示 2 4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组中血液流变学 9项指标与相同年龄的 2 0例高原健康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的项目有 :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总数。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降低。其中红细胞沉降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眼底改变的发生率随年龄、病程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而增加 ;结论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流变学变化与眼底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测了生活在4700m高原藏系绵羊的肺动脉压、体循环压、红细胞压积、血气分析、左/右心室比值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①生活在此高度的藏羊红细胞数较多而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低,这种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比例失调的现象,提示有小型红细胞的倾向。②肺动脉压在高原缺氧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增压反应,表现为肺动脉高压。③藏系绵羊的PaO_2在同海拔高度没有普通绵羊下降明显。以下结果提示藏系绵羊在高原低氧环境中的反应与高原鼠兔和牦牛不同,说明不同种属的生物并不是以一种固定方式来适应高原,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来取得对高原的最佳适应。  相似文献   

3.
张翠莉  吴明阳  谢磊  尚冬梅  李博 《武警医学》2013,24(4):293-294,298
目的探讨四川高原地区不同海拔血常规各项指标的差异性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率。方法抽取乐山、康定、甘孜、石渠等4个海拔高度的成年男性标本,检测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PLT)等8项指标;分析各组血常规指标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分析甘孜、石渠地区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率的差异。结果不同海拔高度之间,除外MCV、MCHC,其他血常规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甘孜、石渠地区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原藏区血常规各项参数的参考范围应依据当地情况建立;应加强对3000 m以上地区人员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烧伤病人血液粘比度的动态观察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通过对41例烧伤病人血液粘比度八项指标的动态观察.发现烧伤面积越大.其血液粘比度变化越明显。烧伤早期,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显著升高,红细胞电泳时间显著延长.而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沉方程K值却显著降低。随病程进展.血液粘度于伤后7天左右降至正常范围,红细胞电泳时问至伤后14天左右才基本恢复正常。红细胞压积随病程进展呈持续下降趋势,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沉方程K值则持续上升。作者认为.烧伤后血浆渗漏、血液浓缩以及微循环障碍、血流缓慢是导致烧伤病人血液粘度增高的主要原因。烧伤早期红细胞压积异常增高和血沉减慢是病人病情严重性和危险性的标志,而后期红细胞压积持续下降和血沉增快是病人溶血和贫血的反映。由此指出:急性烧伤早期不是输用奎血的适应症.大剂量抗体克补液仍应以晶体液(主要是平衡盐)为主.其它胶体的应用值得慎重斟酌,权衡利弊。  相似文献   

5.
拉萨市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成芳 《西南军医》2010,12(6):1103-1103
目的 调查拉萨市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方法 对105例HAPC患者和782例高原健康人群的血液粘稠度进行分析.结果 HAPC患者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相比高原健康人群显著升高.结论 居住高原人群由于环境缺氧,血液中红细胞数代偿性增加,使红细胞压积升高,血红蛋白增加,引起内粘度升高,使红细胞的变形性下降,引起全血粘度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健康人群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对大理(海拔1976 m)和香格里拉地区(海拔3280 m)健康人群进行血液流变学和血沉等指标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香格里拉健康人群无论男女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全血还原黏度、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均高于大理地区健康人群(P<0.05),而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两个地区人群无显著差异(P>0.05)。香格里拉健康人群的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低于大理健康人群(P<0.05)。结论随着海拔的升高,低氧越严重,人体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和全血黏度也相应增高,提示高原人群血液具有"浓、黏、聚、凝"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海拔3800~5400M及进驻高原不同时间血液流变学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喀喇昆仑山海拨3800、4300、5100、5400m 4个高度,对160名边防干部、战士进行了全血比粘度(ηb)、血浆比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血红蛋白(Hb)的实地检测。结果:①随着3800~5400m高度的增高,以上指标(除ESR外)也相应升高,且有显著意义(P<0.05)。②4个海拔高度的ηb、HCT、Hb均随进驻高原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并有显著意义(P<0.05)。③3800m进驻时间4个月、6个月、12个月与ηb呈正相关。4个海拔高度与ηb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治疗高原心脏病伴高原红细胞增多症5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对高原心脏病伴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将56例高原心脏病伴HAP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指标明显改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均明显下降(P<0.01),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低分子肝素能明显改善高原心脏病伴HAPC血流动力学状态,并且能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红细胞沉降率在高原环境中的变化。方法 对平原进驻海拔 3 175m第 15天及半年的健康青年进行血液红细胞沉降率(ESR) ,血红蛋白 (Hb)检测 ,并与平原健康青年和久居高原青年作比较。结果 进驻高原环境ESR较平原显著减慢 (P <0 .0 5 ) ,Hb增高显著(P <0 .0 5 )。但与久居高原者相比 ,后者ESR更慢 ,Hb增高。第 15天较半年ESR和Hb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久居高原的女性与男性比较 ,ESR较男性快 (P <0 0 5 ) ,Hb较男性低 (P <0 .0 5 )。结论 在高原缺氧环境下 ,红细胞增多 ;沉降管内无血液的空白管腔压力明显低于平原地区 ,是导致高原地区血沉减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高原性红细胞增生与红细胞增多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赴海拔5000米高原对Hb(血红蛋白)、Hct(血球压积)等反映红细胞变化的指标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观察。结果发现在进入高原后Hb和Hct即见持续增高,于第8周时上升到高峰,此后二者处于稳定状态。红细胞增生的速率及程度与受检者原居住地的海援高度和年龄有关,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第8周时,有5例(占25%)达到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血液学标准,其中有3例出现了高原红细增多症的症状和体征。并就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手为暴露部位 ,烧伤机会多 ,约占 4 4 % 〔1〕。临床上以手背烧伤最多见 ,深度烧伤后如果早期治疗不当常造成严重畸形和功能障碍。我科自 1996年以来共收治手背深度烧伤 98例 ,其中 11例因早期治疗不当造成不良后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 ,男 7例 ,女 4例 ;年龄2 0岁~ 4 8岁。火焰烧伤 7例 ,热液烫伤 4例 ;手背烧伤为深Ⅱ度~Ⅲ度。入院后手部创面均采用暴露疗法 ,涂SD—AG液 ,手的姿势任患者自由摆置。 5例手背深Ⅱ度~Ⅲ度烧伤患者于伤后 3周行创面切削痂游离点状植皮术 ;6例手背深Ⅱ度烧伤患者任其自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测定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观察干扰素(INF)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急性期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CD_8细胞明显升高,CD_4/CD_8比值明显降低(P<0.01),CD_3、CD_4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INF治疗后CD_8细胞显著降低,CD_4/CD_8比值明显升高(P<0.01);且临床疗效及病程均明显优于未用INF组。作者对本病发病机理及INF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用图象分析仪测定了8种动物甲状腺随机切片的显微照片(经涂墨加工),获得了该组织胶体的二维平面的图象数据。根据体视学原理计算了与胶体有关的几何学参数值,包括体积密度、表面积密度、平均自由程、数密度、平均体积、平均表面积、平均半径以及三维空间截线平均长度。结合对滤泡上皮细胞高、宽的测量结果,进一步计算了与滤泡有关的上述参数值。分析表明,甲状腺对碘的代谢功能与表征胶体结构的5项参数值显著相关。综合胶体的8项参数,各类动物可构成各自的种系星座图;分类判别有很高的正确判别率。  相似文献   

14.
作者报告了该院30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5例胰腺囊性肿瘤,男5例,女10例,其中囊腺瘤3例,囊腺瘤恶变3例,囊朱癌9例,肿瘤位于胰尾部8例,体尾部6例,胰头部1例。2例有肝转移,1例肿瘤浸润胃后壁,根治生切除10例,单纯肿瘤切除、肿瘤切除加肝转移瘤局部切除、囊腺癌内外引流、肿瘤活检各1例。术后死亡1例。随访12例,10例效果满意,2例囊腺癌行内外引流者术后6、9个月死亡。文中讨论了胰腺囊性肿瘤的  相似文献   

15.
王雁  李梅 《西南国防医药》2002,12(3):236-237
我院从 1992 - 0 1~ 2 0 0 0 - 12收治 2 8例卵巢破裂出血病人。其中经手术治疗 2 3例 ,另 5例保守治疗 ,均获治愈。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年龄 18岁~ 4 9岁 ,平均年龄 2 8 6岁。其中已婚 2 6例 ,生育 1胎 2 1例 ,2胎 1例 ,5胎 1例 ,未孕 3例 ;未婚 2例。置环 2 5例。1 2 临床表现  2 8例患者的月经周期为 2 5d~ 5 0d ,>30d者 3例。急腹症发生时间在月经周期第 9d~60d。其中卵泡囊肿破裂者在第 15d~ 18d ,卵巢黄体血肿破裂者在第 9d~ 14d 6例 ,第 15d~ 2 0d 4例 ,第2 2d~ 30d 8例 ,第 4 5d~ 60d…  相似文献   

16.
中药对超长皮瓣成活影响的SOD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的坏死与脂质过氧化物质(LPO)密切相关。SOD是氧自由基的清除剂,能清除脂质过氧化产物,对组织细胞产生保护作用。在采用中药生脉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对超长随意皮瓣成活影响的研究中,观察了红细胞SOD的变化。结果表明所用药物具有抗氧化能力,给药后静脉血中SOD活力升高,LPO降低,提示此类药物可诱导机体合成SOD以对抗自由基。随着LPO的清除,组织的损害减轻并得恢复,对皮瓣成活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规模猪肝细胞低温保存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建立大规模猪肝细胞的低温保存方法以满足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需要。方法 用酶法从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肝脏分离出猪肝细胞 ;加入本实验室配制的含有 10 %二甲基亚砜 (dimethylsulfoxide,DMSO)的营养液中 ;分别采用两种降温方法使 (12 )× 10 10 猪肝细胞保存在 - 196℃液氮中 ;1个月后复温 ,观察在同一条件下培养不同时间后猪肝细胞形态、存活率和白蛋白、尿素、葡萄糖合成功能及对利多卡因的转化功能。结果 用两种降温方法保存的肝细胞 ,复温后细胞的存活率均较高 (梯度降温组和程控降温组存活率分别较冻存前降低了 4 7%和 8 6 %) ,其中前者肝细胞的尿素、葡萄糖合成功能较后者高。结论 所建立的冻存方法简单易行 ,可保存大量的猪肝细胞。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154例放射性皮肤损伤,其中急性损伤57例,慢性损伤97例。致伤放射源为加速器、~(60)Co、X线及β线。致伤剂量多数为10~40Gy,最大剂量为180Gy。采用非手术治疗41例,占26.6%,手术治疗113例,占73.4%,总治愈135例,治愈率达87.7%。对于手术切除和皮肤移植修复创面问题作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9.
结肠息肉癌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更好地认识癌变息肉的临床特点 ,找出与癌变息肉相关的因素 ,为临床初步判断息肉的性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整理连续 4年内资料完整可用的结肠息肉病例 ,分析性别、年龄、息肉部位、数目、是否有蒂、黏膜情况、是否分叶、病理类型、息肉大小、不典型增生程度等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癌变与未癌变息肉在大小、黏膜情况、不典型增生程度、病理类型、是否分叶状等因素方面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逐步Logistic分析显示与癌变息肉独立相关的因素包括息肉大小、不典型增生程度、黏膜情况、是否有蒂及病理类型。结论 息肉越大、病理为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越重、黏膜有糜烂甚至溃疡、亚蒂或无蒂是与癌变息肉独立相关的因素 ,以上因素符合的越多则该息肉为恶性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益欣康泰胶囊对老龄小鼠体内睾酮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种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五组,即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及益欣康泰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服蒸馏水,红参水煎液及益欣康泰胶囊高,中低,剂量的水溶液,于第10天时统一在颈动脉取血做T测定;结果:红参组及益欣康泰胶囊三组与对照组比较,灌服益欣康泰胶囊后T含量明显升高,益欣康泰胶囊高剂量组与红参组比较T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